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1 13:07:2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选】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有《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男孩》和语文园地六组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写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彻始终。寓优秀的品质教育与生动有趣的课文中,既有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又有心理描写。

  《画家和牧童》是一个优秀历史的故事,讲述唐朝著名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虚心向牧童学习。

  《我为你骄傲》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义也就显得更为突出。

  《三个儿子》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

  3、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重点是目标1、2、3难点:目标3

  四、教学方法:

  结合插图、读议结合;指导默读、读中悟理

  五、学习方法:

  默读、置疑、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投影仪、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时间:

  12——14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姓董,你们怎样称呼我?又怎样称呼你们的数学老师?因为我们两个人的姓不同,所以你们对我们的称呼也不同,可见,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中国一共有3500多个不同的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的第一部分,认识几个常见的姓。(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二、1蹦男┬毡冉铣<呢?在我们班姓哪些姓的人比较多?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搞一个调查,现在请两位组长把调查的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2绷轿蛔槌し直鸨ǜ姹景嗄小⑴生中姓哪些姓的人比较多,有多少。

  3毖生把相同姓的人数加起来口算出结果。

  4备据计算的结果,课件显示本班姓这些姓的人比较多的字,学生对照拼音读。

  5笨渭显示书中16个姓氏中班级学生没有的其他几个字,学生再对照拼音读。

  三、识字。

  在这些姓中,有这几个姓是要求我们在本节课认识的。(课件出示:刘、张、杨、孙、陈、赵)有的.同学不但会认,而且会写,现在请姓这几个姓的同学到前面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一认他的姓。

  1狈直鹎胄照庑┬盏耐学到前面来教大家。

  2痹谘生介绍过程中小结一些识字规律。

  3鼻氚嗄谛照饧父鲂盏耐学领读。

  4苯班内同学分成“赵家队”和“杨家队”进行识字比赛。

  课间活动:创设情境,带同学去美丽的小山村玩儿。(课件出示五座小房子)

  四、写字。

  在这美丽的小山村里还住着五户人家呢!他们都姓什么呢?在门牌儿上写着呢。这几个姓我们不但要会认,而且还要学会写。谁能说说你认识哪一家的姓?

  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教学思路,如果学生先说“李”或“吴”就先学上下结构的字,如果先说“朱”、“马”、“王”中的任意一字就先学习独体字。

  李:

  1蹦闶窃跹记住“李”的?(小结:拆字法)

  2狈缎床⑿〗嵘舷陆峁沟淖忠横长竖短。

  3毖生练写。

  吴:

  1庇搿袄睢苯峁瓜嗤的是哪一个字?

  2毖生自己观察怎样写正确。

  3敝敢幻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生练写。

  4币导学生评价,师生共同帮助纠正。

  5毖生再写。

  马:

  1薄奥怼弊衷跹写呢?注意笔顺。(课件显示“马”字笔顺)

  2笨渭闪动主笔:竖折折钩。

  3狈缎春笾傅佳生写。

  4彼狄凰怠奥怼背了表示姓还有什么意思?

  王:

  1贝瓷枨榫常和跫易∽拧犊心辞典》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王小丫分别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用“王”字组3个词;第二,你能编个谜语记住“王”字吗?第三,“王”加一笔念什么?

  2闭业健巴酢弊种鞅屎蠊鄄旖峁固氐悖练习仿写,一生在黑板上写。

  3逼兰酆笤倭沸础

  三、朱:1倍磷肌爸臁钡淖忠簟

  2备“朱”编个字谜记住它。

  3狈肿榱废埃耗苄春玫耐学自己写,写不好的同学跟老师一起写。

  五、游戏巩固,扩展延伸。

  学习小组内其他人的姓,比一比哪个小组学得更多。

  六、总结。

  汉字不仅可从书本上学到,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学。让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全班同学的姓。回家后,再试着认一认妈妈的姓、奶奶的姓。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平时留心观察,积极动脑,一定会成为我们班的“识字大王”。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解读:

