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23 09:37:4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抽象。在以往的教材中,特别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关系,位置不能颠倒,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无论在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我认为降低了一定的难度。我在备课时,注意在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

  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游乐园游戏项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体会“几个几”。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例一的主题图为情境先解决问题,再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的反馈和学生解决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读法,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

  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应该在这个环节中很明确地解读“几个几”,那么学生在操作小棒时和说出乘法含义时就会困难小得多。

  2、在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没有非常好地剖析教材中“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这句话中的分类思想,只是把摆小棒作为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含义的一个促进活动。应该有递进地设计摆小棒活动,通过学生摆小棒的情况分类得到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才能得出乘法。

  3、在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论性上去得出乘法的简便,学生并没有实际体验。因此,对于乘法简便性的体验,应该设计一个情境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方案设计时,遵循 “导、学、议、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上,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

  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加上新学期刚刚开始,学生的精神不在状态,课始我简洁的导入学习情境直奔主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样教学设计为认识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解答的过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的.特点。

  2.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建构数学模型。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从2个4相加,3个6相加,再到4个4相加……,这一系列的算式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直到100个4相加,学生逐步认识到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

  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

  并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后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强调乘法中各乘数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非常简便。

  3.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拓展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我安排了“算一算””“找朋友”和“画一画”的环节。

  隐藏图,你还会算2×7吗?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利用乘法的意义,2个7相加或者7个2相加来计算。

  从找5×4的朋友理解到只要5个4或者4个5相加都可以用5×4表示。

  “画一画”个环节让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有更深次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了一幅图既可以表示5个2,又可以表示2个5。

  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便短了。

  还有的学生想到用符号、用语言叙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

  孩子们的想法是那么的可贵,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

  4.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环节更为紧凑。

  在教学求摆多少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写几个几的教学环节中。

  剩去了写“2个2相加”写加法和乘法都改为口答。

  最后一个环节“画一画”只呈现第一个问题,再根据学生呈现的结果调整。

  增加了“100个4”的采访环节,跳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充分了解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将最后一道提升题简化,让一幅图既可以表示5个2和2个5从学生中来。

  不足之处:

  在“飞机图”“火车图”这连个环节对做错的孩子应该在展示台展评,帮助他。

  而我采用口头订正,有些孩子的注意力就不够集中了。

  还是对学生的临时生成信息处理不够。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有习惯性抢话,总想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预设的设计呈现,放手不够。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画一画”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呈现,还要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控。

  过渡语还要细细推敲,另外还要注意教学教态,大方得体。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时,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让学生观察活动项目中的每节车厢的人数都是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观察例1的图形,并思考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放了几个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得出相同加数连加和不相同加数连加两种加法算式,通过让学生观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然后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乘法,并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字相当于加法算式中的哪个数,明确乘法的意义,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本课中的知识点。

  成功之处:

  引入自然,巧妙地应用了安伊迪的算式6个6相加,引出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个课题;对于讲解乘号和积的来历比较细致。不足:激励性语言有点欠缺,引导语言不够精炼。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乘法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血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这对于孩子以后学习表内乘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至关重要。

  对于教师方面,本节课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而乘法最基本的意义就是要解决几个几的和的问题。所以围绕乘法的本质,为了突出几个几相加的教学,我从两个层次出发:

  第一层是帮助学生建立几个几相加的表象。我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为学生提供多个几个几相加的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获取的信息来实现。例如:在解决第一个问题“跳啦啦操的一共有多少人?”时,当学生说出“5+5+5+5+5=15”时,我有连续追问“这是几个几相加?”“为什么是5个3相加?”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引导学生说出“每组3人,共有这样的3组,所以是5个3相加”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几个几相加。

  第二层是让学生充分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例如:在解决完三个问题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他们的加数都相同,及在整节课课中我不断的在反复追问“这是几个几相加?为什么?”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或文字信息来说一说,让学生对几个几相加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改写乘法算式时,帮助学生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之间建立几个几相加的桥梁,并让学生说一说一个乘法算式的表示什么?在改写乘法算式时需要找到谁和谁?等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在对这三个情境问题的处理我采用层层递进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四能”。例如:让学生来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思路、让学生给自己的同桌出一道题目并批改等等。

