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核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14 13:17:41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稽核调研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稽核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稽核调研报告

稽核调研报告1

  目前,信贷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是农村信用社创造效益、壮大实力的主要渠道,同时,信贷业务也是操作风险多发部位,违规操作造成的危害也最大。加强信贷稽核,对于保证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安全,提高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如何强化信用社信贷稽核,充分发挥稽核对于信贷业务的监督、指导作用,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当前信贷管理的现状

  一、未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

  由于信贷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以及业务素质不高,未深入客户的生产经营场所,认真审查、核实借款户的基本情况,评级授信随意性大,贷前调查深度不够;贷款审批小组成员在贷款审批时不能对信贷人员提供的借款资料进行认真、专业的审视,往往是瞥上几眼,签字了事;而贷后检查则只是撰写一份贷后检查报告完事(很多时候,连贷后检查报告也没有),只有在对借款户催收贷款时,发现客户不能按时还贷或不能正常结息,才能察觉贷款存在的风险。

  二、岗位制约机制不健全。

  绝大多数基层信用社未认真坚持审贷分离原则,贷款受理、调查、审查、审批、放款、贷后检查、风险管理、资产保全、档案管理各个环节普遍存在岗位混淆、一人多岗的现象,无法形成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部分信用社的贷款权限设置形同虚设,信贷员发放超越权限的贷款,一个人参与调查,一个人决定贷与不贷,信用社负责人和审批小组成员碍于情面,对信贷员的发放的贷款基本不持异议,只是在审批记录簿上签签字而已。先发放,后审批的现象也不足为怪。

  三、信贷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信用社信贷人员人少事多。近几年,随着信用社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加之受合并网点的影响,信贷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合并网点前,一个行政乡配备2-3名信贷员,尚且无法满足服务三农的需要,现在一人至少管一个乡,一人管两个乡、甚至三个乡的现象,在全县信用社也并不少见。这样的人员配置,何谈精细的信贷管理?二是信贷人员素质不高。目前,由于信用社员工进出渠道不畅,部分信贷人员,无论是学识水平、知识层次,还是年龄结构、思想道德水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贷知识不断更新、信贷手段不断先进、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从而主观或非主观的为信贷管理带来风险。

  信贷稽核面临的困难

  一、信贷稽核工作量大、人员少,难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以某县联社为例,该联社贷款余额14亿多,仅配置了7名稽核员,基本上是一个稽核员就要承担幅员面积涵盖上百个行政村,贷款余额近2个亿,贷款户数多达3、4万户的工作量,并且还要承担对财务会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稽核,以及各种专项稽核、本部室的一些应付工作,并不时被市联社抽调参加对其他联社的稽核。造成现有稽核人员只能应付性的完成一些常规的和专项的工作任务,无法达到对信贷业务的序时稽核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更无法主动对信贷管理的“过程”进行分析并从中查找原因,难以查找更深层次的漏洞。

  二、信贷稽核中的阻力不容忽视。基层普遍重信贷任务完成,轻合规操作,稽核人员对基层信用社的违规操作现象进行暴露或处理时,不可避免会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制肘:

  一方面,在现行的严格的任务考核制度下,不少信用社领导和信贷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发展、轻防范,重投放、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甚至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着“只要效益好,违点规无所谓”的极端错误认识,为了追求业绩,大搞以贷收息,违规展期,违规借新还旧,违规调整五级分类形态,等等。集体违规、统一违规大面积违规现象的存在,让稽核人员面临“法不责众”的困局。稽核力度过大,处罚面过宽,势必会造成与基层社关系的紧张,影响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信贷业务是信用社创造效益的主要渠道,信贷稽核牵动着几乎每一个员工的神经。现行体制下,稽核员人事上受县级联社制约,稽核员的工资、福利、奖金等均由县级联社计发,如果信贷稽核中暴露问题过多,就会影响到联社的经营效益,从而导致自身经济利益受损。

  另外,多数信用社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未落实专人管理,信贷档案乱放,资料收集不齐,贷款帐销账不及时,不利于稽核人员查找资料,影响稽核工作效果。

  相应的对策

  一、确立信贷风险防范前移策略。

  一是控制信贷操作风险。主要是变信贷事后检查性稽核为事前预防性稽核、事中阻滞性稽核。如:大额贷款调查与发放参与监督,从源头上严把信贷发放关,堵住违规、避免违规;加强对违约贷款的清理,发现贷款逾期或未按时结息,要及时敦促信贷人员采取维权措施,对不良贷款突然大幅上升的信用社要及时重点稽核、专项稽核。

