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

时间:2023-10-28 10:39: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目送》读后感优秀(14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目送》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读后感优秀(14篇)

  《目送》读后感 篇1

  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初识龙先生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针见血的笔杆子给我以公民意识的启蒙。而《目送》与野火大不相同,少了那种犀利,多了柔情,亲切与含蓄,令人感叹。《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字里行间,写尽悲欢离合,令人动容,感同身受。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作者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

  有人说《目送》就是二十一世界的《背影》。《背影》出现在初中的课本里,只是那时年少,无法体会那感受,而今读《目送》,却心下一动,酸楚涌上心头。一次次目送,一个个背影,我们总被悲喜交加的情感淹没。

  岁月让我们历练成长,也让我们面对离别,我们总避免不了不断的目送,被目送,徒留下一个个孤零零的背影。反观父母,他们既为子女出人头地而欣慰,也因子女的独立而落寞。读到龙应台描写儿子安德烈的片段时,我总会想起当初执意不让父母送我去大学,父母脸上那种莫名的失落。父母看我消失在车站的背影与龙先生看安德烈消失在登机口背影又有何不同呢,他们的感受又有何不同呢。送我上大学对我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对父母来说,这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与儿子结婚生子没什么区别,可是现在才领悟为时已晚。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

  闭上眼,想想自己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儿子渐渐长大,羽翼渐丰,能自己担待所有,对父母的依恋会越来越少,家里儿子的痕迹在一点一点消失,心中泛起的是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无奈。“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大小姐吧。”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人父母,那时的我们会是怎样的呢?也会目送儿子消失在拐角吧。似乎有些东西像注定般轮回,某个场景排山倒海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只是我们的角色悄然发生了转变。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以后每隔十年都要看一次《目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每隔十年都重写一篇读后感,写为人子为人父的感受。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毕竟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读后感 篇2

  全书七十三篇散文,写父母占了近半篇幅,这世间最厚重的情、最深长的缘,到作者笔下,却成了几笔写意,勾勒得淡然。陪苍老的父亲念着诗学走路,为父亲细心清洗眼屎、清理失禁,让两个外孙设法逗外公多说话;陪失忆的母亲耐心摆布“胭脂阵”,“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掌心里”,“像带孩子一样把被子裹好她的身体”,“油条分成小块,放到热豆浆里浸泡,泡软了,再让她慢慢嚼”。当忙碌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这些平凡的这些细节总被有意无意忽视,可当作者娓娓将其铺陈于纸上,跳脱于笔墨时,触动的不光是我心中最软的角落,而让我静静反思,这些年,我以“忙”的名义错过了什么。

  也曾同样犯过这样的错误,“电话响起,一把抢过听筒,以为十万火急的数据已经送到,你急促不耐几近凶悍地说‘喂’──那一头,却是他悠悠的湖南乡音说:‘女儿啊,我是爸爸──’慢条斯理的,是那种要细细跟你聊一整个下午倾诉的语调,你像恶狗一样对着话筒吠出一声短促的‘怎么样,有事吗?’他被吓了回去,语无伦次地说:‘这个──这个礼拜天──可不可以──我是说,可不可以同我去参加宪兵同学会?’”有时即使看到父母这样的`表情还是选择性忽视,“她垂下眼睛,是那种被打败的神情,两手交握,放在膝上,像个听话的小学生。跟‘上班’,是不能对抗的,她也知道。‘”也曾无数次将父母小小的诉求关在“铁门”背后,“他可能没听见你’没时间‘的回答”。

  我们总以为有太多的理想没有实现,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去的路上。我们总以为有很多的时间可以重来,不是在现在,就是在未来。我们没有回头地往前奔跑,也许因为我们不曾细细算过一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留给父母,也许因为我们不懂最后一次的目送就是永别,天真地以为只要我们想回头时,总有爱的人笑着站在来时的方向。将生活咀嚼一遍,包括生离死别,通达睿智如龙应台者,也才在失去后幡然顿悟“’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的真谛。她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可直到父亲离开三年后,在飞机上看到有父亲影子的老人时,还在痴痴地想:如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我会做什么?