  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三道层层递进的常规题目和一道拓然题目,通过常规题目的练习来照顾到大部分学生,通过拓然题目的延伸,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在本课的授课后,反思自己发现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课堂中呈现的问题主要有,语言邋遢、课堂氛围不够高涨、教师评价语过于单一、未能合理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教师板书和示范动作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问题的主要突出的表现就是作为教师自身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例如,语言不够简练、精准;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自身的亲和力还不够,不能声情并茂的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技能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及时的捕捉和利用好课堂中的生成;同过本课,也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仍需加强;课堂驾驭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及时的照顾到个别学生;教师的示范和板书能力仍需规范等等。通过反思,让我知道了自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学习和提升的方向。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本节课在设计时主要是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游乐园情景导人,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之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他们观察思考,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进一步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巩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

  成功之处:

  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就组织学生进行摆一摆、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先让学生摆2个三角形。很多学生就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一个一个的摆,而且他们知道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学生就用原有的知识用加法来算3+3=6根。然后又提问:现在要你们摆9个三角形,也让学生去算,学生发现如果用加法3+3+3+3+3+3+3+3+3=27,很繁琐。这时候抓住机会引出乘法的学习。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表象,感悟出了如果加数相同时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的道理。

  存在问题:

  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课堂上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只有少数学生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来作为普遍要求,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因为是初次认识乘法,教材十分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有层次的组织学生认识乘法的活动。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认识“几个几相加”,再认识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的各部分名称。在教学时,我先通过圈一圈、指一指、数一数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几个几相加”,而后在“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认识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等知识。

  一、由扶到放理解几个几相加

  在情境图中,兔子是2只一堆的,有3个2只;鸡是3只一堆的,有4个3只。对于这样的排列,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教学时先让学生指一指一堆一堆的兔子,再依次数一数1个2,2个2,3个2,然后完整地说一说,兔子有3个2只,最后再追问3个2只是多少只呢?指名学生说出算式2+2+2=6,教师适时相应板书。同样的方法教学鸡有多少只?鸡有4个3只,算式是3+3+3+3=12只。两个连加的算式呈现在黑板上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我们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能够说出是3个数连加、4个数连加哦,还能说出加数都一样,在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3个2连加,在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4个3连加,教师相应板书3个2相加,4个3相加,在此基础上引出“几个几相加,几个几相加得几。”“试一试”的内容我放手让学生先各自完成,而后再请学生说说,这些小棒是怎样摆的?指导学生完整描述:小棒是2根2根摆的,有5个2根,算式是2+2+2+2+2=10,5个2相加得10。

  二、举一反三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例2时,先出示情境图,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经验数一数、填一填,同时又是巩固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4)个(2)相加,(2)+(2)+(2)+(2)=(8)。然后引出: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板书)计算,写成:4×2=8或2×4=8;指出:×(乘号)、2和4(乘数)、8(积),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在学生初步理解2+2+2+2=8可以写成4×2=8后,引问学生:2+2+2=6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3+3+3=12,可以写成乘法算式()×()=();2+2+2+2+2=10,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师边指着板书边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4个2相加得8可以写成4×2=8,3个2相加得6可以写成3×2=6,5个2相加得10可以写成5×2=10,4个3相加得12可以写成4×3=12。这样一改写,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通过观察,能够感悟到加法与乘法间是有联系的,乘法算式比较简洁!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教学材料的重建,实现高效初步认识乘法的教学思考乘法的初步知识是本书第二版的内容。这一部分是乘法的起点,是进一步研究乘法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增长点是相同的数字。因此,本教材的这一部分是让学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乘法的意义,认识到相同的数可乘以乘法和乘法是相同数目的'简单方法,掌握乘法公式写和阅读,知道乘法公式每个部分的名称。当我准备课程时,我注意到新教科书的安排随着以前的教??材发生了变化。

