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25 10:25:2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黑暗。从而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也是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而这首诗中作者又借助星星来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二、整体感知:

  1、导入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

  2、分别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两节诗在形式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一):

  光明与美好的意境对比寒冷和残酷的意境

  追求和憧憬厌弃和憎恶

  注:像这样两节诗所表达的内容相反或相近,形式相近,两节诗形成对偶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变奏曲”。(再举例来说明,如音乐。)所以,标题中的“星星”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而“变奏曲”揭示了诗歌的结构。

  三、局部品味探讨:

  1、分组:分别找出每一节诗所描绘的意象是哪些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从其特点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提示:

  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弹

  ——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

  2、重点品味以下诗句的含义:

  (1)、为什么说“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提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像蜜蜂一样酿造出来蜜一样的甜。

  (2)、“谁不愿一,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验该句的含义)

  提示:讨论板书:

  晚上湖

  黑暗(残酷)和平(自由、舒畅)

  睡莲——象征着人的安闲自在。把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

  (3)、“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这个比喻揭示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提示:“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环境一定是无人打搅,十分宁静。“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一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在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从而反衬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形象的揭示了“光明”的美好。

  (4)、“闪闪烁烁”是用来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声音呢?

  提示:——痛感手法。

  A、视觉的;

  B、“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和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的“闪闪烁烁”相通。而“朦朦胧胧”的白丁香就像声音一样时断时续,隐隐约约之感。所以,这种用描写听觉的词来写视觉的方法叫做“痛感”。

  (5)、分析:“寒冷中寂寞的燃烧”、“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夜晚冻僵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粒瘦小的星”、等词句的含义?

  提示:(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历来讲解。)

  A、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牺牲。(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

  B、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

  C、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D、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

  E、残酷的社会无情的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的陨落。

  四、布置作业:

  (一)、阅读第一节诗完成:

  1、字词略

  2、这节诗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它可以分为三层,请具体概括每一层中作者所抒发的美好意象世界。

  A、B、C、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答:

  3、“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

  4、按照例句形式仿写句子:

  如:春之生机勃勃;夏之————-——;秋之————-——;冬之————————。

  5、每当仰望夏夜灿烂的星空,你一定有不少遐想。请仿照“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诗句抒发你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

  2、 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 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 实物:半个西瓜皮;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 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泡沫板、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 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幼B: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幼C: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幼D: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 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 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 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 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 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 》故事吧! 幼儿分组创编故事 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 讲述) 请个别小组讲述 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活动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反映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

语文教案 篇3

  知识目标: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教学和学习方法: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 作者简介。(幻灯展示)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木雕鉴赏(幻灯展示)让同学们欣赏我国木雕艺术家在木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进而了解羚羊木雕这种艺术品。

  四、检查预习

  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学会运用。

  (1)犄角(jī):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

  (5)寒颤(zhà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注意]也作“寒战”。

  (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

  (7)光彩: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8)逮(dǎi):捉,捕。

  (9)攥(zuàn);用手握住。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2.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故事,故事情节依矛盾的冲突,由发生、起因、高潮和结局组成。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找出起止点。

  发生 查问木雕 倒叙 1 —16

  起因 赠送木雕 插叙 17—23

  高潮 逼取木雕 顺叙 24---35

  结局 伤心难过 顺叙 36---38

  3.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6个人

  4.他们的性格特点相同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研究文章的主题

  6.讨论本文的主题。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找出重点语句,进一步理解分析,挖掘文章的中心。

  3.找出文章的写作特点。

  六、板书设计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 我送木雕不想要回

  木雕贵重 我们俩是好朋友

  成人世界 少年世界

  重 重

  财 情

  轻 重

  义 义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的自然清新的画面。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诗句,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2.展开同学之间的交流,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或者动手画一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采用同学互助的方法自主学习。

  在阅读课文时领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理解诗歌内容,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清新的.画面,激发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播放与介绍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课件展示)

  (二)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了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

  (三)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过渡:我国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课文,捕捉直觉

  (一)初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展示课件)

  (二)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读课文,解决文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互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

  2.同桌互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一)默读课文,思考:诗人在雨后初晴的小径上看到了什么?(展示课件学习提示)

  (二)班内交流,把关键的词语划出来。板书。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一)朗读全诗。说一说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二)教师过渡: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吧。

  二、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一)指名读第一节。思考:通过诗人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展示课件)

  (二)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指导朗读)

  (三)品读第三节。思考:在这一节中我们还看到了些什么?读一读,议一议。

  (四)教师指导: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么明朗,溪中波光荡漾,天空云儿闲游,多么美。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五)你留心过雨后天晴的景色吗?说一说。

  (六)教师点拨:是呀,雨后景色多美!所以作者不断地提议我们在雨后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美好。读一读第二节。

  三、品味诗句,丰富积累

  (一)自由诵读,思考: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文?