  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表现了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严谨作风,同时揭示了这仪发现的重要意义。全文共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综观全文,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考察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课文将二者融为一体,在有趣的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复述课文的难点所在。因此,要帮助学生了解第二自然段中“要么……要么……”句式和第三自然段中的因果关系复句并试着仿照例句说话。

  资源利用:

  相关材料

  达尔文(1809—1882)英国人,著名博学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代表著作《物种起源》。达尔文生于医生家庭,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收集贝壳和动物标本。1831年底,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每到一处,他总是认真进行地考察。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发现“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以后,达尔文还发表了几部有关进化论的重要著作,对生物学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生经验:

  动物,相信对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课前可布置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昆虫,看看有没有新发现,以激起对课文内容的共鸣。学生对达尔文了解甚少,但对“科学家”这个概念已存在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因此,教学是可从“科学家”这个概念出发,来引领学生了解达尔文的具体形象。

  目标预设:1、学会“容、易、研、究”四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写端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3、初步领悟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作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初步领悟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

  图片、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读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

  谁能读好“有趣”?指名读再次齐读。

  教师引读: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有一次,他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那他发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学生回答,

  随机出示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教师划出“要么”,“要么”,“奇怪”。

  3.你能不能给“要么”换的词呢?指名回答(或者)

  4.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把奇怪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三、精讲第三自然段

  过渡:那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学习了第三自然段就知道了。

  1.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课文写了几种昆虫?它们的结果怎么样?)

  名称

  原因

  结果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将图片(翅膀特别大的 没有翅膀的 翅膀小的)与卡片(生存 消失)贴在表格相应位置

  3.那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结果的呢?再次读课文,同桌之间说一说。

  4.集体交流,教师随机贴卡片(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 顶得住大风 顶不住大风)

  5.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一种昆虫的结果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6.现在我们来当一回这昆虫,好不好 ?女生做没有翅膀的昆虫,男生做翅膀小的昆虫,翅膀大的`昆虫我们一起来读。(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读)

  7.那达尔文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从哪儿知道的?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句子: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花了很长时间?指名回答,教师划出“反复”“终于”

  8.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看来达尔文为了找到答案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我们小朋友在学习上也应这样,才有所收获。

  9.现在哪个小朋友能将这3种昆虫的结果以及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完整地说一说。

  指名回答。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读:这就是有趣的发现,为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齐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卡片:

  容 易 研 究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书写是有什么要注意的),请告诉大家。

  集体交流

  2.组词

  3.描红

  六、作业

  完成《习字册》中的容,易,研,究 四字的描红,仿影,临写

  课堂实录:

  有趣的发现

  一、引读导入: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

  谁能读好“有趣”?指名读再次齐读。

  引读: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有一次,他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那他发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教师出示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划出“要么……要么”,“奇怪”。

  3.师:你能不能给“要么”换的词呢?

  生:可以换“有的”,变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有的翅膀特别大,有的就没有翅膀。”

  师:还有吗?

  生:把“要么”换成“或者”,“他看到岛上的昆虫或者翅膀特别大,或者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4.师:谁能把这句话读好?读出奇怪的语气。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会写“波、浪”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愿意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秋天风光音乐片片断。

  2、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复习《识字

  1》今天我们就到田野、果园去欣赏秋天美丽的风光。

  2、直观感知:观看秋天风光音乐片片断。

  3、引导回顾、表达:欣赏了秋天的风光,你想说什么?

  4、总结学生感想,到如: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

  5、出示课题并朗读,猜字谜(图):一个大镜框,冬天里面藏。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感悟: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开候车,一句一句读,正音。

  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给好朋友听——评价

  朗读展示: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教师引读课文,感知全文。

  多种形式朗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要读初感情。

  2、再读入情,练习背诵

  看图找句子练习朗读,指导背诵。

  三、指导认字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

  2、借助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读。

  3、重点学习下列生字:笼、浪、梁、燃、勤、劳

  4、交流识字经验

  5、总结识字方法: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有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6、玩字卡游戏:

