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5 07:14:0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实用的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实用的语文教案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沪教版培智实用语文第一册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自我,熟悉家庭、学校的环境和人员、认识常见的动植

  物和自然现象。认识常见的生活用品。

  2、学会饮食、穿衣、如厕等基本技能。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适应学校生活。

  4、识读简单字词、会书写简单笔画

  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

  生习惯。

  总课时:65课时

  第一单元头手足

  教学内容:沪教版培智实用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

  第二课《耳鼻口目》。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学会指认,了解其作用

  2、识读字词、会书写笔画

  3、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重难点: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识读字词

  第一课人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P1-P3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B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描写基本笔画:点。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读准音,理解意。

  2.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看图认读字词

  教具:挂图、字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神气!(纠正学生坐姿)

  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大公鸡》jq

  大公鸡,真美丽,红红的鸡冠花花衣,每天清早喔喔啼,它叫我们早早起。

  三、新授

  看图理解图意

  1、出示挂图:人

  问:这是什么?

  师领读,学生齐认读(要求A组学生必须认读B组学生尽量认读。)

  说话:我是人,你是人,我们都是人。

  学生齐读

  2、出示挂图:头

  问:这是人的什么?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

  老师指名读

  3、出示挂图:手

  问:这是人的什么?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

  老师指名读

  4、出示挂图:足

  问:这是人的什么?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

  生答师小结:脚又可以叫足。(分清腿和足)

  出示字卡:足

  再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指名读,

  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5、齐读四个生字:人头手足,

  老师找个别学生读,纠正错误发音

  四、总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我们的身体部位:头手足,同学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部位,保持清洁,不要受伤。还认识了四个生字,希望同学们以后见到它们能够认读它们。

  五、作业

  A组同学自己复习书中图片含义

  B组同学在帮助下复习书中图片含义

  六、板书设计

  图1图2图3图4

  头手足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认自己身体部位

  教具:挂图、字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纠正学生坐姿

  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小白兔》tai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三、复习、新授

  出示挂图让学生指认

  导入: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头手足,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它们都长在身体的哪里。

  1、老师边指图片边指自己的身体部位示范给学生看。

  2、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

  师:你的(头、手、足)在哪里?

  A组学生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

  B组在老师知道下完成

  3.游戏——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

  老师出示词卡,学生指相应的部位,并读出字。

  四、指导读书

  读书时要做到哪些呢?

  1.学儿歌:脚放平,背挺直,肩要平

  2.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

  五、总结

  昨天认识了头手足,今天我们又知它们长在了哪里,希望同学们下了后能够好好复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笔画书写笔画

  教具:挂图、字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纠正学生坐姿

  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大公鸡》jq

  大公鸡,真美丽,红红的鸡冠花花衣,每天清早喔喔啼,它叫我们早早起。

  三、复习新授

  出示挂图,请学生指认自己相对应的身体部位。

  导入:大部分同学已经能够认识头手足了,而且也能正确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了,那今天咱们再来认识一个关于汉字的新朋友笔画。我们今天要学的笔画叫做:点

  (在多媒体上出示课件)

  1、问:这个笔画叫什么?

  老师领认读,学生齐认读,个别读

  2、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笔画:点

  学生书空,上黑板练写

  2.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认识竖中线和横中线。

  3.在田字格中点的书写。

  (1)看一看书上点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2)师范写,生描红。

  (3)在田字格中书写。

  4.讲解写字姿势:

  (1)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笔,手指稍稍弯曲,不使劲握笔杆。师巡视指导。

  (2)写字时,头要正,上身稍向前倾斜,左手压住本子,右手轻轻移动。

  (3)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端一寸。

  六、总结

  看图认读生字。

  七、作业

  A组:书写基本笔画:点。

  B组:描写基本笔画:点。

  板书设计:图1图2图3图4

  手足人头

  (点)

  第二课耳鼻口目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P4-P6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口、耳、目,会认读,理解意。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口、耳、目。

  3.用“这是**。”句式练习说话。

  4.学习基本笔画:横,并会书写。

  B组:

  1.学习生字:口、耳、目,发音正确,理解意。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口、耳、目。

  3.描写基本笔画:横。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口、耳、目,会认读,理解意。

  2.用“这是**。”句式练习说话。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看图认读字词

  教具:挂图、字卡

  教学过程:

  一、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小白兔》tai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二、复习导入

  看卡认读:

  人、头、手、足

  学生齐读并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

  师:我们头上有什么呢?

  三、新授

  1.看图认字。

  出示挂图:口

  问:这是什么?

