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5 08:07:4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四年级同学有一定朗读课文的基础,语感较为丰富。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者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同学的多元感官潜心会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感受聋哑青年画鱼的“专注”,进而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学习主线】以同学提出的问题“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鱼是怎么游到纸上?”为线索, 由线和面,层层扣击文本。锁定青年人一丝不苟画鱼这一画面细细品读文字的内涵,铺设“青年专注画鱼 ”的情感主线,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随堂认识本课3个生字,通过感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和发展同学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中通过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感受“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为下文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作铺垫。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画家的美术作品,制作课件;

  同学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画家的美术作品,预习课文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鱼游到了纸上

  1、课件展示(录象)哇,多可爱的金鱼呀,金鱼在哪里游来游去呀?(水里)对,鱼离开水会怎么样呢?何老师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好奇怪——鱼游到了纸上,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你们能协助何老师研究研究吗?(板书课题)

  2、围绕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梳理并提炼同学提出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相机板书:谁让金鱼游到纸上?怎么游?)

  过渡:是啊,是谁让金鱼游到了纸上?鱼怎样游到了纸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自身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鱼游到了纸上

  初读课文,想对自身提出什么要求?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遇到不懂的字词把它画出来。(请多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身不认识的字词板书出来,放一边,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相机解决。)

  小结:同学真会学习,边读边把疑问记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一并解决。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边读边考虑(出示阅读要求),拿起笔划一划相关语句、语段,留下自身考虑的痕迹。别忘了和身边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三、再读课文,研悟——鱼游到了纸上

  (一)感悟鱼游纸上

  1、“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从那些地方让你感到金鱼仿佛在纸上游动?

  出示重点语段: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个别读,指导读正确。解决3个生字“苟、绣、挥”

  3、生字是我们读顺课文的钥匙,请同学们再把这段话读一读,鼓励读流利。

  4、从这段话里,你读明白了鱼真的是自身游到了纸上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读明白的?(仿佛)“仿佛在纸上游动”,原来青年人是把鱼画得很逼真,把鱼画活了。

  5、青年人是怎么把鱼画活的呢?让我们锁定青年人画鱼的这一幕,细细读读这段话,想想哪些词语能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6、板块预设:

  A、一丝不苟

  (1)“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马虎)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哪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你是怎么知道的?很好,积累词语有助于我们写作。

  (2)正是有着这种专注的态度,才干把鱼画活啊。你能读出这种专注吗?(个别读,老师同学进行评价)

  B、工笔细描

  (1)怎样才叫“工笔细描”呢?(同学个性化理解)你看老师工笔细描金鱼身上的部位——鳞片(板画鱼鳞)这是一种特殊的画技,你看出来了吗?画时要慢,要一丝不苟,这样才干把鱼鳞画得美观又逼真。

  (2)这位青年只是一丝不苟地画着鳞片吗?(不是)你从哪个词知道?(每个部位)哪些部位呢?(嘴巴、眼睛、鳍尾巴等)你想画什么部位?请以读代画。(预设评价语——好一个细致入微的姑娘,好一个一丝不苟的青年!你也能这样以读代画吗?)

  C、挥笔速写

  (1)画金鱼的动态用的是什么不同的手法?引出“挥笔速写”。“挥笔速写”可是豪放派的画技,谁能用读来体会体会?

  (2)指导朗读。个别试读时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如“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豪放了吗?你无妨来试试!”

  (3)让我们来豪爽地挥笔速写金鱼的尾巴吧!(师板画金鱼的尾巴)看,多么活泼可爱的金鱼游出来了。这一招,真绝!

