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10 17:03:4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重点难点:

  关键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关于神话故事。

  2、“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3、揭题:18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

  复习生字词。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指导写字

  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朗读回味

  1、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记忆读。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2、练习复述

  同座练说。

  3、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四、课后作业

  把《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盘古 开天地

  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一、导入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是一段视频,想知道内容吗?认真观看,看后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眼中的大海。(美丽、蔚蓝、宽阔)从古到今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都曾用自己的笔来描摹过大海,但有一个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她叫周深,她用一首极其富有想象力的诗歌表达了她对大海的独特感受,你们想读吗?好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脚步去读海。板书课题,请大家读读这两个字,读出自己的滋味,自己的感受。

  二、读文

  1、好,这首小诗不长,生字也不多,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把它读正确、读流利,哪个字读不准把它标上拼音;哪里读不通顺,请多读几遍。

  2、指名读

  谁来读读,大家来听,倾听是良好的习惯。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老师要给你竖起大拇指,才读过一遍就读正确,我们就像这个同学那样读准确。他读得怎么样,看着他的眼睛说,因为你读得好,给别人留下了好的印象,才得到好的评价。

  3、分节读

  这首诗歌一共有4个小节,我们分节再来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读完你发现前三个小节有什么特点?用了相同的句式,都分别写出了大海的什么特点?板书(蓝、宽、清)不仅写出了特点,最有趣的就是小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她都想到了什么?贴(海浪海风礁石等)选节读

  这三个小节,你喜欢哪个小节就读哪个小节,读出大海的`特点。自由练读。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谁想读读。

  第一节“神秘”

  1.先问学生生活中什么让你感觉神秘?2.教师:向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这样,.....这就是神秘,让人捉摸不透。3.那么,蓝的让我感到神秘,该怎样读呢?谁来试一试?4.大家评一评,他刚才有没有读出神秘的感觉?5.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指导朗读:读神秘,应该读的轻一点。你看他眉头一皱,用他的表情读出了这种神秘感。看来,我们在读诗歌时,不仅通过声音,还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传达你的情感。6.教师可以范读。7.让我们一起把第一节诗读一遍。(给出蓝的那段)蔚蓝的海浪拍打着沙滩,洁白的海鸥在海面上翱翔,勾画出一副多美丽的海景图啊,想象着这幅画面再来读读。

  神秘的秘还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生字呢,指导写“秘”强调笔顺,从左往右写。

  第二节“宽阔”

  你读得他读出海的宽阔了吗?究竟有多宽?用一个成语形容“无边无际、一望无垠”除了天空称得上无边无际的就是海,老师希望你们的胸怀也像海一样宽,男生读,女生读。如果沙滩身上带着字,就让海风读写。在沙滩上你们最爱玩什么?捡贝壳、堆沙煲、踩脚印)沙滩是孩子们的乐园,这就是美丽的沙滩(图片)带这你们对沙滩的美好向往读这小节。滩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生字,因为和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右面是难,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结构,写得紧凑些。

  第三节“清”

  老师特别喜欢第三节,我想读一读行吗?请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在清澈的海水下面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想向老师这样读一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水的清读出来。这小节中也有一个生字“礁”你怎么记住它?焦:1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2焦急,表示着急的成语,和石头有关,加石字旁,礁石是离水面很近的石头。在第二板块我们学习了瞧,蕉,他们都是形声字。

  第四小节

  小诗人不仅抓住了大海的特点,还把与海有关的事物想象成能像人一样读写,真是充满童趣,那怪诗人说大海是一本书,板画书。在你们的眼里,大海是什么呢?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语言真美。都说诗歌是最美的语言,我们看着前面这本书就能把这首诗背下来了,试试。

  多美的语言啊,如果配上音乐就给动听了,谁想读?(配乐读)

  三、拓展:老师这里还有几首美丽的诗歌,你们想读吗?

  海水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蓝?

  海水笑着来回答:

  我的怀里抱着天。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咸?

