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3-07-23 12:59:31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篇[荐]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篇[荐]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能够在现有教学方式中提倡创新、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现有阅读教学模式的积极创新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点进行发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考虑,在做好具体教学目标设置的同时将其贯彻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具体目标方面,就需要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情况相适应,尽可能通过更为明白、清晰的语言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变化进行描述,即保证具有较高的检测性、操作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如在《匆匆》这堂课中,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对本课生字进行学习,能够对伶伶俐俐、赤裸裸、饭碗、徘徊这几个词语进行正确的读写,能够把握重点句,在联系自身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而对于以往教学目标中经常出现的“培养”“启发”以及“指导”等词语则不应当将其应用在教学目标当中。在该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培养,在教学中对统一性、规范性进行充分体现的同时,获得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在做好课程文章教学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做好延伸阅读,以此在保证没有同教学中心目标相偏离的同时对语文阅读知识的兴趣进行有效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方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从实际角度出发的基础上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选择,在做好不同学生关照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课堂行为方面,要完全为了学生的合作、自主以及探究性学习进行服务,最大程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去年的树》这堂课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小鸟同大树间真挚的友情进行体会,则可以安排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直观演示、谈话以及练习等多种方式的应用进行学习。而当教师在对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预习情况的演示之后,则可以让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学习,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以及巡视,并由学生进行汇报。需要注意的时,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学生个性以及自信心方面的考虑。在学生对自身成果进行展示时,教师需要多进行鼓励,并尽可能地给更多学生以展示的.机会,以此帮助学生能够以更为认真的姿态进入到课堂当中。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方式的积极优化,能够在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获取的同时,获得问题发现、分析以及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评价方式改革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评价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且根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阅读综合素质以及课堂教学评价。在实际阅读课程开展中,通过不同教学评价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对学生阅读热情进行点燃的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行激发,需要教师能够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实际评价工作开展中,教师需要对来自学生的心声进行充分的倾听,对形式多样化引起充分的重视,对于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以及交流,需要跑做好评价适度、适当的把握,并保证具有充实的内容以及较好的激励性,避免简单的评价为“好”或者“很好”,且需要避免重复评价情况的出现。如在《梦想的力量》这堂课程中,当学生对教师安排的“瑞恩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则给予评价:“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学生!”在这个问题提出之前,教师就进行了一定的考虑。对于该问题来说,其难度并不大,只要能够对课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就能够寻找到答案,对此,教师则可以将该问题交给语文阅读能力一般的孩子,并通过该种激励评价方式的应用使其获得更高的阅读自信心。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激发,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方式方面,也需要能够做好小学生特点的考虑,最好能够以试卷为主、分项测试为辅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对于分项测试,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开展,并以笔试口试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以此在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的同时实现其实际操作以及动口能力的掌握。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对学生未来语文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

  一、留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思维未得到进一步的拓宽,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探讨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因此,留白策略的应用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留白的合理设置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由的进行创新想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散自身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高效运用留白教学方式,能够引导每一位学生进入到奇妙的语文世界中,感受无穷魅力的语文文化,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语文教师要将实践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拓宽学生在留白时间内的思考范围,让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材内容的思考学习,而更能够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情感,激活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记忆。

  兴趣作为小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语文教师要善于用留白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需求。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到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知识的魅力之处。留白艺术的价值在于其能够让学生亲近语文,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排斥的厌学情绪,能够让学生在留白时间进行放松的学习思考,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更好投入到接下去的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于各项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

  二、留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 设置课堂与悬念,在思考上留出空白

  众所周知,小学生往往都是好动的、思维比较跳跃,他们具备了良好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放于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积极汲取课外语文知识,不能够将学生早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扼杀在摇篮之中。教师要认识到留白艺术价值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通过高效运用留白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知识问题悬念,引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在留白时间内进行思考交流,全面发挥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要让学生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通过在课堂教学上合理设置悬念,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留白。例如,当语文教师在讲解到《秋姑娘的信》这一课程章节内容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围绕文章题目展开讨论,去积极思考联想秋姑娘到底会写一封生命内容的信? 假设你作为秋姑娘,又会选择向人类倾诉些什么内容。在阅读文章内容前设置悬念,有利于勾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兴趣,全身心投入到教师之后的讲解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时间,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勇于发表自身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文章,有助于学生更快的进入到有效学习状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于所讲知识的掌握。

