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31 10:45:0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汇总6篇

语文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五个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会写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达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品读诗歌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质疑:课文还有不会读的吗?

  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4.认读生字并组词。

  质疑: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5.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三、浅悟课文。

  1.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2.交流。

  四、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导: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波爷爷的诗《带雨的花》,这首诗真美,把你把我都深深的陶醉了,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19课《带雨的花》,那谁还记得,这首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作答。

  师激情导入范读文本。(意图:学生在引导下回忆所讲内容,积淀情感。)

  二、教师范读课文。

  师配乐范读课文。调动兴趣:你们想有滋有味的读读吗?(意图:教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促使学生有朗读的欲望。)

  三、细读文本,深入品味,并指导情感朗读。

  1.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去体会文中小女孩当时的心情。

  (1)找生说说自己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的经历。

  (2)教师通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偷偷的” 、“尽情”等词语指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

  2.以文中的“我”偷跑出去都发生了哪些开心的事为主线索,继续朗读文本。(出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追过蝴蝶?说说自己追蝴蝶的情景和当时的心情。并体会着去读读文本。

  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他们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3.继续故事情节的发展。找生读3、4小节。

  师提问:小鱼小虾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乐趣,小女孩是怎样对待它们的?指导:下保证时的态度?

  师小结,过渡到下环节。

  4.朗读5、6小节。

  (1)师提问:下雨了,人们都在跑,小女孩又是怎么做的.?生回答并体会试读文本。

  (2)教师追问:她给妈妈采花时心情怎样?都想到些什么?生回答,并体会着读文本。

  (3)指导“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最后为什么用感叹号?出示大屏幕。

  教师小结标点的作用。 (意图:标点符号的设计达到文本性和工具性的结合。)

  5.故事的尾声。

  师过渡:玩了那么久,也玩痛快了,现在该回家了,此时小女孩是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自读第7、8小节。

  (1)学生自读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当时小女孩的心情怎样?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着小女孩当时的心情读。

  四、小练笔。

  回到家里,小姑娘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说说心里话。(课上时间充足可在课上写在小本本上。)

  (意图:换位思考,让孩子体会做家长的那份爱与关心,注重听说读写结合。)

  五、回读整首诗,整体感悟。

  1.配乐朗读文本,并思考文中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同时板书主要词语)

  2.在美妙的音乐中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结束本课。(播放音乐)

  (意图:整体感知文本,体会诗歌的韵味美。最后音乐中升华朗读。)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北风席卷大地,冻僵的白草被风折断,胡地的天空八月就飞舞茫茫大雪。好像一夜里忽然刮起了春风,千万棵树上的积雪如梨花盛开。本来让人心生寒意的严冬,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如此富有生机!那梢头的片片积雪哪里是雪,分明是簇簇相拥的梨花啊!诗人送别朋友归京,本是让人难以割舍的离愁别绪,但作者知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今日一别,明年开春定会重逢,既是这样,为什么不能好好地为即将到来的春天高歌呢!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如官等8个生字。注意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诗人的情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会背哪些古诗?(指名随意背诵古诗20首)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谁认识。(板书:岑参(加拼音)。学生随教师多读几遍。(简介作者)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善于描写冬天的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后人对他文章中的两句诗偏爱不舍。想知道是哪两句吗?现在就让我们与岑参一路同行,去体会他诗中的意境吧。(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齐读课题。[用送组词:送别、送行]

  这首诗就是一首送别诗,现在就听老师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你把它圈起来。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2.检查自读情况,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样记住折、梨的?(生汇报识字方法。)

  点拨:

  (1)梨是形声字;他它能组什么词?