  海水笑着来回答:

  因为渔人流了汗。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她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她一来,就奏出万种歌声……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就送走万片渔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

  它一吼,就掀起波浪滔天……

  老师这里还有一篇我班的同学写的一首小诗,你们想读读吗?《读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a、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b、师生共同制订快乐展示会的规则:

  ◇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2.快乐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手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一起观看、欣赏。

  b、分组介绍:

  c、课堂展示:

  ◇各小组代表参与课堂展示,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

  ◇ 评选最佳展示员。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进行我的发现、读读背背的教学。

  3、 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语。再让学生按这两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

  让学生读“红色”与“兰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黄、红、绿、蓝”颜色的词,看哪一组说的词最多。

  二、 读读背背

  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的词语成对的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让学生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试着背背对子歌。

  三、 总结: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进行我会填、趣味语文的教学。

  3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口头填空“匆匆地( )”“快活地( )”。通过交流,激发兴趣,开启思路。

  各人在书上填写。

  读读各人填写的词语。适当组织评议。

  二、趣味语文

  绕口令比赛。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一次绕口令比赛,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的最准、最快。

  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

  在小组里先进行比试,选出一至两名最佳选手。

  各组选手进行比赛。

  评比后授奖

  三、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在下一次比赛中再大显身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2、积累名诗、名句。

  3、积累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2、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结构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

  学生准备:摘录好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物产的诗歌。

  教师:简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谈话导入“我的发现”

  1、师:同学们,前面三节课,我们充分领略了祖国山河壮美、物产丰富,也感受了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这一堂课,我们又将深入地感受汉语的神奇魅力。

  2、出示两组句子,请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3、读了这两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5、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6、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你能像课文里一样,也举个例子来说吗?

  7、祖国的语言确实神奇,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意思却会有所不同。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字吗?

  8、多音字练习: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意思会有所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中,相同的字还有不同的读音呢?参{参加人参}数{数学数一数}好{好人好学}难{困难难过}

  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学生查字典了解字的多意

  学生举例

  让学生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同,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感受祖国语言的神奇,丰富。

  二读读背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谁能试着读诗句?(指名读。集体齐读。)

  3、结合查字典,请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同桌相互背诵。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6、哪个聪明的同学发现了这些诗句的特点?(都是描写景物的)

  7、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看谁积累得最多。学生借助拼音读读诗句。

  自由背诵诗句。

  积累描写景物的诗句。背诵积累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以及秋天里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又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里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分享,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品读课文,走到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出示课文题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质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了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在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的,放风筝时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在读中质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三 细读深究,领悟情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要求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自然段。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3)角色转换:如果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4)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5)(老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6)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课文。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呢?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的画面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呢?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课文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课文。

  四 课堂练习

  自学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五 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课后习题

  1.选字填空。

  托 拖 脱

  (1)妈妈(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

  (2)一个人用手(托)着风筝,另一个人牵着线。

  (3)我摆(脱)了噩(è)梦的困扰。

  (4)今天,我参加的是(托)球跑比赛。

  2.选词填空。

  精心 细心

  (1)这道题如果你(细心)检查了,就不会错。

  (2)我生病了,在妈妈(精心)的照料下,我很快就康复了。

  希望 盼望

  (3)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妈妈(盼望)我早日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以及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准备自己的绝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

  同学们,先来欣赏图片。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

  2、拿什么是绝招呢?

  (绝招是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如,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

  3、在北方的山村中,有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绝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3、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根据阅读提示,细读感悟

  1、他们都比试了哪些绝招,是怎么比试绝招的呢?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⑴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笔勾划出有关的词句。

  ⑵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⑴我读懂了三胖的绝招是憋气。出示句子:

  三胖挺着大肚子让我们一起读读三胖表演的句子,齐读

  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因为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所以他靠的是先天的禀赋,也就是生来就俱备的能力。)

  ⑵我读懂了二福的绝招是空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

  (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二福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才练成的。)

