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1 07:17:5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编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汇编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课《滋味》。本文写的是作者儿时生活中两件有滋味事。

  两件事两种滋味:前者是无滋味的痛苦,后者是有滋味的幸福;前者是满心盼望,临了却毫无感觉的懊恼、难受、失望;后者苦熬苦等终于让人感受到新鲜、刺激、美丽。正是通过对“品尝”两种不同滋味的描写,表现了这样的中心思想:无论是感觉不到的滋味,还是感受到的新鲜、刺激的滋味,都是生活的滋味,而只有经过自己主动努力体验,获得的才是最美的快乐。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这篇朴实的文章所表现的深刻内涵。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生动的描写及简练的议论及表达效果。

  3.联系生活获得生活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难点:从两件事得到的不同滋味中去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深意。

  [教学安排]两课时

  1.快速阅读,认清思路,合作、探究了解文章重要内容。

  2.品味生动的描写,联系生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

  3.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4.读写结合,根据自身情况,对“幸福”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引导学生走进八年级语文世界,走进“幸福”的单元。

  1.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美妙的,它需要我们仔细去品尝,去体味,不管是酸甜还是苦辣。体味生活的滋味,体味成长的感觉。

  2.教师提问:生活中你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事?这些事带给你什么感觉?

  3.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①检查预习,梳理字词,排除阅读障碍,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课《滋味》》。

  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幸福的滋味是抽象的,只有使之与生活的不同滋味联系起来感受。只有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官上的感觉,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以,导入新课是很有必要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再者,检查课前的预习,既可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又可提前告知教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学情准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初步解答。

  a.这篇文章的“我”是谁?写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b.文章写了哪两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本文写的是回忆儿时两件有滋味的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容易引起共鸣。内容明白易懂,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理清思路,从结构入手,分析概括归纳。教学时应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能引起共鸣的语句。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或简或繁,或易或难,都是通过出声的朗读来加深印象的。朗读中圈、点、勾、画、批为后面的朗读作了准备,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

  三、进一步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清楚“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吃杨梅的?

  2.我是怎样吃杨梅的?

  3.我是怎样焦急地等待放烟花的?

  4.根据文中相关语句,想象“我”放烟花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心理。

  (这一板块是在整体感知之后进一步挖掘文章内涵。从文本语言入手提出新的问题,为进一步品读课文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描写

  1.自主选择品味点,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各自交流品读语言的体会。

  (方法:全班分为6小组,每组6.-8人,进行研读、讨论,要求对第一课时中圈、点、勾、画的地方认真揣摩,体会作者意图。)

  过程:第一步,学生自读所选择的品味点;第二步,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探究,形成共识。

  (学情预想:学生可能找出值得欣赏的句子,但又不能说出好在哪里,此时需要教师指导。)

  方法指导:

  品味语言与领会主旨是一脉相承的,作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词、句等方面来表达特定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去品味,从而体会语言的美妙。例如:

  ①动词的.妙用。

  浅——从一个孩子的眼中看出杨梅逐渐变少的动态。

  塞——单纯地往嘴里放,而没有咀嚼、回味的过程。

  滚——与杨梅外形一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举——骄傲地、兴奋地要让人看到。

  涌——焦急等待后的喷涌而出。

  ②副词的特殊作用。

  “可惜”——“终于”——“终于”写出了度日如年的心情突然得以释放的兴奋。

  ③对比的鲜明。

  没吃到杨梅写杨梅的诱人。吃杨梅时的贪婪。吃完杨梅后的无味感觉。

  ④童话式的描写。

  像喷泉、金黄色的雨、金色的火焰、风中摇摆的稻穗……

  ⑤天真幼稚的内心世界。

  “那些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炮仗……”

  “我下决心……让他们大吃一惊。”

  “恨不得马上把它点着。”

  “我整天心神不定,魂不守舍。”

  “总算熬到……,草草吃几口,……溜……”

  “我甚至觉得天已经快要亮了。”

  (本板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语言的表达效果。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任何思维的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注重语言的品味。以上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学生自主合作与教师方法指导点拔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体味到语文的语言美。)

  二、研读课文,明确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中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在生活中努力做“真人”。

  教学设想:

  反复诵读,师生共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丰子恺。

  在儿童时代,看着大人们见多识广、样样都能干,特别是看着大人们有说了算的能耐时,都羡慕得不得了。可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反而对童年向往有加了,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向往自己的童年吧?为什么呢?