  (2)折是翘舌音,也是多音字,还念shé;与拆区别;生书空。[板书: 折:zhé(打折) shé(折本)]

  3.说一说:诗中写什么时间的`景色?又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点拨:(1)冬天的风是什么样的?(幻灯出示:北风声)

  (2)播放风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 白雪皑皑,北风呼啸,看到这样的一幅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出示雪景图)

  (4) 好朋友要远行,但不久的将来你们还会重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结合每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4.配乐诵读全诗。(个人读、评价读、小组比赛读)

  5.背诵诗句。(男女生比赛读、背)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官、送、归、折、胡、如、树、梨

  2.认读、组词,用送行说话。

  3.观察送、官、折、树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重点指导树、如、归。

  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女要写得伸展,口要写得小些。

  树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把中间的又写得小一点,捺要变点。

  归字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一笔竖一笔撇,右边是倒山,最后一笔不出头。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各自喜爱和赞美的季节。古代诗人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外,还写了很多赞美冬天的诗句,下面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七、课后作业、扩展活动

  积累赞美冬天的诗句。

语文教案 篇3

  “巧借境象,妙造自然”,是我近几日从有关唐诗研究理论中“挖”出来的,用在这里评价这些年轻的教师似乎过高了点。但我认为人对美的追求大抵会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教师的他们似乎正孜孜于追求更高的境界,正向这个方向迈进。

  现从中撷取几朵不是很娇艳却可赏心悦目的花以飨读者。

  一、识字可以这样教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新教材识字量多了,可一周安排的节数反而少了。如何掌握得了这么多的字?这令很多任课的老师,甚至一些富有经验的老师们担忧不已。有时候,不得不借用其他课程的时间。这样做却是有悖于新课标的理念的。其实新教材的大部分字是识得就可的,一小部分的字词才是必须会写的。崔峦老师曾经提出“反复见面”的说法。但到底如何具体操作呢?我们又不得而知。这次其中有几堂低年级的课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子。

  《识字(4)》

  课件出示小动物,并逐个配音:你好,我是_______。

  师:谁想给它们打招呼?

  生:(句式可以是:你好,_____,我是________)

  师去掉小动物图,只留生字,引导读。

  读后问:读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有几个发现就用几个小指头表示。

  于是生说出:

  1、都是虫字旁。

  2、都是动物,都是昆虫。

  3、都是夏天里的动物,蜻蜓、蝴蝶长大后都会飞;蝌蚪长大了会帮人们捉害虫等。

  ……

  师适当提示:

  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字当中,有很多的都是形声字。

  哪些字是形声字?比如蜻,哪部分是整个字的读音?还有哪些字也是形声字?“蚁”是吗?

  根据这种识字法,猜字的读音,并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蚊蟑虾

  复习生字时,该老师采用的是做游戏,你演我猜,从背后猜字。

  《荷叶圆圆》

  课件中打出“识字乐园”

  自己学会好吗?(生自读)

  学习生字组词连句。

  比如:

  珠小水珠晶亮晶晶

  读,出示有这两个词语在内的句子,指名读句子,领会其中的意思。

  复习生字时,出示课件:

  荷叶中藏着生字,鼠标点出,限定时间,时过消失。指名学生到台上,学生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认出字,增加了识字时大脑反应的紧迫感。其他学生也不闲着。当学生能快速认出时,他们要说:对对对,就是——。错了,就说错错错!不是——。

  二、抓切入点其实很容易

  一篇课文摆在我们的面前,该如何教?从哪儿教起?便成了当务之急。我们把这个称之为切入点。切入点抓准了,再根据切入点理清线索,就比如一条线把散在地上的珍珠有先后地串起来,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一篇课文的切入点不只一个,这是由研究教材的老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而决定的。这次面向整个温州地区开的课,当然不会只是个人的看法,而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对教材的处理,对一堂课的`如何切入应该是深思熟虑的,应该有它过人的地方。

  作文《笑脸》

  寓写作于过关之中,一节课几乎没有说到写作两个字,却处处是说、写的训练。

  摹仿“幸运52”的过关形式,营造过关的气氛。

  成功第一关

  笑脸图

  请说出这是谁的笑脸。

  成功第二关

  请说出这是谁的笑,它为什么笑了?

  成功第三关

  请将想像到的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时间限为10分钟,句子通顺,意思说明白,即算闯关成功!

