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25 14:14:3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理解“气吁吁、大汉淋漓、敬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了解桑兰是如何战胜困难,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的。激励学生向桑兰学习,培养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重点难点:

  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桑兰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自己生命最灿烂的时候,却遭到最沉重的打击,如娇嫩的鲜花遇到暴风雨,如展翅的小鹰折断翅膀,面对命运的挑战,她该怎么办?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姑娘——桑兰。

  1.出示桑兰的照片,告诉学生桑兰的近况。

  2.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桑兰是如何战胜困难,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生词。

  2.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

  3.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4.师用各种方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

  1.把生字放入课文中,读准音,把句子读流利。

  2.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或词旁打勾,不懂的地方打“?”。

  3.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4.找一找课文哪些段落写了桑兰面对困难很顽强。

  四、交流学习情况。

  1.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2.哪些段落写了桑兰面对困难很顽强?

  五、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感人的句子划下来读几遍。

  2.默读3—6自然段,看桑兰战胜了哪些困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2.全班交流: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七、学习生字。

  1.认读“优、秀、际、第、试、部”。

  2.观察生字,想想怎样记、怎样写。

  3.全班交流。

  4.师范写“第”,注意笔顺和结构。

  5.学生练习写生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规律,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分析课题、质疑(5分钟)

  出示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 出示松果图,问: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

  问: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揭示谜底:松鼠。

  观图答:松果。

  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质疑。

  投影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好的导入了课文的学习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0分钟)

  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3、让学生分段朗读。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文中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1)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记忆的方法。

  (2)全班交流汇。

  (3)分段朗读。

  用投影显示生字,效果会好些。

  三、感悟文意、指导朗读(25分钟)

  1、 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

  2、老师范读,(音乐与投影并用)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听读感悟后贴图画(按以下排列)

  高兴──动脑──担心──快乐。

  3、同学们,你喜欢哪个表情的小松鼠呀?那就朗读哪部分内容。

  (教师随时指导。)

  4、提问:小松鼠为什么要栽松果?

  引深到人类也应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

  5、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一起朗读课文。

  6、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吧。

  学生按自己的看法答。

  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这篇童话的美──语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断变化,并排列出来。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消息的基本特点。

  2、掌握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3、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消息写作。

  二、教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消息的文章了。我相信大家对消息有关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把知识学到手,用到手,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学习写消息”,一起浏览“学习写消息”的相关知识。(出示第一屏:学习写消息,展示教学目标)(学生看书后,对“消息”的有关知识进行回忆、对照、讨论、交流、复述)。明确:消息,就是新闻。它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文体。(出示第二屏:消息的特点)

  (二)讲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1、知识讲座

  消息的六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

  消息的结构: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2、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分析它的主体和导语,体会消息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事实1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事实2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事实3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导语

  次重要事实

  再次重要事实

  主体、更次重要事实

  最次要

  事实

  (三)、写作实践

  1、交流互动,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搜集的消息,进行“好消息奖”推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2、就本活动撰写一则短消息。

  评选标准:

  1):新闻要素完整,时效性强,角度新颖,内容充实。

  2):语言简练,100字以内。

  (四)、作文

  就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地社区,最近发生的有趣或特别的事,写一则消息。不少于500字。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3.课文插图。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1.“具”里面是三横。

  2.八笔写成。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

  《语文A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文具的家》》,来自网!

  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疼她一样,疼爱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看图画,训练想象,培养习惯。

  1.出示课文的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文具,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2.先自己想、练,再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发学生自主表达。

  学生在以文具的身份,向主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时,受到自我教育。在学生交流中,渗透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

  (二)联系自己,学习表达,学语育人。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你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在小组里人人发言,推选说的最好的同学作总结。

  (三)学习生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文具”,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自己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觉得哪个字有困难。

  4.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指导。

  5.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字头。(写字好的同学可以为有困难的同学抄写字头。)

  7.教师巡视,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四)巩固识记,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读读“我的词语库”,比比谁先记住它们。

  2.用上几个词语,说说自己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按照“自己先练→小组练习→推荐全班交流”的流程进行。

  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橡皮、转笔刀文具

  仔细、疼爱、平平安安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了解通过观察表现总体印象的记叙方法。掌握屹、露、耿、穆、谗等5个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场面的词语。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艺术家热爱人民和人民爱戴艺术家的动人情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记叙要围绕中心,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同学们往往不懂得记的中心一定要通过文章的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才能得到落实,体现。忽视了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记叙的中心就有可能被芜杂的内容,繁冗的语句所掩役或冲淡。恰当地根据记叙的中心处理好详略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材料为什么这样取舍,详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一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时间:共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l.明确本单元教学重点。

  2.检查预习字词掌握情况释词正音

  3 据预习题切入课文,理解内容,掌握教学重点。

  (二)教学过程

  1 启发提问:

  (1)已学过的二个记叙文单元,这两个单元的侧重点是什么?(记叙的中心;记叙的顺序。)

  (2)记叙的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如何?

  (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 映,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 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就是记叙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 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现的,因此,记叙文的材

  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记叙的中心明确、集中。)

  (3)记叙的顺序一般有哪些?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上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时各举~例。

  2 指导学生学习单元说明并思考。

  (1)处理记叙的材料详与略的依据是什么?