  我说你拿

  字卡词语接龙

  抽字读句

  四、课后活动

  创作一幅秋天的画,配上一句优美的话。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再读课文

  配乐师引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开火车,一人读一句

  二、复习词语

  1、看画面照相应的词卡,带大家读

  图画

  梨树

  灯笼

  波浪

  高粱

  燃烧

  勤劳

  2、比赛读词语

  3、摘苹果:教师摘苹果(词语),学生就背诵课文中带有该词的句子。

  三、指导写字

  1、字型分析、范写:

  波、浪:都有三点水,左窄右宽

  灯、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灯:火字旁,捺变成点;

  作:右边的'上面一横长,下面的两横短。

  字、苹: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丽:上面一横是长横

  劳:要与“旁”区分,这样记: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2、学生书空、描红

  3、展示、评价

  四、拓展活动

  1、合作交流:自己创作的秋天的诗歌、儿歌、图画

  2、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3、推荐有关秋天的读物课后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小珊迪》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孤儿的感人故事。是一篇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先令”“便士”“请求”、“乞求”)。

  2、让学生主动参与、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感悟小珊迪的诚实守信。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文字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学习小珊迪善良诚实 、守信用的好品质。

  重、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读中理解词语,体验小珊迪生活的艰辛。入情入境感悟小珊迪的诚实守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组词语(课件出示:善良、美丽、富有、诚信、机敏、才学),请齐读。你喜欢哪个词语,希望与哪个词语相伴一生呢? 今天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叫小珊迪。相信我们学习了小珊迪的故事后,大家会有所启发的。

  现在,我摇身一变,变成了小珊迪,来到你们中间,请你们来亲切称呼我好吗?你们知道了我的名字,现在请你们用小手和我一起来写我的名字好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把字音读清楚,把句子读通顺。

  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4课,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小珊迪的可怜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呢?读过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三、精读课文,具体体会小珊迪的可怜,感悟人物形象。

  师:看同学们谈得这么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珊迪?文中是怎样描写他的?

  交流找到的句子。

  1、感受小珊迪的“寒冷”。

  课件出示:

  a、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儿,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

  b、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儿,他身上只穿一件单衣,小脸冻得发青,脚冻得通红。

  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指导朗读:这段外貌描写让你感受作者对小珊迪怎样的感情?请你带着这样

  的感情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2、感受小珊迪的“饥饿”。

  a、又冷又饿的小珊迪开始卖火柴了,他是怎样推销自己的火柴的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来读一读小珊迪卖火柴这一部分,用波浪线画出小珊迪的话。

  b、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小珊迪的四句话,学生自由读,体会一下他为了一便士是怎样请求的,又是怎样乞求的?

  出示练习:请求 恳求 乞求

  面对小珊迪的初次( ),我和同事拒绝了。

  面对小珊迪的再次( ),我决定明天再买。

  面对小珊迪的再三( ),我答应马上买火柴。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四次语气,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可怜。 读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乞求”和“纠缠“两个词语。

  c、师生分角色朗读珊迪卖火柴部分.

  3、过度:

  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他拿走了我的一个先令后却始终没有如约而至,这勾起了我很多的遐想:我猜想(生接读)——“我猜想,可能上当[dàng]了。但是当我想到那孩子的面孔,想到他那流露出的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4、由文本展开联想,体会小珊迪的可敬

  师:可是小珊迪却真的没有把找回的零钱还给那位先生,没有如约而至,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再去读读课文。

  汇报。

  指导朗读:“珊迪受伤了,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到了,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还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

  5、展开想象的翅膀。

  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回到那故事中去吗?让我们一起我看一看在小珊迪回来的路上,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学生汇报想想内容)

  6、体会作者的情感,丰富小珊迪的形象

  a、观察图画,展开联想,激发对学生的同情心。

  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张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推开小珊迪家破旧的`房门,你们看到了什么?

  b、带着你自己的情感,用心地读一读,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一下小珊迪在生命垂危之时那奄奄一息的声音在说些什么吧?