  二是降低决策风险。改变现有管理体制,让稽核部门参与到对联社的信贷业务经营决策进行分析与审查,及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在关口上控制基层为完成目标任务而违规的冲动。如经济出现不稳定因素、社会信用环境不佳时,稽核部门应及时建议控制贷款投放量指标。

  三是严防道德风险。稽核部门要严格监督执行信贷人员的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搞好信贷人员离任审计;加强对信贷人员中“九种高危人员”的排查,对发现的“九种高危人员”,要及时建议对其调换岗位或待岗处理。

  二、加大信贷违规责任追究力度。

  为根治信贷管理中违规违纪不断、重复问题屡查屡犯等不良现象,必须强化信贷责任追究,严惩信贷违规行为,加大违规违纪成本,使有违规意向的信贷员不能为,也不敢为,实现防范信贷内部风险的目的。对贷款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善,造成信用社资产损失的,要严格追究其经济责任与行政责任。对于置省联社经营管理禁令于不顾,发放假名(假身份证)、假地址、冒名、顶名、化名贷款,自批自贷、互批互贷,伪造虚假信贷申报材料,违规向关系人发放贷款,未经批准核销呆账贷款的情况,要立即向县联社汇报,顶格处理。在工作中,做到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序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重点社、重点人员存在的重点问题,重点进行检查,严格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始终对违规现象形成高压态势。通过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使信贷人员逐步养成按制度办理贷款、管理贷款的良好工作习惯,转变随心所欲的工作作风。

  三、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四方面转变

  一是稽核理念从检查监督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稽核工作既有监督检查的职能,也有服务和辅导的职能。对稽核工作中当时能纠改的一般性问题,要现场帮助其纠改,防止问题越积越多;稽核工作结束后,稽核人员要及时为基层信贷人员解答相关的业务知识难题,传授相应的业务技能。如示范贷款业务操作流程,信贷资料的收集、归档,贷后检查报告的撰写方法,借新还旧、贷款展期的要求等。另外,对于操作不合规受到处罚的`人员,要在思想上多予关心,帮助其分析自身的不足,鼓励其树立信心,认真工作。对工作进步明显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表扬,树立榜样。

  二是稽核手段以合规性检查为主向以风险性稽核为主转变。在继续加大对信用社及信贷人员执行信贷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情况的合规性检查的基础上,稽核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学习,学会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测定。在此基础上,对贷款运营各环节和各种状态下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识别、反馈,根据事前设置的风险控制指标变化所发出的警示性信号,对影响贷款安全的主要风险信号进行前瞻性判断,提示信用社制订处置方案,落实各环节的责任,提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预防性和补救性措施。

  三是稽核方式从现场检查逐渐向非现场动态监测转变。要在注重现场检查的同时,借助科技、第三方反馈等诸多手段,实现对信贷业务操作非现场动态监督。一是建立远程网络系统,实现远程异动流水非现场监督,实现对业务操作人员的远程监督与控制;二是采取调阅监控录像等方式取证,对信贷人员的操作合规性进行抽查;三是充分利用信用社内勤、社会监督员等人力资源,建立起强大的非现场审计信息收集网络。

  四是稽核内容实现从账面稽核为主向外查外对为主转变。要逐户下村入户核对,严防信贷管理出现人为风险。着重稽核外部贷款的真实性,考察外部客户的实际偿债能力,检查贷款发放是否合规;核对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抵押物是否完好,检查贷后管理是否认真;认真入户调查贷款呆帐核销,核对贷款损失的真实性,检查呆帐核销是否随意,是否存在违纪现象。

  四、加强稽核体系建设,突出稽核工作的力度和作用

  (一)创新稽核机制,提高稽核独立性。一是根据查防案件的客观需要,按照“上收一级,下查一级”的原则,建立更具超脱地位的稽核工作模式,避免信贷稽核工作受到不必要的干扰。二是建立查、防、处、纠功能一体化的稽核反应机制,减少稽核时滞和梗阻。三是建立中长期稽核规划,合理搭配临时性稽核项目,减少非目标性稽核事务,使稽核部门独立高效地行使职能。