  因此,趁一切来得及,当还能拥有彼此,把时间调慢再调慢,陪家人把风景看透,再看细水长流。

  《目送》读后感 篇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书《目送》中的一段。龙应台,这支亚洲最犀利的一支笔,也会有最柔软和难以言尽的时候。在此之前我读过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都是用尽了深沉和喜悦的笔锋,写尽了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惊叹和感慨。而《目送》却是思考着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在写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垂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的同时还写失意、失败、脆弱和放手,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其实,《目送》只是这本书中的开篇。开头作者是写自我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我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此刻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我的视野时,才明白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很多遍。

  于是,我读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话。一下子,眼泪就像决堤了一样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段话,那“不必追”三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而那个背影要去的地方却是无尽的黑暗。我明白,花开总有花落的时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却没有了最亲的人,庭前花开却失去了驻足欣赏的人,你的喜悦再也无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明白你额前的伤疤出自何时来自何处,你,能够这样想象吗?

  感激龙应台的《目送》,让我们下定决心再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穷尽我所有,爱他们,因为我们是爸妈最亲爱最疼爱的孩子!

  《目送》读后感 篇4

  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小女生,曾经沉迷于沈石溪的动物世界,曾经徜徉于杨红樱的校园生活,也曾为了何马的《藏地密码》手不释卷,但总的来说,我涉猎的图书实在算不上广泛。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如果要实现自己当作家的理想,应该让自己阅读的书籍内容更丰富些、种类更多一些。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决定去书店买几本文学大家的书。

  经过几次筛选,我挑选出了龙应台的《目送》。选择此书的原因,一是龙应台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二是这本书占据了各大销售排行榜的重要位置,我想深入学习文学大家是如何形成的。

  翻开这本书,扉页上一行小小的文字“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一股亲情就这样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觉暖暖的'。全书共由74篇散文组成,都是一些情感性、亲情类的文章,书中,龙应台写出对父亲的怜惜和体恤,写出与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出与儿子的离别之情、对朋友的牵挂……最让我记忆深刻、感触良深的就是那篇《目送》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看着这篇文字,我眼前就浮现出这样一些画面,爷爷送我上学校的时候,妈妈会站在阳台上,一直和我招手,直到爷爷背我的车转过拐角,她看不到为止;有时妈妈送我上学的时候,我背着书包下车,她仍然是目送我进校门,直到拐进楼梯口;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也总是在我额头亲一下,道声“晚安”才离开我的房间……似乎在我的生活中,每分每秒都离不开妈妈关爱的目光。我上课时,认真听讲,开一次小差耳边就会响起妈妈的叮嘱;做题时,我不畏难题,因为妈妈说过难题就是纸老虎,会者不难;跑步时,我抬头挺胸,妈妈说过女孩重要的是气质……可是,当我时时处处在妈妈的关爱中成长的时候,我却嫌妈妈唠叨,嫌她的嗓门大,嫌她管的事多,可以说我当时看《目送》有多感动,我当时就有多后悔,后悔我的少不更事,后悔我的任性妄为,后悔我对妈妈的爱远没有她对我的爱多……我要大声把对妈妈的爱说出来,更要用实际行动做出来!妈妈,我们之间不会渐行渐远,因为——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目送》,深邃、忧伤、美丽的文字会让你体会到亲情的伟大、人性的真善美,值得静心品味!

