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巷深处》的教案

时间:2023-02-08 18:30:3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的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小巷深处》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的教案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的教案1

  一、设计思想

  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创设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质疑,这就是本节课的设计思想。

  二、教材分析

  《小巷深处》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内容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四篇课文都洋溢着强烈的美好情感,这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小巷深处》是一篇抒写母爱的感人散文。文章以“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语言浅显感人,是一篇唤起学生亲情教育的好文章。我们可以以此培养学生感受、体验亲情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文无论从情感内容还是从能力培养上都是对前一课的延续和深入,在写人记叙文的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该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他们在心理上渴望成熟独立,叛逆心渐强,但事实上又离不了父母的照顾,不理解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这正是他们的幼稚之处,也是为人处世肤浅的一面,他们的真情需要熏陶,更需要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会珍惜亲情,感恩生活。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文章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和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母爱,赞美母爱,从而体会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认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

  【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记叙文教学要求,确立了以上目标。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课文中读懂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难点:学习本文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确立依据】1、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我把“情”字作为教学重点,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体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感受、体验爱心的能力。

  2、七年级学生还不能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水平。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通过吟诵关于母爱的警句诗文、创设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浓浓的母爱氛围。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整个课堂。

  2、稍加点拨法

  这篇课文我只在需要时稍加点拨,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不做过多的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3、朗读品味法

  文章不厌百回读,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特别是一些重点段落,语言典范精美,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我们应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以读促悟,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吟诵交流写母爱的警句歌词和诗文等,导入课文。

  【确立依据】由此导入新课,创设温馨感人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二) 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检查预习情况:给加点字注音,并解词。

  瘦瘪 炫耀 执著 揶揄 哽咽 蹒跚 憧憬

  2、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用句式“这是一个……的故事”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

  【确立依据】检查字词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概括文章内容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三)整体感知,讨论交流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是盲母对女儿的爱的表现?

  (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的收入收养了“我”。

  (2)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

  (3)为了“我”,她改变了泼辣的性格。

  (4)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

  (5)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

  (6)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的很平静。

  (7)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营养品和生活费,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2、齐读文中具体描写盲母爱养女的生活片断的文字。想一想:这些事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这一形象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1)时间顺序。

  (2)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这些句子表现了母亲为了养育“我”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从而可知养母是一个善良宽容、坚韧执着、默默无私奉献的辛勤母亲。

  3、对一个这样疼“我”爱“我”的母亲,“我”是不是一直也如此的爱她呢?“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是。对母亲的感情变化可分四个阶段:

  (1)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

  (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

  (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

  (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满足——厌恶——淡忘——悔悟(情感变化是贯穿本文的线索)

  原因:很虚荣的在乎外人的看法。

  小结:我最后悔悟了,是母爱的无私伟大感动了我,使我这个虚荣无知的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

  【确立依据】1、整体感知课文,获得初步体验。2、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和形象生动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3、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合作、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强调归纳总结的方法,以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里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五)布置作业

  1、把文中四个字的词和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

  2、朗读全文,体会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请一个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

  (二)诵读品味,领悟真情

  1、教师朗读第25、26自然段。

  2、学生伴随着音乐饱含深情地朗读最后三段,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感情。并探究:文中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该怎样理解“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句话?

  明确:(1)这几段文字,蕴含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憧憬女儿早日成才,等候与女儿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深切地表现了“我”被养母的爱所感动,为自己的无知而悔恨之情。

  (2)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

  (3)我回到了小巷深处,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确立依据】1、教师朗读主要对学生朗读起示范作用,学生通过朗读品味、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厚感情,获得启迪。2、文章中小巷和竹棒是寄托作者情思的形象。这是文本重要内容,而又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需要教师点拨。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可以就文本中任何方面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2、小组讨论 :根据本文内容,你觉得“我”是个坏女孩吗?(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1)对“我”的行为应持批评态度,因为她忘恩负义,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对不起自己的养母;(2)认为“我”的做法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因为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有自卑的一面。同时她还是一个孩子,是老师、家长没有教育好她。而且她知错能改的做法也是值得表扬的。(该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3、运用“本文妙在……,它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的句式 ,从任一角度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1)妙在“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它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

