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

时间:2023-07-27 13:54:53 日记 我要投稿

过年日记[集合]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日记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年日记[集合]

过年日记 篇1

  我盼呀盼呀,盼来了这个喜庆热闹的节日——【春节】,“中国传统的农历春节。”终于到来了,出远门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不回来过年了。

  大年三十就更热闹了,街上人来人往,原来冷清的大街上,一下子变的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家家户户就在争先巩后买年货,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街上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五彩缤纷,街上到处都是卖年货的,各种各样的年货物齐全,琳琅满目,瓜子、花生堆成一座座小山丘,圆嘟嘟的小灯笼在这热闹的气氛中舞动,张灯结彩的非常漂亮,街道两旁挂着一幅幅喜庆的对联,红红大“福”字,各式各样,买完年货的都拎着大包小包步伐匆匆的回家过年。

  喜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挂灯笼、贴对联,贴“福”字,真是热闹,我爸是大厨抄了几盘菜,有我喜欢吃的木耳抄鸡蛋,鱼、鱼表示年年有余,不知不觉的春晚就开始了,看着精彩的春节晚会,里面的相声,小品喜乐街,让我捧腹大笑。期间不时的有鞭炮声震耳欲聋,各式各样,的礼花齐放,有的像花,有的像树,好像在享受过年的喜悦。春节的钟声敲响了。千家万户在笑声和春晚的结束声中过完了除夕夜。

  大年初一,一早我和弟弟给长辈们拜年,收了好多压岁钱,妈妈、奶奶包饺子,弟弟也手忙脚乱的帮忙,妈妈还在一个饺子里包一个硬币,叫辛运饺子,弟弟为了吃到辛运饺子就耍了一个小聪明,在辛运饺子上按了一个印,可是煮熟后那个印就没有了,只能蒙了,我们开始吃饺子了,我和弟弟“打成一片”都是为了吃到那个辛运饺子,我今天太辛运了,吃到了那个高贵、无价的辛运饺子。

  我喜欢春节,我好想每天都是春节,春节我爱你。

过年日记 篇2

  过年前几天最忙的莫过于理发店了。老王没耐心凑这份热闹,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趁店里不怎么忙就想把理发的事给解决掉。他跑到小区外那个拐角的理发店,只见铁将军把门,门上的纸条写着,店主回家过年了。兴许是担心回程票难买,也没说几时回来。落款日期是一周前,那时老王正与家人在外地旅游,所以不知情。

  “怎么这么早就回家过年呢?”老王悻悻地摸摸一头长发自言自语。

  理发店的店主叫小徐。店不大,除了一把理发的椅子,墙边还有两张供人等候的长凳。没有像样的招牌,就玻璃门上“理发”两个红字。小徐来自四川农村,瘦高个,长脸小眼睛,头发乌亮。别看才二十来岁,来这里开店已三年多了。有人劝他花点钱将店面重新装修一番,再取个新潮点的店名,这样就能赚大钱。他摇摇头说:“这哪行?自己就这点手艺,不能糊弄人。”对他的手艺,有说一般的,也有说不比对面那家形象设计室差,但服务水平却是众口一词地说好。别的不说,凡上了点年纪的客人理完发,他都会帮着捶背揉肩,让客人浑身轻松地离开。所以尽管地段冷僻,依然顾客盈门,特别受老人青睐。

  老王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小徐来这里开店的三年多里,每到临近过年,总是因为车票难买留在店里。那些天,他总忙得连坐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最让老王难忘的是,他老伴前年年底不慎跌断了腿,绑着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快要过年了,老伴的头发长了不说,那染过的黑发又长出了寸把长的白发,这不白不黑的实在不雅,过年难免人来客往,她这般模样怎么见人?