  本节教材通过四个专题图实现教学目标:游乐园的上下文地图包含了丰富的相同数量的因素,为引进准备;实例1与学生玩图形展示了公式的加法,乘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乘法意义的意义;示例3给学生的初始感知乘法是相同数量的加法简单算法。这种安排不符合我的学生的条件,知识的融合不连贯,不顺利,所以我在教材中调整,删除和添加.nn具体做法是:直接与游乐园的情况和添加主题,在一个课程中完成本节中的所有知识点。首先,我显示情景地图的游乐园,让学生帮我安排秋季分组设计,在计算每个娱乐游戏号码,初始感觉一样加上这个概念。然后让学生比较几个加法的相同点,得到相同的加号和几个概念,准备引入乘法;然后让nnAnd让学生自己写这样的加法,公式可以写多长时间写。我选择了两个学生写,一个公式是203加,一个是42 7加,我写的字更大,学生发现这些计算写起来不方便,如果更多多少黑板不够写?根据学生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组合数,椭圆,语言叙述等手段,但没有经历简单的数学美,那么导致乘法公式,和孩子用扭曲扭曲的语言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参数允许学生知道乘法是从法律的加法,感觉乘法是相同数目的简单算法,然后知道乘法,乘法读写的方法和每个部分的名称。这样的部分(3类)知识点在一个go.nn最后,让学生重新加入公式重写成乘法公式,每个重写一个,应该审查一样加,几个,乘法公式读,意思,各部分的名称知识点。

  对于本次学生会议,我被鼓励提前学习和早期渗透,一些家长也非常支持。所以许多数学知识不一步一步,这也为我的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来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重组和激活教学内容,设计灵活性的教学结构,希望真正反映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当然,对于一些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我的教学方法不合适,需要跟进补偿。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人能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如设计观察“游乐场”的画面,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即训练了语言表达,又发展了多项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维的,主体的,开放的思维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节课是通过由一般的加法算式(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过度到有相同加数的特殊的加法算式,并且是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和是多少,在课堂上让学生列出算式如:

  4+4+4+4+4+4+=24

  5+5+5+5=20

  3+3+3+3+3=15

  之后,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算式太麻烦了,算式写得这么长很不方便,学生要求能不能用简单一点的算法来进行计算。让学生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重要性。由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大派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这是其一。第二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是没有让孩子动手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因为怕摆的时间过长,影响重点知识的讲解,以后要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无论在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教学中已不再强调乘数与被乘数这方面的知识,同时出现了两个乘法算式。教学时我把教材做了一个改变,在二(2)班上课时我开始就说今天我们先来作一个游戏,学生马上很来劲,连着问我做什么,我说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看谁摆的又多又好。学生开始动手摆,图形各种各样非常富有想像力。我看到有几个小朋友摆了几个一样的图形心中大喜。机会来了!我赶紧提问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计算吗?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用小棒创作出了美丽的作品,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计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并让学生想像:如果继续摆下去,摆 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这种加法算式记录起来很麻烦,于是产生想要简化的愿望。在对加法有了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交流,探究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这样教学避免了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简化加法算式,创造新的表示方法,学生在充分参与简化的过程后,教师再适时地引出乘法。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

  接着我把教材所展示的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时放手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有关乘法的场景。学生兴趣很高,并且也有很多小朋友说出乘法和他所代表的意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思考、个性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成功的愉悦。

  整节课在孩子们的主动学习中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在上了汇报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的心情很沉重。这节课我感觉很难教,教学设计也花了很长的时间,从试教到修改,我一直都是很用心。这节课我的思路是由嘉年华的情境图引入,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到一些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然后提出一个10个4相加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加法算式的书写麻烦,而引出乘法,说明乘法是相同加数连加的一种简便算法。接着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乘法,我讲解如何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在我讲完后让学生自己改写。接着进行练习巩固,我出示了教科书46页做一做的图,让学生汇报他们的发现并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再一起订正。又出示了49页第七题,让学生自己做。

  课后自己总结了一下,我觉得我的重点,难点没有把握好,在讲把加法改写成乘法时,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几和几的意义,导致有些学生在做题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虽然在发现这个问题时我讲了一下,但是没有反复强调。在做46页做一做时,也没有去发掘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其实在开始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这样的内容,我设计了两个能写出相同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让学生写出,并让他们去观察、发现两个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是一样的,在加以讲授一个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但是意义不同。但是我后来想了一下,觉得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下节课在讲。但是我没有考虑到习题过于难了点,没有讲清楚乘法的意义就让学生做49页第七题,确实难为了孩子们。