  (二)设立信贷专职稽核。根据农村信用社稽核部门服务范围,工作量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稽核人员职数,在此基础上,选拔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作风正派、坚持制度,信贷、计算机业务精通的稽核人员,集中调用,组成信贷专职稽核员队伍,制定专门的信贷稽核考核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经常性、专门性的检查。通过专职信贷稽核员与片区稽核员相结合,确保信贷稽核明确目标,统一标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稽核调研报告2

  稽核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独立于业务部门之外的检查监督机构。在农村信用社新的发展形势下,稽核工作的职责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如何改进稽核工作适应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要认真研究和分析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于提高稽核工作水平,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虽然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但针对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不佳,经营风险严重,管理能力较弱,执行制度不严,经济案件不断发生的实际情况,反映出稽核工作力度不够,检查不严,惩治不力。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稽核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业务经营轻稽核监督的问题,个别领导认为抓业务经营出成果,抓稽核监督出问题,没有摆正业务经营与稽核监督的关系。由此产生对稽核检查不支持,对整改意见不落实,对稽核人员有意见等问题。还有的领导为保业绩,不敢主动要求稽核人员加大力度查问题,怕出案件出事故,影响单位形象和个人发展。

  (二)稽核工作缺乏创新,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经营理念、业务规范、市场营销等多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改革创新的成果显而易见。而稽核工作创新相对落后,从理论到实践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缺少新的稽核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工作。其原因是稽核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三)稽核体制存在弊端。目前稽核管理实行“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体制,取消了县级联社的稽核部门。省联社成立稽查局,市联社成立稽核局,并下设稽核分局,由省联社统一领导和管理。这种体制具有稽核权力集中,独立管理,行动统一的优点,但有三个弊端:一是县级联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少有效合规的监督检查部门。如: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或统一法人联社,内设机构必须有稽核部门,否则不予批准。这样,稽核部门名义上是联社的内设机构,实质上脱离联社领导。二是由于县级联社对稽核人员不具备领导权,把辖内的检查监督工作落实到业务部门并增加了检查人员。这些检查人员承担的也是稽核相关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稽核部门与联社缺乏勾通协调,没有信息共享,互为利用,出现联社业务部门检查后稽核部门再查或稽核部门查完联社业务部门再查的问题,重复劳动,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三是个别地方稽核部门与县级联社不能形成合力,由于各自的职能和目标存在差异,对一些问题达不成共识,联社要成绩就要没有问题,稽核要成绩就要查出问题,这样就存在一定的矛盾。表现在对稽核检查出的问题意见不统一,处理不一致,整改难落实。

  (四)稽核作用发挥不足。一是稽核的执行力需要加强,存在对检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力,屡查屡犯,屡教不改。有的对员工有力度,对高管没力度,对基层有力度,对上层没力度,导致稽核结论、稽核处罚和稽核整改意见等不落实。有的稽核部门本身缺乏力度,不了了之,没有真正树立权威。二是有的稽核部门抗干扰能力弱,在处理稽核检查出的问题,特别是案件时,面对各方面的干扰,不能有效抵制,失去原则性,独立行使职权的能力差,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问题。三是稽核工作重点不突出,有的稽核部门没有紧紧围绕农村信用社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而抓些非主流的业务,与各时期农村信用社的主要工作不同步。表现在抓小放大,避重就轻,枝节问题细之再细,重大问题置之不理,没有把影响信用社发展的信贷风险、合规经营和违法问题作为重点抓好。四是稽核工作效率需要提高,在工作中时常存在久托不决,久查不清和难以定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稽核工作效率不高。在稽核方法上存在事后稽核多,事先和事中稽核少。特别是重大业务项目事先和事中没有参与监督,事后出现问题或通过检查才发现问题,补救措施已来不及,造成损失。五是稽核制度建设应该加强。虽然建立了稽核管理及责任追究等制度,但仍存在制度不切实际和流于形式的问题,要按照科学、适用和有效的原则修改和完善稽核管理制度,从维护稽核权威和调动稽核人员积极性等方面做出新的规定。六是稽核部门勾通协调能力不够,对内应与各业务部门搞好协调,及时了解业务经营状况和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管理办法,利于更好的开展稽核工作。对外应与银监部门和税务部门勾通协调,及时掌握国家有关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规定,及时了解银监部门和税务部门检查信用社提出的问题,溶入稽核工作中认真解决,防止出现自行其事或互相矛盾的问题。