  所以老伴每次对着镜子梳理,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于是老王想请小徐过年前上门给老伴理个发。这天他推开店门,见店里挤满了等候的客人,便又悄然退出。当他失望地往回走时,小徐从门里探出脑袋喊住他,问清缘由后竟一口答应说:“没事,明天我早点起来上你家,赶在开门前帮你老伴理发。”老王听了,顿时喜出望外。第二天一早,小徐小心翼翼地将他老伴扶上椅子,洗头、剪发、吹干、染发,不多会儿,他老伴完全变了个人,乐得眉开眼笑。老王想多付点钱,可小徐死活不收。

  过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正当老王为理发想另找“出路”时,这天早上听说小徐昨晚回来了,他连忙跑去解决“头等问题”。

  排队的人很多,终于轮到老王理发了。他坐上椅子就问小徐:“怎么不在老家过年?”“过啦。”“离过年还有几天哩,怎么说过了呢?”“在老家过阳历年,这里也是我的家,赶回来过农历年。”小徐接着又说:“两地都是家,阳历年农历年都是年,两头不误!”话刚落音,老王忘了正在理发,竟摇头晃脑地大笑起来。小徐惊得赶紧停手说:“别动,别动!”跟着也笑了。

过年日记 篇3

  过年是我们小孩子一年当中最盼望的日子了。我们不只是为了穿新衣、放鞭炮,而是喜欢感受过年的气氛。

  我喜欢和父亲母亲一起采购年货,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选购自己喜欢的食品,一般情况,父亲母亲都参考我得意见。那时,我很高兴。我喜欢和母亲一起逛商店,今年我穿的新衣服,都是我自己选购的',我很喜欢。我觉得自己忽然之间长大了。更喜欢在奶奶家过年,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一;桌丰盛的菜肴,有说有笑,谈到高兴处卡拉ok一曲,其乐融融。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屋外鞭炮声四起,烟花四溅。我和哥哥姐姐跟着大人们去楼外放烟花炮竹,爷爷奶奶在屋里忙着煮饺子……

  哦!过年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满载着祝福,满载着希望悄悄向我们走来,放飞我们的又一个梦想。

过年日记 篇4

  吃完饭,我们到楼下买了鞭炮,我们先放大鞭炮,爸爸点了导火线,我就飞快的跑到妈妈背后,我非常害怕,大约过了3分钟,只听一声“嗖”鞭炮一下子窜上了天空,“啪”的一声在空中炸开了花。

  放完了大鞭炮,我耳朵就放松了一些。接着我们放小鞭炮。爸爸点燃小鞭炮。它的'声音虽然没有大鞭炮那么大,但也像机关枪扫射一般“噼啪”不过挺欢快的。

  时间不早了,我和爸爸妈妈有说有笑的回家了。

过年日记 篇5

  回到老家的.第二天,就是除夕了。在我还没回来的时候,爷爷已经给我准备了好多鞭炮有“王中王”“黑蜘蛛”还有“七匹狼”“黑狼火箭”等,吃完奶奶做的年夜饭,我和哥哥就下楼放鞭炮了,应为平时在深圳不能玩鞭炮,今天还真是玩了个痛快,我们把所有的鞭炮玩完了才回家看春节晚会。

  爷爷奶奶还给了压岁钱,我跟哥哥说“过年还真好,又可以玩鞭炮,又有人给压岁钱,还可以不睡觉呢!

过年日记 篇6

  过年,当然是要家人在一起团圆。以前我们一家三口过年是和爷爷、奶奶过。可今年不一样,在爷爷、奶奶的邀请下,我的外公、外婆以及舅妈一家,全部都到了奶奶家迎新年。因为人多热闹而且奶奶家在乡下,地方大,还可以放鞭炮,年味儿更浓一些!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赶回了奶奶家,帮助爷爷奶奶打扫卫生、挂灯笼、贴春联等。啊,奶奶家一下子变成了红色的,真漂亮!真红火!我们看着被装扮一新的家,期待着客人的到来。