  《目送》读后感 篇5

  取一杯清茶,在静谧的的午后或夜晚翻开书本细细品读,如同品一杯香茗一般,感受书中的宁静或汹涌,感受它带给我们的震撼……我想《目送》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值得我们慢慢地品读。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个世界如此匆忙,我们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看风景,没有时间去悲春伤秋,但好像又缺了些什么。生活在“快餐时代”,我们所缺的是内心的“宁静”。所谓“宁静”并非大张旗鼓地去参观旅游景点,那样走马观花的旅行除了“到此地一游”什么都没有留下。真正的“宁静”是沉淀下浮躁的心,用心去看世界。因为每一个用心“看”到瞬间的刹那,都被你所记录,每一次记录都弥足珍贵,因为它稍纵即逝。作为学生的我们何尝又不该学会静下心去学习,去沉淀自己呢?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像而求,咫尺千里”,我们所相信的',所不相信的,都将成为老生常谈,很多永恒不灭的东西也都不一定会长存不灭,就像地球和太阳终会归于尘埃一样。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变化的世界中坚持自己所认为对的东西。相信于不相信,其实是我们人生中最私密的东西,也是我们为之困惑的东西,在行走的路上,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唯心而已。是否相信也仅仅取决于你自己而已。但温暖的世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是吗?希望我们不要再仅仅将信任的基础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而是对这个世界多一点信任。

  每一代子女和父母之间也许都在寻找更好的沟通和相处方式,像安德烈和龙应台之间,像龙应台和她妈妈之间,也许像龙应台所说的,“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但,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矛盾缺越来越多总想着离开他们的视野范围,可同时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何妨不多和他们沟通一下。而不是等到他们老了才后悔。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后悔。

  金门的地雷,中东的战乱,……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无论牺牲了多少生命也换唤不醒为了权势而制造战乱的人。我们常说热爱和平,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生命不漠视呢?是倒地的老人,落水的小孩,还是待宰的珍稀动物,生命,需要的不是喊声如雷的口号,而是真正的关注和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双手和可见的行动去践行这个愿望。

  每一本书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也能给我们以启迪。但愿你如品一杯清茶一般,拥有澄净的心灵。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与不美好,去感受人性的真实。

  《目送》读后感 篇6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转弯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因为孩子的天性都是爱自由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生命本就是一场循环往复的轮回。于父母而言,人的一生就是将孩子带来,送他走,最后他再送你走。纵使有再多的依恋,再深的不舍也留不住。但好在,在这循环不断的无奈中,也充斥着成长的欣喜,我们长大了,父母也长大了。

  16岁的我们,16岁的'父母。父母伴随我们长大,但,就在他们还以为会一直陪伴我们成长时,分别的时刻就已然来临。

  20xx年冬,在某个返校的下午,母亲把我送到等车地点,天空灰蒙蒙的。我背上书包飞快地奔向公交车,全然把寒风中的母亲抛在了身后,当我飞快地抢在一群人之前登上公交车,找到一个座位坐下后,我无意间透过窗户的玻璃看见了母亲:她还呆呆的站在我跑走的地方,望着公交车的方向!透过灰蒙蒙的暮色,我似乎能看见了母亲眼中的担忧和焦急,我的心猛地抽了一下,我死死盯着母亲的方向,希望她能看见我,可是一直到车子开动,母亲似乎都没能透过模糊的车窗,从拥挤的人群中找到我。

  直到车子渐渐开远,母亲瘦高的身影从我视线中消失,我都没有打开窗户,对母亲挥一挥手。

  这时,我才想起我走的时候忘记了对母亲说:再见。我的心感到了一阵疼痛。记得有一次母亲来学校给我送照片,临走的时候我把母亲送到楼梯口,目送着母亲渐渐远去。那是我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和母亲分开那么久。其实我真的很希望母亲能突然回头,对我说一句:“你不在家,我都有点想你了。”可是母亲并没有回头,我也没有鼓起勇气去告诉她,我想她了。看着母亲渐渐离去的背影,我心里说不出的苦涩……

  母亲啊,在那个站台下,你是否也和曾经的我一样难过?