  ⑶我读懂了奶奶的绝招是做饺子。

  ⑷我读懂了小柱子的绝招是做乘法口算,板书:口算,出示句子:轮到小柱子了,他蹲在炕上齐读,你从哪里体会到这个绝招很绝?抽读,读出对小柱子的赞叹。

  ⑸小柱子开始不是表演了个倒立了吗?他为什么还要练乘法口算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分角色朗读小柱子与奶奶之间的对话)

  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么练的,在练的过程中,他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请教、持之以恒的。

  3、看了三个伙伴表演的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小结:

  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板书:刻苦练习,坚持不懈。

  五、拓展

  1、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把自己的绝招也在小组内向伙伴们展示展示吧,让我们来个绝招大比拼,看看谁的绝招最绝。

  2、抽生上台表演展示。师采访:你这个绝招是怎么来的?

  3、孩子们表演的绝招可真棒啊,希望大家在今后能刻苦训练,坚持不懈,让我们的绝招更上一层楼吧!最后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绝招》教学反思

  《绝招》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习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这节课我以各式各样的绝活图片导入,从而引出课题并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绝招”,然后引导孩子们根据本课“阅读提示”自学。首先,学生读书时先想一想孩子们都比了哪些绝招。其次,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质疑并互问互答,合作学习。接着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班解决。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板书了小伙伴们两次比赛的绝招,然后让他们去文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绝招的句子,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找到描写绝招的句子,如:“三胖挺着大肚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二福曾经练过武术……..伙伴们就禁不住叫起好来。”我顺势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有部分小朋友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来谈自己的感受,如:有小朋友抓住了三胖表演绝招时的动作“挺、鼓、瞪、憋”,但我没有深层次地引导,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果当时告诉他们在自己写文章时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的话,我想孩子们的习作水平会有所提高。

  在重点理解小柱子绝招时,虽然孩子们通过奶奶的话体会任何本领都是要通过勤学苦练的,但我对绝招的有用性只是一笔带过,如果当时我引导学生们说一说,为什么要练有用的绝招?哪些绝招没用?哪些有用?让学生明白要练最有用的绝招,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最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第三次比赛绝招的情景,到下课我才记起阅读提示语中让孩子们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如果能把想象第三次比赛的情景换成想象小柱子练绝招时的情景,就紧扣主题了。

  自己上完这堂课,没发现任何的亮点,甚至有重新上一次的念头,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想我要更加周到到思考,更加认真、仔细地研究教材,哪怕他只是一篇略读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2、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①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②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③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④全班交流。

  ⑤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②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③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字,认识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朋友之间不仅需要互相信任和尊重,还需要沟通、交流和爱护,得到对方的肯定和鼓励,并感受到友谊的珍贵。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我和林童之间发生的事。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学习作者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你一定有许多朋友,在你和好朋友的交往中发生过争吵的事吗?发生过相互误解的事吗?讲给大家听听。

  2、指名讲述,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正如大家所说,朋友之间的交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呢?怎样保持朋友之间的友谊呢?这不仅是我们的难题,也是课文中的我和高朋友林童遇到的难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这件事对他们有什么启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朋友之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4、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5、同桌互相读生字,纠正字音。

  6、出示以下词语检查读:欲言又止骄傲自不量力简直证明

  7、指名轮流读课文,读通顺,随机纠正字音。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需要问问别人。

  2、全班交流。

  3、提出不懂的语句进行交流,相互解疑。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词,回顾课文。

  二、指导朗读课文重点部分。

  1、出示“欲言又止”认读,联系一二自然段解释该词。同时体会林童此时的心理。

  2、指导读第五自然段,联系上文以及“欲言又止”体会此时我的心理。

  3、同桌分角色读12—15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师生合作读16—28自然段,随机指导朗读。

  5、分组合作读29—36自然段,小组讨论人物的心理活动,交流感受。

  三、指导有感情朗读29—36自然段,联系全文体会我内心感受。

  四、总结全文,指导实践:

  学习课文后相信大家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如果你是林童和我的好朋友,你会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15、朋友之间

