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春节作文

时间:2023-04-08 15:11:18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学春节作文集合五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春节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中学春节作文集合五篇

中学春节作文 篇1

  大年初三,去外婆家的路上。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坑坑洼洼、曲折的小路;那石砖平顶的房顶;那干枯的小河。记得以前有水的时候炸过鱼呢,脑海中幻想着一幅又一幅今年春节的美好场面

  到了门口,却是那么的冷清只有三三两两的摩托车停靠在门外。我一个劲的跑上楼。顿时傻了眼,那一间小小的卧室里挤满了人,屋里洋溢着温暖的气氛,人人脸上都微微泛着红光,连电暖气也成了抢手货。他们抬头望了望我,又低头去玩手机了。我一个劲儿的往里挤,挤到床边坐下,那么自然地从背包里拿出手机连上无线网,同他们一般开启了手机之旅。屋里满是游戏的声音,我们也是那般默契,那么的神同步。

  游戏打过了一关又一关,电视剧看完了一集又一集,小说翻了一页又一页突然,脑海中蹦出那寒假作业,想着它还有一百多页要去完成,连绝食的心都有了。悄悄地、悄悄地移到床的另一边,拿出作业,直愣直愣地盯着书本,抓耳挠腮的,边看边写,渐渐地进入状态,一页接着一页,马不停蹄。忽然,你在写作业?嗯。我头也没抬一下,看都没看一眼。

  饱餐之后,我决定转移车上,砰关上车门,似乎与世隔绝了,没有外界的干扰。还有天然架书装置方向盘。我就这样慢慢地看,慢慢地写,时光也就这样悄悄地从笔缝间溜走现在的我只想拼命地写作业,随时随地。呀,没笔芯了。那黑色的笔芯只剩下一根无色的笔管,我翻箱倒柜地在车上寻找着,座椅下,小格子里,后备箱都没有,我似打了焉的黄瓜,心口就好似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一样,种种说不出的无奈

  我泄了气一般坐在车上透过玻璃望着外面的世界,感觉就像糊了一层窗户纸,那么地不真实。捅破那层窗户纸,望见了蓝蓝的天空,还有小鸟歌唱的声音,人们欢笑的声音,公鸡打鸣的声音。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几家人坐在门前的庭院里晒着太阳,唠着家常,调皮的小孩们去柚子林打柚子,躲猫猫而不是窝在房间里烤电暖气,也不是人人手中拿着手机冲着冰冷的屏幕发笑。

  总感觉这个春节突然什么都变了,变得那么彻底。连我上一年级的小妹也知道怎么玩平板,怎么下游戏我拼命地去逃避,去拼命地写作业来麻痹自己。

  时代的脚步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去摧毁一个又一个孩子美好的.童年的吗?就是这样让人们离他们的亲人越来越远的吗?我怎么就是那么执拗,就是不愿意承认那样一个现实呢?一个残酷的现实。

  以前的那样一个无忧无虑的春节呢?怎么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让人怀念的一道道印记

中学春节作文 篇2

  春节临近,又一度贴春联、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联欢晚会、团聚祝福,有关过年气氛的内容很多很多,可是相当于西方圣诞节遍布各处的圣诞老人、圣诞树那样的典型标志,我们中国春节的典型标志物是什么?春节以及中秋、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日常生活载体概念愈来愈模糊,而洋节洋味越来越重,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在代表未来的青少年头脑中占据了突出地位,不能不触发国人极大的心灵震撼。中华民族有着一万年绵延不断的文明进步历史,中华文明也代表了人类最丰厚稳定、博大兼容的思想文化体系,为寄寓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传达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强烈信息,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优化点击,我们呼唤春节及中秋、端午、重阳等节日典型标志物。这里谨先提出一套基础方案抛砖引玉,期盼社会各界和目光敏锐的艺术大师、商家高手们运用中国智慧,创造遍布千家万户、千城万店的巨大商机,传承中华文明,繁荣节日市场:

  ----春节典型标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图案红色、黄色唐装的传统搭配---和合二仙童或大头娃娃一对,分别手持大鞭炮、中国结和“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春联。

  ----中秋节典型标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图案唐装的'和合二仙童或大头娃娃,手持“嫦娥奔月”或“飞天玉女”和太极图两面图案的大月饼。

  ----红豆相思节标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图案唐装的和合二仙童相拥红豆古诗---“此物最相思”、梁祝化蝶。

  ----端午节标志物:立式简化大头龙船,口衔艺术粽子。

  ----重阳节标志物:大头老寿星携仙桃、梅花鹿。

  走向世界的中国,呼唤中国特色的春节文化标志载体,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中学春节作文 篇3

  纷扬的雪花、银白的晨霜,这大概是冬爷爷送给我们最后的礼物吧!听着他渐去的脚步声,我和所有中国小朋友一起翘首企盼着,盼望又一个新春佳节的到来。

  春节到了,我们就要和寒冷的、缩手缩脚的冬天说拜拜了,一个草木葱茏、生机勃勃的春天又会回到我们身边,我好像听到那婉的鸟鸣声,还有“叮咚”的流水声;我又似乎看到遍地开满鲜花,蜜蜂蝴蝶翩翩起舞……

