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6 07:41:0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共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共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的意思。

  4、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5、感受对子这种语言形式的优美,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信息资料】

  1、图片、生字卡、小黑板、课件。

  2、学生搜集的对子。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对对子: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对对子,比一比看谁接得快,谁的对子美。

  (如:师:我说“云对雾”,生接:我说“花对草”。)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对对子、贴词语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认识生字,在乐中感悟了句子,积累了词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

  2、谈话: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评一评自己吧,要是实话实说噢!

  (学生畅所欲言,揭示本单元主题──我们都有好品质)

  导语引入:

  “你爱劳动,我爱集体,他很诚实。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都是好孩子。”

  利用本单元的导语引入新课──揭示主题──好品质、好孩子,体现了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组织教材”的特点。

  二、自学

  1、借助拼音自由读:

  把字音读准,把对子读流畅。

  2、同桌互相读:

  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3、把自己读得不够好的字或对子多读几遍。

  三、识字

  1、学生读对子,教师依次贴出如下几个对子:

  是──非长──短赞──嫌

  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虚心──骄傲

  2、摘掉了所有生字的拼音帽子,你还能读吗?读了上面六组对子,你有什么发现?

  (互相提醒注意“诚、实、招”读翘舌音,“赞”读平舌音。)

  3、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4、巩固识字:

  ⑴对对子:

  学生用手中的字卡,一生举起“是”,手拿“非”字的同学立刻举起字卡,以此类推。

  ⑵看图贴词语:

  图一:

  两支铅笔,一长一短。

  图二:

  两个小朋友,一个热情地招待客人,另一个脸上表情很冷淡。

  词卡:

  长、短、热情、冷淡。

  学生看图,将词语卡贴在相应图画的下面。

  四、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6个字:

  引导学生观察你觉得哪个字难写。

  2、引导学生将字归类:

  本节课写好“冷、淡、情”3个左窄右宽的字。认真观察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其中的一个字,其余两个字学生自主练习。

  4、学生描红、临写,并展示写字成果。

  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字分类指导书写,有利于学生抓住规律,把握特点,自主写字。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自己的板书示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老师把上节课结识的生字朋友藏在了下面句子里,你还能认识他们吗?

  小黑板出示句子:

  1、妈妈待人很热情。爸爸待人很冷淡。

  2、王晓红虚心好学,诚实勇敢,赢得了大家的赞扬。

  3、我们要向别人学习,用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课前复现上节课要求认读的字,并把这些字编排在句子中,意在让这些字和孩子们反复见面,避免了认字多、巩固率差的弊病,而且这种复现方式完全符合认读的字的教学要求。即:在课文中认识,换个语言环境还能认识。

  二、朗读背诵

  1、和小组同学一起练读对子,请小组同学为你的表现打分。

  2、小组派代表朗读对子,其他小组评议。

  3、师生合作接读句子,生生自由组合对对子。

  4、背诵课文。

  三、感悟

  1、你最喜欢对子中的哪些词语,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3、选择你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练习

  1、我会读。

  2、你还能说出几个对子吗?你能像课文那样编几句对子歌吗?

  3、把你课外收集的好对子展示给大家看。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勇敢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文字

  3.想象布鲁斯怎样动员士兵进行第八次抵抗,写一份动员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

  难点:紧扣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在课文的空白处发挥想象,练习写动员书。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主要内容。

  1.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次》。

  2.【课件出示词语】这些是课后习题3中的词语,谁能响亮地读一读?

  3.有两组反义词藏在这里面,你发现了吗?(板书反义词)朗读

  4.看着这两组词语,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故事。(教师简述故事内容)

  二、品读感悟,把握人物精神。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孩子们,蜘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多普通、多不起眼啊!它是怎么让几乎失去信心的王子重新振作起来的呢?请大家慢慢地、细细地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蜘蛛?可以在课文中圈一圈,划一划你认为重要的一些词句。

  2.一读: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感悟,教师及时板书。

  4.二读,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第四句话:【课件出示语句】“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1)读词语“结了断,断了结”。你有怎样的感觉?能换成“断了结,结了断”吗?为什么?

  (2)比较“结了断,断了结”和“断了结,结了断”的异同,体会次序变化的作用。(“断了结,结了断”让人感觉总是蜘蛛结网总是失败,没有希望成功了;“结了断,断了结”就说明这只蜘蛛并没有灰心,坚持不懈。)

  (3)分组朗读句子,齐读句子。

  虽然蜘蛛结网还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一样感受到了蜘蛛怎样的精神?

  (4)小结阅读方法:读书应该抓住关键词反复品味,写作文也要在用词上多花点心思,动点脑筋。

  5.三读:找关联,回归文本

  (1)蜘蛛结网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少有人专心地看蜘蛛一遍又一遍不停地结网,那为什么布鲁斯会注意到,并且长时间地去观察这只小蜘蛛呢?(都是七战七败,有着共同的遭遇)

  (2)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课件出示语句】“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现在读完了第三自然段,我们再来想一想,“几乎”不能删去还有没有别的理由?