  (五)稽核队伍建设需要提高。虽然稽核人员采取考试和考核的方法择优录用,一部分人的素质仍不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和稽核监督工作的需要。一是缺乏学习意识,工作能力较弱,难以承担复杂艰巨的工作任务,个别稽核人员只会简单的查帐,缺乏分析能力和破解难题的手段,特别是缺少懂计算机和法律知识方面的人才。在当前农村信用社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情况下,稽核队伍显得工作滞后,对高科技方面非常薄弱。二是缺乏责任意识,表现在个别人员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被动地接受组织或领导安排去检查工作,其它的问题不愿涉足不敢过问,遇到问题绕着走,缺乏发现问题一查到底,不查清不罢休,必须搞个水落石出的精神。三是缺乏服务意识,稽核工作是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的`部门,即有监督检查的职能,也有服务和辅导的职能,在工作中存在认真检查的多,耐心辅导的少,个别稽核人员缺乏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单纯讲处罚,没有把教育和辅导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导致与被检查单位的矛盾加深,不利于解决问题。四是缺乏法制观念。个别稽核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是非判断能力不强,坚持原则不够,由此产生的是重大违法违规事件在其检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放过,导致失职或渎职。近几年我国金融案件屡屡发生,每起案件究其原因都有稽核监督不利的因素,在处理责任人当中都有稽核检查人员。也就是稽核这道关口放行了作案分子,才导致一些案件的形成与发展。

  二、改进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任务非常艰巨,作为农村信用社的稽核部门责任重大。如何发挥稽核作用,事关改革成败和事业发展,必须加快解决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构建符合农村信用社发展需要的稽核体系、制度和队伍,开创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的新局面。

  (一)摆正位置,高度重视,明确做好稽核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正在深入进行,金融竞争日益激烈,各种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加强内部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的重要任务。稽核工作作为农村信用社自我监督、

  主动防范、查错除弊、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稽核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把稽核工作当成影响事业兴衰的重点工作来认识和重视。

  1、加强稽核工作是强化和完善内控机制的需要。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国务院明确指出:“不论采取何种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稽核作为重要的经济监督手段,对各项经营管理、经营决策、经营结果和内控情况进行再监督,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稽核监督机制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改革构建完整内控体系的需要。

  2、加强稽核工作是有效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的重要保证。农村信用社已形成的风险和面临的风险问题非常严重,化解和防范风险的任务相当艰巨。稽核部门承担着重要的监督检查和控制作用,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找出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发现形成风险的原因和控制风险的办法,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导其认真整改消除隐患,促进信用社内部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和各项业务操作的完善和规范,提高抗风险能力和防范案件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稽核监督作用,是对农村信用社规范管理、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保证。

  3、加强稽核工作是防止和打击金融犯罪的重要措施。近几年,金融犯罪案件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农村信用社占比较高,反映出农村信用社管理偏松,规章制度不落实,员工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在稽核监督方面有失职失查失去作用的问题。从稽核方面总结教训,主要是一些领导对稽核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善于用稽核这种科学管理手段来强化内部管理。另外是稽核人员玩忽职守,检查不严,流于形式,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问题,针对这些教训,加强稽核工作,提高有效的稽核手段,从管理上和制度上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消除隐患,堵塞漏洞,执行制度,强化管理,杜绝金融犯罪的发生。

  4、加强稽核工作是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信用社在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自我约束力差。二是制度形同虚设,有章不循,违章不纠,检查不严,监督不利。三是业务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失去控制。四是内部管理混乱,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五是对出现的违规违法问题责任追究不严,惩治不力。上述问题导致的结果是资产质量下降,经营风险加大,金融犯罪增多,还存在经营成果不实,隐性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也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面对农村信用社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稽核工作,加大力度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

  (二)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充分发挥稽核监督的职能作用。

  目前,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做好稽核工作,对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非常重要。针对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要以创新机制和强化管理来研究对策,全面提高稽核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适应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需要。

  1、各级领导要重视稽核工作。把稽核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稽核与业务共同抓好,通过抓稽核检查促进业务发展。一是维护稽核部门的权威,支持稽核部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二是提高稽核部门的地位,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稽核负责人必须参与,稽核部门也要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三是保证稽核人员的福利待遇,使之安心工作,尽职尽责,发挥作用。

