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14 08:11:3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江南。

  二、分析课题

  这是古代的一首民歌。

  “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和浙江的北部。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地方。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可采莲田田鱼戏间西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戏。

  (4)齐读生字词。

  (5)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

  “莲”指荷花,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什么意思?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看图,莲叶是什么样的.?

  莲叶挺出水面,像擎在手里的一把把小伞。

  小结。

  3、第三至七行。

  (1)看图,鱼儿在莲叶间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这儿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

  (2)指导朗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小结:这五行写鱼儿在莲叶间四处游动,穿来穿去,好象在游戏作乐。

  三、巩固

  1、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田田戏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学习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要读出采莲人愉悦的心情。

  2、指导停顿。

  3、反复练习朗读。

  4、自由练背,指名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上网查询并下载智能机器人的图文资料及课文插图。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观机器人表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板书:果园机器人)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活。

  自读自悟

  1、打开课本,认真朗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默读课文。

  3、找出文中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想。

  小组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全班交流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如:

  a。机器人的样子设计可爱合理:它的外表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各个部位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它的电子眼能够发现浓密枝叶后的每一个成熟的水果;胳膊可随意弯曲旋转伸缩,手上戴有手套,不会将水果抓伤;它的脚能够依据地势保持平衡。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

  1、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O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

  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⑴ 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 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

  板书:前 中 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雷雨前:

  ⑴ 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⑵ 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⑶ 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⑷ 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 1~3自然段。

  雷雨中:

  ⑴ 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⑵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⑶ 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⑷ 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⑸ 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⑴ 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⑵ 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⑶ 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⑷ 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认读词语,自主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看书读词,引导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借助拼音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2)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准: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看清声母读准: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看清声调读准:复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自编谜语记字:鸟儿张嘴唱(鸣);“文”字踩高跷(齐)

  偏旁联想记字:柳、冰、泉(想想偏旁跟字意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记字:百(一+白)

  3.熟读词语,加深记忆。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改动词语或调换词语顺序读。

  4.补充说句子,理解字词。(方法:一人描述说句子,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卡片认读。)

  (1)出示例句: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出词语:万物复苏

  认读生字:万复苏

  (2)照样子说句子,找词语、读字。

  句子: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

  词语:柳绿花红(柳)莺歌燕舞(歌舞)冰雪融化(冰)泉水丁冬(泉丁)百花齐放(百齐)百鸟争鸣(争鸣)

  5.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顺及笔画的位置。

  “万”字的笔顺是“一ノ”,横要写长一些,笔画横折钩中的“横”比较特殊,应该写的向右下方斜一点,“ノ”在竖中线上起笔。

  “丁”字横要长一些,写在上半格的中间,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百”字的横写法同前两字,中间的小撇不要超过“日”字的左竖。

  “齐”字上边的撇和捺要舒展开,下面的两画是竖撇和竖。

  “冬”字的结构和“齐”字相同,可对比练写。“冬”字上面的折文,强调学生注意两点①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撇;②书写时,上撇短小,下撇和捺要写长,舒展开。

  三、品读词语,发挥想象

  1.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稍做停顿,以显示韵脚。

  2.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四、说画结合,拓展延伸

  1.出示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跟春天有关的词语。

  画一画:美丽的春景图。

  2.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同学们像小草一样呼吸着春的气息,像小鸟一样享受着春的温暖。让我们看一看谁眼中的春天最美丽,谁笔下的春天最迷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展示作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下识字1教学设计五,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等13个生字。会写“及、身”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2、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课前活动:

  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等13个生字。会写“及、身”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一)、出示邓小平同志照片。提问:“你能认出他是谁吗?”课前老师让小朋友们搜集了许多关于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谁愿意上来和大家分享这份收集的喜悦呢?(通过展示了解邓小平爷爷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伟人)。

  (二)再次谈话:如果你来到邓爷爷的身边,你的心情会怎样?(高兴、激动、难忘……)

  (三)、课文中有一则小故事,题目叫“难忘的一天”,讲的就是一位少先队员来到邓爷爷身边表演计算机,他的心情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自由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一)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举例:1、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十——计、目——冒、官——馆、平——怦

  2、组词竞赛识字:紧——紧张、紧急、紧要、普——普通、普及、普通话

  3、造句识字:展览馆——我冒着严寒,快步走到工业展览馆。

  (三)选择喜欢的一节读一读,重点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导写字

  看书观察,分析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重点示范“及”、身”。

  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2、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巩固生字

  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

  听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订正。

  二、朗读感悟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边听边体会:老师朗读中的语气有什么变化?(紧张——平静)

  联系上下文,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理解和感悟。

  1、“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1)“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自主探索句子,独立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心怦怦跳——紧张激动——马上要见到——邓爷爷是国家领导人——原以为国家领导人是尊严的。

  (2)后来为什么就平静下来,合作探究,引导:心情平静——和蔼可亲——慈祥微笑——高兴点头——紧紧握手。

  2、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抓住“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赞许地、沉着地”等词进行品读。

