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结作文

时间:2023-06-23 14:40:28 考试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考试总结作文合集七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考试总结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考试总结作文合集七篇

考试总结作文 篇1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 ”。这是教研员 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20xx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理解把握住了“那一刻”,再说说如何将题目补充好。强调两点:一要简明,二要便于操作。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任何半命题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就是说,补充的内容不宜太长,“明”就是说要让人通过题目基本清楚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或所要表达的方向。“题好一半文”如果说一篇作文是由“题目”、“开头”、“主体”、“结尾”这几块材料构成的话,题目不简明就等于首先浪费了一块材料,这样这个作品就失去了一次“优秀”的机会。“便于操作”是说补充的内容要保证自己能写出来,能写好,追求新颖是第二位的,再说新颖不新颖不只是看题目。本来就是“二锅头”,你给它起个名字叫“琼浆玉液”也还是“二锅头”。普通的题目只要构思巧妙一样可以写得新颖。像有的学生拟定的题目是“那一刻,我们长大了”,题目很普通,但是他采用对照的写法“以前总是妈妈帮我们洗衣服,当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给我们洗衣服时,我们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学学洗衣服。当我们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或

考试总结作文 篇2

  拿到考试结果那一秒起,学生们的情绪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毕竟光辉灿烂,有一些同学的思绪像下起了雨,雨水从脸缓缓流下,而我偏偏是那个不幸的孩子,开始被“黑暗”的世界笼罩着。回家的路上“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让人感到一阵凉飕飕之意,整个世界在责怪我考试没考好,我因此而伤心。

  由于这次考试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那样好,英语才考82!语文才考90!英语说实话很多听力题都是乱蒙的,这次只是侥幸,可能是这几个月很少写听力题了,一时听不懂什么意思,加上有原来的两遍改成一遍,一时有点不适应,刚想听的时候,结果就结束了,扣分题大多是完形填空和阅读扣了七八分呢!我虽然买了练习题,但是由于作业多加上复习其他科没有时间做,真的很遗憾,要是多做些,没准能上90,但是我有点担心我的口语,因为考试不是真正的.目的,学好英语跟人交流才是真正的目的。语文我考的跟上回一样,语文名次却不一样,大概由原来是第一变成第三,但是我也找到我所要打败的对手,只有对手才能激励我不断进步。

  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有限的。当考试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如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种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话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在短暂的生命里我们不能失去人生的三盏灯塔:自信、勇敢和坚毅。

  如果你只停留在一个点,不前进,你永远不会成功,还不如从现在,从这刻起,加把力,把希望和快乐寄托在期末考试上。

考试总结作文 篇3

  现在,期中考试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考试分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的不能抹去。

  先知道分数的课程是语文,老师让同学把试卷发下来,我打开试卷一看,红色的79分格外显眼,我真不敢相信这是我的考卷,我赶忙接下来看试题,发现基础题和作文都失掉了不少分,这说明我平常很自信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不很牢固,作文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希望下次考试的目标是90分,具体的做法是平时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时不能浮在表面,必须扎扎实实的一个个认懂,作文呢,一定要多看有益的课外书。

  数学是我最有把握的一门,可考试分数比我预想的要低很多,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粗心导致我失掉了不少分,如有一道题,因为没有看清题意而冤枉失掉5分。对于数学,我以后一定会多做练习,改掉粗心的毛病,下次考试目标也定为90分。

  英语考试的分数让我既觉得遗憾又觉得高兴,遗憾的是我那些题基本上会做,按说考分可以再多点,高兴的是我较前次考试有所进步了。对于学习英语,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坚持每天早起后和晚睡前听英语,但以后还是会找些典型题目来练习。希望下次能再进步一些。

  历史和地理,我都考得不好,也许是这学期新开的课的原因,我还没有掌握到它们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吧,在上课的`时候,觉得听老师讲,好像什么都知道,也不是很难似的,可一考试起来,那些选择题的选项好像都是正确的,这也许说明我的知识还是掌握的不牢固,以后我想适当的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多熟悉考试题型。

  生物和政治呢,也考得不怎么理想,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我没有掌握好这些科目的学习方法,导致我对这些课程的知识点掌握得不好,以后也要多做点试题,多熟悉书中的知识点。

  我以后要做到:一是课前一定要做预习;二是上课认真听好课,三是课后要复习,四是有时间要多做习题。

考试总结作文 篇4

  期中考在昨天结束,也在昨天改了出来,发了下去,这其中也有实习老师的帮忙。我呢,改了四个班的作文。数学、英语的试卷也出来了,也发了下去。学生拿到试卷总是盯着自己的分数看,有不少人总有一种不敢相信的错觉,就像我们儿时一样,在考试前总是担心,在考试时满怀信心,在考试后又有憧憬,拿到试卷后全是失落。大概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错误,打消了他们考完后那种自我成功的盲目乐观。