  争演主角——不欢而散——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起因)

  (产生误会)

  (交流沟通)

  朋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辨别有益于和有损于友谊的行为。

  知识: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十一二岁的男生女生渴望友谊,希望自己能归属到一个集体中。他们也认识到朋友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关爱。但是具体到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又表现出不够珍惜友谊的行为,往往对朋友苛求,而对自己放松要求,言行有时不一。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一方面接受着纯朴的乡情熏陶,他们对人友善、忍让,但另一方面,也会或多或少受着周围一些不良交友言行举止的影响,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交往困惑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缺乏主动去解决矛盾的意识和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友谊的正确认识,加上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得他们在遇到交往困惑时往往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对朋友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充分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好朋友推介会”这个活动,使学生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认识友谊很重要;通过“我心中的朋友”画像活动,使学生学会珍视朋友,感受友情的温暖;通过“让友谊之树常青”活动,使学生区别有损于友谊的行为有哪些,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

  教学重点:

  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的,哪些是对朋友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所需的文字资料、图片等材料。

  学生准备:彩笔、收集一些赞美友谊的诗歌、名言、准备好朋友的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和朋友”“故事与思考”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好朋友推介会

  [播放动画:我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的好朋友是谁?讲讲你们之间难忘的故事吧。可以用照片、朋友间互赠的礼品等方式展示。(板书课题:朋友之间)

  【设计意图: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

  活动二我心中的朋友

  [播放动画:我愿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为什么?可以通过演讲、绘画、诗歌、散文等形式抒发对朋友的理解。

  小结:是的,朋友是书──给我们知识,朋友是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朋友是镜子──时时告诫我们……正是因为有朋友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快乐。

  【设计意图:以比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朋友的内涵,知道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活动三让友谊之树常青

  [出示图片:友谊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和朋友相处时,哪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把它们填在友谊树上相应的位置。学生共同研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减少烦恼、建立健康友谊的建议。选择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铬。

  小结:友谊需要彼此付出真心,用心去浇灌,去呵护……用真诚、宽容、大方、感恩、诚实去滋润友谊树,使它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板书:健康的友谊真诚关爱理解尊重)

  【设计意图:区分有损于和有益于友谊的行为有哪些,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板书设计:

  朋友之间

  健康的友谊

  真诚 关爱 理解 尊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识“迅、速、遇、遥”等8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究竟、迅速”等词语。

  2、在自读的基础上圈画词句,用连贯的话介绍海上救援机。朗读海上救援机与小海鸥的对话,体会对话和拟人化手法表达形式的有趣。

  3、学着海上救援机与小海鸥的对话形式,说说运输机、森林灭火机、海上战斗机与小海鸥的对话,体会简要叙述的作用。

  4、借助句式,概要说说并体会水上飞机有海上救援、运输、森林灭火及参加战斗等作用。激发起爱科学、学科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学习符号提取“海上救援机”的信息,能根据提示语读好对话。

  2、学着海上救护机与小海鸥的对话形式,来改编课文,把简要叙述变成对话形式的具体描写,从而体会简要叙述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预习交流。