  c、指导朗读:“我换好了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都断了,就要死了。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

  d、感受小珊迪的形象。

  同学们,此时此刻,小珊迪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生自由交流后教师小结: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让弟弟找回那四个便士,他是那么的诚实;难道他真的不需要钱吗?的确,珊迪非常需要钱,可他没有留下不属于自己的钱。躺在床上的小珊迪就要死了,可他此时最牵挂的却是弟弟今后的生活,多么善良的孩子啊!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这个可怜的孩子死了。(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故事中,这位卖火柴的先生曾作出这样的判断:

  投影呈现: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____________人。

  三、课堂小练笔:

  我们忘不了这位可爱又可敬的小珊迪。同学们,听了小珊迪的故事,你一定有话想说,是吧?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四、结课

  正是小珊迪的诚实换来了一个陌生人的信任,正是小珊迪的善良赢得了一个陌生人的尊重,正是小珊迪的守信实现了他的心愿,让我们像小珊迪一样多一份诚实的面容吧,多一点守信的品质吧。那样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同学们,让我们像小珊迪一样,多一份诚实的面容,多一点守信的品质吧。老师相信,拥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最后我们用自己最响亮的声音为小珊迪送行吧!起立:“小珊迪,再见!”

  板书:

  小珊迪

  饥寒交迫:又薄又破 又红又肿

  饥饿:不惜降价卖火柴

  诚实:生命垂危时不忘还钱让弟弟送来

  善良:深切关心弟弟的今后生活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设计理念:

  本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八、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美丽的汉字王国里做客。(播放课件,路上有已经学过的“叫、叶、鸣、啦、听、吧”等字)你们看,通往汉字王国的路并不好走,有许多小花等着考考你们,我们只有读出花儿身上的汉字,才能顺利到达。

  师:祝贺你们顺利到达,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读过的汉字有什么特点?(都有“口”字)

  2、今天在汉字王国里接待我们的就是一些带“口”的汉字,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好吗?板题

  二、读儿歌,认识汉字。

  1、教师范读儿歌,要求听准字音。

  2、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反复读。

  把儿歌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4、指名读儿歌,纠正读音。

  5、小组比赛读。

  你有信心读好哪句儿歌?自由找伙伴,把它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导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3、出示7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选喜欢的字助词说句。

  小结:让学生谈谈游汉字王国有什么收获。

  后记:

  1、通过学习本课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汉字的兴趣,他们利用熟字加偏旁去识字。学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熟读儿歌。并且能掌握本课的方法编出了很多添口歌。以后要多采取类似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这节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充满激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学习本课的生字,大部分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能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朗读课文,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1、看卡片认读生字。

  二、指导书写。

  1、自由说说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笔顺规则等。

  2、学生观察教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书写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

  三、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tǔxiàchuìwèi

  ()泡泡()一跳()号()道好

  2、比一比,再组词。

  下()未()欠()

  吓()味()吹()

  几()合()土()

  叽(&

  nbsp;)哈()吐()

  你还认识哪些带“口”的字?写下来。

  3、按要求归类。

  未土笑森欠尖明众

  事哈笔品示汗舌晶

  左右结构的字:————————————

  上下结构的字:————————————

  独体字:———————————————

  品字形结构的字:————————————

  小结:这次游汉字王国,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3添口歌

  wèixiàqiànchuīhéwèitǚ

  未吓欠吹合味吐

  1:朱红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书写时能按要求说出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笔顺规则。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字形的方法,也就是用“口”加“下”字等方法来记忆字行。学生在田字格书写时也能把左右两边的字写匀称。但是,有的学生在组词写,以后在这方面多加指导。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好生字的音、形、义,能利用加部首的方法进行识字,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以后还要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部首查字法,掌握根据不同情况提取部首的方法。

  2.培养学生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能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部首查字法,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难点:会从一个字的多个义项中选择正确的义项。

  ☆ 教学准备

  ⒈多媒体课件。

  ⑴动画卡通猴。

  ⑵填表。(见教材)

  ⑶结合句子给小猴讲讲生字的意思。(见教材。)