  这里以“闯关”为切入点,以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关卡为线索,成功地引领了整堂课,简单而又实在,既充满活力,又能学有所得。

  《我为你骄傲》

  以“写便条”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回归文本。通过学生写的便条生成新的教学切入点,这点完成了,又产生了新的一点。如此点点推进,完成对全文的阅读、领悟。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以一张履历中的三个!!!为切入点,反复出现钱学森心理活动的句子,从而更深入理解课文,深入了解钱学森这个人。

  三、作业也要花时间好好设置

  这次听课中,我看到了几个可以将现行老浙教版教本配套作业本弃之高阁的作业设置。虽然也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几份,虽然也为他们的新颖别致而喝彩,但自己却是因为现实的关系不敢有所奢想的。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课堂中的训练是写出读了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且名之曰“真情告白”,奇特处是师生共写。老师在电脑上写,学生在下面写,写后共享。

  课外的作业是三个

  1、再找一找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2、办一张有关钱学森的手抄报。

  3、在学校网站的论坛上出一个讨论钱学森的主题。

  《绿色的卫兵》其中有一道题是:

  请给小树浇浇水

  不管是识字也好,作业布置也好,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也好,他们都力求立足于学生,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努力增强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更好地张扬他们的个性。

语文教案 篇4

  一.引入

  昨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喜欢吗?

  神笔神在哪里?你们听了故事有什么想法?

  是呀,我们都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来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有一首小诗表达了我们的愿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假如》

  二.自由读诗

  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小诗。

  讨论:小诗中谁需要我们的帮助?

  板书:冬天的小树

  饥饿的小鸟

  不幸的西西

  读一下板书。

  问:你们想先帮助谁?

  三.第一段教学预设

  1.指读第一段

  2.冬天的小树遇到什么困难?(冷)

  出示:它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朗读,读出冷。

  讨论:它会怎样叹息?

  3.寒风中的小树最需要什么?(温暖、太阳)

  好,让我们来帮助小树吧。

  出示: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朗读。

  有了太阳,小树怎么样了?

  出示:有了太阳,小树

  -----------------。

  4.在阳光里,小树笑了。让我们再为快乐地朗读第一段。

  5.小树得到了帮助,下面我们来帮助谁?

  四.第二段教学预设

  1.自由读第二段

  2.讨论:小鸟遇到什么困难?(饥饿)

  它为什么饿得哭泣?(它妈妈去寻食还没回来)

  3.出示: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朗读。读出遥远的感觉。

  读这一句,小朋友们明白什么?想到什么?它为什么要飞这么远呢?

  4.鸟妈妈飞呀飞,天黑了还没找到食物,还没回来,小鸟在家里怎么样?

  出示:小鸟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朗读。

  想象,小鸟在家里会怎样等待?

  5.如果我们有一支神笔,会怎么做?

  出示: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

  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画了怎么样的谷粒?朗读指导。(许多、好吃)

  6.许多有多少?鸟窝有多大?那么这里的许多能画多少?

  对呀,鸟窝太小,其实画不了多少谷粒?可能一次就吃完了,或者二次就吃完了。那么怎么办呢?你们能不能想个更好的办法,让小鸟天天有吃不完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去寻食。(画一棵神稻,吃了会自己长出来。或者一棵神稻,只要说芝麻芝麻,我要谷粒,它就会长出来。或者画一个聚宝盘似的鸟窝,盘里会自动长出谷粒。)

  7.小朋友们真有办法。下面我们再来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还有谁正等待我们的帮助呀?

  五.第三段

  1.自由读,谁来说说西西的不幸?

  它为什么失去双腿呢?

  当西西看到小伙伴们……西西多么希望自己……多么希望自己……

  2.我们忍心看着他天天流眼泪吗?

  让我们来帮助他吧,读前五行。有感情朗读。

  出示:有了一双好腿,西西。

  六.第四段

  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还会帮助哪些人?

