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河之书》有感

时间:2024-03-18 08:05: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读《山河之书》有感11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山河之书》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1

  读罢《山河之书》,每次闭上双眼,总有一个身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或行走于茫茫大漠,亦或是流连于淳朴苗寨。从南向北,由山川到湖泊,他的足迹遍布山河之间。在旅途路上,总有人问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他,就是余秋雨。在《山河之书》这本散文集里,他领着我探寻古迹,问道山河,纵览古今。这些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瑰宝,在他的足下、笔尖,以其独特的文化地位,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出绚烂光芒。这是历史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的凝集,是民族的自豪。

  山河为书,细读,方能品其滋味。别样面孔更令人心醉。

  在都江堰,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水坝,亦或是浩荡急流,巍巍青山。我看到的还有那站在江心岗亭前的伟大身影,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千年不变。这是一个民族拜水、问道的大智慧。在西域喀什,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茫茫大漠,亦或是匆匆商旅。极目远眺,我似乎看到了在旷野大风、霜雪千里中默默远行的张骞,看到了在驼铃沙海、枯枝夕阳中,一场场古代世博会、交易会、嘉年华,不断地在此开幕又闭幕,闭幕又开幕。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交融,文化又从这里走向世界。在莫高窟,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被铺排的大大方方、明明净净的大漠天地,横卧山底的一湾清泉,亦或是精妙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塑。我看到的是历史的更迭,艺术的兴盛,文化的辉煌……

  跟随余秋雨走入书中,以山河为媒,一个个似乎遥远的人物,陌生的'民族,都在向我走近。

  我看到康熙皇帝围猎时的矫健身姿,勃发生气,他认真学习西方科学,汉族传统文化的谦逊。如此的身体强键和精神强健又对比中国历史上那些病恹恹的皇帝,怎能不令人称赞?又有多少自认是民族正统的皇帝要自惭形秽。我看到西江苗寨的苗族女孩嫣然一笑,说:“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那份平静,却使我惊心动魄。那个微笑,那么美丽,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我看到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被难言的孤独彻底去了人生的喧闹,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历经辉煌和凄苦后真正走向成熟,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由此奏响。

  《山河之书》告诉我,路就是书,山河就是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唯一的见证者,只有山河。山河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无声地向世人讲述。山河常在,然世人知她惜她者甚少。孰不知,那一沙一石,一砖一树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中华文明最好的诠释。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2

  余秋雨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坛的巨匠,其所著的作品不仅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而且长期位居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是目前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记得大学时期,怀着对晋商文化的一点兴趣,曾经翻阅过余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中《抱愧山西》的章节,但那时只是粗略看看而已,对晋商文化真正涵义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比较肤浅。随着年龄增长,作为一名山西人,对晋商乃至三晋厚重的历史文化愈发热爱,脑海中时常还想起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那种对山西印象的重新塑造和对晋商之盛、晋商之富、晋商之久的景仰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看到余秋雨先生所著的《山河之书》,翻阅章节过程中猛然又一次看到了“抱愧山西”四个大字,随即如获至宝,立即购买,认真拜读,字里行间再次感受到祖国山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浓厚气息。

  《山河之书》是余秋雨先生《余秋雨书系》十八卷书目之一,收录了其二十余年中国文化印记考察的28篇经典文章。在开篇《我的文化山河》中余先生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并写到:“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这句经典名言蕴涵丰富哲理,令人思索万千。我始终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普通人来说绝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已很不容易。虽然当代中国文化繁盛,书籍种类繁多,但能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认真的捧起一本好书,细细品读?同时,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千里万里瞬息可至,然而又能有多少人,能在旅途中将自己的心灵与大地对接、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化?毫无疑问,余秋雨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楷模。

  余秋雨先生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余先生有这样回答的底气。他不仅是文化学者,也是文化行者,多年来,余秋雨先生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江河为砚,行走祖国大江南北乃至欧亚等数十个国家,考察文化,探寻文明,所著《余秋雨书系》凡十八卷,本本厚重,分量十足。