  (二)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美文来读一读,积累在采蜜集上。(出示课件)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3自然段)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学习第3自然段。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试试吧!指名读,齐读。

  师: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了呢?看小动物失望离开的课件,说话。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能带着动作来读读吗?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A、(戴上头饰)请问,你是小山羊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为什么还要摇头呢?B、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

  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读出对比来。

  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

  (生加上补充心情的词语读第四自然段“诉苦“部分)

  师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失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伤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齐读四段。

  10.是啊小牛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11.教师小结。

  学习5、6自然段。

  师:听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启示。(课件出示)

  1、谁来读读?

  ①.那这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着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②学生找不同。

  ③师: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⑤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读出两则征友启事的不同来。

  5.对比着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贴出后的热闹场面。

  ①师:第二张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

  ②师:是啊,多热闹哇!怎样围才是“团团围住”呢?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动作。

  ③老师来当小牛,请五位同学来当小动物,表演下“团团围住”这个动作。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请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话。

  ②在这四句话里,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同、跟、陪、和)

  请学生用四个字分别说一句话。

  ④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

  来,我们分组来读读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的话。

  ⑤学生齐读。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

  (四)拓展想象。

  师: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礼貌;名理)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想不想写个征友启示,那你会怎么写?

  下课!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第一次无

  考虑自己,想到别人

  第二次许多

  《征友启事》课后反思

  这次的备课短暂而显得有些匆忙,在选课的时候,突然觉得,凡是能编入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不都是经过各位语文教学的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么?我们自己只管沿着新课改的路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精彩的课尽可能生动地讲给学生,使得教学相长也就够了。由于自己是所有老师中第一天上课的,好了,就顺着进度讲那节《征友启事》吧!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门艺术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

  全文有13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我又追问:“多了几个词语,意思上有什么改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牛栏前热闹极了。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在这里,“热闹”“团团围住”两个词语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两个词语,“好”与“不好”的征友启事分别为谁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来理解词语呢?我抛出问题:“孩子们,牛栏前热闹起来,你还见过哪里有热闹的情景?”学生纷纷举手:“快过节了,超市里人真多,好热闹啊!”“大雁塔广场上很热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就要开始了,真热闹。”学生在简单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经将“热闹”的含义明白了。我又让学生来做出“团团围住”的动作,在动作中理解词语让学生轻松而快乐。

  此外,在备课中,我发现在四个动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话中,有四个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并列地运用了它们,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和累赘,可是,如何处理这部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呢?我依然采用了最原始但却最扎实的造句训练,在多个句子的感悟中,学生明白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基本一样的,体会到了文字的神奇。

  三、和谐愉悦、享受语文

  我是一个追求诗意课堂的人,语文教学变来变去都不离其中的就是: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训练。而我,更喜欢与学生在和谐的交谈中,让学生边享受边学习语言。“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呢?”学生看图后纷纷举手发言,于是,我拿起准备好的头饰,随意地走到一个学生的面前,又随意地将一个小马驹的头饰戴在他的头上,“请问,你就是那匹健康的小马驹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请问,你是可爱的小花猫吗?你会边走边想些什么呢?”没有任何的雕饰的,孩子会很自然地微笑着回答:“是的。”“我想:太好了,我早都想找个朋友了,快去看看有没有收获吧!”那时候,我想,我和孩子,我们都是微笑的,因为我们在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

  四、个性阅读,不拘一格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加上小牛此时的心情描写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在教学“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这句话时,我请学生带着动作读一读,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请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在学生反馈以后,再带着那样的心情去读,使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另外,承担“课中文化”课题以来,在课堂中间的活动上自己也再边做边积累。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时刻,我趁机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一起“庆祝庆祝”,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学生得以放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都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