  考试成绩不能代表什么,但却能说明什么,至少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在相同的班级教学下,体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是一个阶段、一些知识的综合体现。不过,试卷的分数却并不是反映真实能力的,像语文尤其如此,至少我是这样看的。比如有些题目中的照样子写词语,同样是做对的学生,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基础却大相径庭,差的学生写出来的词语始终是那么单调、简单,不是低段时学的,就是早就“陈旧”的词汇,“大大小小”“高高兴兴”此类,而好的学生写出来的却是“郁郁葱葱”、“迷迷茫茫”之类的,同样是正确的答案,或许分数还是前者学生高,但后者学生的能力却远在前者之上,那种求新、求进的精神恰是学习的动力,是进步的基础。而且,后者在今后的学习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强劲的后力。所以,当我们在看学生成绩的时候,能否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不只是告诉学生记住一种简单可行的、能应付考试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去发掘学生的能力,告诉学生更多更美的语言,而不只是将它当作正确与否的尺度。我想,不经脑子写些简单答案的正确,还不如经过认真思考写出的有新意的错误答案。这无疑是考试的悲哀。

  这次语文考试,我班和隔壁的小班,前几名成绩的学生中有一半或一半以上都是插班生,而插班生每班也只有五六个而已,让我们不得不再重视一个现实问题:生源的优劣、家庭的教育与学习成绩是密切相关的。柯北的生源我不认为有任何优势,相反比其它校区差得多,小班的老师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小班的生源也是没有优势的`,不仅如此,小班学生的家庭教育还往往带着很大的宠惯,很多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相关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也总抱着谅解的心态,总是以为自家的孩子非常出色,总以为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好,总以为放在柯北小班就像进了保险箱,可以无忧了。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知识无法与其他校区的学生相比。在这个以素质教育为纲,以应试教育为内容的社会下,要想在学习上挥洒自如还是有相当困难的。

  考完后,办公室里的老师就来问我班的平均分,我其实都不去关注它,但也没办法,只能进入这个潮流,让他们比较去了。我想,对于学生来说,分数低完全用不着大惊小怪,有错误也不是什么缺点,问题是他们进步了没有,他们的知识内容和结构是否有了大的变化。对于家长,他们总希望孩子每次考试都是最优秀的,或是有很大进步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分数(尽管分数会第一时间触动家长的第一根神经,作为家长,我对自己孩子的成绩的第一反应也会从这里出发),而是分数背后反映出来的学习状态。

考试总结作文 篇5

  六年级的第一场考试:

  “开头用了两个自然段,很是罗嗦!”孙老师又死死地握着卷子,瞪着同学们,咬牙切齿地说。对于激动万分的我更是火上焦油。我的开头,竟然用了三个自然段啊!我当时居然敢肯定地说:“我死定了。”周围的人都目不转睛好奇地盯着我:“为什么?”“那是你的卷子吗?”“你真的死定了。哈哈”陈**又发出了奸诈的笑声,很是高兴。没想到_孙老师的脸却由阴转情,居然笑咪咪的说:“这次,陈盈君的作文写地很好,很有趣的一件事,虽然开头很长,但……”如获重任的我早已心不在焉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刚才还担惊受怕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完全沉浸在了这片爱的海洋中……

  六年级的第二场考试: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随着这一句《爱的奉献》考卷的习作便拉开了序幕。又随着这一句《爱的`奉献》,我的习作又在“多多”的笔尖抖动的声音中谢了幕。一篇作文,就这么完了。两天过后,“陈盈君,72.5分!”妈呀!72.5分。我心中愤愤不平,心里总叨念着,这是怎么回事?我明明是检查了的,怎么还是_“不过这次,陈盈君的作文进步挺大,很有感情……”我晕!怎么回事?难道我的作文变好了,基础反而要_我不敢在想了。72.5分仿佛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子,刺的我血肉模糊。就因为我平时不努力的缘故吗?就因为我当初认识了小荷吗?作文迅猛上升,基础却_哎!这只能怪我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心里酸酸的感觉久久不能烟消云散,久久堆积在心里,真的很难受。

  六年级的第三场考试:

  还不知道这次孙老师会怎样表扬我呢!我心里美滋滋的,显然比以前更骄傲了。哈哈,我又有出头之日了!这次是综合试题,六年级同学统一考试,我一定比以前的作文写得更好了!我仍然在做白日梦。陈盈君87.5分!这次孙老师没有再表扬我,而是很严肃得看着我,说:“陈盈君,怎么每次你的作文都没有在网上写的好呢?这是什么原因?”真的诶!大概是在网上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任何作文,可以不用怕偏题,有充足的时间,有会员们给我发表评点,可以写诗歌表达情感的缘故吧!我知道,并不是作文的篇数多作文就写的好,关键是要看具不具体。以前,我很注重首尾照应,而现在我有点松懈了,就更加粗心了。从来没有一次重要的考试我是下过90分的,而现在_哎!我看我快要变成动画娃娃“马小虎”了!