  在下午的数学教研会上,各位大师也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我觉得真的很到位。申老师:对教材一定要透彻,通读、解读和熟读,根据习题来设计教学,重难点一定要突出,板书也很重要,教材上板书的一定要在黑板上板书,而且要注意书写格式,重点内容要强调出来,学会预测学生,要关注所有学生,学会组织学生,评价学生。宋老师:教低年级的孩子应多多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多鼓励孩子,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实践操作,亲身去体验相同数相加可用乘法去表示,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例一,在讲解荡秋千那个题目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乘法的不同意义,两个加法算式都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但是意义不同。刘老师:练习设计,内容可以更丰富:设计读的题,判断题等,更活泼:写出一道乘法算式,让学生画一画,你会怎样来表示它,更层次分明,由易慢慢到难。谭老师:练习时一定要对教材把握到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多用图形来吸引他们……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点评,真的很深入,很透彻。正如楼老师说的:“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其实,是有各位老师的点评才会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会让我成长,让我进步。我很幸运和这么多亲切、智慧的伙伴一起作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努力的做好,各位老师的指导、关心与帮助我都深刻地记在了心里,谢谢你们。我自己也会更坚强的。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试用修订版)的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一节乘法概念的起始课,概念新、内容较多,而乘法意义的认识既是本节课中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本中是以准备题开始,接着新授,巩固练习等。我就一改以前的教法,于是设计了直观的例题使学生从同数连加引出乘法,根据两种不同的摆法,分别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及相应的两个乘法算式。接着讲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乘号的认识。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些看图写算式和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解决几个几相加的实际问题,且列出乘法算式可以解决多个问题,也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确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本课的进行能突出重点,分层练习环绕重点,时间分配保证了重点,因此达到了预定的效果。而且整节课中学生始终处于饱满的精神状态下积极进行思考。

  一、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在上课前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

  生:好

  师: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了草地上,一边玩,一边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就在这时,小鸡发现了绿油油的草地上空有许多它们的好朋友蝴蝶在飞动。于是,这只小鸡就让它们的伙伴三个一伙,分头去和蝴蝶它们去捉迷藏。

  师:你想知道小鸡、蝴蝶它们到底有多少只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数数。

  [二]、自主探究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生:一共有几只蝴蝶?

  师:根据问题怎样列式?

  启发学生思考和交流,自己独立列出算式。[点拨几个几相加]。

  生1:横着看,一行一行地数,每行有4个,有3行,一共12个。用加法算4+4+4=12。[同时板书]。

  生2:竖着看,一列一列地数,每列有3个,有4列,一共12个。用加法算:3+3+3+3=12。[同时板书]

  师:以上的问题我们都用连加来计算,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同桌交流]

  生:两道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好!回答的真不错。像这样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同时板书]小朋友们都已经掌握了连加的读法,而且读得很好。现在老师再教你一种读法。

  [指着3+3+3+3=12]

  师:数一数几个几连加,恩,4个3。我们就读作4个3连加得12。,好谁来试试?

  生1:4+4+4=12是3个4连加得12。

  生2:3+3+3+3=12是4个3相加的和是12。

  师:很好![根据学生的说法,师板书]

  师:因为它们每个加数都相同,像这样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另外的新方法。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乘法”。

  [同时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怎么写呢?

  师:乘法用乘号表示。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师:乘号像什么?[生想象]

  生:略

  师同时说明“×”读作“乘”,与“+”、“-”一样是一种运算符号。

  师:上面的相同加数是几?

  生:3

  师:几个3连加?

  生:4个3连加

  师:很好!

  [教师对着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板书如下:用乘法算:3×4、4×3

  师:由于4个3的和是12,所以3×4=12[板书],那么4+4+4=12请你们互相试着说一说。[同桌交流]

  生A:这是3个4连加得12,所以4×3=12;又因为3×4=12,所以4×3=12。

  生B:3个4的和是12,所以4×3=12。[师同时板书]

  生C:3+3+3+3=12是4个3相加的和是12,所以4×3=12。

  师:很好!3×4和4×3都等于12,并表示4个3的和是12或3个4的和是12,也就是表示3与4相乘。

  师在前面的两道乘法算式中加“或”,说明两种方法都可以。

  师并说明乘法算式的读法。

  生先试读:4乘3等于12或3乘4等于12。

  再齐读。

  2、出示试一试:

  师:图上表示的是几个2朵红花?或几个3朵红花?

