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2-02-22 13:33:3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的教学计划锦集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教学计划锦集6篇

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的: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活动就是要为幼儿创设充分的语言环境,

  使幼儿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英语当中。通过长期的听、说联系,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及用英语交流的能力。我们每日在课堂教学的是很重要的。第二语言浸入式的教学原理之一就是语言学习应当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一、教学内容

  1、拓天教育

  2、由老师与幼儿自排自演环保小英文舞台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拓天英语,体会和理解《拓天英语》中的基本内容。

  2、本学期需要巩固的是句型与诗歌方面。对于初次接触英语的小班幼儿来说,单词的正确发音还较容易,但要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与一首诗歌就较困难。所以本学期主要重点是放在句型与诗歌的教学方法上。

  3、要求做到小班幼儿对英语感兴趣,听得懂与熟悉老师所讲的语言。在本学期中小班幼儿能学习到“applebananapearorangebikeplanebuscar”等日常所见的17个单词;会说“Gladtoseeyou!”“Howdoyoudo!”等日常口语;并会唱几首动听的歌谣。

  4、尽量为幼儿创造合理的教学安排,让幼儿慢慢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5、通过老师自排自演各种英文小舞台剧来让幼儿对英文的口语,包括内容以及扩申意思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三、时间安排

  从3月2日起到8月17日止,共计24周(5个半月)168节课时。(每周7节课时),以及每月一部或二部老师表演的小型英文舞台剧(当幼儿对英文产生一定兴趣后,会邀请幼儿同老师一同表演,从而增加幼儿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及幼儿对舞台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幼儿可以基本了解每个单元的内容及单词的发音和意思。

  2、可以唱二首或二首以上的英文歌曲。

  五、教学难点

  1、幼儿能够理解英文硌事内容,学会相应的教育意义。

  2、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听,说,读的能力,都需要老师的耐心以及家长朋友的配合。

教学计划 篇2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三课时)。

  (二)内容解析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并且能灵活的加以运用,才能学好等腰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内容,同时为今后研究轴对称、旋转等全等变换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也由于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全等三角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之一。本章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出现证明和证明格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推理论证的方法。通过定理内容的规范化书写,并在例习题中注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几种判定方法,是作为基本事实提出来的,通过画图和实验,让学生确信其正确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全章乃至以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第三课时,主要探究利用“角边角”和“角角边”两种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以及简单应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不仅是“全等三角形”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探索过程中所体现的思想方法,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感悟三角形全等的数学本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运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等,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点

  掌握角边角和角角边两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及简单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目标

  1。掌握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及简单应用。

  2。学会分析法、综合法解决问题。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

  (二)目标解析

  1。使学生掌握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会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有关的证明及应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找论证思路,学会用综合法证明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探究特殊角度、特殊边长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再由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数学事实,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习题变式,从中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探究本课的两个判定方法,使学生经历“实践——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在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和合情推理方面还存在欠缺。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边边边和边角边判定之后,继续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他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探究的思路,也经历过一些探究的过程:动手实践、观察猜想、归纳总结、巩固应用等。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类比前面的研究方法。另外,由于本节课所探究的两种方法,其图形不易辨别,那么,学生如何分析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清晰地表达数学思考的过程,也是教师应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教学难点是利用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方法的应用及规范化书写。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以观察发现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系列例题变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利用计算机和《几何画板》软件,结合操作测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动手画图、观察猜想、总结归纳,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了“三边”对应相等和“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情况,得到了两种判定连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本节课,继续探究“两角一边”对应相等的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回顾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了解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

  2。动手操作,实验探究

  问题1先在一张纸上画一个△ABC,然后在另一张纸上画△DEF,使EF=BC,∠E=∠B, ∠F=∠C。 △ABC和△DEF能够重合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画图步骤,用电脑演示画图过程。 同学之间观察对比,通过两个三角形叠放到一起,引导学生观察、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画图,让学生明确已知两角及夹边怎样画出三角形。通过学生展示作品,以及同学之间观察对比,让学生确信结论的正确性。

  问题2 对于任意的两个三角形,当满足“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就一定能够全等吗?