  六年级的第四场考试:

  由于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星期一一来,我们又进行了重考。记得孙老师说过,这次的阅读肯定很难,再加上你们的作文和基础等,看你们还能够得多少分!现在我才知道,孙老师这是在用即将法,想给我们一点压力,让我们努力考试,争取取得好成绩。我也给自己加了一把劲儿,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简直都屏住了呼吸,恨不得立刻发烧,然后回家修养,躲过这场考试。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_哈哈哈哈,当我拿住试卷时,几乎呼吸都停止了。可是,这,这些题不,不是我们做过的吗?哈,这可难不倒我,我可要大显身手了,这次准能考好的。作文,哈居然是我们写过的《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个理想……我一一都写了下来。居然认为自己是没有漏洞了。于是,满心欢喜地交了试卷。好不容易盼来了这一天_发试卷。“陈盈君,88分!”天,居然只比上一张试卷多了0.5分。我恨,我悔,我恼,我的心痛!为什么不检查?作文居然有一个错别字,扣掉了5分。5分,如同撕下了我的肉。血淋淋的5分_

考试总结作文 篇6

  三年级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分数也已经出来,孩子的语文是99。5,英语是99。5加40,数学是98。

  总的来说,考得不错,这也跟孩子平时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对孩子各科的不足之处做一个总结,以便对下一步的学习有个明确的目标。

  语文:这门课是所有科目考得最好的,全年级第一名。至于以后努力的方向,就是多看书,暑假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的题。升入四年级后,课外上的阅读辅导班也要学得认真扎实。

  数学:从这次的卷面来看,弱项还是奥数题(这次的附加题20分,他一分都没有得)。虽说平时做数学题不少,但是还要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上下功夫。暑假做一本奥数题,一天十道题,并且要认真做,当天批改,当天订正,不留问题。

  英语:从这次的'卷面来看,就是太粗心,失去0。5分,附加题总分是44分,他得40分,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失去两分的有个单三的动词形式,就是太不应该,在课外上的北大新星辅导班里,这个对他来说,真是不应该错,所以以后北大新星的课程也要抓紧。

  在这里,跟大家谈谈我家孩子的考试情况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对我自己辅导孩子学习思路的一个理顺。十分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在此谢谢。

考试总结作文 篇7

  这周三,我们终于考完了试,这次期末考试,我自我感觉良好,这不,数学试卷一发下来,我就高兴的“灰”上了天。

  一发下卷子,我就拼了老命的做,一开始十分顺利,就是遇到了一个对我比较难的选择题,我愣了一会儿,最后终于决定咬咬牙填上个我认为对的答案,接着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继续做,好像忘了我是蒙的,接下来就又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啦,我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后,才松了一口气,在这一刹那,老师竟然同时说道:“来,最后一个把卷子收起来,没做完的先不收。”顿时,我的人生观崩塌了,难道我就这么慢吗?“你就这么慢,就只有几个没做完的了”同桌说道。好吧,我承认我这么慢。

  苦苦等待了两天,总算数学卷子发了下来,一发下卷子,我就看正面醒目的红数字:96。妈妈呀!96分,上帝不会又宽恕我了吧,竟然比上次多五分,哦!又有炸鸡吃了。我好开心啊。

  我在发下卷子后仔细的`看了一遍错题,发现有的是因为粗心,但是殷老师的名言是:粗心就是不会!所以我就有的是不会,例如一道填空题:右图是一个(),它的右面是(),这个长方体的正面的长是(),宽是(),它的表面积是()。我把这个长方体的正面的长、宽以为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所以就填错了。

  这次大家的成绩都不错,我的成绩也不错,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改掉错误!

【考试总结作文】相关文章:

考试总结作文01-20

考试总结作文11-03

考试的总结作文11-19

写考试总结的作文04-16

关于考试总结的作文02-25

考试总结小学作文11-19

【热门】考试总结作文12-03

考试总结作文【热门】12-03

【热】考试总结作文12-11

【精】考试总结作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