  ⒉每组一张作业纸,作业内容如下所示:

  要查的字部首除部首外几画读音意思喉咙盛满背着囤里

  ⒊每人一本字典。

  ☆设计思路

  儿童是用图画、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把学生带到“伊佃园”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积极思考、乐于动手、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本课教学中卡通猴与小朋友交朋友、请小朋友解决难题等一系列情境创设无疑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支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部首查字法”是学生首次接触的知识实践能力,在教师示范引导的基础上上,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实践探究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知识,勇于触摸知识盲点,在心与心的碰撞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欢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一、激趣揭题

  ⒈教师激情介绍。(多媒体出示卡通猴画面。)

  小朋友,你们认识他吗?

  他聪明又好学,可喜欢读书了,因此大家又叫他博士猴。

  ⒉动画导入。

  小朋友,很高兴认识你们。昨天,我借了一本童话书,里面遇到好几个字不认识,(出示“腔、粮、酣、敲”。)这些字的上面又没注音,真是急死我了。你们能帮帮我的忙吗?

  ⒊揭示课题。

  要想帮小猴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只有学会一种新的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

  二、学习新知

  1.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⑴学习对话。

  ①学生自读对话内容。

  ②师生分角色朗读。

  ⑵领悟方法。

  学生交流师生对话的主要内容——提取部首的两个知识点。

  ①一个字中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查。

  ②如果一个字的两个部分都是部首,就按照取左不取右,取上不取下,取外不取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

  ⑶反馈练习。

  出示“苇、取、困”,让学生找出它们的`部首并说明理由。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卡通猴:我的难题就要解决了,我们快来找一找吧!

  ⑴教师示范。重点指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时,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找的部首项,然后在相应的笔画数中就可找到我们要查的字的页码了。

  ⑵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表格。

  ⑶集体交流。

  3.学习选择正确义项。

  卡通猴:字是认识了,可我还不懂得它们的意思,你们能给我讲讲吗?

  (1)教师讲解示范:(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一个字往往有几个义项,必须根据这个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从字典上找出正确的义项。)

  (2)学生实践练习。(人人动手查字典,同桌共同讨论生字的意思。)

  (3)全班交流。

  三、巩固拓展

  1.小组合作填写作业纸。

  2.全班交流。

  3.评出优胜小组。

  四、课外延伸

  卡通猴:小朋友真了不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本领——部首查字法。大家以后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可要勤查字典哦!这样,我们可以看更多的书、读更多的报、学更多的知识了。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最有效,最主动。一上课,教师就采用学生最喜爱的卡通画与大家见面的方式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无负担地、很乐意地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且表现得兴致盎然。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教师摒弃繁琐的说教,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对话朗读,畅谈学习收获,感知提取部首的基本方法。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效。部首查字法是学生以前未涉及的知识领域,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示范讲解。另外,学生练习、同桌合作练习的方式都给了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本质。

  这一环节的设计,补充了教材中没涉及到的训练内容,如:“盛”上下结构、多音字,“囤”全包围结构,它不仅让学生巩固了从各种结构的字中提取部首的方法,更让学生探究了一个了有多个读音时该选哪个读音的方法,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同时,小组竞争的练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学生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学习识字,增加识字量,了解有关百家姓的一些知识。

  2.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面。初步学习搜集和运用信息,和别人交流信息。

  活动重点:让学生认识自己班上同学的姓,了解有关百家姓的一些知识,了解综合性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与过程。

  活动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是本课难点。

  教学总课时:五课时。

  活动准备:

  教学总过程:

  一、准备阶段(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激发学生对自己姓什么这个问题感兴趣。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姓,确定探究内容。

  3.根据探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组内分工。

  4.指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数学老师姓XX,美术老师姓XX,我姓XX。

  你们也有各自不同的或相同的姓,请大家介绍自己姓什么吧!教师随机板书学生介绍的姓,让学生自己教读黑板上的姓,让全班同学认识这些姓。对你们自己的姓想知道些什么,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设计理念:用学生自己的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思考,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身边事物的`兴趣。)

  (二)确定探究话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归纳出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1.自己跟谁姓?