  2、进一步完善稽核体制。在现有“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体制基础上,应加强县级联社对稽核工作的领导,处理好县联社与稽核部门的关系,有效抓好监督检查和整改工作的落实,提高稽核工作的执行力。建议稽核分局负责人兼任县联社副主任,主管稽核工作,实行双重领导,即归上级稽核部门领导,也参加县联社班子接受联社党委的领导,有利于协调工作,形成合力,减少矛盾,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稽核工作任务。

  3、突出稽核工作重点。稽核工作制定计划,确定目标和落实任务要紧紧围绕农村信用社的中心工作,把加强内控管理,依法经营,防范风险和查处打击金融犯罪作为工作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

  4、提高稽核工作的执行力。稽核部门做出的稽核结论、整改意见和处罚措施必须落实到位,毫不动摇,除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外,稽核部门本身要勇于负责,敢于处理,严肃处理屡教不改的人员和部门,要保持稽核监督的连续性,对检查出的问题要跟踪监督,直至达到整改目的为止,防止为查而查,为罚而查,不重视整改的问题,必须加大执行力度,查之必清,整之必改,对抵制和不进行整改的部门加大力度处罚,提高执行力度,维护稽核权威。

  5、加强稽核工作的制度建设。根据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完善和建立稽核工作制度,使之科学、合理、适用和便于操作。要结合农村信用社新业务的增加制定相应的稽核检查办法,要针对农村信用社各时期易发事故和案件采取稽核措施,使稽核制度建设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起到有效的作用。

  6、改进稽核方式,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中、事前监督转变。事后监督是稽核的传统方式,往往发现问题为时已晚,损失难已挽回,只能是“亡羊补牢”。因此,事中和事前的监督更为重要,能够把各种差错、弊端、事故和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起到“防微杜渐”作用。稽核工作要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抓好事前防范主要是对信用社的经营决策、风险管理、重大业务事项以及新产品、新业务进行事前的审议、论证和监督,及时提出意见,使之达到规范和安全。对正在执行中的业务事项进行跟踪监督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确保各项业务活动依法合规进行,不出现任何问题。稽核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的管理程序和考核制度,并认真落实。

  (三)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建立一支思想过硬技术全面的稽核队伍。

  稽核工作的好坏,人的因素第一,建立合格的稽核队伍是完成稽核工作任务的保障。一是选拔优秀的稽核部门负责人是带好稽核队伍和完成任务的关键。要加强考核和管理,选拔懂业务、会管理、有原则、作风硬的干部担任稽核部门的领导。二是配备精干的稽核人员,根据管辖机构的数量和业务量等情况配备足够的专职稽核人员,稽核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做到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工作能力强,适应工作的需要。三是加强稽核人员的培训,把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做出学习规划,明确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目标,紧紧跟住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和管理提高的步伐,抓好稽核人员的学习。农村信用社的新制度新规定和新的核算方法要及时提供给稽核部门,使稽核工作与业务管理协调一致。四是根据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加快的实际情况,对现有人员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还要通过招聘方式在内部或社会选拔计算机人才充实稽核队伍。五是加强稽核队伍的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适当调整队伍,补充优秀人员,提高整体素质。针对现在稽核人员干好干差待遇一样,不利于调动积极性的问题,建议对稽核人员开展评级活动,依据工作业绩和考试成绩对现有稽核人员评级,设定三个等级,按照等级定报酬,拉开差距,优等优酬,能上能下,每年考评一次。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锻炼队伍,提高素质,激发热情,干好工作,使稽核工作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

稽核调研报告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商业银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自觉地将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上。然而通过各种手段开展的稽核审查工作就是属于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稽核工作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稽核出来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整改,对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本人就农商行合川支行从去年到今年开展的稽核审查工作,探讨了稽核工作的措施、内控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问题进一步的后续整改的措施,并提出了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方向。

  一、稽核工作采取的手段以及稽核出来的问题

  (一)稽核工作采取的措施

  总行根据业务需要从20xx年4月正式上线设置了稽核异动流水,审计信息预警对65项业务进行了实时监测,我支行日均稽核监测数据有1000余条。从疑点交易业务资金流、疑点交易柜员办理业务、疑点账户时期发生情况等多角度、多层面地展开稽核监测信息排查,以排查信息为切入点,深究疑点信息的关联线索,甄别问题的特征,排查风险隐患,进一步发现需关注的交易和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针对疑点数据,稽核人员充分利用系统自身提供的要素,向分理处下达了协查通知,对没有问题的数据进行了排除,对有疑点数据结合相关佐证资料进一步认真核查,及时对违规责任人进行处罚。该系统的上线梳理了核查顺序,要求稽核监测人员对照相关内容要点,逐项排查分析,保证将总行营运稽核系统吃透用好。