  《山河之书》一定程度也是对中华文化基本经纬的文化印记考察,书中不仅有黄河、长江文化天地之线,也有农耕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全书除了全文核心篇目《我的文化山河》外,有体现黄河、长江文化的《道士塔》《莫高窟》《沙原隐泉》《都江堰》《三峡》《白发苏州》《杭州宣言》《抱愧山西》《上海人》《考古上海》《江南小镇》等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目,更有体现农耕和游牧文明的《西域喀什》《废井冷眼》《山庄背影》《宁古塔》《追回天籁》等令人震撼的文化考察印记,还有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挖掘考察,如体现贵州西江苗寨的《蚩尤的后代》、岜沙苗寨的《我本是树》,海南天涯海角的《天涯眼神》,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风雨天一阁》,湖南岳麓书院的《一个庭院》,江西南昌八大山人隐居的《青云谱》,贵州省黔东南肇兴侗寨的《伞下侗寨》等都值得我们仔细品读和思索。

  这里,我最想谈到对《抱愧山西》的感悟,《抱愧山西》全文共一万四千余字,六部分,发表于一九九三年,不仅是作者对厚重三晋文化的一次宣传推介,更是被誉为“中国第一篇向海内外报告晋商和清代商业文明的散文”。通读全文,字里行间融透着余先生对晋商的仰慕和旅行山西时“抱着一种惭愧的心情”。文中虽然写到对昔日山西贫困落后的感受,包括对劳动改变贫困,一度被当做中国农村缩影的山西昔阳大寨的理性思考和“很难磨去这一有关山西的命题。”但余秋雨先生初次来山西旅行前,通过翻阅史料惊奇的发现,山西的印象并非如此,并得出结论: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这一论断是对晋商文化精髓的高度概括,令每位山西人深感厚重三晋文化同时,为之骄傲自豪。

  《抱愧山西》以晋商的兴衰史为主线,讲到了清代“山西号称海内最富”,讲到了对平遥古城的保护和平遥大名鼎鼎的日升昌票号,讲到了“走西口”中祁县乔家的开山之祖乔贵发和开设的“复盛公”商号,总结出明清晋商“四大”人格魅力素质,即,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述:何谓山西商人?答案就是:“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回来在一个十分强健的人格水平上。除此之外,作者也站在客观公正的视角,分析山西商人人格素质脆弱的一面以及时代、历史、环境的影响,使得晋商最后走向败落,走到了终点。 我想今天山西能涌现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一批凸显晋商文化标志性的旅游品牌,并且已走出山西,走向世界,一定程度上和当年余秋雨先生对山西的文化考察和对晋商文化挖掘密不可分。因此,我向每位读者推荐《山河之书》同时,为余秋雨先生当年对山西文化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感到由衷地敬佩。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3

  我从未感到过心脏与祖国这960万 平方公里土地靠得如此之近,似乎连搏动的频率都要趋于相同。我将鼻尖凑近土壤,努力寻得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与没落,变迁与永恒。

  中华大地啊,这片生养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光辉,慈祥的土地,终究将她最美丽无瑕的一面,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在这本《山河之书》中。

  通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我似乎在梦中穿越百年,跨越千里。而时间和空间则在霎时变成了一个个具象化的孤零零的数字。

  我迎着风沙,内心不断告诉自己:再快一点,再快一点。终于,终于!我在日落前步履趔趄地赶到斯坦因的车队面前,张开双臂挡在他们面前。一旁是余秋雨先生在同斯坦因辩论,我听着余秋雨先生声嘶力竭,激情四射的辩论,心也随之沉沉浮浮。我知道余秋雨先生或许会成功说服斯坦因,可是这批文物最终能被放在哪儿呢?我的泪自眼角留下,顺着脸颊落在沙上,湿濡了一小片沙地,才惊觉泪意沾裳。如预想中一样,我和余秋雨先生默默地退至一旁,看着斯坦因的车队拉着二十九个大木箱缓缓西行,直至同落日余晖一起消失在天的尽头,我们一起跪倒在沙漠里嚎啕大哭。哭声,像两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嗥叫。