  (2)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3)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作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4)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5)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确立依据】开放的问题。学生可以借此深入体悟作品带给自己的启示。

  (四)感情拓展

  其实母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常的日子里,不一定非得都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母爱才感人。细细回想起来,也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儿女远行时的叮咛,一道过早爬上眼角的皱纹……做儿女的,要善于从这些琐事中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

  1、引导学生回忆与母爱相处中最让自己的感动的瞬间,重温感动,体会母爱的温暖与幸福。

  2、让学生畅谈:该如何对待母爱?如何做一个孝顺母亲的孩子?

  【确立依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母爱引起共鸣,畅谈对母亲的回报,这比空洞说教或是让学生在还没有体验、感悟的情况下就站起来“口上谈兵”更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观察你身边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六)布置作业:

  1、用一小段文字描绘母亲的外貌和神态,要求能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回家后主动与母亲交流,多和母亲相处,主动邀请母亲参加学校活动,用实际行动来珍惜伟大的母爱。

  【确立依据】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在课后作业里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积累(第一课时作业)、习作、体验。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描写,联系生活加深体验,也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盲母 爱 养女 描写方法

  收养抚育 满足、自豪 外貌描写

  搬家

  改脾气 沉默、回避 神态描写

  终年辛劳

  为“我”骄傲 淡忘、隔绝 语言描写

  抑制感情

  送生活费、营养品 悔悟、感激 动作描写

  【确立依据】这一板书揭示出本文叙事的顺序和感情线索,能够体现上课流程,并着重揭示了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的教案2

  一、自然动情地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小巷深处》这篇文章(同时一名同学写标题),昨天在课堂上读课文时,有的同学偷偷擦眼泪,不知是什么原因?”

  “深受感动!”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我也与你们有同感,并且回家时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一首歌……”

  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同学站起来说:“肯定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看来我们师生真是心有灵犀,那么就让我们合作,共同演唱这首歌好吗?”

  师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下面让我们伴随着浓浓的母爱,进一步走进林莉的《小巷深处》。”

  二、民主和谐地探究

  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1.盲姨娘为什么收养孤女?

  2.为什么孤女回避同学,厌恶家庭?

  3.盲母为什么偷偷探望女儿?

  4.盲母收养孩子后为什么变好了?

  5.竹棒的作用?

  6.老婆婆为什么叹气?

  7.文题似乎不相符。

  8.“淡忘”、“记得”是否矛盾?

  同时学生速度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师:“我提议以民主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答应了,但要求自愿结组讨论一段时间,师爽快地答应了。

  大约三分钟后,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要回答第一个问题。他说:“盲姨娘收养孤女是出于对她的同情和爱。”

  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接着又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3,她说:“偷偷探望女儿是因为母亲怕女儿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也能看出对女儿的深深的爱。”

  这时,班里又一名同学站了起来,他颇有感慨地说:“以上两名同学的回答让我体会到,文中的母亲处处为女儿着想。问题4母亲变好,是怕给女儿留下一个坏名声,也说明了这一点。根据课文内容,母亲对女儿的爱决不仅仅只有这几件事,我建议大家,再找找其他事例。”

  这名同学的发言马上得到响应,“老师我说”、“我”、“我”,接二连三地有人发言,逐一找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爱的具体表现,并且语言简洁,气氛很热烈,掌声此起彼伏。

  这时,老师赶忙把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母亲对女儿的深沉无私的爱的具体表现”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