  7、小结提升:同学们,这就是那位青年,美丽的风景没有吸引他,围观的人群没有打扰他,他只是在一丝不苟地画着金鱼。让我们静静地分享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一丝不苟。女同学读工笔细描这一局部,男同学读挥笔速写这一局部,注意读出绣花般的细致,读出豪爽派的挥洒。

  8、如此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此灵活多变的高超画技,怎能不让鱼游到纸上呢?俨然是出自画家之手的杰作呀!同学们让我们一睹为快吧。(课件展示几幅金鱼画作)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看画时的惊叹?(同学个性化表达)老师这儿有你这个意思的一组成语,请你读读。(出示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逼真传神、跃然纸上)

  (二)赏析鱼游纸上

  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

  出示语句: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谁来替这位女孩叫叫?个别朗读,引导评价。

  2、指导同学抓“哟”、“游”、“啦”从表情、动作、语气的角度读出女孩的惊奇。

  3、她这一叫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围观的人都纷纷议论着、赞叹着。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都听到哪些人说什么了?请把听到的写下来。

  出示小练笔:

  一位老人不住点头称誉说:“ !”

  一位青年 赞叹道:“ !”

  一群小朋友 叫道:“ !”

  (1)同学尽情抒发自身的感悟,表达对青年的赞叹之情。

  (2)反馈交流,引导恰到好处地使用“栩栩如生”等一组词语,为文句增色。

  四、释疑鱼游纸上

  对于上课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通过潜心研读,现在你解决了吗?用自身的话说说独特的见解。(个别检查)

  五、深疑鱼游纸上

  当“我”把“鱼游到了纸上”写在纸上给那位青年时,他平静地吐了一句话,请找一找,一起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同学们,此时你们又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同学的问题: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心里?鱼是怎么游到他的心里的?为什么说先游到了心里呢?)我们下节课再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去解决这些可贵的疑问。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猴、梨、将、谚、樱”10个生字,会写“拔、掉、杜、短、将、鸦、梨”8个字。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表演。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

  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

  [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

  二、初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纲,自学生字。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杜、鸦、梨”是形声字。)

  3、学生汇报识字的情况。

  (1)新字的字形(2)形近字(3)多音字(4)反义词

  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写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故事。

  (2)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梨树苗快成活的时候,乌鸦对它说:“梨五杏四”,猴子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喜鹊又对猴子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拔掉杏树改种桃树,杜鹃说:“桃三樱二。”猴子又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最后,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师设问: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

  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三个句子比较读,感悟出它们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样,从而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

  三、巩固识字、写字。

  [展示]

  1.整体观察字形:

  形声字“杜、鸦、梨”的分析,与记忆。

  2.“寸”字旁——耐。第四笔是“横折钩”,应一笔写出。五、六两个竖笔,右边比左边稍长些。

  3.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拔、将、短、梨、鸦”等字的书写。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

  2.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二)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一)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

  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

  1.请大家看1——3自然段,说说猴子首先种了什么树?(板书:梨树)

  出:梨子图片

  2、猴子是非常精心地照料梨树苗的,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又浇水,又施肥……)

  3、正当梨树快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看:乌鸦和猴子的朗读动画。

  4、乌鸦飞来了,干什么?说什么?谁来把乌鸦的话读一读?乌鸦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学们看他读得怎么样?(板书:乌鸦)

  乌鸦这段也读得很好,好像一只多嘴的乌鸦在呱呱。

  “猴哥,猴哥”是喊的,要快读,读得好。读出了劝说的'语气。

  (如生感受说得不到位,师指导朗读:“猴哥”要读得快些,读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读。)

  5、看:用“耐心”说话。

  (1)读这个句子。

  (2)想想我们一般在哪些情况下用耐心这个词语,“你有这个耐心吗?”是什么意思?梨树要五年才结果,你等不起的意思。

  (3)设问: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耐心这个词语呢?