  当汽笛声带走了16岁的孩子,16岁的父母依然伫立在离别的站台痴痴等候,他们等待的也许并不是时间的回流,只是作为子女的你在远去前的一个回眸,一句再见。

  从此,我记住了,每次分别时都要回头说一句:再见。纵使岁月无情,时光不在,我们与父母渐行渐远,但就算即将分离也不要忘记说再见,就算相隔千里,也不要忘记回头看看。

  老尹点评:有点致敬作者的意思哦。结构上,一是被目送,一是目送者,身份角色的转换与原文有如出一辙。笔下这些场景有画面感,有代入感,很能引人共鸣。

  《目送》读后感 篇7

  龙应台的这本《目送》已在我床头放了几年,闲暇时读上一两篇,读了一遍又一遍,却总觉得读不完。龙应台说,这是她人生中的一份作业,那这本《目送》或许就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吧。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读完《目送》,其中有一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文章中的华安与龙应台分别时甚至连回头的一瞥都没有,这让她十分失落,从而写出这样悲凉的句子。记得妈妈常和我说,有些路只能你一个人走。长大后的我们,早就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过于依恋父母,而是希望独处,宁愿独自一人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而父母也鼓励我们独立自主,不要羁绊与家庭。记得在听一些歌曲时,“莫回头”的字眼总是频现,那些母亲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们回头吗?未必。那些看似绝情的“莫回头”,其实是关怀到极致的关怀,心疼到极致的心疼,他们只是用这三个字告诉你: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背影,不再孤单

  读《目送》这篇文章时,旁边配了一幅插图,图中是一个男子的背影,孤独而寂寞。我一直在想,这个背影是谁的,是那个远游异乡的儿女,还是那个默默注视儿女的`父母。我觉得这是那些游子们的背影。几年前,我曾独自外出旅行。记得那是一个大清早,爸妈都起早来送我,通往大巴的路,要独自一个人走过去,我知道爸妈此刻都在栏杆边目送着我,但我却一次都没有回头,因为我怕一回头看见他们的脸庞,眼泪就会不争气地流下。上车,坐下,才发现泪水早已潸然而下。或许不回头并不是无情,只不过是无奈到极致的无奈,思念到极致的思念,我们用背影告诉他们:我很好,不必担心。

  有离别,不再悲伤

  或许,离别才是感情最美的升华,你用目光追随着我,我拿真心感知着你,一次次的目送,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最敬佩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离别从不是悲伤的,而是那样的浪漫和绚烂。他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他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离别,被他浸没在了一片花海之中,悲伤也能化为欢乐,忧愁也能变成下次见面的期待。

  或许,我们不要再追究于回头与不回头这个问题,抛开一切,直视离别,才会发现离别本身其实是那样的美好与怀念,我们只是在用泪水、拥抱、回头诠释着离别的真谛:离别,才是感情最美的升华。

  《目送》读后感 篇8

  初识龙女士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针见血的笔杆子给我以公民意识的启蒙。而《目送》与《野火集》大有不同,少了那种犀利,多了柔情,亲切而含蓄,令人感叹。

  《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字里行间,写尽悲欢离合,令人动容,感同身受。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作者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

  目送,一个简单温暖的动作却穿插了我们的一生,那些倏忽而去的背影是否应经带走了人们太多的记忆、温情和牵挂?在目送中,时光悄然带走了满头的黑发,带走了挺拔的身躯,带走了如火一般炽热的凝望。然而,在那个不断变化成长背影后,目送的人一直都在,那份落寞与希冀一直都在,直到有一天,他或她再也无法目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是一个谈不上奢望的等候,目送的落寞便悄然由那些转身而去的背影再也没有回头开始延……那些倔强的背影一次次伤者母亲或是亲人最柔软的`内心,那些等候中的一瞥一次次充塞着生命中的凄伤,而原本不该是这样,原来也不是。

  那些长大了的身体总渴望摆脱父母、家庭的束缚,那些渴望飞翔的翅膀,总有一天希望高舞晴空,却从来没有想过回头,从来没顾忌过曾经栖息过的温暖胸怀……

  生与死,也许就在这目送之间,也许,别离是每一个生命必须的演绎。然而,站在生命之路上的两个人,有一个却始终紧紧拽着那根牵绊的丝线,把自己的柔情一丝丝年捻进短暂却又漫长的时光里,等候。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读着这样的落寞,我久久不语。今生今世,已说不清有多少次目送。然而,每一次背影转身的瞬间却始终刻在心间,那是一个母亲漫长时光里最真切的回忆,也是一个母亲最落寞的回忆。