  我要日日夜夜地守在著名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的门口,直至看到一个拖着长长辫子的中年男人,从口袋中窸窸窣窣地掏出五元钱,之后我要一把拉住他,拉住这位即将跳水自尽的汉族大学者,告诉他:中华民族会站起来的,只要你想要做出改变,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还不算晚。他却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冲我摇了摇头,又摆了摆手。我怔怔地一路尾随着他,又看着他扑通一声纵身入水,没有挣扎,没有言语,有的只是湖面上一圈一圈的涟漪。我知道他是属于古典时代的人,他变不了,也不想变。正如我明明知道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却又偏偏伸出手一把抓住这个名叫王国维的大学者。

  我站在山西前往西部地区的出省必经之路的路口。看着一个个如花一般的姑娘,泪水涟涟地拉着她们的丈夫。一边哭一边唱着《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哥到大门口……”令我内心极度震撼的却是谁能想到在这群朴实黝黑的山西农民中,将会诞生一个或是几个甚至是一群在全国范围内都能排得上号的富商。山西商人,因为他们讲究信誉,严于管理等等宝贵的经商理念,使得山西在十九世纪以来以及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最富有的省份。这无疑是令我感到极为吃惊的。因为士农工商的传统理念,让商人的社会地位自古以来就不受人们重视甚至是遭到唾弃。在几百年的时间内,竟然没有一个文人用笔系统性地记录下山西商人的故事。幸好幸好,余秋雨先生用他的笔触向世人介绍了晋商这个群体,山西这片土地。

  这样的故事无疑还有很多都记录在《山河之书》中,它们让我以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中华大地这片养育了我的土地,了解了她背后许多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故事。暑假阅《山河之书》,可谓不虚度也!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4

  这几天读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其实还没有看完,刚好发生了那个音乐王子的离婚事件,再一次被刷新了我的三观。我想不管什么人,有传承、有信仰、有底线,人生的道路就不会走的太偏。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余秋雨说,书即是路。这本书其中的一个篇章就是讲关于信仰和传承的。

  苗族人从生下来父母会种下一棵树,等到死了就会把这棵树砍下,取中间段掏空,把尸体放进去,然后埋进土里,再在上面种一棵树。不管身份的高低,都是这样的方式下葬。因为他们是蚩尤的后代。很早的时候他们只是耳语相传,不敢大肆宣扬。而现在可以坦然面对,并以此为豪。毕竟,不管什么时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由胜利的一方写的。但任何事物,在时间的长河里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爸爸是土家族人,我妈妈是苗族人。算起来,我也算半个蚩尤的.后代。我也有一棵树,是一棵水杉,是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妈妈给我种下的。小时候妈妈总是对我说:那是你的嫁妆,你可要好好照顾它啊!其实,水杉树在大多数的树木里,是比较容易存活的。妈妈又给我取名菡,荷花的别称,大概也是希望我容易存活吧!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试图从各个地方去佐证:我那性格里有些歇斯底里,爱看书和唱歌的妈妈,其实是一个及其浪漫的人,否则她怎么会为我种一棵树呢?现在我才明白,虽然苗族的文化传承到了各个地方都有所改变,但血液里那份执著和骄傲,从来都不曾遗失。

  生为一棵树,死亦一棵树。我相信,我的妈妈,从不曾离开我。

  有传承,有信仰,真好!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5

  读史使人睿智,余秋雨的山河之书,是一本文学书,也是一本历史书。余秋雨是我所知道的为数不多能把所学用于实践的作家,他带着书上的理论去亲自游历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笔下,祖国的山河都有了灵性,他所看到的风景,所触摸的建筑,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存在,而是几千年历史文化所积累下来的一部恢宏的电影,他能读懂山河的思想。他将古人的生活与今人的生活重叠对比,让它们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出其不意的发出让人心服首肯的感叹。那些感叹看似在意料之外,细品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中豁然开朗。