  3、理解句子“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

  4、朗读比赛。

  5、背背自己愿意背的句子和段落。

  三、练习

  指导完成课堂作业

  补充练习:

  1填写拼音:高兴()兴奋()背包()背人()首都()都是()

  2造句:仔细地——高兴地——

  四、实践活动: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拓展活动:回家了解计算机的知识。

  六、板书

  难忘的一天

  紧张、————————、平静

  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赞许地、沉着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铜 铁 钉

  衤 被 裙 裤 袄

  疒 病 疼 痛 疯

  2、同学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身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同学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同学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 一个( ) 一把(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 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间( )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身手 习惯 宣布 称誉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同学自身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同学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同学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同学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分析:

  课文介绍了法布尔小野外第一次探索昆虫世界的故事。第一自然段写法布尔出生地的环境和各种生物唤起了他的好奇心。第二自然段写一天傍晚虫子的.叫声引起了法布尔的好奇。第三自然段紧接上文写了法布尔“不灰心,一定要弄个明白”。第四自然段交代了“后来,法布尔成了世界有名的昆虫学家”。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内容与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可以构成“因果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认识问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8个生字,5个认读字。能正确读写9个词语。认识“牛字旁”,学习新笔画“竖折撇”。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能读出疑问句的语气。能写出一句问话,并正确使用问号。

  情感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吗?给同学们讲讲。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小法布尔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3遍,注意读准字音。

  2、互相读,评议。

  3、再读读,读得更流利。

  4、指名读,评议。

  三、了解课文内容。

  1、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村里什么样儿?读读。

  3、读2、3自然段,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4、用书上的话或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儿。

  5、读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6、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想象力丰富。

  7、你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

  8、到底是什么声音?

  9、介绍纺织娘。

  10、读最后一段,想:为什么他能成为世界有名的昆虫学家。

  四、感悟。

  1、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2、读出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拼音:d sh j l w ch y in an eng ing

  2、旧字:牛去几立日是生忽

  3、认识新笔画“竖折撇”。

  4、认识新偏旁“牛”。

  二、识字。

  1、识字“事”。

  A.读拼音。

  B.讲解笔画。

  C.组词语。事情、事物……

  D.讲解字的结构。

  E.指导书写。

  2、识字“物”。

  A.读拼音。

  B.讲解笔画。

  C.组词语。事物、物品……

  D.讲解字的结构。

  E.指导书写。

  3、识字“利”。

  A.读拼音。

  B.讲解笔画。

  C.组词语。利用、胜利……

  D.讲解字的结构。

  E.指导书写。

  三、自主学习。

  1、自学其余生字。

  2、信息反馈。

  3、指导书写。

  4、互相检查。

  四、巩固。

  1、读生字及认读字。

  2、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1、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

  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注意和形近字区别。

  “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4个,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字:“燕”的上部分是“”,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还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如,“尖”,上小下大,“稻”与禾有关,“漾”与水有关。让学生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

  3、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

  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教学中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5、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

  全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图,倾注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大意。再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当学生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或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美感;或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美景中去。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教师给予指点和解说,比如,抓住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读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比如,指导朗读春天一段,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6、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动势和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教学中还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例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成了音符”让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并体会“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意思。从中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特有偏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7、学习词句,积累语言。

  本课描写生动形像,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比如“凑成”,有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意思;“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聚拢”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意思,再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横掠”可以通过画面演示,了解这种姿势,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以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再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8、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泡泡。

  第1题是读背的要求。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背不下来的可以留作家庭作业。第2题是讨论题,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重点通过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对燕子的了解来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大家总结出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就可以了。第3题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提示,明确什么样的词语称作好词,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选做题是积累语言的练习,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文中泡泡“我能想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这是培养想象力的练习。读文章想画面,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在学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后,再想象生动而热烈的春天景象。教师可提示学生想象春天都有哪些动物、植物能出现。文末泡泡,既是想象的练习,又是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练习。要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五线谱,再想想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了解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这是通过引导想象来完成的。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的妙处。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能听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住要点。

  2. 会围绕中心列出说话提纲,按要点把事情说清楚。

  3. 感受先人后已、关心他人的好思想。

  重难点

  重点:听清录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得有条理。

  难点:讲清自己的观点,围绕中心组织好语句,讲得有条有理

  1.揭示课题。

  2.学生自学“听说要求”和“听说提示”,明确本次听说训练重点。

  自学课文1-2部分,讨论两个问题:

  (1)这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听说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3.指导听说训练。

  (1)听录音,边听边记要点,听完后说说发电影票为什么会引起争论?争论中有几种发电影票的方法?

  (2)同桌互说。指名向全班同学说。评议说的内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

  4.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教师提出要求:你认为应该怎样发电影票?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列提纲,准备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组讲述,评议是否说得有理,语句是否通顺。

  (4)指名发表自己的意见:电影票应该这样发?全班同学评议。对于学生意见中反映出来的好思想,教师适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教师要学会宽容,允许孩子有多样性的做法,不要轻易给学生的做法加上“觉悟不高”等帽子。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26

小学语文教案03-25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4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9-02

小学语文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