  《目送》一书,可视为龙应台的人生笔记,不仅仅就内容而言,从写作态度来说,本书体现了她真正的实质,比较接近生命本体的、巨大问题的关注和回答。作为读者的我,仿佛也进行了一次“目送”人生的旅程,有些情绪体验能够感同身受,有些因为缺乏经历而不能体会。没关系,这本书足够强大,留待日后慢慢品味。

  《目送》读后感 篇9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

  如果你看过《安妮日记》,你就会学会坚强;如果你看过《老人与海》,你就会学会坚持;如果你看过《夏洛的网》,你就会学会真诚;如果你看过《目送》,你就会学会关爱和孝顺。

  是的,关爱和孝顺,这本书里无疑体现出了作者对儿子的慈爱,对母亲的孝顺。从作者的母亲对作者的爱到作者的爱对他儿子的爱。让我们从文章中感受出深深地情谊。龙应台的母亲因为得了老年痴呆症,所以见过的人、见过的事、听说过的,全部都记不住。包括自己的女儿,也就是作者,并未记住,见过就忘。我能理解龙应台的心情,无奈和辛酸,把自己一手抚养大的最亲的挚爱,居然记不住他,虽说在记忆中有雨儿这么个人,却不知道龙应台就是他女儿。如果你的妈妈有一天和你说我不认识你,你是谁?当你在夜晚默默帮他盖被,她拍掉你的手然后说我不认识你不要碰我的话后,你就会体会到这种感觉,那么的难过。作者尽可能的抽出时间看母亲,只为了想让她记起自己而已,这本是每个母亲都会、而且不需要子女去说的事儿,可在作者看来,让母亲记住自己已经是天方夜谭罢了。

  对于儿子,就是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对于作者来说,看到儿子发的母亲节礼物,心里有些开心,因为安德烈貌似意识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所以发了这个网站。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对妈妈的依赖性不大了,什么事都自己去做,可能做事的时候即使有一些小问题也不会想到妈妈这两个字了。

  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那些已经成年的人,不管有多忙,都可以陪陪父母。你可以忽视他们在你年少时生病送你去医院,一夜未眠;你可以忽视他们在你的野蛮耍赖下带你去他们可能觉得浪费或者没有钱去的地方;你可以忽视他们从帮你换尿布到送你出国。但是你不可以忘了,他们是你的父母,养了你十几年甚至更久的人,最亲最爱的人。我更希望那些有孩子的.在外打工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回家看儿女的人,可以抽空回家,尽管你很忙,尽管你可能抽不出身。但是记住,一定要去看他们。他们是孩子,还需要父母的爱。他们不是父母溺爱的,万千宠爱集齐一身的孩子。他们需要关爱。你或许会说他们有叔叔阿姨老师陪着,不会寂寞的,但是你想过么,这些亲人再亲,也亲不过你们,因为你们是生他养他的人。谢谢龙应台的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亲人的可贵。

  父母,亲人无疑是你最亲的人,所以,抽空陪陪她吧。

  《目送》读后感 篇10

  有时,任何形式的爱都会感动人心。——题记

  偶然,发现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一本淡绿色封面的书---《目送》,我在我的记忆中搜索着,想要寻找一点关于这本书的记忆。可是很不幸,我似乎并没有读过这本书。静静地坐下,拿起它,发现腰封上有这么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全书的主旨所在。读完,发现这本书讲的'是父爱与母爱。可是这世间的爱又岂止父母对我们的爱呢?

