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时间:2023-04-10 09:01:48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五年级家乡的作文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家乡的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五年级家乡的作文汇总5篇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1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她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勤劳而坚强;在世界的东方,有一片广阔的沃土,她神奇而辽阔。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峰峦雄伟的泰山是她的脊梁,她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记得小时候,妈妈指着几面国旗问我:你最爱哪一面?我自豪的回答:当然是中国的五星红旗了!妈妈又问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中国的红旗最鲜艳,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我身上流淌着在中华民族的血液,因为我是炎黄的子孙。”

  如今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创造着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伟绩。你看,神舟飞船一飞冲天;嫦娥一号邀游月空;伟大的'祖国申奥成功,都在向世界昭示:中国正在与世界接轨,正在与时俱进,正在飞速发展。做为一个中国人,我怎能不骄傲自豪?

  就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嘉峪关

  嘉峪关,就在以前还只不过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嘉峪关已经成了一个富饶的城市。高楼在不断的建起,交通也越来越方便。现在的嘉峪关已经成了一个以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命名的工业旅游城市。又因它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并因此享誉中外。嘉峪关1990年跨入“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199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36个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进入全国55个人均GDP过万元的经济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位于全国84个经济明星城市的第64位;1995年跨入“全国卫生城市”;同年,被授予“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荣誉称号;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小康城市”。此后又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自从知道我的家乡获得了这么多的荣誉。我有多自豪!我猜外地的朋友们肯定不知道,以前啥都没有的嘉峪关,现在北边有个森林公园,南边有东湖和南湖,西边有城楼等多个旅游景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丰衣足食,幸福无比。我觉得简直没有什么能比的过嘉峪关。

  我爱我的祖国,更爱我可爱的家乡。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美丽而又富饶的江城——吉林。

  它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风景优美,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吉林的山,我最喜欢的,要数地处龙潭区的龙潭山了。

  在龙潭山上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像小松鼠、小鸟。看着它们在金黄色的落叶上玩耍,忽然感到生活是如此美好。

  仰望天空,一大片火红中透出几点瓦蓝的颜色。树叶簌簌落下,好像一只只小蝴蝶在漫天飞舞。

  关于龙潭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潭山上树术葱郁,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天上降下一条青龙,不断发洪水,让百姓们苦不堪言。于是,人们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对付这条恶龙。终于,青龙被百姓们捉住,但心地善良的百姓又不想让它死,就把它锁在山上的一个名叫龙潭的水潭里。久而久之,这座山也就被人们称为龙潭山了。

  说道水,那真是吉林这个灵动的城市的点睛之笔。水就是这个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没有水,整个城市都会黯淡无神,失去了颜色。

  秋风送爽的时节,柳树的纱袖被清凉的秋风吹拂着,江面上波浪涌动着,小小的石子浸泡在水中。突然,一个女孩跑了过来,她捡起一颗石子,一阵沁凉渗入手心。不一会儿,女孩又将变得温热的石子重新丢入江水里。一眨眼,石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爱我家乡的山和水,他们已经称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3

  北京的炸酱面、兰州的拉面、东阳香榧、黎川香榧……我都品尝过,可终究比不上家张的次坞打面与枫桥香榧啊!

  在诸暨次坞打面还是挺有名的,几乎每隔五百米就有一家,次坞打面品种很多,有三鲜面、大排面、虾爆面等等。我的家门口就有一家,小时候,爸爸和外公常拉着我去吃次坞打面,一开始,我生气地嘟着嘴不肯吃,爸爸与外公一直哄我:“乖,吃一口。”没办法,我就吃了一小口,啊!这面条太好吃了,一口咬下去,觉得口感滑滑的,很有嚼劲,鲜味独特,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公和爸爸乐呵呵地看着我,笑着说:“好吃吧,刚才叫你吃你偏不吃,现在尝到美味了吧。慢点吃,好吃的.话再来一碗?”不一会儿,我吃得满嘴流油,肚皮撑得圆滚滚的。从此,我爱上了次坞打面,每当身在异乡,吃着面条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在小的时候,看见妈妈拿着一袋坚果,里面的坚果是两头尖尖的椭圆形。那时,我年幼无知,不知道这就是香榧,只见妈妈将那坚果剥开,露出了里面黑黑的外膜,我便过去抢了来,塞进了嘴里,可刚嚼几下,便发现味道不对,是苦的,还有渣,我连忙吐出来,妈妈笑着说:“真笨,要将外面黑黑的膜剥去,露出那金黄的果实才能吃。”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剥了一个放进嘴里,用力咀嚼,啊,真好吃,果实脆脆的,咬下去满嘴生津,而且还有一些若有若无的淡淡的香甜,我剥了一个又一个直到吃不下才住嘴,由于小时候不知道这是香榧,于是,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苦中裹甜”。小时候,家乡的趣事给了我一个无限美好的童年。