  书中描述的一个山庄的背影,让我为一个朝代的兴盛衰败所感叹,为一代文学巨匠王国维对生死的选择所敬佩,我伫立在都江堰的岸边,看江水滚滚,惊叹李冰父子治水能力的精湛,我来到杭州,看苏轼不是在吟诗作赋而是在修湖造田,甚至带我到史上并不存在的宁古塔,去聆听被贬流放在这里的朝廷重臣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心路历程。

  对于历史我一直认为它距我们现代生活很遥远,可看了山河之书我才恍然发觉,原来历史就蕴含在眼前的山河之中,千百年来经历风吹雨打,它依旧在那,不曾褪色。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的心胸变得更加宽阔,头脑更加睿智。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6

  余秋雨先生曾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苍茫天地间,人显得如此渺小,于是,他踏上了旅途,一条山河之旅,文化之行。如今,我亦在那本《山河之书》中读到了历史。

  从古至今,古今中外,唯有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不绝。史书,记载层出不穷,又有几分是最真实的,最客观的呢?也许很少。当他的足迹踏入贵州那一片美好,西江苗寨姑娘们的美丽便展现于眼前,那嫣然一笑过后,淡淡一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震撼心灵!

  蚩尤与美丽一词似乎从未有牵连,甚至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或许书中说的就是对的“胜利者在拥有绝对话语权之后,总是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在诸多史料中,蚩尤便是妖魔第一人。

  在西江苗寨的石阶上,印下了千年前蚩尤与黄帝的那一场战争;在姑娘们的笑声中,拾起了遗落的历史,那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一小半历史,经过千年蒸馏,不再有愤恨,消去了火气,隐没了抱怨。

  再往北去,他带领我们去到两千多年前的世界,那时已有几座不错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都一一相继沦为废墟,而中国,有一座城市两千多年至今仍繁华。那,便是苏州。

  温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致的园林,幽深的街道,苏州便以这样的形象处处给人以宁静之感。古人的题叹随处可见,文人大多以苏州来休憩,苏州便成为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

  跟随他的脚步,漫步于苏州小巷里,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石阶,一座座门庭,仿佛浮现于眼前,让你忍不住去想它背后之蕴。那两千多年的小巷,写满了故事。

  再往北去,便到了黄州。赭红色的陡坡直逼浩荡大江,那便是东坡赤壁,苏东坡一生坎坷,辗转许多地方,而黄州,定让他最为印象深刻。

  他从监狱中走出,带着极小的官职,没有家眷,别无选择,朝着这一片荒凉走来。乌台诗案消耗了他太多精力,消磨了他太多锐气,他甚至一度想自杀。而历史事件的背后,却往往是小人作祟。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

  而在黄州,他想通了。他不再骄纵,不在有锐气,回归清纯与空灵。苏东坡也与其他大家一样,成熟于灾难,成就于灾难。千古杰作前奏已奏响,神秘的天光已射向黄州。

  他的脚步从未停下,书中之旅也未曾停止。中国,外国,大大小小文化古迹,他都会去一一探寻。而我就在这本《山河之书》中,读到了海南岛的高洁,莫高窟的雄伟,以及渤海国的那份隐秘。

  书与路融为一体,文化与山河亦相互交织。在书中我行走于山河之间,体会文化之旅。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7

  茫茫山河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根,一个栖息地,那是故乡。

  从一般意义上讲,故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是你户口本上写着的地方,是有年少回忆的地方。我生在广州,在广州长大,由此看来,好像广州便是我的故乡。不仅仅如此,我不会湖南方言,不曾融入过湖湘文化,去那岳麓书院,看那爱晚亭。而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同时也是一方文化对于人的记号,这些我都没有。

  可广州呢?在那里触之可及的只是表层化,物质化,肤浅化的碎片文化,以及喧嚣于上的物质。在那里没有对灵魂的追问,没有对自己存在价值的探寻,每个人过得庸庸碌碌,不曾探寻过文化,也不曾对中华文化的去处有过丝毫的追寻。对于广州我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来去匆匆的游子罢了,对这片土地来说是陌生的,是暂驻的。