  师领读,学生齐认读,指名读

  师解说嘴又可以叫做口

  师出示字卡:口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指名读

  问:口可以做什么?

  学生练习说(吃饭喝水唱歌说话。。。)

  2、出示挂图:耳

  问:这是什么?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

  师出示字卡:耳

  学生齐认读,指名读,纠正错误发音

  问:耳用来干什么?

  学生自己练习说

  3、出示挂图:目

  问:这是人的什么?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

  师小结:眼睛又可以说成“目”,板演象形,

  出示字卡:目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指名读

  学生齐读三个生字:耳鼻口,找个别读,纠正学生错误发音。

  4、练习句型:这是XX?

  师指挂图:这是什么?

  A组学生独立练习说完整句子

  B组学生在老师辅助下练习说

  四、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身体部位耳鼻口,希望同学们能爱护身体部位,保持清洁,不要受伤。还认识了四个生字,希望同学们以后见到它们能够认读它们。

  五、作业

  A组同学自己复习所学内容

  B组同学在帮助下复习所学内容

  C组同学家长负责把课堂内容重新讲解给学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认身体部位

  教具:挂图、字卡、PPT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纠正学生坐姿

  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小白兔》tai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三、复习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生字词,继续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并没有明确写出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儿去了,他怎么知道“必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必须在学习全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因而有必定难度。

  课前准备

  1.配乐感情朗读磁带、录音机等。

  2.灰雀鸟的插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题意,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课题《灰雀》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谁能猜猜它可能是写什么内容的?

  (学生可能答出:写灰雀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它怎么可爱;也可能答出写与灰雀鸟有关的故事等等。)

  你们谁说的对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后就全明白了。好,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是:在自己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老师提出的预习内容。

  二、自读课文,完成预习

  (一)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生字字音读准确,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

  (3)按五步识字法自学生字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可用齐读,个别读,互相读多种形式检查读书是否正确、流利。生字读音是否准确。

  (2)检查共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学生查字典对词语理解情况。

  坚定:不动摇。

  惹人喜爱:惹,引起;引起人的喜爱。

  (4)了解学生如何记忆生字的:

  郊、惹、渣三字可用旧字加偏旁方法记。

  散:注意右边是四笔“攵”。

  或:偏旁是“戈”字旁。第五笔是“”不要写成“一”。坚:上下结构,下边是“土”。

  (5)练习用生字组词。

  要求先组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再组其他词语。可指出“散”是多音字:(sǎn)

  郊外,(郊区;郊游)散步,(散心;零散)

  惹人喜爱,(惹怒)面包渣,(土渣,渣土……)

  或者,坚定,(坚强,坚实,坚固)

  (6)指导书写:本课生字较少,又学过自学生字方法,因而本课可先把生字词学会。

  (7)作业:①写生字词。②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生字,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围绕灰雀发生的故事,教育我们学习小男孩的什么品质,还要通过感情朗读,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你们必定很喜欢这个故事,这节课我们看谁学的好,理解的深入。

  一、逐段学习,理解内容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1、2两句什么意思?与下文是什么联系?

  2.列宁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样的鸟?这鸟为什么惹人喜爱?从哪儿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它们?从这个自然段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读读。

  (共有6句话。第1、2两句写列宁养病期间每天去公园散步,这是交待事情的起因。)

  (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①因为它长的美: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②它们活泼可爱,叫声动听。)

  3.理解:“欢蹦乱跳”,“非常”各是什么意思?

  (欢蹦乱跳:又蹦又跳,很活泼好动;非常:特别的意思。)

  4.比较句子;把上边两个词语去掉再读读这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书中原句好,因为“欢蹦乱跳”把灰雀活泼可爱的样子写活了,“非常”一词写出可爱的程度之深。充分体现了这三只灰雀引人注目,惹人爱。)

  从哪儿看出列宁很喜欢它们呢?读出这样的句子,画出表现喜爱的词语。说说你对加黑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视这三只欢乐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前面提到列宁每天都要来公园散步而且每天都来看鸟。这里的“每次”,实际就是“每天”,“都要”:没有一次不停下来的,起强调作用。仰视:抬头而且是带着喜爱心情观看。经常:多次,常常。这句话意思:列宁每天都来看鸟,而且都仔细地,怀着喜爱的心情抬头观看着,还常常带面包渣和谷粒喂它们。可见列宁对这些鸟爱之切,爱之深。

  以上是训练学生先会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而且会先在理解重点词语基础上再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临时这样训练下去可提高学生爱动脑习惯,提高他们分析理解能力。

  (二)我们接着往下学,看看列宁这样喜欢的鸟发生了什么变化?

