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日记

时间:2023-11-05 12:14:40 日记 我要投稿

【荐】实用的优秀日记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日记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荐】实用的优秀日记

优秀日记 篇1

  一八九四年,十一月十日,傍晚,多云。

  闷了大半天,水手们总算能出舱换气了。

  “给我使使!”一个家伙“看中”了望远镜,想上高处甲板鼓捣这玩意儿,却遭警卫兵拦下。

  “就一下,就一小下。”他不经意地又偷偷塞给卫兵一块洋钱。

  卫兵睨了这家伙一眼,转而飘忽了眼神,不知不觉中,早将这块钱纳入腰包,继而诡谲一笑。

  “滚。。。滚吧!”

  他如愿以偿地上了甲板,凌风驾空的高台。

  “咦?这筒子看来比不得千总大人赐给父亲的,哪像那纯金的好呢?”但还是凑上前去;因为还想试试画面有多不清爽。而镜中所见的,云层同海面对切,四望看似如一;可全方位地细看,清清爽爽地跳进画面,自上而下却是:红白分明的太阳旗,骇人的大口径速射炮,清一色的西军装,幽灵般浮游在海天。

  他“啊”一声,吓得一屁股撂倒在地,慌乱中拉响了警报,“呜——”

  好一会儿,四下里才悠悠然走近几个水手和警卫;水手么衣冠不整,警卫的纤长的辫子,晃荡个不休。好几双眼睛里貌似都包藏着火焰:

  “咋啦,闲着没事放警报!还不干活去!”俩水手不由分说,径去撕扯他的新服。( )

  “还不给我滚下来!信不信教管带晓得了扔你到黄海里喂鱼!”警卫有的如是骂道,甚至还有的枪口早已对准了他的胸口,伺机扣动扳机。

  “砰!”扳机还没来得及扣,乍然一枚流弹在甲板开花;接踵而至的还有游弋不尽的鱼雷,好奇的水手,有些仍是好奇地在数着划破海面的鱼雷有多少枚。然而,重创的舰体开始倾斜,滚滚的海水渗进、涌入。

  管带他们才在睡梦中惊醒,披上一件便衣就冲出来,只破天荒地喊道:“排水!排水!掉转船头!快,快!”

  然而,一切收拾得太晚。

  “扑通”声,无数次盘旋在云翳之空,接着堕落在漩涡中;偌大的铁甲洋舰,便让这一批可怜的人,以其“废铁”的.墓志铭,一同殉葬!

  也许,浪花里还能喘几人的气,可“突突”着的机关枪声,让这仅有的气息,陷入永远的安寂中。

  如血的半轮残阳,也是何等怯懦,以为有了云层作“挡箭牌”,便能在背后苟延残喘了。

  谁能料想到,太阳也未必能想到:晚霞的光芒,有种取代落日的力量。

优秀日记 篇2

  今天我们要乘早上8点的飞机从九黄机场飞回成都国际双流机场,因为我们在九寨黄龙的行程已经结束了,所以我们就要返回成都。到了九黄机场,我们就先吃早饭,吃完早饭我们就去安检,进了安检口我们才明白了当地导游和我们说的一句民谚“十个飞机九个黄,还有一个在返航”。由于受高原气候影响,能见度太低,飞机无法飞行,整个机场不见一架飞机,到了10点多我们的飞机还没从双流机场起飞,我们都开始发牢骚了。终于在11点多我们登上了飞往成都的航班。下午我们去看都江堰水力工程,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它科学的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直到现在人们还无法解释当初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到了都江堰我们看到的第一项水力工程宝瓶口,宝瓶口可以让5%的泥沙不进入内江,第二项水力工程是飞沙堰,飞沙堰可以将80%的泥沙排出内江,第三项水力工程是鱼嘴,在发洪水的时候鱼嘴可以把洪水分到外江。今天我看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名师点评:这篇作文,重点记叙的是小作者游览都江堰水力工程的情景。小作者详细地记叙了都江堰水力工程的神奇之处,让读者也和小作者一样,对建造都江堰水力工程的李冰父子,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我认为小作者描述等飞机的一段,可以用略写的方式,这样作文的内容会更集中,更能突出作文要表达的中心。小作者对都江堰水力工程的性能描述得很清楚,但如果在介绍时能够进入一些你看到的情景,比如“宝瓶口”从我们的眼中看上去是怎样的外形?“飞沙堰”和“鱼嘴”又是怎样的建筑?作文的内容就会更生动更完整。

优秀日记 篇3

  星期天,我觉得没什么好玩的,就和爸爸一起出去打羽毛球。

  比赛刚一开始,爸爸就打了一个很高很高的`球,我一直后退。不知怎么了,球飞到半空就落下来了。我又迅速向前跑,但是我没看准,打了一个落空。

  我真是气死了!我弯下腰拣起球,向空中一抛,跳起来,看准球,用力一打,球向爸爸飞去。爸爸没有丝毫紧张,而是看准球,轻轻的把球*我这边。我也冷静下来。突然,我想了一个密招。我只是碰一下球,球没飞到一米就落下来了。爸爸无法接球,我终于得了一分。

  经过半小时的龙争虎斗,爸爸还是胜我一筹。我垂头丧气的往地上一坐。爸爸说:“别灰心,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听了又恢复了信心,准备再打一回合。

优秀日记 篇4

  盛夏的中午烈日当空,明晃晃的阳光射在玻璃窗上,让人睁不开眼。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唤着:“热死啦!热死啦!”

  外婆从冰箱里拿出一大盆綠豆汤,我盛了一小碗。吃着冰冰的`绿豆汤,我突发奇想——何不自己做绿豆棒冰?

  说干就干,我连忙找来6个棒冰模具,齐刷刷地摆在桌上。我拿了一个小勺子,先小心翼翼地把绿豆一小勺一小勺地放在每个棒冰模具的底部,再舀些绿豆汤放在绿豆的上面,最后插上木棒,放进冰箱的冷冻室。

  过了一会儿,我心想:棒冰不知道有没有冻住?我悄悄地溜进厨房,打开冰箱门。令我失望的是,棒冰表面只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下面还是绿豆汤。接着,每过几分钟,我就忍不住去看一次,但每次都失望而归。当我又一次打开冰箱时,不好,被外婆发现了!外婆微笑着说:“做棒冰是需要耐心的,不能着急。”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当然也不好意思再随便开冰箱门了。

  到了晚上,绿豆汤终于全部冻住,变成了晶莹的绿豆棒冰喽!我迫不及待地想拔出一支尝尝,可是我使出吃奶的劲也拔不出来。这时,外公看到了,笑着告诉我:“你要稍微放一会儿,让它表面融化一点点,然后就能很轻松地拔出来。”我焦急地等待着,终于看到棒冰有一点融化的痕迹,马上轻松地拔了一支往嘴里送。冰冰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我一边吃一边想,下次我还要做很多很多种口味的棒冰:红豆棒冰、西瓜棒冰、酸奶棒冰、牛奶棒冰、葡萄棒冰……

优秀日记 篇5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回河南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清源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着,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姥爷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笔就描,慌得爸爸一声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着给姥姥逝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祸,赶紧在姥爷坟前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乐得呵呵大笑……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