  1.微薄收入收养“我”。

  2.所有积蓄换住处。

  3.为“我”改变泼辣性格。

  4.终年辛勤劳作。

  5.把“我”调养成“千金小姐”。

  6.“我”厌恶家,母亲抑制感情,表现平静。

  8.偷偷探望,托人捎物品。

  同学们都很投入,突然最不爱发言的一名同学站了起来,若有所思地说,“老师,请您把大屏幕的内容返回到疑难问题。”

  “好。”师照着做了。

  “我发现问题2、6、8属一类问题,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能用文中‘我’的感情来解释……”

  他的话还没说完,班里另一位同学插话道:“我也看出来了,由于虚荣心在作怪,所以孤女回避、厌恶家庭,从而不理解盲母的苦心,这也是老婆婆叹气的原因;‘淡忘’一词也能用这一点来解释。另外,‘记得’是说孤女被母亲深沉无私的爱感动后,翻然悔悟,它和‘淡忘’不矛盾。”

  又有同学补充说:“文中‘我’的感情前后不一致,看来,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并且文中写的表现母亲对女儿的爱的事例好象与女儿的感情变化有什么关系。对了,感情是全文的线索,事例是在感情变化中逐步展开的。

  “对!”师非常肯定地说,不知为什么,竟然有一些激动。

  “有道理。”同学们也议论纷纷,随即,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文中‘我’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呢?”

  通过讨论,同学们很快找到了答案。但这时,师发现,一名同学溜号了,突然想出了一个“坏”主意,让那名同学上黑板按顺序贴上写有女儿感情变化词语的纸条。并宣布,如果贴错了,要罚唱歌。遗憾的是他贴对了——满足自豪、沉默回避同学、厌恶家、淡忘家、母亲、感激、悔悟、流泪。大家没能听到他唱歌,不过也许以后他不会再溜号了。

  小插曲过后,同学们又展开了对竹棒作用的讨论。

  有的说它是盲母的伙伴,有的说它是女儿的替代品……说法不一。看来这个地方是个难点。于是,师点拨:“竹棒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具体形象,对这些形象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这是抒情散文常见的写法。文中青石板、小巷等事物也是同理。”

  “老师,”一个同学站起来,“文题不符原来是我提出来的,通过您的见解,我明白了,它们不但相符,而且题目拟得非常好。‘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也是作者的感情寄托。小巷之深,代表母女间感情深,正所谓——小巷深处寄深情。”

  “好!”师情不自禁地为这名同学喝彩:“她自己解释了曾经不懂的问题,可见这节课很有收获,这是我所希望的结果。”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小巷深处寄深情,这不是文章的主题吗。”

  “对呀,”师欣慰地说:“大家配合得很好,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任务,恭喜你们!”

  三、总结式的拓展

  师:“同学们,你是否赞同文中“我”的做法与想法?”

  生:“很多同学都不赞同“我”以前的做法与想法子,但肯定了“我”知错就改的优点。”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我也想说两句,我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向我们班的康宁同学表示我的敬意。因为她的父母都是盲人,而康宁却从没嫌弃过他们,这种纯真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掌声中,师代表全班同学送给康宁同学一份小礼物,她激动地哭了。

  师:“我想以康宁同学为代表的`七年四班同学都是深爱着自己父母的好孩子,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来回报他们的深恩!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写给母亲的歌——闫维文的《母亲》,肯定心中还会涌起新的波澜。”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儿,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光,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教室里响起了嘹亮的歌声。

  四、布置作业

  师:“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她们的深深的爱意。”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个性化发挥,如让学生大担提问,由此引入对课文方方面面的分析等。在积极转变教师角色的同时,能够努力改变课堂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但学到了应有的知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分析能力。但也存在不足,如果改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有的时候只注重学生表面上的活跃,而忽略了心理上活跃等等,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巷深处说课稿07-04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02-08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02-22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12-20

初中语文教案12-20

爱莲说初中语文教案02-19

初中语文《观沧海》教案02-15

初中语文经典的教案设计03-10

初中语文教案《狼》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