  接着指名读2~10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哪只灰雀不见了?

  2.列宁当时什么态度?从哪儿可以看出?

  3.列宁与小男孩有几次对话?每次对话列宁与小男孩的思想感情是怎么变化的?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这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很焦急:从“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可以看出,在“周围的树木中”说明列宁走了很多地方,“找遍”,说明列宁找的很仔细,找了很长时间。列宁与小男孩有四次对话。第一次列宁问小男孩看见过那只灰雀吗?小男孩说没看见。第二次,列宁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小男孩说,从中小男孩感到列宁对这只灰雀很担心,也很关心,列宁的爱鸟之心对小男孩是有触动的,因而第二次小男孩没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小男孩内心思想活动是很活跃的,他此时态度已有所变化,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还没有勇气。当列宁第三次自言自语时,什么叫“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小声说,一般在心中有事,总放不下时就会自言自语。)小男孩被列宁爱鸟之心深深打动了。“多好的灰雀呀”,表达列宁对灰雀喜爱之深,“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如果把“自言自语”“可惜”两词去掉,与原句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去掉这两词,只是说他知道这鸟丢了,再也不会回来了,课文原句却表达了列宁对于灰雀的丢失无限惋惜之情,心里总放不下,因而自言自语。列宁虽然此时是自己对自己说,可小男孩听见了,被列宁爱鸟心切深深打动,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就看看列宁说:“会飞来的,必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但此时从小男孩说话时的神态:“看看列宁”,说明他说话时还有点心虚,胆怯,但必定是说出了鸟的下落。但列宁没亲眼所见,也不知是真是假,因而紧紧追问了一句,这时小男孩完全觉悟了,并已说出鸟没有死,因而坚定地回答:“必定会飞回来!”,“坚定”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原意是:坚决、不动摇。在课文中是讲小男孩说话时态度是肯定的,不含糊的。我们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鸟是被小男孩捉去了。我们怎么知道的:是小男孩自己说话时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断定他知道鸟的下落。

  以上是在老师引导下,围绕提出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对四次对话进行分析、理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在分析理解过程中可再适当围绕重点句,重点词增加一些问题。这是的'重点部分,是表现小男孩思想品质变化过程,要抓住这一点认真分析。

  4.我们把列宁与小男孩对话这部分有感情地读读。谁能说说读出什么语气?

  (读出列宁对灰雀喜爱之情,丢失后惋惜之情。要读出小男孩思想变化,每次对话语气是不同的,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也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还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分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等形式进行。

  (三)小男孩说的是不是事实呢?接着往下学。最后齐读11~13自然段。思考:

  1.这只丢失的灰雀是怎么回来的?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为什么?

  (这只灰雀是小男孩送回来的。因为列宁看到鸟的同时看到那个小男孩站在白桦旁,低着头。从这儿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自己错了,很懊悔,很不好意思,所以低着头。)

  3.从小男孩的表现说明什么?

  (说明他是诚实的。)

  4.列宁为什么没再问那个小男孩?你认为列宁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是诚实的?联系上下文想想。

  (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

  从三方面看出小男孩是诚实的:一是从他坚定的态度,二是第二天果然又看到了灰雀,三是看到他低着头。)

  5.“果然”是什么意思?(和预料的一样。)

  6.列宁什么时候已预料到这鸟在小男孩那儿?(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必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预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7.列宁为什么会和灰雀说话?

  (看到他喜爱的鸟又回来而高兴,也是为小男孩能知错就改而欣慰,他表面是在和鸟说话,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

  教师: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听不懂人话的,他这样做一方面像同学们刚才说的,表达了他为鸟飞回而高兴,为小男孩知错就改感到欣慰。同时也表现了列宁很幽默,很注意教育别人的方式方法,这样做维护了小男孩的自尊心,不至于使他很难堪。

  8.读出列宁的幽默感及高兴的心情;再把11~13自然段读一读。

  9.开始小男孩不是说“没看见”吗?为什么你们说小男孩是诚实的。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见解。)

  感情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列宁怀着深深的爱鸟之情去寻找丢失的鸟。这爱鸟情感动了捉走鸟的小男孩,小男孩自觉改正了过失,可双方都不公开说出,这种双方相互理解,又很幽默的感情,应通过感情朗读深刻地表达出来。小男孩从不承认到认错又到改错的一系列语言、神态的变化,反映小男孩还是单纯,可爱,诚实的,要引导学生读出与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同伴的内心情感变化,加深对“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可爱的”的认识。

语文教案 篇3

  一、检复导入

  1、茫茫宇宙,浩淼苍穹,吸引着多少人去探寻。可是,回顾人类的航天历程,却是曲折而坎坷的。不知有多少科学家、宇航员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人类的航天事业。科马洛夫——前苏联的一名优秀宇航员,就是其中的一个。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悲壮的一幕》这篇课文。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呢?