  我要找的故乡,应该是精神故乡,或者文化故乡。文化对于人的塑造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我要追寻那些文化,去见一见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融的状况,原始文化与封建文化碰撞的激烈,那些古文明,黄河流域的朴素富有生命力以及长江流域的精致。文化故乡是你一生追寻的地方,是你灵魂的居所,纵使他只是一片荒远闭塞的边远之地,但是只要踏上便会有血脉相融的熟悉感。

  这些是在余秋雨先生的书里的。直到我知晓了先生的“大散文”,我才对中华文化有过深刻的思考,在如今这个物质代替一切精神空虚已经极其普遍的时代,我们的空虚只能依靠文化来填充,才能体现现代精神的价值,形成了大散文,具有一股力量不同于寻常的散文,那是对如今文人日渐堕落的痛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追问,对于如今世俗化、物质化的愤怒。先生的彷徨是对如今文人命运的彷徨,先生的呐喊,是对中华文化如此的呐喊。

  那是一本山河之书,一本血脉之书,那是中华母亲的血脉,中华文化的传承。无论是那边远的苗寨里的对于自己祖先的深刻记忆,还是侗族人民动听的歌声所折射的文化荼毒以及对原生态文化的疏远,又或是的是那飘摇在风雨中数百年的藏书阁——天一阁,里面的书都是对中华文化的追忆。

  我们需要一个文化故乡,记录着我们文化的起点以及我们该拥有的厚度,在如今这个文化人已经不具有文化特性的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日渐斑驳,杂碎的年代,文化传承就愈发显得重要珍贵。

  就像《诗经》那样以诗为经,这不仅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

  物质的高度并不能决定文化的高度,在千年之前,生产工具极端落后的时代,劳动人民依旧能够用最朴素的语言写成诗经。而这种精神高度却是如今的我们依旧难以企及的。

  我们与古人相差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还有精神高度。对于自己灵魂的追问,当你面对那些千年数千年以前的遗迹的时候,你会发现在时间的面前,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这一点古人早就发现了,让我们却渐渐忘记了。在物质力量愈来愈强的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征服,是支配,但形形色色的欲望已经冲洗掉了文化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基座何在,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这是我们的文化山河。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8

  余秋雨先生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从文章的题目中便可见一斑。譬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峡》”等,众所周知,这些著名景点作为一种人文构建,既可以使人从视觉的角度来感受其宏伟、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从文化的.角度来感受到洪厚、庄严之美。这些人文景观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实用性为世人所瞩目,它们是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种豪放的雄伟、是一种奔腾的力量。他们可因其“大”而振奋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余秋雨的散文是情与景的交融,灵与肉的碰撞,而使得艺术审美者在体味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会明显的受到他思想的浸润与牵制,你会一起和他感同身受到好与恶、荣与辱,血与泪的情感宣泄,这是一种共鸣现象,这期间除了倾听到作者的痛苦,激荡、欣喜的心声之外,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荡感。而这些情感的波动也正源于对崇高的体验。这是美的升华。

  在《道士塔》中,我们一方面为道士王圆篆因愚昧和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经文、锦帛流失海外而对其切齿。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贪图个人享受而对莫高窟不管不顾、听之任知,而对其痛恨有加。直面历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被空前强化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袭上心头,以至于使艺术的审美者脸红心跳、热血沸腾,这时在其意识形态当中个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腾了民族大义、民族气节。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9