  在这节课中,老师有点着急,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点题时,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够想办法将第二份征友启事放在最后“隆重出场”,紧接着后面又让学生仿写启事,那会效果更好。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过,只要不断摸索,自己就会有所得。

语文教案 篇6

  一 揭示课文题目

  1.齐读课文题目。

  2.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帽子和鸟窝有什么关系?课文围绕帽子和鸟窝写了什么事?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独立识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3.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认读多音字。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吊:悬挂。 慌张:不沉着,动作忙乱。 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儿办法可想。

  嚷:喊叫。 缠住:缠绕。 孵:鸟类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幼体。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慌”,左右结构,右半部分中间的“竖折”不要多写一点。

  三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群男孩儿在草地上玩耍,翔翔的帽子被松鼠拖走,带到了树上。小鸟要在帽子里做窝。翔翔为了小鸟,放弃了自己的帽子,和小伙伴们跑下山去。)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1.教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贴生字游戏。学生根据图片找到相关的生字、词,并在脑中形成了图像,更利于记忆。

  2.课文中有些生字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字词的教学,教师还应该重视起来。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可结合课文的讲读进行教学,这样既可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提高效率。

  3.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时,重点通过翔翔对帽子的寻找,理解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与下文翔翔放弃帽子给鸟做窝形成对比,突出孩子们对鸟的喜爱和保护。

  1.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翔翔和小伙伴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图片,投影。

  一 出示图画,谈话导入

  1.投影课文插图。

  认真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树枝上挂着一顶帽子,一只小鸟衔着几根干草飞过来。)

  2.谈话。这顶帽子是怎样挂到树枝上的呢?小鸟要把这顶帽子当作什么?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 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练习说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群孩子在山坡上玩耍,翔翔的帽子被松鼠拖到树上。小鸟要在帽子里做窝。翔翔为了保护小鸟,不要自己的帽子了。)

  三 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自学提示:

  (1)翔翔的帽子是怎么挂到松树上的?

  (2)翔翔为什么说他不要帽子了?

  (3)翔翔和他的小伙伴们可爱吗?为什么?

  (4)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交流。

  3.汇报学习效果。

  (1)回答问题。

  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说说帽子是怎么挂到松树上的。

  (2)理解句子。

  投影:

  一群小男孩儿在草地上翻哪滚哪,痛痛快快地耍闹着。

  A.“痛痛快快”是什么意思?(玩儿得很尽兴。)

  B.从这句话中体会出孩子的什么心情?(高兴。)

  C.朗读这句话。

  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去了。

  A.“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无可奈何”是没有办法可想的意思。)

  B.孩子们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因为树高,他们够不到帽子,又想不出别的办法,所以孩子们才会无可奈何。)

  C.朗读这句话。

  翔翔说:“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A.翔翔为什么不要帽子了?(因为他看到小鸟衔草飞进帽子,要在帽子里做窝,所以他说不要帽子了。)

  B.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翔翔的心情怎样?你喜欢翔翔和他的小伙伴们吗?为什么?(翔翔喜欢小鸟,向小鸟献上了自己的爱心,是个懂得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

  四 朗读全文,谈谈体会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时语气、语调应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进入一种与课文情境相符的氛围中,陶冶学生的情感。然后学生自读,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边朗读边想象,读中入境,读中入情,读中明理,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中,教师重点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态,将语言、动作、神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品格和心情。

  3.本课的重点是表现孩子们对动物的保护,教育学生要爱护鸟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挖掘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1.看拼音,写词语。

  à zi(帽子) shān pō(山坡) xià dàn(下蛋) huāng zhāng(慌张)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是谁传授给我们知识,是谁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对教过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对天下所有的老师再道一声“老师,您好!”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整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2、找两名同学分别读诗歌中的两个小节,其他同学一边听读,一边看书,想一想这首诗歌写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什么?

  (老师工作很辛苦……)

  2、你从哪里知道的?

  (从“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都是的辛劳!”看出来的。)

  3、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看看这两句中哪些词更能说明老师的辛苦?

  4、学生齐读。

  (心血、辛劳)

  5、为什么呢?