  3.检查课前字词掌握情观.释词正音

  (l)检查

  (2)出示小黑板,释词正音:

  屹 凝 蜃 谗 耿 穆 沛 屏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好谗:好险的,挑拨离间的人。

  圆润:饱满而润泽。

  铿锵:这里形容声音有节奏而响亮。

  充沛:充足而旺盛。

  4导人新课。

  同学们看过戏吗,假如老师要你写一篇关于看戏的记叙文你想写那些较合适

  肯定种种构思。并和课文比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5 听课文录音.了解内容

  要求学生通读课文

  明确 谁看戏?什么地方看戏?看社么戏?谁演? 演的什么戏?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

  简介梅兰芳。

  6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结合预习题2.(1)分段。(2)写出文章中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组一部分(第1-2段)启幕前氛围。

  第二部分(第3-6段)写看演出的情景

  名各三部分(第7段),写现后的感受。

  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因而看戏有三个阶段:看戏前一看戏中一看戏后。

  (Z)中心是什么?结合练习题(三),应选择B。

  (3),哪些内容详写?为什么这些内容要详写?

  条合练习题(二),讨论。小结: 2、 4、 5、属于详写,因为这些内容正是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内容。

  (4)归纳中心与记叙材料的一些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本文详细描述了观众在演出前、演出中、演出后的感受和激情。而正是这些材料表现文章的中心。可见儿能充分表达中心的材料应样写。反之则应写。总结归纳串讲分析学生作文详略处理上存在的问题。

  7.课堂练习。理解掌握记叙的详略有关概念;掌握有关字词。

  8作业:朗读课文。完成作业本练习一、二、三、四、五。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本文对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

  (二)教学过程

  一、听写字词。

  二、1.朗读课文第一节。问:第一节与写看戏有什么联系?先简洁交代了看戏的时间和地点。并以两个没有、三个静静地着意渲染了露天剧场的静溢气氛。

  2.学生朗读第二节,要求学生找一句比喻句?这简直像一个人海这指代什么?这里以整段文字写观众之多(像 一个人悔),写场内天气热 :(如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 空气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写观众之静(如海在屏住呼 吸)

  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写剧场里人多、天热、人静,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预示这次看戏非同一般。从而激起读者的悬念。

  4学生个别朗读第2部分(3-6段)

  思考:(1)人海随着剧情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平静--膨胀--平静--膨胀)

  (2)介绍剧情的重点在哪里?

  课文以四个有··,也有的排比句简介演员所表演的 剧情内容。

  (3)第四一六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演员表情?划出有关词语。观众有何反应?

  这里课文细致地描写女主角穆桂英扮演者的精彩表演和观众的强烈反应。作者从台步、唱腔、表情、动作等几方面描述 :

  台步--轻盈而矫健;

  演员表演 唱腔--圆润、柔和、铿锵

  表情--一笑一颦

  动作--优雅

  观众反响: 雷轰般的掌声;狂暴的掌声;

  着魔一样,鸦雀无声;不约而同立起来.

  部分是全文的核心,也是作者描写场是最精彩的物表演和观众的反响充分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4)学生再读第四节。进行背诵比赛。要求全体学生根据板书提示集体背诵。

  5.齐声朗读第三部分(第七节)

  问,写这一节是否画蛇添足?

  文章在此点明艺术家的名字,并简要说明这是一个奇迹,这奇迹又是怎样产生的。把对艺术家和观众的赞叹上升到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由衷赞美,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三、小结全文提问,由学生回答教师评析。

  1.记叙的详略由什么决定?2.本文哪些评写?3.哪些路写?中心是什么?(略)

  四、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六。作业本练习七。作业本八--

  · 四 课外作业。

语文教案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品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世情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二)学生学法

  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

  1.了解图画对北宋风俗世情的表现。

  2.对重点句“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解决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想象图画的美。

  2.引导学生学文,讨论交流,相机指导。

  (二)学生活动设计

  1.通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

  3.学生质疑问难。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字词投影片,指读。

  汴梁、萌动、阡陌纵横、古柳参差、吆喝、握篙盘索、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

  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地方的景象?(正音)

  (板书:市郊、田野、汴河、两岸、街市)

  3.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有些问题可当场解决。如:“宅第”、“市招”等)

  (三)自读课文,领悟特点

  1.提出要求,布置自学。

  出示投影: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形式读全文,思考:自学生字词,这幅画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理解生字词意。

  (2)画了什么:

  (①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②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③街市:酒楼茶肆、宅第店铺、货物、市招、士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重点句:(出示投影)

  “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春日中,各种各样的巧手造出产品在出售,从很远很远地方赶来的农人、商贩日夜在这里交易。表现了汴梁城市场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悦之情,赞美之意。

  4.朗读练习。

  读2、3、4自然段。(读出各自特点,饱含作者赞美之情。)

  5.图画中画了这么多内容,它究竟是什么样呢?读第5自然段,了解图的整体特点。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交流:(以鸟瞰方式构图,图长且窄;人和物众多;笔笔精到,惟妙惟肖。)

  朗读本段。

  (四)领悟画的重要地位

  自读首尾两自然段,谈《清明上河图》的地位。(绘画史上的价值,历史价值;在世界艺术长廊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五)总结

  1.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到自豪。)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片段。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