  从跟踪资金流的角度,发现存在客户以贷还贷(包含还息)、同一账户当日内多笔取现、柜员自办业务等相关违规行为XX笔,金额XXX元。

  (二)稽核工作取得的成效

  截止20xx年10月,合川支行稽核部针对82个分理处的会计结算、安全保卫、中间业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了序时检查,抽查业务25219笔,金额460134.4万元,其中发现问题651笔,金额17090.69万元,通过现在座谈,讨论学习的方式现场整改370笔,金额11798.1万元;对47个机构进行了ATM机专项审计,抽样2110笔,金额17308.58万元,发现问题86笔,金额6.57万元,现场整改37笔,金额1.22万元;对34个机构进行了授信业务专项审计,抽样780笔,金额21704.4万元,发现问题12笔,金额30万元,现场整改8笔,金额19万元;对肖家、坝子、福寿进行了内控特别帮扶,通过现场检查,现场培训的方式提升了分理处人员的内控水平,从第二次检查效果来看,相比第一次检查出现的问题明显减少,员工合规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初步达到了内控帮扶的目的;对下什字、三汇分理处进行了特别检查,特别稽核检查区别于日常的稽核监测工作,主要是针对稽核监测的屡查屡犯问题、业务盲点等较为严重问题,按照一定时段、扩大稽核范围、或根据管理内控形势增加新的监测点,对一些需要长抓不懈的常规性问题,开展动态的、突击性的稽核,达到对日常稽核监测工作有效的补充。

  二、内控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银行会计业务日趋现代化、多样化、复杂化,对内部会计控制不断提出挑战。而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项内容庞大、难点众多的系统工程,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纵观合川支行内部控制的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内控意识淡薄,没有处理好业务发展与会计内控间的关系

  分理处对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模糊,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现象,淡漠了内部控制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在工作中,业务与内控的岗位取舍时往往牺牲内控岗位,在业务人员紧缺时,时常压缩内控人员,长此以往影响了内控队伍的力量,还给业务经营带来隐患。

  (二)员工素质低下及责任心的缺乏,合规意识不高。

  内控制度有效发挥控制作用,关键取决于执行控制的主体,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起重要作用,业务操作人员感情代替规章,或制度观念淡薄,对执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疏于内控,违章操作,违反程序办理业务,形成事故隐患和案件发生;新进员工由于对内控制度认识上陌生,在办理业务中致使内部控制出现漏洞,违章问题屡有发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控制制度在事实上被省略、被扭曲,其中主要表现为由于各机构人员流动性大、岗位交流频繁、新进行员工多,尤其是一线员工最为突出,以及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使整改工作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难点:一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已经发生,无法挽回,无法整改到位;二是屡查屡犯的问题,难于整改到位,因人员变动频繁,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在同一网点不可能只出现一次,使得屡查屡犯的现象难以根除;三是存在只就单个问题进行的现象,无论是责任单位还是员工,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吸取教训的较少。

  三、完善我行内控体系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是前提

  要完善我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我行20xx年初重新修订了《农村商业银行合川支行内控评价考核办法》,通过现场评价与组织评审相结合,把内控管理与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各分理处保障指标考核,与员工绩效挂钩,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内部控制措施有效落实;于今年3月,行成立了由支行行长为组长的“合规文化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召开了一、二级分理处主任、主办信贷、主办会计、支行部室正、副经理参加的“合规文化年”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开展了不合规行为的全面自查,对自查出的问题签订了整改承诺书,现该活动正在继续进行中。这对强化各机构的内控意识,培育全行内控文化,将发挥重要的动员和普及作用,为内部控制稽核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找准问题是基础

  完善内控体系要求我行的工作人员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转变稽核观念;规范检查方法。