  山河常在,然知她惜她者少,惺惺相惜,举杯共月,唯有山河之书;历史长存,却怨她忘她者多,灯火阑珊,形影相吊,只得千年一叹。

  最初认识余秋雨是因为朋友赠的书——《文化苦旅》,一看书名,文化,便先入为主,觉得肯定是博大精深,条条是道,一本正经地说一堆道理,立马与自己划清了界限,此等高深莫测之书,不适合我读。然一日,实在闲来无事,仔细翻阅,便爱不释手,也便有了这次与《山河之书》的自然相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没有两者。路,就是书。对于我来说,没有资金行万里路,四处瞎转悠,路确实就是书。品读一本本书籍,听作者的故事,作者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作者的心得与经验,可不就是踏着他们铺成的路一步步走向更成熟,更独立的自己吗?而成熟又是什么?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以为,山河只是山河而已,她还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属于自己的历史,属于自己的眷恋,属于自己的无奈。她的确是养育了我们,丰富了我们。她的静,岿然不动,既伟岸,又渺小,她的动,源远流长,既气势恢宏,又默默无声。她的无奈,是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被掠夺的无奈,是废井冷眼的无奈,是宁古塔里苦难的无奈,她也有骄傲,她的骄傲,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子孙都江堰,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的惊骇,是孕育的千秋万代的我们。

  山河也确实只是山河而已,动与不动,她都在那儿,以她千百年的阅历,以她洞晓一切的姿态,以她慈爱母亲的身份,注视着她的孩子。我们喧闹,我们改造,我们怀念,我们在随着时代改变,为迎合他人或自己而改变,而山河一直不变。

  山河是山河,故乡是故乡。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10

  《山河之书》的作者是余秋雨,他曾经获得许多荣誉称号。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他也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重新梳理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

  刚刚接触这本书时,觉得里面的文字枯燥乏味,但通过后来的阅读,才发现这本书的字字句句都十分哲理、经典。

  有这样的一个场面:两只蚂蚁在大地上相遇了,由于矜持互相没理。爬过很久都后悔了,毕竟是同类啊,怎么没有拥抱一下?

  我们人类就是蚂蚁。

  我们再渺小,也算拥有了生命。生命,有它的本性。本性之一是聚集,本性之二是延续。对于智能高于蚂蚁的人类而言,就会因为聚集和延续,呼应前后左右,既自我安慰,又互相安慰。

  人类的`自我安慰和互相安慰,主要办法是寻找“意义”。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聚集的意义,延续的意义……这在早期比较容易,只要有聪明人站出来,一说“意义”,大家就相信,一到现代就难了,既然大家从小已经知道了银河系和地球的一点点真相,那就很难再从根本上信任各种“意义”。所以,现代智者特别苦恼,必须把知道了的一切当做并不知道。这种情景,就像哈维尔所说的那样,在汪洋大海里寻找一个“意义的岛屿”。

  “意义的岛屿”可以令人类忘记无边无际的茫茫,忘了惊涛骇浪,产生精神上的安全感,从而居住下来。这,便是文化。

  当天灾降临个人、家庭、村落、乡镇、城市几乎都无法自救。若能够延续生命、保存文明,必然是互相救助的结果。那么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成为全人类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我想应该与一次次灭顶之灾中的守望救助有关。据资料显示,亚洲别国好几个天灾现场,美国遭遇飓风的一个灾区,救援情况都远不如中国。

  在“自然暴力”面前,人类确实微不足道,但是,即使毁灭降临,在毁灭前一刻的互相救助,也可能会成为人类到地球的一次最终安慰,或是人类各个文明之间的最后比赛。这种善良互助在平日里很可能被掩埋,掩埋得连自己也不知道;一旦天灾降临,却“震”出了集体本性,这便是文化自醒。

  历史文化是山河铸造出来的,连山河都可以随脚而过,那历史就更不在话下了。地球的寿命是任何一个人无法估计的,人间的祸福也是无法预测的,却希望有更多的人走在路上。中国该去的地方不少,年轻的行走者们应该先去感受渗透了文化的美丽山河,感受可爱的中国文化,必定会有一些新的体验。

  读《山河之书》有感 篇11

  余秋雨先生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毫不保留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

  举个例子,《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能让我360°无死角地了解这些闻名于世的建筑。

【读《山河之书》有感】相关文章:

读《山河之书》有感05-01

描写山河的句子03-09

《丛林之书》读后感04-29

山河岁月纪录片观后感(通用7篇)05-18

读《窃读记》有感03-02

(经典)读《窃读记》有感12-20

读《少年读史记》有感01-02

读《窃读记》有感01-16

读窃读记有感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