  放苦难的画面。世界上有太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让爱心洒满这个世界吧。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4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了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学习生字,并且书写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 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 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师:(你表现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赞;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真为你们高兴,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

  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

  点击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

  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我能记

  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我能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我发现

  出示本课的8个生字,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会写

  每个生字写三个。

  五、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知道了课文讲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的事,那他们为什么事而称赞对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练习如何写中画是竖的汉字,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3、通过组词和造句积累词语。

  4、读诗歌,了解学习和工作也是游戏,学习用具和工具也是玩具。

  5、背诵古诗,感悟古诗的意境。

  6、组织班级玩具交易会,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学生要带《新华字典》和玩具。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小书法家

  1、出示“丰”字。

  学生观察,说说:你觉得这个字哪一笔最重要?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举”字。

  指名板演,集体评议。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练习写其他中画是竖的字,如“木”、“书”、“干”。

  (二)查字典比赛

  1、引导学生回忆查字典的方法。

  2、以“敞”字为例,让学生说说如何在字典里查到这个字。

  全班一起查字典,再个别汇报,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3、开展查字典比赛,看谁查得最快。

  (三)组词、造句,积累词语

  1、出示:功、迷、意、亲。

  2、用这四个字组词,看谁组的词语最多。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三个词写在书上每个字的后面。

  4、出示词语:惊讶、亲密、乐趣、热闹、制作、高明、印象、随便。

  请小老师带读。

  5、从这些词语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比一比谁的句子造得多、造得好。

  教师对句子造得多、造得好的同学要给予及时的鼓励。

  6、将这些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四)作业设计

  1、选择这一单元中自己喜欢的生字写一写,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写工整,写美观。

  2、用部首查字法再练习查几个字。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有趣的玩具》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这首小诗,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交流识字的方法。

  (看字形认字、看上下文猜、读半边、查字典、问别人……)

  3、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认圈出来的生字。

  4、同桌互相读诗,纠正读音。

  5、齐读诗歌,边思考:诗中有趣的玩具指的是什么东西?

  6、指名说说。

  7、小组讨论后交流:“我”的玩具和爸爸妈妈的玩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说爸爸妈妈的工作也是游戏?

  8、指导朗读。

  9、说说:你们全家有哪些有趣的游戏?

  (二)诵读古诗

  1、出示古诗《所见》。

  2、自读古诗,试着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3、和同桌一起读读这首古诗,再看一看插图,说说:诗人见到了什么?

  4、播放欢快的音乐,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色?

  (牧童、黄牛、鸣叫的蝉……)

  5、说说:这个牧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6、指导背诵这首古诗。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三)作业设计

  1、向同桌介绍你从有趣的玩具那里得到了哪些快乐。

  2、自己在积累本上摘抄一首古诗,在学习小组内背一背。

  第三课时

  (一)选择参加交易会的玩具

  1、激趣:你希望玩到更多的玩具吗?你愿意和好朋友交换玩具玩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举办一次班级玩具交易会。

  2、学生说说自己准备拿出哪一样玩具出来参加玩具交易会。

  3、指导学生用几句话来介绍自己的玩具——介绍了这样玩具的特点、玩法以及玩这样玩具的乐趣,还可以定出玩具的“价格”。

  (二)制作购物券,定出活动程序

  1、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活动需要用到的购物券。

  2、组织讨论,制定出交易会程序。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总结:

  (1)摆出自己的玩具;

  (2)向别人推销自己的'玩具;

  (3)用购物券购买自己中意的玩具;

  (4)为自己得到的新玩具写几句话。

  (三)开展交易活动

  1、按照制定出的程序开展活动。

  2、教师做相机指导。

  (四)总结

  1、说说自己在交易会上的收获。

  让学生展示自己得到的新玩具,说几句话介绍自己的新玩具。

  2、评选最佳推销员,比一比谁的介绍最清楚、最生动、最吸引人。

  可自荐,也可互相推荐。

  3、评出的最佳推销员给大家表演表演。

  (五)作业设计(二选一)

  1、为自己得到的新玩具写几句话。

  2、写写这次交易会中的故事。

  第四课时

  结合本班学情有针对性地讲评《语文伴你成长》的部分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