  2.自己姓的来历?

  3.有关姓的趣事。

  (三)寻求探究方法

  既然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哪你们该怎么办呢?(众说纷纭)

  老师归纳出可行的办法提出建议:

  1.请相同姓的同学分为一组,进行商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2.回去问家长,不懂就问长智慧!

  3.上网查资料,勤动手,万事解决不用!

  以上方法进行综合使用效果最好。

  (设计理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尝试解决问题

  1.每个同学都用上面三种方法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姓进行分组,同姓的分在一起确定组长。

  3.指导组长根据同学的特长分工。

  (出示要求:组长负责召集全体组员,安排具体工作;每组有资料收集员、资料整理员、成果汇报负责人等;做到每个组员有事做。)

  (四)布置探究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二、搜集整理阶段(两课时)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根据内容来分类搜集整理资料;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时逐步找出问题的答案;

  3.根据学生资料内容,帮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展示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经过辛勤的劳动,我们有了丰收的成果。

  (二)学习方法

  1.出示资料筛选标准(是否与提出的问题有关。)

  2.教师以“王”这个姓为例教会学生如何筛选资料。

  (1)“王”姓的来历?

  (2)有关王姓的趣事。

  要求:选择的资料必须与问题有直接关系,资料的排列要归类,要有序。

  (三)筛选资料(小组讨论,共同决定。)

  (四)形成观点

  以“王”姓为例指导学生找出前面提出探究问题的答案。

  (五)作业布置

  利用课余时间修改并完善本组的探究出的答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一~三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4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

  (3)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生读五个俗语,听说过吗?看看各自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说说意思。

  (3)教师适当补充。作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语,请同学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交流、讨论)

  (2)指名说一说,评议。

  (3)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指导读准字音。

  2.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3.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明白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4.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5.学生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指导观察书写格式,指名说说书写时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的`?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4.练习描红,及时小结。注意行款布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注意解释时的态度,说话要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表达是否流畅、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弄清本次口语训练的要求。

  3.指导:

  (1)读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应该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

  (3)从三中情况中任选一种,认真阅读、领会,并想清是向谁解释?解释什么?怎样解释?

  (4)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4.反馈。

  (1)指名说说被人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说说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后有什么收获?

  (3)评议小结:说话的与其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教后小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个偏旁“提土旁 ”。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4.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

  老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录音带

  学生:课前给你认识的动物、水果做名片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个家住在农村的小朋友丁丁,他非常热情,想邀请我们去他家玩。今天就让我们沿着田间的小路,穿过田野,一路欣赏两边碧绿的禾苗,一路欢唱,来到丁丁家的农家小院吧。(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情境图,播放小动物的叫声)

  二、识动植物名称,初步认词。

  1、读带拼音的词。

  小朋友,你们看,丁丁家的院子里有浓浓的树阴,绿绿的小草,真是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呀,小院里好东西可多了,你找找,说说你最喜欢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图上相应位置出示相应名称的词(带拼音),并读词。(例:当学生说出“黄牛”这个词时,出示词“黄牛”,同时播放“黄牛”的叫声。老师说:“你想跟它交朋友吗?请你亲切地叫一下它的名字。”学生齐读名称。注意正音:特别是“子” 该读轻声。)

  2、去掉图片读词。引导学生发现

  ①(课件演示)丁丁家的院子里东西可真多。不看图,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读词语) 你发现什么了?

  ②是呀!这些词宝宝可调皮了,分别是从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跑出来的,你能把他们领回去吗?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把词语分成两类。(不带拼音)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相机插入评价语:瞧,你那么准确地叫出苹果的名字,它高兴地出来跳舞给你看了!(点击后相关水果闪现)你是不是正确地叫出了花猫的名字呢?听听它快活的叫声,是在表扬你呢!(点击播放相关动物的叫声)如果学生拼得不正确,则说:唉呀,杏子不愿意和你见面,是不是你叫错了?哪位小朋友帮帮忙,提醒他哪儿错了?黄牛一声不吭,是不是你拼错了它的名字,它生气了?)