  写作业需要耐心;事情多而杂的时候,需要耐心;我们学本领的时候需要耐心。如:我们学弹琴的时候,要有耐心才学得好。

  请同学们仿照这句用耐心说话:

  A、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背书、写话、读书,写字,我都一样一样耐心地做完了。

  B、我常常犯错误,老师总是耐心地教育我。

  (4)齐读这一句话。

  6、农谚“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说说看。(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要四年才能结果。)

  7、猴子听了乌鸦劝告的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课本是怎么写的?(对,五年太长,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板书:杏树)

  8、:拔掉梨树改种杏树的录相或图片

  9、“猴子一想”可理解为没怎么想。人家说,马上做。

  10、朗读指导:

  “对”读得快,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猴子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应该读出猴子的急噪心情。

  11、1——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12、总结本段学习方法。

  (二)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

  (1)按学法,学习4、5自然段。

  (2)按学法,学习6、7自然段。

  (三)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

  (四)讨论。

  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展示交流。

  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

  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

  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

  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五、作业。

  回家给家长感情朗读,或表演。

  教学反思:本课的 2、3自然段与4、5和6、7自然段的内容相近,结构相似,教学中,我首先以2、3自然段的学习为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猴子为什么没种成杏树,最后落脚在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上,并让学生互相评议,其余段落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个个都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说明

  本次写话教材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写话的题目“××真聪明”,这是半命题,由学生自由选择要写的人,根据人物名字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是文字提示,提示学生哪些事情可体现人聪明,所以本次作文和其他写人的事有所区别,所写的事一定要突出这个人的聪明才智。三是一幅插图,表现了学习和生活中体现聪明的情景,起到了引发学生话题的作用,但指导学生写话时不要局限于内容提示,要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学生独立选材。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多观察思考、遇事积极动脑。

  2.叙事清楚完整,符合要求。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叙事中体现人物的聪明,叙事生动具体。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以前读过的课内外写人的优秀习作。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明确写话的内容和要求。

  (2)启发回忆,确定写作素材。

  可组织学生开展“夸××”或“××真聪明”的活动,唤起学生的记忆,搜集能表现人物聪明的.材料。这样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又可选取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3)补充好题目。

  3.读写联系,体会写法。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如本单元的课文。

  (2)从课外的优秀习作中体会写法。

  (3)总结写法。

  让学生明确要表现人物的聪明,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可出示一篇典型“病例”,然后让学生讨论,体会写法。

  4.先说后写,修改完善。

  (1)个人练说。

  (2)同桌互说,互评。

  (3)选出好、中、差学生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4)动笔写话,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5.品读赏析,体验成功。

  (1)朗读习作,集体评议。

  (2)修改完善,同桌或小组内学生互相传阅,和大家分享作文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1个生字;会写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用学生喜欢的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在朗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在田字格中写好方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2、认识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指名读课题,读准儿化音。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课书里的11个汉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还记得它们吗?

  1、依次出示词语:

  ⑴数不清

  指名读;数不清是什么意思?想想什么可以说是数不清的?

  ⑵飘落

  指名读;飘落什么样,用你的动作演示一下。

  ⑶云彩

  指名读;

  ⑷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把这三个词放到句子中朗读句子。

  ⑸半空回答地方

  指名朗读

  三、初读

  1、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都通顺,读完后标出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请五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准确吗?

  四、细读

  1、出示图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问:你看到了什么?

  2、指导读句子,读清楚雨点多,雨点是从哪儿来的,怎么落下来的。

  3、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他们还聊起天来,他们都说什么了,请你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

  ⑴小雨点儿要去哪儿?谁能读清楚。

  有花有草的地方什么样,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

  小雨点儿,你们为什么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⑵大雨点要去哪儿?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什么样,你们见过吗?出示图片。

  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大雨点儿,你们为什么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⑶分角色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的.话。

  同桌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4、在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合作下,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让我们快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⑴眼前的景色你喜欢吗?

  ⑵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想怎么读这段话,自己试着读读。

  ⑶指导朗读这段话。

  5、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们喜欢雨点儿吗?

  6、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7、雨点儿听了你们的话,高兴极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课文吧!

  五、课中操

  六、指导书写方

  1、笔顺。

  2、要想把这个字写漂亮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生写。

  七、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

小学语文教案11-03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10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