  1.转变稽核观念。由合规性复核向风险性稽核转轨,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成线索而不是结论,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三查”:即一查风险,为被查机构示警排雷;二查成因,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三查尽职,错是人犯的,改也要靠人,对事不对人,整改难以落到实处。在对个人的问责过程中,应坚持审慎的区别对待。个人违规的原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竞争所迫”,或是因妥协于客户的非理性需求,或是因从众于同业的不正当竞争,解决的办法是引导积极的金融创新;第二种是“政策所制”,主要是因内外部管理失当,解决的办法是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修订政策与市场间的“不符点”,提高政策的适宜性;第三种是“认识所限”,当事人业务能力不足或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解决的办法是加强业务培训或进行岗位调整;第四种是“私欲所驱”,个人不作为或胡作为。这种行为是稽核监督与纠正的重点,要坚决予以查处。

  2.规范检查方法,使其标准化、模板化、程序化。在内控检查中,制定统一的检查方案。将内控政策表格化,明确列示内控点、内控要求、内控措施、以及内控自查和整改情况,既易于检查人员统一检查标准,又易于被查机构加强内控建设和整改;既能全面系统反映被查机构的内控现状,又能连续动态地反映其内控整改的效果。

  (三)落实整改是关键

  1.提升条线案防管控能力,促进问题及时整改。按照总行20xx年案件风险滚动排查实施方案,支行对案防及内控管理按业务条线进行了细化和分解,通过制订各条线排查方案和现场排查,加强了操作风险管控,建立了案防长效机制。

  2.落实了定期通报制度,促进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稽核部门按月召开的工作分析会,各稽核小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汇总,并通过支行办公会及时向领导进行了汇报,提出了处罚建议,对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向分理处发出了情况通报或风险提示,使支行领导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基层分理处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点,为领导决策和各业务条线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及时通报和处理,对其它分理处和员工也起到了很好的警戒震慑的作用,使审计目的得到了有效体现。

  3.坚持现场检查与现场培训相结合,促进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支行在各类检查管理过程中,均要以现场翻文件、查依据、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形式提出合规操作意见及整改建议,向有检查就有交流,有交流就有提高的新模式较变。通过沟通交流中,求同存异,得到理解和支持,真正意义上实现转变思想,自觉树立合规意识,自觉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以提升检查结果的效用。

  3.强化非现场监控,促进问题及时整改。今年初设置了兼职非现场监控岗,结合异动流水和审计预警信息数据,对辖内各营业机构重点柜员、重点环节、重要岗位、重点业务和重点时段的监控录像资料进行了回放抽查,填补了现场检查间隔期间的风险监控空白,有效发挥了实时监督的威慑作用。

  4.增强违规人员合规意识,促进问题及时整改。为强化警示教育和提高整改效果,截止10月底我支行组织违规人员召开了4批集中座谈和现场培训会,通过现场内控知识测试,违规人员对违规事实及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措施和现场学习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违规人员和分理处管理人员对内控管理的认识,为提高整改效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5.加大违规处罚力度,促进问题及时整改。截止目前已对违规责任人纪律处分1人,经济处罚141人次,处罚金额35.9万元。

  (三)连续整改是主题

  保持整改的连续性是内控整改中最重要、但又最不容易坚持的环节。在具体整改过程中,很多问题特别是操作性问题都有“易犯、易改、难断根”的特点,必须持续关注,才能使整改更深入,成果更巩固。

  1.注重时间的连续性。主要把握好两个要点:一是检查的时点要头尾相接,不留空白;二是检查的内容要交叉覆盖,滚动复核。

  2.注重内容的连续性。稽核部门在制定稽核方案时,可根据历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结果,有针对性地确定专业延伸重点,以查找内控薄弱环节,揭示突出风险。这样一是可以增强检查的专业性质量,二是便于集中发现和控制专业性风险,三是可以保持对被查机构的持续监督。

  四、督促内控整改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

  支行稽核部门要发挥内控整改的推动作用,还须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创新工作方法,加大问责力度。具体思路是: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稽核工作的科技含量,依托数据大集中,建立实时动态的非现场稽核监测系统。二是要不断探索现代稽核方法和技术,提高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追踪重大风险的能力。三是在进行现场检查的同时,逐步加大稽核调研的比重,注重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挖掘内控问题的管理性根源,提高稽核增值服务水平。四是增强内控整改中尽职问责的力度,使违规的成本进一步加大,促进对事的检查与对人的管理的有机结合。

【稽核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银行稽核部经理述职报告08-05

稽核经理述职报告四篇07-22

调研的报告08-13

调研报告11-02

汽车调研报告04-21

采煤调研报告01-15

需求调研报告01-21

苏州调研报告02-07

基地调研报告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