  1、同桌合作读通课文,提醒读准字音。

  2、大组检测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1-6节。

  1、自读课文1-6节,用横线划出介绍“水上飞机”外形、名称、作用的句子。

  2、同桌校对一下,划全了吗。

  3、大组交流,读通句子。

  4、用“我是水上飞机”开头,分别介绍一下“海上救援机”的外形、名称、作用。然后连起来介绍,学着同桌再说一说。这样介绍海上救护机简洁明了,但不大吸引人。

  5、课文中是通过海上救护机与小海鸥的.对话来写的。老师和大家来读读课文的1-6节。

  6、师生引读1-6节的过程中,让学生关注提示语,读好对话。

  7、把海上救护机和小海鸥当做人来写,这叫“拟人化”写法。我们在童话故事里经常看到的。

  8、现在让小朋友来做做海上救护机和小海鸥,演演你们相遇时的情境。体会用对话和拟人化手法能把事情写得很有趣。

  三、学习课文第七节。

  1、读读课文第七节,水上飞机还有哪些种类,作用是什么。

  可以 的,叫 ;可以 的,叫 ;可以 的,叫 。

  2、学着海上救援机与小海鸥的对话形式,说说海上运输机、森林灭火机、海上战斗机与小海鸥的对话。

  3、师生合作说说海上运输机与小海鸥的对话。

  4、选择其中的一个在小组里交流。

  5、大组交流。再读课文第七小节,想想课文为什么不像我们那样一个一个用对话写具体,而是让海上救护机一下子简洁地介绍呢?(不重复,详略得当)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1、借助填空,说说海上飞机的种类和作用。

  或:

  可以 ,叫 。

  2、师生合作读1-7小节,体会对话的有趣。

  二、学习课文第八节。

  1、就在海上救护机和小海鸥谈得正高兴的时候,警报声响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2、自己读读第八小节。想想,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与陆上救援机比,他有什么有利条件?

  3、再读第七小节,你觉得水上飞机与陆上飞机比,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

  4、体会只有懂得科学才能发明那么多更有用本事更大的水上飞机,科学的力量真大呀。

  5、课外查查资料,然后大胆地想象,写写你想发明什么水上飞机,具有什么独特的本领呢。

  三、课堂巩固。

  1、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不是……是……”写写课文中的内容。

  2、学着课文中海上救护机和小海鸥的对话,写写其他的水上飞机和小海鸥的对话(可以是文中的,可以是课外自己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3)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四、课前准备

  ①反映圣诞节的图片。

  ②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②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①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③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金吉娅:沉默不语、难过

  妈妈:担心、生气、被感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二、观摩评选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三、集体评议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颁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②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③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①观察与认读。

  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③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一、教材简解:

  课文记叙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胞的信任与感激,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生动感人。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原因。

  难点: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课题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扣住课题,从整体入手,逐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体会课文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多媒体出示课题,齐读)。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那么,课文中“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指的是谁呢?

  2、学生交流。

  过渡:“菩萨兵”,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称呼,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这堂课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细细地品读。

  [意图]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满含感情地读课题和回答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大致的了解。

  (二)品读课文,感悟军民鱼水深情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意图]提出这样一个能够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地体会像红军这样的军队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是当之无愧的菩萨兵。

  2、读读这几段话,看看你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可以把你体会到的和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3、交流:

  (1)多媒体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B、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C、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德担心藏胞的身体,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D、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老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E、师述: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2)多媒体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司令着急的心情?他急的又是什么?

  B、交流。(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C、师述: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D、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相机理解“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里的“乌云”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呢?)

  E、指导朗读。

  师:这两段话,一段是翻译说的,一段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来当一当朱总司令,谁来做做翻译。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相机评价)

  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还有谁愿意通过朗读将这样一位朱总司令带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3)多媒体出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A、学生自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

  B、学生讨论:“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结合课文说说“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C、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

  D、请你再读读这段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的?

  E、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更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更是指朱总司令所带领的红军战士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他们一心为民的形象扎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图]根据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这一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画出有关句子,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探究句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F、指导朗读:

  a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

  b从刚才的朗读,品味中,你觉得朱总司令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呢?

  c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涵。

  G、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师引读: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多媒体播放录像)像这样的劳动场面,你想到了哪个词呢?是的,当许多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如大扫除,植树时就可以用上“热火朝天”。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句话。

  (三)前后对比,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怎么做呢?

  2、师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谢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呢?(多媒体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意图]让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同时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丰满.