  我的思绪又被拉回了那个雨天,大雨倾盆,浇弯了树枝,浇折了小草,浇落了蝴蝶,浇湿了人群。因为雨势过大,所以我不得已,才急忙跑到一幢大楼底下,这才阻止了调皮的小雨滴再跑到我的衣服上来嬉戏玩耍。

  不知是什么原因,楼下的通道内停放着多辆有大有小,有新有旧,有轻有重的自行车,可能是自行车也想进来躲躲雨吧!可是通道本来就狭窄,加上这些自行车以及来来往往的人群,把通道堵得水泄不通。人们进出都要侧着身,慢慢的挪出来,以免一个不小心,就碰到了这些“庞然大物”。

  忽然,一个瘦削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向四周张望了一会儿,皱着眉看着眼前的景象。他向通道左侧看去,发现那里还有一小片空地,便用右手托起一辆自行车的车头,左手握住三脚架,把它搬到左侧。然后把所有的自行车都搬到哪儿,一辆靠着一辆,排得整整齐齐。我看着这位气喘吁吁的老人,心想:他是看车的吗?不,不可能!那他是为了……

  我正想着,就听见老人“哎呦”了一声,我望过去,就看见老人一手扶着腰,眉头紧皱,脸色惨白,我连忙跑过去,扶着老爷爷,关切地问他:“老爷爷,你咋么了,没事吧?”爷爷头上布满了汗珠,虚弱地说:“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想当年一手就能提一辆呢!”我说:“爷爷,要不我扶您过去坐坐吧,我来搬这些“大块头”。老爷爷也点头了。

  我正要搬时,才发现那些自行车凭我一个人根本就搬不动。也许是老爷爷的感染,大家你一辆,我一辆地搬自行车,通道也渐渐宽敞通畅了。搬完,大家都默默离开了,我目送着大家的背影,眼眶也渐渐湿润了,心里感到一阵阵的暖意。

  也许,这就是爱带来的感动吧!

  《目送》读后感 篇11

  喜欢《目送》是因为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段话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想更加深入的阅读这本书。

  全书七十三章节,文笔描述很细腻。序中便描述了父亲的病、母亲的老,母亲将自己珍藏的首饰拿出交给女儿,女儿推脱不要,母亲:“女儿,与其到时候不知道东西会流落到哪里,不如现在清清醒醒的交给你吧。”因为父亲生病住院,母亲渐渐变老,怕自己不记得事情,像在交代后事一般把东西交到自己女儿手中。此序与第一章第二节“雨儿”相呼应,此节主要描述母亲已经糊涂不记事,不记得女儿,只记得雨儿。就像现在常说的人老了就回归孩子的心性,像老顽童。女儿像带孩子一样照顾她,带她出去坐公车、搭捷运(母亲生平第一次搭捷运),带她欣赏外面的风景。好像在珍惜这仅有的.时光一般。读这两节有种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心酸和害怕,因为自己的父母也在一天天的变老,甚至是害怕他们变老,害怕失去最爱我的人。

  其中感悟最深的还是目送这一节,既写了孩子的长大,又回忆了父亲。华安上小学第一天,龙应台手牵手把儿子送入学校,“华安背着书包往前走,但他不断的回头”他不断的回头搜寻母亲的身影。十六岁,华安到美国做交换生,告别时照例拥抱,但是已经明显感觉到孩子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入关后“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二十一岁,即便同路也不愿搭母亲的车,即便同车也是华安带上耳机,听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后半节写到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送作者到大学任教,车子没有开到校门口,而是停在巷子“女儿,爸爸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车子驶出巷子口转弯看不见了,作者还站在那里。到十几年后医院里,父亲坐轮椅的背影消失在医院玻璃门前。读这一节的感受是落寞,是孩子的成长和父亲的老、病,而且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不太喜欢电子书,喜欢读纸质的书,因为当拿起书本坐在家里读的时候,自己是安静的,心是安静的,心会被带到书的情境中,《目送》本书读到现在更多的感觉是落寞和伤感,好像也让自己提前做好心里准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到我现在的这个年纪,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也已经慢慢意识到,父母子女一场是一场修行,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她的背影渐行渐远。关于父母,那是最爱我的人,自己成长,他们不断变老,我开始变的害怕,害怕失去他们。关于子女,那也是我最爱的人,从襁褓里的婴儿到幼儿园到如今的小学、将来的中学、大学,工作,走入社会,倏的一下就会长大,虽有不舍但必须放手。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珍惜当下,为爱,多些陪伴……