  2. 加强教学提问,在课堂提问上留出空白

  教师要想充分掌握了解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进行提问,去分析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有效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问题中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然而,存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更加注重于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学生过程的体验,未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与实践,只盲目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回答正确各种提问,考试能够取得相对满意的分数。这种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缺乏创新能力,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且给予合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这样才能让更多学生成功解决问题,有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外语文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答问题。比如,教师在讲解到《窃读记》这一文章时,可以事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文中主要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主人公在窃读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它在惧怕什么? 又为何感到快乐? 学生在疑问下,能够更加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文章阅读当中,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寻找到正确答案,并在自身的语言组织下发表想法,获得同学与教师的认可和赞赏。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有效创设出独立思考的空白机会,保障学生的自由想象,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能力。

  3. 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在知识学习上留出空白

  教师要懂得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是学习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让学生自我去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去不断汲取学习更多的课外语文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更加广阔的语文知识海洋中进行探索发现,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将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到古诗《望洞庭湖》时,可以事先准备好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洞庭湖美丽的风景照片,瞬间吸引到学生的目光,然而提供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根据每一句古诗去展开想象,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慢慢体会故事中的深远意境。在阅读联想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向同学分享自身在古诗中理解到的思想感情和古诗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课堂教学中,要高效合理运用好留白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想象时间,不仅要注重到学生各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和发现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发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推动现代小学教育和谐稳定地持续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3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老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包括网络资源,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大量的优质资源,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样,老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都可以正确、全面地回答,不会再受到任何限制,运用远程教学为枯燥单一的语文课堂增添了色彩,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更加和谐的关系,更好地发挥了老师的引导作用。远程教育的运用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白板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甚至可以亲身操作和实践,学生主体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解决重难点是教学的关键。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难度,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难点,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运用视频和图画等功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生动直观,使难点一目了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教学的难点才可以顺利突破。如《桂林山水》一课,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山水的美是教学的难点,老师可以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特点,学生一边欣赏老师一边引导:桂林山水美吗?你们欣赏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图文并茂,就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给学生直接的感官认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雷锋的故事》,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为之动容,我也为此感动,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都对学生的言行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我们也要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老师在运用的时候要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这样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只要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语文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也会开花结果,从而使语文多媒体教学散发多彩的光芒。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单纯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们活泼主动地发展德智体美的素养。本文笔者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探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当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更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初步探究。

  1分析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学工作都是始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专研教材内容,分析德育资源,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同时渗透着德育教育,运用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符合现实的德育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在审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给予是快乐的》这一课,就体现了浓厚的德育教育。课本讲述的是一个外国的小故事,在圣诞节的前夜,一名叫保罗的男人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苦的小男孩,在一晚上的短暂相处中,贫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强烈地把保罗的心灵予以震撼,让保罗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的高尚品质。老师在此堂课中运用教材的具体语言资料,让学生们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激起学生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思想,教学完成后,老师带领学生讨论这样的话题:你想成为课本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弟弟或者是保罗呢?在这样的活动下,学生们没有仅仅停留在课本的书面知识中,而是联系到了他们的生活,表达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把“爱”和“给予”深深地埋在心中,并进行传播,这样就自然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2情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感。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出具体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们在情景中自然地获得道德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小学课本《桂林山水》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在多媒体教学工具上,展现出桂林山水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进行真情实意的讲解,使得学生们在欣赏优美的风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小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高尚价值观。