  师:求一共有多少朵花用什么方法计算?

  分组交流:从图中找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在学生明确后在图下标明:

  有这样两种:

  启发学生思考、独立写算式并交流。2+2+2=6,3+3=6。2×3=□或3×2=□。

  师:2乘3等于多少呢?3乘2等于多少?请同学们互相试着说一下。

  生:3×2=6,2×3=6[师同时板书]。

  齐读算式

  师:3×2=6表示什么?2×3=6呢?

  教师着重说明乘法的表示意义。

  [三]、合作交流

  1、每行摆5个,摆2行

  [先由学生自己摆一摆]

  教师出示:

  师:看到上面的图,你是怎样想的?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3分钟后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1:表示5个2是多少?和2个5是多少?

  生2:5+5=10或2+2+2+2+2=10

  生3:5×2=10

  生4:2×5=10

  师:表示两个数相乘关系可以写出两个算式,如5与2相乘可以写成5×2,也可以写成2×5。

  2、每行摆3个,摆4行。

  师:一共有多少个圆?

  师:可以先用加法计算,不要求学生同时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四]、拓展想象

  师:接着我们来做练一练的2先写出乘法算式再读一读,进行巩固练习。

  [做完校对]

  师:小朋友做得很棒!

  师:现在请你改写算式:8+8+8

  生:3×8或8×3

  师:7+7+6

  生1:2个7再加6

  生2:7×2+6

  生3:7×3-1

  师:真聪明!通过上面的练习,哪个小朋友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乘法计算

  [师同时板书]

  师:好,那老师再出一题:100个5的和是多少?

  [生兴趣岸然,积极思考,30秒之后,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1:用乘法计算5×100

  师:为什么?

  生2:用乘法方便,加法太麻烦,在黑板上要写得很长,而且浪费时间。

  生3:用乘法计算简便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同时板书比较简便]

  [有时间的话,让学生看书质疑,效果更好。]

  [五]、教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法,如果遇到几个相同加数连加时,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反思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小学数学作为学科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地去重复人类所经历过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地让他们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数学知识产生的由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面的课堂教学片段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1、通过以上二幅图片的直观教学,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并由直观抽象乘法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从算式对比中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如,例题中的3+3+3+3=12等的读法,既有关的旧知识,又为乘法意义的认识直接做了认知准备,更为了乘法与加法的区别做渗透。

  2、体验乘法含义,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时,表示两个数相乘关系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通过看图写算式,明确两个数具有相乘关系,可以直接写出乘法算式,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本课是采用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提问题,列式;观察,交流等教学组织形式。较好的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适当地点拨,体现了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地位,另外还有意创设了教学情境。比如,课前的故事。

  4、练习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题,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确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比如,设计的聪明题,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悟出了“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初步结论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素材。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探究,有利于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本次学校举行的微课活动我们一年级组选的课题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认识乘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对整个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我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了一个变魔术的情境通过这一情境串,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乘法的意义,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本次微课我们选的教学片断有两个教学活动,这两个教学活动从创设情境开始到导入新课,旨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几个相同加数的相加以及经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微课活动结束反思本次微课活动的得失

  一、整合课堂情境,“变魔术”情境串贯穿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鉴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节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变魔术”的情境,首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喜羊羊魔术师的闪亮登场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然后通过三个魔术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讨乘法的意义。“第一个魔术——装点春天”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花、蘑菇、小鸟,让学生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第二个魔术——大变玩具,分别以汽车、飞机、宝葫芦为素材,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加法运算的局限性,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建立乘法模型。第三个魔术——水果盛宴,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强化认识,充分理解加法与乘法的关系,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同加数” 和“几个几相加” 的理解,形成表象,为建立乘法模型做好了准备。

  三、盘点不足

  常言道: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反思教学,觉得以下几方面做的还不够。

  1、没有把纠错的机会让给学生。

  本节课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老师总是急于评价,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应该把评价的机会还给学生,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二是通过学生的评价我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同时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来纠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在自我纠错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3、课堂效率还有待提高