  “噼噼,啪啪”,一连串鞭炮声让春节变得热闹非凡。“爆竹声中一岁除”,在不绝于耳的声响中,在烟花绽放的夜空里,处处洋溢着新年新气象。这时候是我们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当一声声“惊雷”震得我们捂住耳朵时,当绚丽的火花开满天际时,我们的心中充满激动与欢愉,童年的纯真与梦想伴着清脆的笑声一同飞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就是春节的一大习俗,也是孩子们爱去凑热闹的事情。帮着大人调浆糊,然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春联与“福”字,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贴到房门上。当所有门都穿上“新衣服”,家里立刻焕然一新。朗朗上口的对联,金光闪闪的'“福”字,无不让人感受到春节的喜庆与吉祥。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好日子,所以,如果少了“吃”,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春节。除夕夜,可口的年夜饭让人垂涎三尺,烤鱼、炸鸡、辣牛、肥鹅,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一家人老老小小、几代同堂围坐一桌,一边品尝着好酒好菜,一边谈笑风生,多么和谐美满!吃完年夜饭,下一个节目自然是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笑声与感动中,我们静等新年的钟声敲响。

  正月里,到处是走亲访友的人,大礼包、小礼包还有欢声笑语不断。我们孩子都成了财迷,嘴巴像抹了蜜,可不,“祝爷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顿时,红包笑脸纷至沓来,然后就细细盘算怎样过一把富翁瘾吧!

  当然,春节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每个人都长了一岁,我们一定要变得更懂事些,做一个妈妈疼、爸爸爱,亲戚朋友、老师同学都喜欢的大孩子。

  “叽叽,喳喳”,“滴滴,嗒嗒”,你听到了吗?在我们的期待中,春节已奏响了它明快的序曲。

中学春节作文 篇4

  照我们安徽砀山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在腊八这一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而且还有“谁家喝的粥越早,谁家明年准是大丰收”的俗语呢!除此之外,我们小孩子在这一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好吃的糖果、果冻、瓜子等等。第二件事是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的事,那就是买爆竹。第三件事就是买各种玩具了,风车、口哨、气球……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天还没亮呢就听见别人在放炮了,害得我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眼睛四周黑黑的,都成熊猫眼了。

  腊月二十四必须大扫除,这一天我可累坏了,又是擦玻璃又是洗地板的,出了一身的汗。大人们则忙着备年货,把鸡肉、猪肉、鱼肉、青菜、年糕等年货准备充足。

  最热闹的就是初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和放鞭炮。大人们围在一起,有的人在和面,有的人在擀皮儿,有的人在拌馅儿,有的人在准备烧火的柴火……包饺子时还要在饺子皮里放上钱和红枣。

  预示着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我则忙着放鞭炮,“霹雳”“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最热闹的就属夜晚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烟花在天空不停地绽放,有的像一串串明亮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散花。这些美丽的烟花刹那间把整条街都照亮了,整个村子的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大年初一是新年,这一天大家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就去给老人拜年,我们这儿叫串门。我可高兴了,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就可以串亲戚,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夜晚要吃元宵,我和村里其它孩子们则打着各色灯笼四处游玩,烟花又在此刻重新装点起美丽的夜空。一个个孔明灯就像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热闹、祥和的春节中。

中学春节作文 篇5

  家乡的春节,照例是特别隆重的。在大人们的忙碌中,在小孩子们的期待中,春节悄悄临近了。

  腊月下旬,大人们开始在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开始在卖鱼糕、鱼、豆腐、丸子等的店铺中停留挑选了。经常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刚放下就又想起什么忘记买了,匆匆忙忙就又出了门。

  过了腊月二十四,大人们更忙了。女人们在屋里好好收拾一番,把床单、被子什么的洗净晾晒。好在过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男人们杀鸡剁鱼,洗腊肉和香肠,把年夜饭的菜都准备好,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转眼,除夕到了。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起新衣,男人们在门前忙着贴对联,挂灯笼,还要贴倒着的福字,寓意为“福到”。女人们在厨房准备着年饭。这顿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必有年糕,意为“步步高升”,必有豆腐,称为“年豆腐”,象征长大了一岁,还一定要有鱼,喻为“年年有余”,而且鱼一定不能吃完,这样才有“余”嘛!按照家乡的习俗,吃团圆饭前,要先盛饭,摆上筷子,倒上酒,给祖宗敬酒。家里的长辈念叨着:请列祖列宗老少亡人,回来一起过年。敬完祖宗,一家人才能围在桌边吃团年饭。下午的时候,后人们要去祖先坟前烧纸巾、磕头,放一串鞭炮,点一支蜡烛,这称为“送亮”,后人们以此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希望先人们能过个好年。

  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又成为春节新的习俗。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四处都想起鞭炮声,“噼里啪啦——”经久不断,人们点燃了烟花,花骨朵似的烟花冲上夜空,绽放出绚丽的花瓣,给夜幕增添了几分光彩。

  初一的清晨,大人们会暗示小孩子抱一些柴禾放在屋里,“柴”与“财”同音,寓意为“抱财”,这包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够发财,孩子们一早要向长辈拜年,多说吉利话。长辈还要给晚辈红包,这称为“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习俗。压岁钱又称“押岁钱”或“压祟钱”,“岁”与“祟”谐音,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子可以平平安安过年。

  从初一开始,人们都要在各个亲友家拜年,直至初五、初六拜年活动才渐渐结束。

【中学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中学作文11-20

中学春节作文10-18

春节趣事中学作文09-05

关于春节的中学作文09-04

春节的中学作文九篇10-31

春节的中学作文三篇11-26

春节的中学作文五篇12-01

春节的中学作文3篇09-26

春节的中学作文6篇10-21

春节的中学作文8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