  教师引导:一个完全失去信心的人是万念俱灰的,不会再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正是因为布鲁斯没有完全失去信心,他才会从无意中看到的这只小蜘蛛身上受到启发,看到希望。所以,面对困难、面对敌人,取得胜利的真正的力量往往来自于我们自己,来源于我们的内心。(齐读句子)

  6.小结阅读方法:读书时应该经常把前后文联系起来,这样会对一些重点词、重点句子有更清晰的理解、更深刻的感悟。

  7.指导朗读:现在,让我们用布鲁斯的眼睛再来看看眼前这只坚持不懈的小蜘蛛。(齐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课文: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布鲁斯感动极了,他——

  2.王子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

  3.教师情境渲染,以情激情:【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

  ——是啊,布鲁斯王子心想:蜘蛛都能干第八次,难道我堂堂一个王子还不如一只小小的蜘蛛吗?不!绝不!于是他猛地跳起来,喊道——生齐读“我也要干第八次!”

  ——作为王子,难道我真的要放弃抗争,眼睁睁地看着国土沦丧、国家灭亡吗?不!绝不!于是他猛地跳起来,喊道——生齐读“我也要干第八次!”

  ——难道我真的能忍心看着我的人民家破人亡、背井离乡吗?不!绝不!于是他猛地跳起来,喊道——生齐读“我也要干第八次!”

  3.教师:是的,布鲁斯喊出是信心,是决心,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习第五自然段

  1.信心百倍的布鲁斯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读。

  2.在第八次战斗前,布鲁斯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哪件事最重要、最关键?为什么?(“动员”最重要,因为没有信心的军队即使人数再多也没有战斗力,也不可能战胜敌人。)

  3.假如你是布鲁斯王子,你觉得怎么说才能打动他们,使他们振奋起来,跟你一起进行第八次抵抗呢?

  4.现在你们就是布鲁斯,请你写一份动员书,一定要能鼓起人们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5.交流动员书,指导演讲。

  6.正是因为有了激动人心的动员,苏格兰人民才有了勇气与信心,他们拿起武器,跟着布鲁斯王子投入了第八次战斗中。谁来读读最后两句话?

  此刻,你心情怎样?再次朗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文本主旨。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板书):由灰心丧气到再次充满信心、从七战七败到第八次获得成功,布鲁斯王子靠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2.如果布鲁斯在第八次抗争中又失败了,你们认为布鲁斯会怎么做?第九次、第十次呢?

  3.小结:这“第八次”既是指蜘蛛、布鲁斯在第八次的坚持中获得了成功,更是向我们宣告了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一起来响亮地读一遍课题。

  4.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你们会进行“第八次”吗?

  5.在结束这节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乌龟陶陶。在《犟龟》这本图画书里,陶陶听说狮王二十八世邀请所有的动物参加他的婚礼,就立即出发。一路上发生了哪些事呢?他赶上婚礼了吗?同学们可以找来这本书读一读。读完了故事,请同学们联系本课的内容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

  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分析课文。

  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2、抓住作者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较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⑵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⑶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

  ⑷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

  ⑸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并在读、悟后,认识到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

  4、齐读11、12节。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回到住地的作者,对偶然相遇的扫路老人念念不忘,他会在心里叨念些什么呢?

  1、相互议一议。

  2、个别发言、交流。

  3、写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习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体会“我”与刺猬相处的和谐融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对刺猬有多少了解?谈一谈。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三、 精读1——5自然段

  1、 师:作者在散步时,意外发现了一只刺猬,这无疑是作者的意外之喜。对于刺猬来说,跟作者的不期而遇,意味着什么?

  2、 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然后交流。

  3、 预计交流内容:刺猬很害怕……相机指导朗读

  4、 让学生带着体会再读1——5自然段

  四、 精读6——11自然段

  1、 师:看着这只可爱的刺猬,作者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用呢帽把它带回了家。刺猬被装进了呢帽,在黑暗的'世界里,等待它的是什么呢?

  2、 默读课文,然后交流。

  3、 作者有是怎样对待他的呢?从中你们体会到什么?相机有感情朗读

  五、 精读12自然段

  1、 自由读文,看从文中了解了什么?

  2、 交流

  3、 想象一下:作者还会怎样善待刺猬?

  六、小结。

  在这个蔚蓝星球上,有许多与我们朝夕相处上的小生灵,它们一直与我们和谐相处上,我们要更加珍爱这个美丽祥和的大家庭,爱护环境,保护动物,让人类与动物共享碧水蓝天。

  板书设计:

  自卫 攻击——狠狠地用利刺我

  发现刺猬 善游——松开刺毛游上岸 尊重习性

  陌生:朝四下望 试着跑 躺着不动

  刺猬 彼此相处 适应:跑来跑去 闻闻嗅嗅

  安家:拖报纸 刺苹果 科学相处 生活融洽 倒牛奶 喂面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

语文教案(经典)08-07

(经典)语文教案07-25

语文教案【精选】07-23

[经典]语文教案07-23

语文教案[经典]07-23

语文教案(经典)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