  家乡永远是带给我美好的地方,家乡带给我的美好回忆我将铭记在心。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4

  谷雨之后,在菜市场入口处就会多几位特殊的摊主。她们打扮得非常干净整洁,摊前仅一只古朴的淘箩,所卖之物不像其他商家全部摆出,她们卖的东西却被藏在淘箩里面,上面还用一层厚厚的洁白的布覆盖着,但经过她们旁边,就会闻到大麦的清香,熟悉的人都知道,正是家乡南通的时令小吃冷蒸上市了。

  冷蒸,在清代《邗江三百吟》中这样记载:冷蒸,大麦初熟,磨成小条,蒸之,名冷蒸,以其热蒸而冷食也,并有诗曰:“四月初收大麦仁,箫声吹罢卖饧人,青青满贮筠篮里,好伴含桃共荐新。”

  每年此时,奶奶都会买回来让大家尝鲜。洗净手,倒几滴麻油在手心,两只手横向揉搓,使麻油均匀的分布在手心里。轻轻打开包装袋,冷蒸色泽青碧,取出一小块,像搓汤圆一样将冷蒸搓成一个团,奶奶说揉搓得越结实,吃起来越有嚼头。手上的麻油被团子吸进去了,表层光滑油亮,本碧绿的冷蒸在光泽的修饰下越发晶莹碧绿,仿佛一大块翡翠。如果觉得味道单调,还可包上白糖馅儿,绿中有白,真可谓色香味俱全啊!

  再也等不及了,饥肠辘辘的我快要流口水了,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一股清凉的感觉传遍全身,细细咀嚼,一股淡淡的清香就在舌尖蔓延,糯糯的,却又富有弹性,甘甜爽口,香与甜交织在一起,无比甜美。

  眼前似乎浮现出大片大片青青的麦田,麦穗灌浆饱满,在风中摇曳,勤劳的妇女捋下青青的'穗头,用手揉搓去掉麦芒麦壳,筛簸干净,就出落成一颗颗翡翠似的青麦粒,晶莹碧绿。她们就像看到了新生的婴儿一样露出欣慰的笑容。

  冷蒸是大自然的产物,随着生活的富裕,农村的拆迁,这种手工的食物越来越少了,更多的变成了机器制作,食物中自然的味道越来越淡了,愿我们对家乡味道的情怀永远不变。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5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首大家都熟悉的《小放牛》,唱的就是我家乡的名胜古迹——赵州桥。你们游览过赵州桥么?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当导游吧!

  赵州桥又叫大石桥,安济桥。是位于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是世界上最古老、完好的大跨度石拱桥。赵州桥长50多米,中间一个大拱,左右各两个小拱,桥身倒映水中,非常优美,极像天上的长虹,桥栏杆精雕细刻,石像形态逼真。

  受歌谣的影响,凡是来到赵州桥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寻找桥上的“仙迹”。那就是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蹄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辙印;鲁班力顶石桥的手掌印。《小放牛》里所唱的就是这段动人的传说,因此游客们来了都想找一找,摸一摸,拍拍照。

  但是你可不要被传说所迷惑呀!真正修建这座桥的不是鲁班,而是隋朝的李春。李春是一位勇于创新的巧匠,他在设计石桥的时候,没用桥墩,而是一个大拱跨在河面上,竟有37米多长呢,太神奇了,这真是空前创举呀!李春和工匠们创造性采用了“敞肩拱”,大拱两边有小拱。你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设计么?一是,减轻洪水的对桥的冲击力;二是,减轻桥身的重量;三是,使桥的造型更优美。真是一举三得呀!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呀!

  赵州桥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多次灾难后,依然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现在我家乡的政府和人民更加重视赵州桥的维护,经过多次治理,赵州桥又呈现出“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的优美景观。赵州桥已成为我们河北的“名片”,同时被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入选“世界最早敞肩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有“天下第一桥”的美称……

  我为赵州桥而骄傲,为我的家乡而自豪。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五年级作文10-30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01-05

美丽的家乡五年级作文11-24

我的家乡五年级作文08-17

家乡的小河五年级作文09-12

家乡的变化五年级作文02-07

我的家乡五年级作文02-03

家乡的变化五年级作文09-07

家乡的“海”五年级作文10-19

我爱我的家乡五年级作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