  《目送》读后感 篇12

  柔和的橘黄色的灯光自雪白的灯罩中缓缓洒下,合上摩挲的书页,思虑良久,仍不知以何为题,提笔于纸上,方写“目送”。

  于我而言,太过悲情的书我是万万看不下去的,但《目送》却成了例外,迄今为止它是唯一一本令我心痛却又不忍放下的书籍。

  龙应台描写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但她却可以用不同寻常的态度,写得如此动情。她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她写尽了无数人的痴怨离愁,道尽了无数人的无可奈何,试问在读完书后,我又怎能佯装淡定,置身于外?

  “目送”,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儿女目送父母容颜的逝去,父母目送儿女的远去……如今仔细想来,平日里的“目送”竟都是我们忽视的款款深情。我独爱文中的`一段话,相信也触动了无数读者,它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成长远去的背影,你不必追,无论你有多么深爱他。

  每一个人,都是孤零零的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也将会是孤零零地离开。作为父母,清楚地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永远地陪伴孩子,所以努力要做的便是在离开之前,教会孩子如何独立,如何生活。尽管有时面对儿女的不解和背影很是无奈,但是也明白着——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日益衰老的背影,你不必追,无论你有多么不舍得。

  当我们看到父母头上的银丝,触碰到父母脸上的皱纹,心中都不免伤感着时光的遗失。不知从何处看到的一段话:“父母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儿女;父母的脊背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儿女;父母的皱纹多了,把年轻的面容给了儿女。”父母和儿女就好像是沙漏的两端,这一端的充实又何尝不是以另一端的流失为代价呢?我们,就是这样目送着他们日益衰老的背影,不断成长着。我们与父母的一段情,因为短暂,所以更美好;因为难得,所以更宝贵;因为失去,所以更珍惜!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终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亲身经历他们的艰辛,如同当初的他们一样,又把自己的一切给了孩子,再目送着孩子们远去,面临即将到来的孤独和死亡,到那时,拜祭,终究也只不过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人生,本就是一场没有回程票的旅程,途中的路人行色匆匆,能够相遇便是缘分,你与某些人产生了或朋友,或夫妻,或亲人的关系。无论情深或是义重,都且行且珍惜吧!

  愿世间的每一段感情,都能被温柔以待,所有的“目送”都不再有遗憾。

  《目送》读后感 篇13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句诗并不是整本书的中心,出现的次数也没有超过三次。但是我却认为,这句诗才是最符合龙应台的。在我的想象中,她应该是一个丰润的女子,无论身处哪里,她内心的境色应该是一片海边松散的椰林,沉青与明黄交融的水天一色,疏离与温柔共存的意味深长。她就像那句诗,既像是孤寂的天涯人,又可以是有着世俗心但仍然可爱的妇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一个女人一生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女儿,姐妹,母亲,最后又回到女儿。在呀呀学语,天真烂漫的童年,她们是父母的女儿,她们生活的中心是父母;在五光十色,热闹非凡的青少年,她们是朋友的姐妹,她们生活的中心是朋友;在沉重冗长,默默无言的中年,她们是孩子的母亲,她们生活的中心是孩子;在心平气和,散散漫漫的老年,面对着年迈体危,时日不长的父母,她们颤抖着,又变回了女儿。但是当她们回到“女儿”的时候,却又惊讶而又失望地发现,为什么爸爸妈妈已经这么老了?为什么甚至有时我变成了母亲她们变成了孩子?为什么……所有的为什么都应为这一次的回头和上一次的对视已经时隔太久了。

  龙应台和她的父母也是这样。在她例行公事的电话问候中爸爸的言语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永远的失去音讯。在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妈妈也从那个爱美的妇人变成了脆弱如孩童般的`迟暮老妪。因为爸爸的离去,妈妈衰老得更快,终于有一天,妈妈不认得字了,甚至忘记了她的孩子。妈妈沉浸在属于她的过去时光里。“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愿听爸妈的唠叨,到我们想要愿意去听的时候,他们可能无法再唠叨。“这一次的回头和上一次的对视已经时隔太久了。”甚至有一次你回头时发现,本该与你对视的人,已经混杂在身边纸钱的青烟中,烟消云散了。