  本次微课活动是10分钟,由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第七单元的内容,靠近学期末,所以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还没有达到,再加上教师自身的水平所以本节课10分钟的课堂容量还有待于扩充,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十月一来的第一周也是我们青年教师展示课开始的第一周,假期在家我便思考这节课上什么、怎么上,于是我认真研读教师用书以及课本,意在掌握重难点,于是我便选择了在二年级上册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时,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吸引同学们的兴趣,说一说游乐园里有什么项目,然后我先做示范,从小飞机入手,让学生观察活动项目中的每架小飞机的人数都是相同,共有几架飞机,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通过列算式让同学们知道几个加数相加,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自己动手研究其余的三个项目,让小组成员运用老师的方法来说一说,通过四个算式的对比,让学生观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设疑问同学们如果有20个2相加,30个3相加还能用加法算式吗?引出今天的新知识——乘法。并让同学们熟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改写乘法算式,总结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接下来便是带同学们进行闯关,读一读乘法算式,纠正同学们在读作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比如把“乘”,读成“乘以”,以及对于几个几表述不清。最后一关便是动手操作题,让同学们通过摆小棒来表示几个几,并写出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在动手中让学生知道几个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热情高涨。但是由于本节课内容过多学生掌握的不够好,本应该由同学们说的话被我给总结了出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会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这样他们能够记得更牢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更应该注意这一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放手让学生做。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的基础上,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一年级学生一向利用加法解决数学问题,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所以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明白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现就本节课学习资料突出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动机。

  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首先我经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异常喜爱的卡通小熊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每张图片有3只小熊,引出1个3、2个3、3个3...由相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为接下来深入认识乘法作准备。

  二、创设认知冲突,理解知识含义。

  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我还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出示情境图,根据图中的信息来提问题,例如: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在自主探索算法过程中,有的孩子列出加法算式,有的孩子列出乘法算式,经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乘法算式的简便性。然后经过微视频,清晰的引出两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了乘法。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让学生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一样意义,初步认识到乘法算式中,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的道理。以及仅有有着相同加数的算式中才能够用乘法进行计算。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了解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有少部分学生只是单纯的去记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致于在转换加法算式变乘法算式过程中,多让学生去辨别加数和个数,巩固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三、重视反馈,鼓励学生进取思维。

  由于低年级学生本事有限,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及时的反馈,便于及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思维闪光点,同时及时准确地明白他们身上的不足之处。本节课中,重点还是让孩子们了解并掌握乘法的意义,即几个几相加能够更简便的用乘法进行计算。所以在课堂自主练习中,我多鼓励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我的见解,加深对乘法意义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且在解决问题探索过程中,逐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

  当然,在本节课中,我也十分清楚的认识到自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

  1.本节课设计比较流畅,可是缺乏高潮,情趣化色彩不够浓厚,导致整堂课的进程比较平淡,应当在个别环节中构成更加尖锐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2.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放的还不够,例如在强调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不一样意义时,应当多给与学生自我去体会和表述两个数表示的不一样意义,使两个关键词内化为学生的深刻理解。这样,无论从加法算式中改写成乘法还是直接列出乘法算式中,都能真正明白乘法的意义。

  3、在课堂练习中,情趣化色彩不够浓厚,能够增加游戏的方式解答习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巩固训练,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

  4、学生参与范围不够广泛,个别学生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组织教学时应对全体学生进行广泛关注。真正做到民主课堂。

  总之,在本节课中,经过我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与同事们的探讨中,发现的这些不足,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善和提高,我也会继续努力提高自我的授课水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数学教学上取得更有实质性的提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回顾本节课,觉得在不少环节上没有处理好。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教学的放与收做得不理想。学生摆小棒并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后,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相同加数,导致在后面讲两个因数的意义时很少学生回答准确,也不能准确列出乘法算式。就是在放开之后没有及时作一个小结,把知识收笼到重点难点上来。第二个地方做得不好的是:在回应课的开头时,我让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后,没有把很多的问题收笼到这节课的乘法问题上,使部分学生列出了加减算式。

  3、教学难点把握不好。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是认识乘法的起始课,使学生学习并运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平时计算过程中经常见到几个几相加,却并未真正的运用过。所以,这一节课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到加法与乘法关系的一个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学生们的掌握总体不错,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9-26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1-24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3-18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27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8-31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12-27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4-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03-06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8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