  (科马洛夫驾驶着联盟1号宇宙飞船圆满完成了任务后准备返航,却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打不开降落伞了。两小时后,飞船将坠毁,科马洛夫将殉难。)

  2、今天,让我们穿过时空岁月,一起来到前苏联的地面指挥中心,和科马洛夫一起度过最后的两个小时,深切感受那悲壮的一幕吧。

  二、整体感知。学习第二段。

  (一)品读汇报工作

  1、听录音感知课文,想一想在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里,科马洛夫做了些什么?(汇报工作、与亲人告别、与全国人民告别)

  2、自由读课文中描写科马洛夫汇报工作的部分,直到读出感受为止,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3、交流:

  ①“他很激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面临死亡的关键时刻,科马洛夫见到了亲人,自然异常激动,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想到的是比生命更重要的.飞行探险情况,必须先向首长汇报,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一个“先”字显示了他把科学考察情况看得高于一切的可贵精神,没有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能做到这一步吗?短短一句话,闪烁着科马洛夫的人格光辉。

  ②“……神情从容……”(工作时间之长,工作态度之认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是从容不迫、一丝不苟的工作着)

  ③“人民的心不由得加剧了跳动”

  (反衬出科马洛夫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二)品读与亲人告别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科马洛夫把工作、把科学放在了第一位。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和亲人之间也有着浓浓的亲情。当70分钟的汇报结束后,科马洛夫终于把他所剩无几的时间给自己的亲人了。

  1、认真朗读科马洛夫与老母亲、妻子、女儿告别的场面,在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使你感动。选择其中的一个场面读给同桌听,请同桌指点指点。

  下面谁能把你刚才读给同学听的内容有感情的读给全班同学听。

  (你能具体说说什么地方使你感动吗?)

  ①向母亲告别:指名读,评议,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为什么心如刀绞,科马洛夫脸上在笑心在流泪的悲痛心情。

  齐读。体会母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亲情。

  ②与妻子告别:听范读想象科马落夫与妻子告别的情景。

  生离死别就在眼前,科马洛夫的心中澎湃着怎样汹涌的情怀啊,可是,他只是深情地望着妻子,透过深情的目光你能猜到他想说些什么?

  科马洛夫有那么多的话要对妻子说,为什么不说出来?

  是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③、和女儿告别:

  话筒递到了女儿的手里了,面对年幼的女儿,科马洛夫的神情与告别母亲、妻子有什么不一样?

  自由读与女儿告别的情景,讨论科马落夫两次落泪的原因。

  谁能把科马洛夫与女儿告别时那种既不舍又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3、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品读与全国人民告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他的生命也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毅然把时间留给了人民。

  1、指名朗读,指导朗读。

  你的朗读让我们热血沸腾,你读出了科马洛夫的心声。科马洛夫在与全国人民告别的时候没有悲伤的话语,只有为科学献身的壮烈情怀(出示小黑板)齐读,理解火与光。

  2、男女生分组赛读。

  (四)学习第三段

  (科马落夫深情地告别了深爱着的亲人,豪情万丈地告别了关注着自己的全国人民,为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让我们再一次亲眼目睹那悲壮的一幕吧!)

  引读轰隆……省略号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三、总结拓展延伸

  1、课文为什么要以“悲壮”为题?“悲”体现在哪里?“壮”又体现在哪里?

  2、是啊,科马落夫不仅是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全人类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不仅活在前苏联人民心中,也永远活在全人类人民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英雄的名字,永远记住悲壮的一幕。

  3、

  其实,在人类发展太空的历史上,这类悲剧不是只发生一次,(出示)虽死犹生的太空英雄

  1967年1月27日,美国三名太空人怀特、格里索姆和查菲随着一声巨想而遇难。

  1968年3月27日,前苏联联盟号太空船爆炸,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遇难失事。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宇宙飞船升空时发生爆炸,七名太空人殉难。

  20xx年1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返航时发生爆炸,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难。

  你有什么话要对太空英雄说吗?

  四、作业:探索宇宙充满了危险,但永远抵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请广泛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以宇宙之旅为主题出一份手抄报,籍此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板书设计:

  悲壮的一幕

  人民万岁!科学万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备课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