  (因为无论哪个人的成长都有老师的心血、辛劳,因为……)

  6、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读读。

  7、生齐读。

  8、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发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重读了一个词,知道是哪个词吗?我们再来试试,

  9、生再读。

  (是“哪个人”、“哪一项”。)

  10、不错。“哪个人”指谁?

  (每个人。)

  11、“哪一项”呢?

  (每一项。)

  12、噢 ,那我们试着把这句话改一改,用上“每个人”、“每一项”。

  13、生齐读。每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学生全笑)

  (应该把“不”改成“都”)

  14、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试试。

  15、学生再读。

  16、你们觉得这样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们把两种句子对比读一读,好不好?女生读改了的句子,男生读原文。

  学生对比读。

  (我发现了,课文中的原句感情强烈些……更能突出教师的……辛劳。)

  18、是啊,原文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事业是多么……

  (崇高 伟大 神圣)。

  19、好,我们再读这两句,好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0、指名读。小组赛读。

  21、同学们读得真好,看看第一节,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教师事业的崇高?为什么呢?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因为教师的事业连接了过去和未来)

  22、老师要为你们鼓掌,说得太好了,是啊,这里的“大道”、“金桥”都指教师的事业。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师指课题)

  生齐读:老师,您好!

  23、你们读得太好了,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沉默。)

  24、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好体会,想想老师为什么会感动?

  25、生齐读第一段。

  (我体会到了,这里面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尊敬、热爱……)

  26、说得好,谢谢同学们,你能试着用每当 ……就 说句话吗

  27、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的老师吧!

  28、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二)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1、同学们,刚才我们融入课文中读,联系上下文想,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我们就很好地体会文中的内涵,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小组合作探究

  3、汇报交流

  (1)从“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体会到诗人为什么赞美教师的事业多美好

  (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2)指导朗读

  出示:“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_

  (2)从“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撒向新苗。”中体会到 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是多么的美好!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也知道了老师是如何培养人才,关爱我们的

  出示:从春蚕、理想的丝线 、甘露、茁壮的新苗、 “笔尖飞舞”、“笑语盈盈”这几个词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4、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

  (理解:“衷心”:发自内心。)

  5、指导朗读第2小节

  四、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背诵全文。(课件出示)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给能背诵的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给动画片配音,这动画片中还配有《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动听的音乐呢!

  2、指名背、齐背

  【教学总结】

  今天的课还是有效的,与开学第一节课相比,发言的人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而且从作业反馈上来看,学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写错了。这与上一届学生相比,有些错误没有犯。反思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由扶到放,主导和主体相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我采取直奔重点,“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两句来教学。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举例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再学开头的“在昨天与今天---------”学生就比较好理解。这是教学上的“旁敲侧击”之术。对于太难理解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大的,我们可以先放一放,找那些能够让学生寻找到感知点的内容先学,这样逐渐推进,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自然段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结合没讲的“读书做记号的学问”,让学生边自学边做记号,这样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能把习惯篇学用结合。学生自学好了,就让他们提问并同学交流,有效利用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资源。抓住几个难以理解的词“春晖、朝霞、甘露、春蚕、理想的丝线、茁壮的新苗”。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讲解。讲解也是需要的,它能节省时间。

  2、今天的课堂学生的专注程度比第一节课有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一半学生很投入,热情高。也许是我的状态比较好,影响了学生吧。而自己状态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教材的熟悉,对教法的取舍。因为这一课已经教过,而且印象较深,知道学生的问题会出在哪,所以教学设计比较合理。

  3、今天的作业学生做得还是比较快的。相比较数学和英语。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在教学设计时已经把作业考虑进去了,把作业中一些学生易错的已经强调过了。所以双基智能上的错误较少。这是我近段时间思考的产物吧。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能考。

  4、巧用生成资源。我发现在写课题时,把感叹号忘了。于是,我灵机一动,问:同学们,你们有没发现老师什么没写?生--------。这感叹号能省去吗?为什么?生------。是啊,说得多好啊,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的敬佩、感谢,再读课题。

  但是,今天的作业反映出这班学生很浮躁,不定心,没耐心,不细心。作业中抄错的、漏做的现象较多,想当然,不尊重事实的多。总之,做作业的态度极不端正。

  以后的教学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注意力的训练,规定时间内做作业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