  3生字学习融合德育教育

  生字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们在带领学生们识字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学生一边识字一边接受道德教育。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构造特点鲜明。教师们依据汉字的特点,在授课中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构造方式,发现汉字和高尚思想的关系,把汉字教学工作和德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例如,在讲解汉字“敬”时,教师对敬进行组词,尊敬,敬爱,敬奉,并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用句子让学生理解敬的含义。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现代汉语解释为:(1)表尊重,有礼貌地对待。(2)表示敬意的礼物。(3)有礼貌地送上去。(4)谨慎,不怠慢。这些表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貌,在词句的运用中传达了礼仪知识,渗透出德育教育,无形中培育了小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为。

  4课文朗读中,感受德育教育

  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有着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中也包括多样的德育思想。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朗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白杨》这篇文章通过爸爸和孩子们的对话,表达出对建设者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又如《挑山工》这篇文章表达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精神都可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深深的体会,继而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对他人关爱、缺乏奉献、意志薄弱的缺点改正过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无私奉献的品格、关爱他人的品德。

  5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在课内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执行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举行有娱乐趣味、多种多样、吸引力大的课外兴趣活动,带领学生把习得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促使文化素养得到升华,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例如,在完成语文课文《一个苹果》的基本教学任务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其它的课外活动,第一,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类似的课外读本,第二,布置一些以“爱”为主体的小板报或者阅读活动,第三,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第四,带领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摄影展览、美术书法展览等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实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6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这一教学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新课改的发展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们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德育教育功能。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小学基础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家长所重视,正是“赢在起跑线上”的真实写照。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处在不断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不算浓厚。因此,本文主要以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为主,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堂观察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小学是语文阅读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不仅关系到自身语文的能力,还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师引导不够、教学方法欠缺和教学难点和重点的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引导作用的不足

  目前,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过于倡导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很多教师忽视了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的学习过于自主化,从而导致课堂逐渐成为学生的自习课。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迅速阅读,之后就让学生进入讨论等环节,由于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课堂内容和完成教学任务,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很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的欠缺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段落大意———掌握文章内涵———提升文章中心思想的过程,从而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形式化和规则化,使得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失去探究、品读的兴趣,进一步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低效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景

  文章不是无情物,化作情景更有效。实际上,在小学阅读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和文章主旨,并且有其固定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法具有很重要的促进意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从而帮助情景的建立,还有各种实物和教师的正确描述等。引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并在课堂上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并对其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例如,在《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文章对丹顶鹤的美丽进行大量的文字描述,仅靠这些文字上的'描述学生可能无法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因此,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丹顶鹤的野生环境视频,设立一个真实存在的丹顶鹤情景,将学生融入到丹顶鹤的生活习性中,从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对阅读内容理解不全面,对新的阅读知识消化不了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的深层分析与理解,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出合理有效的问题,从而指导并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想象。帮助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性,使得学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探究式教学方法中,教师要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狐狸与乌鸦》这篇课文中,此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狐狸看到了乌鸦嘴里有块肉,非常的想要得到,于是使出了一个计策,让乌鸦嘴里的肉掉了下来,从而得到了乌鸦的肉的过程。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狐狸是什么性格?乌鸦的羽毛和声音美妙吗?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熟读课文,并提问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有了教师前面的启示和引导,有利于学生后面的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内容主次分明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中的内容知识量很大,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期待更为全面性的教学模式,尽可能讲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面对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教师往往难以取舍,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明确,没有主次性,学生面对着大量的知识点难免无法理解,从而降低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合理性的划分和分层,明确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得教学内容精而简。并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观察学生的课题反应和教学反馈,从而了解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情况,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堂观察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小学阶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并为学生语文能力和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但目前我国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引导作用的缺失和教学方式的缺失。因此,小学阅读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并加强教学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恽兰玲 单位:扬中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邓李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规避策略———对某示范性小学的观察报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2:116-119

  [2]韦芳,覃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xx.05:112-11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

  摘 要:小学课改在不断地更新,小学语文课本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本里的很多内容都变成了以口语交流为主题的内容,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引导学生锻炼交际的能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口语表达;培养方法

  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堂口语表达能力,应从小的时候进行培养。制订口语表达的目标,然后,分析课堂上存在的影响培养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找出合理的培养方法。

