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3 07:02:3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牧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2、能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儿歌《四季歌》。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2、能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儿歌《四季歌》。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课件、生字卡片、树叶状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小朋友,廖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四季歌]

  2、这首歌真好听,名字叫《四季歌》。

  真巧!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

  3、[出示课题]《30、四季歌》(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学习生字“春夏秋冬”

  (1)一年有四季,你们知道分别是哪四个季节吗?

  春夏秋冬[媒体出示]

  (2)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

  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

  (3)教学生用各种方法认识生字。

  2、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它各自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感受一下其中的美吧。

  (1)学生听课文录音。要求:听清每个季节都有怎样的特点?[课文录音]

  (2)学生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呢?

  3、这么美的.儿歌,老师也想读一读。

  要求:仔细听清每一个字的字音。[出示课文]

  4、在这首儿歌中其实还藏着两个生字宝宝,我们来跟它们打个招呼。[出示生字]

  叶:给大家猜个字谜(十张嘴),想想是哪个字?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谁来给“叶”找朋友?[出示词语学生读词]

  雪:读准音

  你们看到过雪吗?雪花什么样?[出示雪花图]

  [句式:()的雪花]

  5、感情朗读儿歌

  (1)四季的景色很美,在这首儿歌中,你最喜欢那一个季节?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交流,体会感悟,朗读这句话

  (3)请同学一起感悟朗读

  (4)师生合作朗读

  (5)配乐读儿歌[出示音乐]

  三、复习儿歌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风习习,树叶飘落,邮递员们给大家送来了许多树叶信!看,他们来了。(读词语)

  四、学编儿歌

  1、通过做送信的游戏,我们知道了秋天到了,树叶落了。[出示秋天图]

  你们观察到,秋天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变化呢?

  [句式:秋天到了,_____________。]

  2、那除了秋天,你们还知道其他三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呢?(可选择其中的一季来说,也可选二、三个季节)[出示四季图]

  (1)逐图来讲

  (2)四个季节连起来讲一讲(4人一人讲一句)

  (3)配乐朗诵自己的儿歌

  (如:春天到了,花儿开了。夏天到了,蝉儿叫了。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冬天到了,腊梅香了。四季真美啊!)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3

  一、课文说明

  《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后两行写鹅游水嬉戏时的情景: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图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才肯和大家见面。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快猜猜我是谁?

  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

  3、(放录音)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了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

  (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

  (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

  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

  (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5、(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连放数遍录音)。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唱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

  (3)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这首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棒!我听了非常感动!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集体、分组、个人)

  2、学习生字:咏、曲、项、毛、浮、绿、掌、波、拨、马、乌、鸟、写、毛、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新授。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空。

  2、学习写字。

  (1)出示:马、乌、鸟、写

  观察:在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吗?请你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

  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异同。(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儿、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空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毛、车、火”。(观察:与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

  让学生将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同学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安排。

  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4

  《大萝卜》: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个、不、回”3个生字

  2、复习三个单韵母“ɑ、o、e”,练习它们的四声。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复习笔画“横折”,能在老师指导下描写“不、个、回”。

  教学重点: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不、个、回”三个生字。练习“ɑ、o、e”的'四声。

  教学难点: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录音机、课文磁带、生字卡片、带声调的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揭示儿歌

  1、我们先来唱首歌,也可以请你的好朋友一起跳个舞。

  2、播放歌曲《拔萝卜》。

  3、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一说你看到过的萝卜吗?

  4、今天我们学得儿歌就与又大又红的萝卜有关。

  出示课题:2拔萝卜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在这首儿歌中,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同桌交流)

  2、这首儿歌中,还藏着不少生字宝宝呢,让我们来看看。

  3、出示生字:“不、个、回”

  4、再听儿歌,要求学生记住生字的读音。

  5、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的?(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6、指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生字:“不、个、回”

  (1)“不”:找好朋友指名读

  (2)“个”:猜字谜——人爬敢,高高在上

  (3)“回”:顺口溜——大口里面藏小口。注意笔顺指导。

  7、现在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家,再来读读这首儿歌。(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漏字。)

  (1)同桌互读儿歌。

  (2)小组比赛读儿歌

  (3)齐读儿歌,能背诵的学生合上书背儿歌。

  三、复习巩固

  1、游戏巩固生字

  (1)游戏“拔萝卜”

  (2)游戏“一字开花”

  2、口头扩词:回

  四、读儿歌复习拼音

  1、送信游戏,巩固单韵母“ɑ、o、e”

  2、ɑ、o、e都是单韵母,单韵母都有四种声调。

  老师边教方法,边做动作。

  3、声调就好比这辆滑板车,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当小车帮助读准四声。

  (1)自己练习按顺序读四声。

  (2)在小组内互相练读。

  (3)、如果老师把顺序打乱了谁还回读?

  (4)重点指导“ɑ、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练习。`

  4、读儿歌,找找儿歌中带有“ɑ、o、e”的字。

  五、书写指导

  1、复习笔画“横折”

  2、找一找“不”、“个”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笔画?

  3、学生自学笔顺后交流。

  4、教师示范,找准“横折”在田字格中不同的位置。

  5、学生照样子描写。

  六、拓展

  如果你看到这个又大又红的萝卜,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你还会哪些有关萝卜的儿歌?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5

  《数小鸡》: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毛、的、少、气”四个生字。认识笔画“横折弯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描写“气、少、毛”3个字。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拼读音节的兴趣;复习声母j、q、x,能拼读带有这三个声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鼓励学生背诵儿歌。

  教学重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毛、的、少、气”四个生字。

  2、能拼读带有声母“j、q、x”三个声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蜡笔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引入课题。

  1、出示图片。

  师述:一天早晨,一群可爱的小鸡正在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2、这时谁来了?它来干什么?读读课题就明白了。

  3、揭示课题:11数小鸡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要求边听录音,边跟着指读。

  (二)轻声读儿歌,圈出儿歌中的生字。

  (三)读儿歌,随机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儿歌中“毛、的、少、气”这几个字宝宝怎么读?

  小组交流。大组交流。

  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生字?

  3、学习生字“毛”

  (1)正音,读词语:毛茸茸(máorōngrōng)

  (2)学生交流:哪些东西也是毛茸茸的?

  4、学习生字“少”。和“少”字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

  5、为“气”找朋友:天气、生气、气象。

  三、朗读儿歌,尝试背诵

  1、师生合作读儿歌。

  2、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读儿歌。

  3、指名读。

  4、试背。(能背的小朋友可以一起背,背不出的小朋友可以看着书读。)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读句子:鸡妈妈和小鸡一起做游戏,发现少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黑鸡,鸡妈妈心里可着急了!

  2、看图拼读音节“jiā、xià、júhuā、húxū、jīqì”。

  3、照样子描写“气、少”。

  (1)教师通过板书把“少”的“先中间后两遍”的笔顺规则展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一些基本的笔画笔顺。

  (2)学生当堂练习书写“气、少”,教师时刻关注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