  (纯洁真诚,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富有童趣,没有学习负担)

  是啊,同学们都讲出了自己的真心话。其实不仅仅是你们向往童年,成年人同样如此,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画家丰子恺写他对他的孩子童真、童趣的无限憧憬和羡慕的散文《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丰子恺,浙江桐乡石门镇人,现代著名漫画家、作家。

  二.读文章,感悟“真”。

  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诵,可轻声跟读,找找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并划出你认为值得欣赏的词句。

  (播放课文配乐朗诵)

  师生互动,讨论:

  1.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

  瞻瞻: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人。模仿爸爸用小刀裁开了线装书……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

  ……

  2.文中除了写了很多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还写了什么?

  还抒发了失去童真的悲哀

  哪些段落抒发了这种失去童真的悲哀呢?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呢?

  §1,§8—11世俗生活,社会风气,教育弊端

  学生有感情(悲哀之情)地读这几段文字。

  3.简要小结本文内容。

  作者关怀孩子们的`心灵健康,赞扬孩子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往。

  三.品佳句,欣赏“真”。

  本文中有许多句子内涵丰富,所表达的感情复杂,针对下列句子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大家一起赏析。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如:为什么说“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因为大人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现。

  2.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如:为什么孩子们抱怨,“我”倒喜欢,孩子们感谢,我倒悲哀呢?

  ——孩子抱怨,说明孩子们还率真,所以“我”喜欢;孩子们感谢时,说明孩子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所以“我”悲哀。

  3.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如:为什么说孩子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世俗的力量太强大,终究要被世俗改变;作者这样说是激愤之词,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被世俗改变。

  四.谈体会,寻觅“真”。

  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或许现在看起来还有些“傻里傻气”,但它们却表现了我们毫不矫揉毫不掩饰的真性情,把它们讲出来吧,让我们大家共赏“真你的风采”!

  五.受启发,追求“真”。

  人一旦走出了童年,“真”便从他身上悄然褪去,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啊。你看一看社会上,人欲横流,诚信缺失,谎言连篇,水货遍地……人一旦失去了孩子们的率真无邪,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难道我们身上就没有与“真”相悖的事情吗?

  心底总有一些小秘密,不想把它们讲出来与父母、老师、同学分享。

  考试考得不好时,回答父母总是遮遮掩掩,闪烁其词,甚至有人还会撒点小谎。

  ……

  生活中不能离开“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愿同学们都能永葆一份儿童的纯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与“真”相伴,说真话,干真事,做真人。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恐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恐龙

  1、认识恐龙。课件出示恐龙图。相机指导学生认读恐龙。

  2、激活原有体验,开放学习空间。

  既然同学们都认识恐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谈谈恐龙怎么样?关于恐龙,你都知道什么?

  3、观看录像,感受恐龙的辉煌。

  的确,在大约两亿年前,恐龙有过一段十分辉煌的历史。那时,还没有人类,恐龙才是地球的主人,他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想不想亲眼目睹着庞大的恐龙家族,感受一下它们当时的辉煌?

  看了这段影片你最想说什么?

  4、亲身扮演,强化感知。

  戴上头饰加入恐龙家族,和恐龙们一起跳呀、叫呀。(放音乐)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出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再次练读。

  3、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随意说,及时纠正语音错误。

  4、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5、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句,读句子。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知识点: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

  2、你还读懂了什么?(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出示句子

  3、朗读指导与练习。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师: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课文告诉我们了吗?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

  2.再次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3.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一种说法是

  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一)师: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词语: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

  4.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3)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4)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2)地球一片黑暗。

  (5)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研究一下,该如何填序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二)关于恐龙的灭绝还有其他说法吗?自由读第3自然段。

  指名反馈。

  五、鼓励质疑,发散思维

  1、对课文提到的这些说法,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吗?

  2、关于恐龙灭亡的原因,是不是只有这几种说法?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第四段末尾的省略号)

  3、根据你掌握的科学知识,请帮科学家想想恐龙的灭绝还会有什么原因?

  六、巩固字词

  出示生字

  指名朗读,齐读。

  七、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2.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如:类书写时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笔。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

  3.学生练写,展示佳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园地教案03-01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社戏的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