  我们有一天也会老去,我们不愿意只能衰弱地目送着年轻力壮的孩子为工作奔波的背影;我们更不愿意只能后悔地目送着被时间带走活力的父母的佝偻背影。目送是无奈,是无力,是深深的后悔。时间总是人性地流逝,它让渴望长大的孩子度日如年;它让希望留在过去的老人穿梭时光来到未来;它让我们只能站在原地,目送着一个又一个人因为一个又一个的原因离开。

  “是的,是因为这样,因此我对两本存折的态度是多么的不同啊。我在‘金钱’上越来越慷慨,在‘时间’上越来越吝啬。”为了挽回错失良机的回头,我们学会了对时间的“吝啬”。我们也该学会,在这太阳东升西落的大地上,用自然的心,感受那水天相接的广阔无边。当然,也为了我们有一天也会老去。

  《目送》读后感 篇14

  去图书馆借龙应台的《目送》这本书,是在刚和母亲通过一通电话的午后,她照例叮嘱我工作再忙也要按时吃饭、多运动、注意身体,我也是照例不停“嗯嗯”应之。我承认我借这本书的初衷是被那段广而传之的话所打动,想要一窥整本书的究竟,那段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者看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所以在翻过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的第一部分里几篇散文后,它就一直躺在书架上,直到最近工会搞阅享读书活动,我又把这本书给捞起来继续阅读。

  在这本散文集里,龙应台用近乎白描的笔触,勾勒了儿子长大、父亲去世、母亲渐衰、兄弟姐妹渐行渐远的人生历程,但其中的深情却让我产生了一种悲凉之感,那份感同身受让我万分心疼我的父母。人生行至中途,会面临种种尴尬和困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灵魂想要突围再攀高峰,而肉身已然重重枷锁不复年轻矫健。

  我的父亲近几年的脾气越发倔强古怪了,我能感觉到他还是很关心我,但是我们沟通起来却并不顺畅,仔细回想,这种改变是四五年前奶奶意外脑溢血去世后开始的。彼时我还在读研究生二年级,那天考完试回家在火车站,父亲开车来接我,在三岔路口,他没有走回家的那条路,我问他是不是走错了,他突然就哭了,哽咽着告诉我奶奶去世了,我们现在去殡仪馆。后来我才从母亲那儿知道前因后果:在我回家的前两天,奶奶在父母都在上夜班的一个晚上突然脑溢血,从床上摔倒地上,爷爷进屋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怀着沉痛的心情料理完奶奶的后事,父亲明显越发沉默了,我猜他很悲伤也很自责。我毫不怀疑父母把最多的爱和关怀都给了我,人类的爱是动态倾斜的,总是上一代向下一代倾斜,父母看子女,看到的是生机活力更是自己的'延续,而子女看年迈的父母,好像看到未来的自己,衰老、缓慢、病痛、糊涂。我们会害怕,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那样,所以一个通常意义上上有老下有下小的中年人,一般会把火热的心和大部分的关注放到子女身上,而往往忽略老去的父母。这是一种自我投射,是人类延续基因所决定的不公平,这也可能是我父亲自责的根源。所以奶奶去世后,父亲加倍对爷爷好,尽最大努力照顾好老人家,害怕再有遗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了,人生就只剩归途。作为独生子女,我想都不敢想如果有一天,父母真的走了自己该怎么办?所以第一次看到那首倒叙的诗,眼眶就湿润了,后来央视把这首诗改成了一则公益广告,逢看必流泪。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目送》读后感09-01

目送读后感09-13

目送读后感09-01

《目送》读后感07-12

目送读后感09-02

目送的读后感09-20

《目送》读后感07-14

《目送》读后感(精选)08-02

《目送》读后感(经典)08-11

《目送》读书笔记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