  ③连读词语,注意读得轻快、跳跃。

  三、自主认字和识词

  点击课件,剩下生字。这些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生字。

  1、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学习小组交流:

  (1)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请你教教组内的同学。

  (2)哪些字你现在还不认识,向你的学习小伙伴学习,并且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好吗?

  2、交流汇报。

  (1)哪个小朋友愿意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2)是呀!在家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自己看拼音学,还可以从电视、路边的广告中学习。

  还有哪些字你是今天才学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以后见面了还能认出来呢?(学生可能会说熟字带生字的方法,画画的方法,给生字编歌谣的方法等。)

  (3)小朋友可真棒!这些识字方法都是宝贝,快把它藏到你的智慧背囊里,以后可以帮你学很多字。

  四、学习韵文

  1、初步看图比一比。

  童谣里唱的'是什么啊?你听出来了吗?(比多少、大小)谁和谁在比呀?学生说说。同时在说时学习三个量词的用法,认识“提土旁”。。

  2、比大小比多少还能唱歌呢!大家一定很想学了吧?别急!我们先得把歌词给记熟,其实它就在书本第90页,大家快打开课本看看。

  3、学生自由朗读,读不准的可请同桌帮忙。

  (1)检查读,评读。(指名一生读,其余认真听,准备评)

  (2)会读了吗?来!咱们来唱拍手歌。

  齐念童谣。边拍手边念。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念童谣。

  (3)谁会背了?咱们来唱唱?一边唱一边表演。指名一个学生到台上示范表演。

  五、巩固生字

  1、开双轨火车读生字

  生字宝宝要出门了,大家还认识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

  2、游戏:过关斩将

  咱们该回家了,可路上设置了关卡,谁能读出词语来,才能通过,咱们快行动吧!(课件出示迷宫图)逐个认读词语。

  3、生活中应用:我的日记。

  终于到家了,小明回到家写了篇日记,大家来看看他写得好不好?六、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句子读:丁丁家的院子里有苹果树、红枣树。树下有黄牛、小猫。桌上放着一堆杏子、一个桃。一群鸭子回家了,一只小鸟飞来了。)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牛、羊"的笔画顺序。学生试写一个。

  3、展示学生作业,评议、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复习"颗、群、堆"三个量词。

  2、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1)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现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

  (2)指着图上的杏子问,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行吗?为什么?

  3、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 与“棵”的区别。

  看课件图片一颗枣。用量词颗来说说。再出示实物:一颗粉笔头、一颗糖、一颗小石子。随着出示,让学生用量词“颗”说说。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有的同学会说“一棵树”,是不是这个“颗” 字?为什么?卡片出示:一棵树。)

  4、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双鞋 一把扇子 一辆汽车

  一块西瓜 一个杯子 一双手 一台电视机 一幅图 一座房子

  一台电脑 一双筷子 一张桌子 一座桥 一列火车 一架飞机

  一排椅子 一篇文章 一本书 一杯水 一枝笔 一份报纸

  一条绳子 一串香蕉 一扇窗户 一棵树 -把剪刀 一个书包 )

  5、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6、创编儿歌。

  7、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三、写字环节

  1、出示"小、少",让学生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2、教师范写"小、少",学生仿写一个。

  3、师生共同评议。

  4、学生写字。

  四、课外拓展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教学札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本课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本课词语时,我力求引导学生“看着这些水果和动物,认认他们的名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自己试着拼一拼,读一读”、“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或水果,挑一个拼给大家听”。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在一个童话般的情境中,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处在“我想读”“我要读”的状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在学生学习时,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表扬、赞许,这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评价时,我改变单纯用语言评价的方式,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情境的特点,创设让水果闪现和动物欢叫的形式,再相机辅以童趣的语言评价,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词语生命力。学生处于这样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识字量大大增加,新课标中提出要让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达成这一识字目标呢?教学本课时我尽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识字,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留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学习本课时,学生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在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教案03-25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26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4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