  教师用电脑展示,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学生总结得到角边角判定方法,教师给出符号语言的规范格式,强调“对应”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的过程,进一步强化对两个三角形所满足条件的直观感知,使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3。应用新知,探究归纳

  问题3解答下面的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如图1,在△ABC和△DEF中,∠A=∠D, ∠B=∠E,BC=EF, △ABC与△DEF全等吗?你能利用角边角证明你的结论吗?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找寻方法。师生共同总结角角边的判定方法,给出符号语言的规范格式)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在尝试运用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三个条件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4。拓广探索,综合运用

  实际问题 李明、张强两位同学在一起踢球,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装饰玻璃踢碎了,摔成了三块,如图2所示,两人商量给人家赔偿。你能告诉他们只带其中哪一块去玻璃店,就可以买到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口述问题答案)

  #FormatImgID_1#

  【设计意图】巩固判定方法,同时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题 如图3,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求证 AD=AE。

  (由学生分析,教师展示解答过程,并用电脑演示两个三角形“重合”的过程)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的判定方法,并通过规范书写格式,培养学生推理能力。通过观察三角形“重合”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相辅

  相成的关系。

  练习1如图4,已知∠1=∠2,∠3=∠4,求证 AD=AE。

  (学生练习并展示解答过程,教师提问:本题其他的证明方法吗?由学生口答)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的两种判定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练习2如图5,已知∠1=∠2,∠B=∠C,AB=AC,“AD=AE”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学生完成本题的分析和解答,并展示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变式,使学生体会利用“两角一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3、图4和图5,用电脑演示,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三角形全等的本质含义。

  思考题1在上述例题中,如图3,还存在哪些相等的线段?

  思考题2在上述例题的基础上,若BE与CD交于点O,且连接AO,如图6,则图中存在几对全等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问题4 你能总结一下有几种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吗?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方法满足的条件)

  问题5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我们还学过哪种不一定全等的情形?

  (学生思考,并举出反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思考、回顾、梳理判定方法,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加深学生对各种判定方法的理解, 明确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实验几何”与“推理论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6。布置作业,及时反馈

  必做题 课本13页1题、2题,15页5题、6题;

  选作题 课本27页9题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作业,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选作题的安排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如图,在△ABC与△CDA中,AB∥CD,AD∥BC,

  求证 AB=CD,AD=BC。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将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问题。训练学生能够将已知的平行条件进行转化。

  2。如图,已知AB∥DF,BC∥DE,AE=FC,那么AB与DF、

  BC与D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与例题、练习中条件的转化方法相类比, 让学生体会转化、类比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如图所示,若AE=FC,BC∥DE,那么再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能够得到AB=DF?试着证明你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条件开放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判定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以上三个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分析:这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吗?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的有关知识,因此学生不难发现这组图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平移变换实际上也是一种全等变换,并与例题相呼应。

  指导教师: 刘金英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吴世镜 天津市西青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华作艳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三中学

  通过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计划模板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教学参考资料尽在数学网!

教学计划 篇3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健康顺利的实施,加强和改进我校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特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制定此高中语文教学实施计划。

  一、天人中学高中语文“课程开设方案”举例

  在广泛征求各县市区教研员和大量一线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下面提供一个课程开设案例,供安排课程和指导学生选课时参考。

  二、正确体现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1、积累·整合

  ①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②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③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④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鉴赏

  ①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②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③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④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

  ①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

  ②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③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④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应用·拓展

  ①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②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

  ③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④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发现·创新

  ①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②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③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④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⑤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积累·整合”侧重语言的积累以及语文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积累和整合,“感受·鉴赏”侧重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力以及道德修养、高尚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思考·领悟”侧重对阅读材料和语言文学问题的深入和独立思考,以及质疑探究习惯的养成,“应用·拓展”侧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发现·创新”侧重对语文问题的探究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必修课程目标

  必修课程共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阅读与鉴赏

  能够阅读和鉴赏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意,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意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5、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能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7、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运用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来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0、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

  11、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每学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

  (10、11条详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

  12、注重合作学习,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13、学会灵活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表达与交流

  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

  2、书面表达能够感情真实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3、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4、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5、45分钟能写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特征鲜明。每学期课内作文6~8篇,课外练笔不少于5000字;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6、学会演讲和辩论,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三)选修课程目标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必要的补充和拓展。

  1、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类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阅读应用文。能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能根据需要,按照有关格式和要求,写作调查报告、总结报告、请示报告、计划、简报和合同等,并做到语言准确、简明、得体。

  4、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能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选读其中的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5、引导学生通过书刊、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指导学生撰写文学评论、新闻评述、专题研究报告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口头、文字、图表、图片、手抄报、个人网页和演示文稿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提倡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文学社团等。

教学计划 篇4

  课 题:《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嘎达梅林》《图画展览会》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标题音乐,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嘎达梅林》、《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知道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的主要贡献,并能背唱《嘎达梅林》的民歌主题及《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题,为《图画展览会》的音乐作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音诗和音画

  教学难点:在唱好《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的基础上,即兴用弹舌模仿马队和驼铃声的节奏。