  3、师述: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齐读)

  这句话表达了藏民对红军怎样的情感呢?(信任与感激)你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读吗。(指名学生朗读)

  小结:是呀,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这是藏胞们对红军的无比感激与热情赞颂。

  4、感情朗读(让我们带着对红军的信任与感激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5、这么好的司令,这么好的红军战士,为什么刚开始一听说有军队开过来,就躲进了深山?(他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看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四)总结课文,延伸内化

  1、小结: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们称红军为——引读课题《菩萨兵》。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把藏胞和红军间的这份鱼水深情也深深地埋入心底吧!再读课题——《菩萨兵》。

  2、一路长征,一路故事,在红军足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建立浓浓的鱼水之情。正因为如此,这群菩萨兵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

  3、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菩萨兵》一样反映军民情的感人故事。(多媒体出示解放军战士抗击雪灾的图片,5.12抗震救灾的图片)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4、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人——《菩萨兵》。(学生再次读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 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之心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施主”,直奔重点进行质疑。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板书:施主)什么是施主?昨天我们已经查字典了,谁来说说?(出示:字典中的解释是:和尚或道士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本文中施主是什么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舍财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人称为施主。)课文中都谁是施主?(我老人)

  2、(板书:真正的施主)大家读课题。我们已经读课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谁?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打开书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3、(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2)生质疑,整理问题:

  恍然大悟?原以为?

  想不到?

  二.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解疑,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过渡:我们真会读书,根据这段话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老是读这段话行不行?对,提出问题后,我们应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书上用曲线画一画,画完了再读一读。

  (一)深入理解2和3自然段。(体会我是施主)

  师: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1、(出示课件):

  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钱。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1)看这段话作者用引号给我们重点强调了一个词语“扶贫”,你理解这个词吗?(生说)

  (2)小结:“贫”是什么意思?(贫穷)“扶”呢?(扶助,帮助)我们解释词语的时候,把这两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了。说说吧“扶贫”什么意思?

  2、(出示课件):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1)面对我的再次提价,老人是什么表现?(指名读)

  “僵持”是什么意思?好,现在谁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样“僵持”一下?(师生对话)引导:我是老太太,你怎么做?……我们都不肯退一步,这就叫?(“僵持”)我们互不相让这就叫?(“僵持”)

  (2)轻声读读这两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单方面两次提高价钱?(1、老人可怜2、扶贫)

  3、你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1)是这句吗?孩子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看看这是个怎样的老太太?

  (2)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卖鸡蛋的是个老太太,靠自己养的鸡生活。

  引导学生:(出示红字:身体单薄、没儿没女)你体会到什么?把你感受到地读出来。(指名读)关于这两句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出示红字:就几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你体会到什么?读出来。(指名读)

  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4、就为这样一个可怜贫穷的老人,我愿意多花一些钱去买鸡蛋。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吗?

  5、现在然我们轻声地读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一下我是怎么当施主的。

  (二)深入理解4自然段。(体会老人是施主。)

  过渡:可是为什么又说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么当施主的?谁找到了?(指名读)

  1、(出示课件):

  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1)小贩那么高的价,老太太为什么不肯买,非要低价卖给我呢?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2)(出示:盼望)换成“希望”行不行?

  引导:“盼望”和“希望”都有希望的意思,但是“盼望”是身后而急切的.希望。

  (3)老人盼望的是什么?(指名说给你7分)老人盼望我胖起来,还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说)老太太为的是?

  (4)引申理解:村里这么多孩子,有没有老太太的?现在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

  (5)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6)带着我们的感受自由读读这段话。

  (三)深入理解重点段5自然段。

  1、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这一番谈话,我恍然大悟,读,

  (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实,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都在帮助老人,向老人施舍。直到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谈话,才知道从一开始,老人就在帮助我。就在向我施舍。而且她不仅施舍给我一个人,他还施舍给村里的孩子们,比起我来,她是那么了不起,所以说,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读这段话。

  3、现在这些问题你们都明白了吗?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四、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结尾。

  1、孩子们,知道吗?后来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这件事了,猜猜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

  2、出示提示:

  3、学生写(5分)

  4、展示评价(3人)

  五、板书设计

  19、真正的施主

  老人

  我孩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教学准备:

  1、 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 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 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 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 读课文过程当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 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案02-19

语文上册教案03-05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8-28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2-22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5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2-18

语文上册电子教案03-09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二07-19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二》08-26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