  每家每户过年都离不开吃团圆饭,爷爷做了最拿手的鱼圆子和肉圆子,寓意团团圆圆。当然还有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让人看了直流口水。这时客人们都到齐了,在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我们开饭了。我是小主人,于是我给大家倒酒倒饮料,然后敬大家酒,第一杯我敬了爷爷奶奶因为他们今天辛苦了,我祝他们身体健康;第2杯我敬了外公外婆我祝他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接着第3杯、第4杯另外爷爷和奶奶在劝大家喝酒,在给大家夹菜。最后爸爸、舅舅和爷爷都喝醉了,看着他们醉醺醺的样子我也是醉了。

  吃完了饭家人们一起看春晚、聊天、打牌、互相说新年祝福语,真是其乐融融。一大家人一起在电视机旁等待着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期待着20xx年的到来。我希望把20xx的.烦恼通通丢掉,迈着开心的脚步走向20xx年!我也祝天下所有的家庭家和万事兴!

过年日记 篇7

  大年三十了,家家户户都放着烟火,我也不例外了。

  今天,我和妈妈买了许多烟火,一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烟火,叫上爷爷点烟火。我哼哧哼哧地把烟火摆整齐后,爷爷便和我配合默契点上烟火。烟火便发出了“嘭嘭嘭嘭……”像支离弦的箭一样“嗖嗖嗖”向天空飞去。接着又“啪啪啪”在空中开出了美丽,五彩缤纷的花朵儿。有时开出来美丽、娇艳的花朵儿;有时还开出了一个圈圈儿,好像一枚钻戒;还有时排成了高山陡峭的形状,好似在表达一个汉字……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一种特殊的花了,这种花可美了,瞧:“啪”的一声,天空中开出了金黄色的鲜花,紧接着,一种“沙沙”的声音直作响,钻入我的心田,我不禁手中鼓起了掌,嘴巴中还喃喃自语:“哇,这不是我最喜欢的那朵花吗?现在又可以看见,我可真高兴和开心呀!”“沙沙”真让我留恋呀!过后,那火花坠落时,犹如繁星移动,美丽极了。这个神气极了,因为在“沙沙”作响之时,这火花还有变多、跳跃呢!你们说这神奇不?我看着看着,便入迷了。

  放烟火可真好玩,既能欣赏美景,还能让我联想诗句,我喜欢放烟火。

过年日记 篇8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全家到酒店去吃团圆饭,到酒店我听到奶奶说:“今天的除夕夜,菜色丰盛。”我问妈妈什么是除夕,妈妈解释:“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春联。”

  吃完团圆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红包妈妈解释说:“派”红包“是中国人新年的一种习俗,中国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今年的大年三十我知道了什么是除夕夜、除夕夜为什么要吃团圆饭和除夕夜为什么要给红包。

过年日记 篇9

  今年的春节,我们一如既往地回到了奶奶家,可现在爷爷的病还没有好,他每天都要去医院里输液,没空做饭,所以,今年的年夜饭就由我爸爸掌勺。我打不了他的下手,只好给妈妈帮忙——贴对联。

  奶奶家在乡下,墙是砖露在外面,上面有尘土,不能用胶带贴,得用浆糊。我“眼神儿”不好,不能贴对联,妈妈便分配给我在对联后抹浆糊的.任务。

  接到任务后,我立马执行起来。我先搬了一张桌子摆在院子中央,把春联放在桌上,细心地将浆糊涂满,尤其是边缘。不然贴不上,罪魁祸首可就是我了!我一张张涂好,一张张给妈妈递过去,妈妈则细心贴好,“工作”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就如同“传送带”一般。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不一会儿,“贴对联工作”圆满完成了,我和妈妈看着满院的大红春联,就好像毕加索在欣赏自己的名作一般,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觉得,不论我们长多大,走多远,都应该常回家看看老人,也应该为他们做一些事情,这才算“尽孝”。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过年日记01-06

过年的日记04-15

过年了日记04-26

过年的日记12-30

过年日记07-20

【精选】过年日记07-20

过年日记(精选)07-22

过年了日记07-21

关于过年的日记01-20

过年小学日记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