  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

  课前分析: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是不同民族风格的两段旋律,要求学生唱熟这两个主题,有助于欣赏作品及感受这两种民族风格的音乐语言。在聆听《嘎达梅林》前可先让学生唱唱歌曲《嘎达梅林》,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图画展览会》中的三个段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各种手段多听几次,以引导学生联想、想像。如:做漫步走动、作简笔画等。在聆听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活动。此外,须要求学生背唱漫步主题。结合聆听三首乐曲,使学生对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标题音乐逐渐感兴趣。

  教学过程: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办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后来,这项活动没有办成,但鲍罗丁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却作为一首独立的作品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1881年夏天,当鲍罗丁在魏玛同李斯特重逢时,由于李斯特特别喜欢这首乐曲,鲍罗丁便把它题献给了李斯特。

  牐牻幌煲艋《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标题”作品。作者曾在总谱上写着下面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用以解释作品的内容:

  牐牎霸谥醒窍秆堑サ鞯纳爸什菰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到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歌调。一支当地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商队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的安详曲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它的回声长时间萦回在草原上,最后才消失在远方。”

  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广袤荒漠中的生活画面。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在高音区轻轻地、持续地奏出八度音的背景音乐,并在乐曲进行中反复地出现,从而使人联想到大草原空旷的景色。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由单簧管奏出一段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

  随后,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又响起了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这一主题渐渐增强力度,仿佛商队渐渐走近。经过多次反复后,形成宏大声势。接着,乐曲再现草原的背景音响和马蹄声,东方音调的旋律也再次轻轻出现。这两支旋律在不同声部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象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善融合。然后,这友谊的乐声逐渐减弱,商队慢慢地走远,草原又是一片寂静……

教学计划 篇5

  教学目标

  1. 在一定数额的钱款内,尝试制订合理的使用计划,并能清楚地陈述理由,萌生合理用钱的意识。

  2. 继续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商讨制订计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订合理用钱的计划

  难点——小组合作

  活动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记录用的纸、笔、橡皮

  2.生活小区内示意图,设有超市(附各种食品、饮料、水果、冷饮等标价图)、长廊、儿童乐园(附游乐设施标价图,但有的`是免费的)、小型图书馆(免费)。

  教学过程与指导

  (一) 从讨论 老师的钱包导入课题

  1.(出示钱包)

  提问: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钱有什么用?是不是想买什么就可以随意买什么?

  2.讨论:怎样才算合理用钱呢?(重点则须幼儿讨论必须用的,可以不用的就尽量不用,以及可用可不用的就该考虑钱够不够的用)

  (二)创设问题情景

  1、星期日早上,明明妈接到公司的电话要上午去加班,于是她给明明10块钱,让他自己安排上午的活动以及午餐,我们能不能帮明明设计一份合理使用这10元钱的计划,供他参考呢。

  2.解读小区示意图及计划书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看懂示意图及计划书内的项目)

  (三)小组合作制订计划(建议幼儿自主结伴,4-5人为一组)

  (重点关注幼儿的分工以及能否共同商讨计划;当意见不一致时是如何解决的方法。)

  (四)各组展示自己的计划。允许他组提出质疑,各自都能清楚陈述自己的理由

  (重点关注:1.他组应根据展示小组的用钱的总数以及研究其计划是否合理

  2.当他组提出质疑时,该展示小组应陈述自己的理由,并由大家对他们的合理性予以肯定或否定。)

  (五)归纳提示

  对用钱的合理性给以赞赏,并对小组合作的经验给以肯定。

教学计划 篇6

  根据国家《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为响 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 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 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使全体师生进一步增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牢固树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今年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根据教体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校与校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争创民族团结模范集体。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 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成立了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胡红梅(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艾合太泥沙(校长)

  组 员: 阿迪拉(政教主任)

  阿依吐尔孙(少先队辅导员)

  各班班主任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 步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3、设置课程,强化教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至少5节,确立和确保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4、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了解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以继承民族体育精神。

  (1)举办一次“民族团结”专题讲座。(3月)

  (2)让学生观看一部民族团结的电影,并写下观后感。(4月)

  (3)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5月)

  (4)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故事会。(5月)

  (5)举行一次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演讲。(5月)

  (6)组织学生看一次民族团结的专题片。(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安排)

  (7)教会学生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

  (8)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文艺汇演。(全校,六月份)

  (9)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以班为单位,十月份)

  (10)出一期民族团结专题黑板报。(十一月份)

  5、做好民族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6、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倡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 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利用友 好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为维护社 会稳定、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北湖做出贡献。

  7、利用晨会、班队会、《品德与生活》课堂、《品德与社会》课堂、校园电视、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站、校园文化墙等教育资源开展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促进广大师生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03-10

舞蹈教学计划08-30

声乐教学计划08-27

春季教学计划08-24

体育教学计划08-26

小学教学计划09-08

书法的教学计划09-11

写字教学计划12-12

田径教学计划12-13

有关教学计划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