  一、制订语言表达的目标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述方式等方面进行培养。表达的完整性包括语言是否吐字清晰、简洁明了、生动明确等。首先,语言的表达要符合思维的逻辑性,语言要通过逻辑性的思维言语表达出来,语言作为一种人类的交际工具应该被完美地应用。然后,语言表达要得体,要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合的话,让对方明白言语中的含义。再者,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能够将想表达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三点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终目的。

  二、语文课堂中影响表达能力培养的原因

  语文课堂上表达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语言表达所需的情景匮乏、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针对性较弱。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和学生无言以对,学生不够活跃、教师无可奈何的场景。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心理上的障碍,对语文的表达充满恐惧,尤其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长期积累导致学生胆小自卑。语言的表达需要一个合理的场景,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的教材设计当中多设置一些生动的情境来锻炼学生。缺乏针对性是指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充分地掌握文章的思路,表达起来就会清晰明了。

  三、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要从学习的氛围谈起,营造一个活跃的、可以互动的环境,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语言的表达是一个发自内心的诉说,要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思维将想要表达的内容流利地阐述。

  参考文献:

  [1]黄海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xx(01)。

  [2]肖水兰。略谈小学语文课堂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xx(0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7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从观念、内容到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应运而生。下面笔者即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具体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利用赏识教育及其意义,以期对广大教育同胞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赏识教育;赏识教育

  赏识教学是有效贯彻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教育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赏识教学对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非凡意义。下面本文即以赏识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具体分析赏识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观念,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各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赏识教育,首先自身应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挣脱出来,彻底摒弃“大家长主义”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过去麻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所以,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尽量给予他们平等的表现机会,赞赏他们的行为,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与关怀。只有这样,师生间才能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赏识教育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二、立足课堂,积极创造被赏识的`环境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合。每位教师都应从课堂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被赏识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受到赏识后,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学习。鉴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心智不够成熟,且自身的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都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待事物的看法相对简单,同时还期望得到老家长师和的欣赏和赞扬。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学生的行为和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一些学生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讲话,但手工做得很好;还有一些学生成绩不够优异,但课堂表现积极,表达力强;还有一些学生不够聪明,但踏实认真…教师都应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继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情绪进行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因成绩落后或者和同学关系不好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教师要积极开导他们,帮助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自己在学习过程的优缺点,从而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课堂上的这些做法为学生创设被赏识的环境大有裨益,学生全方位地受到赏识,逐渐变得积极而自信。

  三、借助设备,提高赏识教育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陆续被引进教学课堂。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些器具,以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植物种子被小动物带走传播的图片和小视频,还可以带学生到野外观察蒲公英飘散、豆荚炸开的实景。这样直观生动的效果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也有利于赏识教育的开展进行。再比如在一些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成语的含义用图像或语音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根据其内容去猜成语。这样借助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要持鼓励态度,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思考,仔细分析,让赏识教学发挥到恰到好处。

  四、关注课外,让学生真正享受“成就感”

  各位教师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创造良好环境,借助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赏识教学,还应关注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与他们适时适当的表扬,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成就感”,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比如有一次在课下,我发现一位后进生写字姿势非常正确,态度也踏实认真,我便在班里表扬了她。在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本中,我又惊奇地发现这位学生的作业真的比之前要认真的多。于是,我又把她的作业本和其他优秀的同学的作业本一起张贴在班里的学习园地上。从此,该生明显自信了很多,同时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另外,在课堂以外教师还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学习体验等,对现有的语文知识传授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造,对课堂学习效果进行积极评价,让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乐园。例如:在教师对小学生语文写话、写作作业进行批改的时候,要善于使用类似:“你真有心,老师也被感动啦!”“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好学生!”“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等“温馨评语”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这样,教师课下的适时鼓励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积极性大大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增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变得轻松而高效,可谓是一举多赢之策。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堂赏识教学的大力开展,对于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知识应用、能力提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赏识教育开展与实践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着眼课堂内外,适时夸赞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霞民.用爱打开封闭的心灵——谈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下),20xx(09)

  【2】雷庆宇.浅谈赏识教育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华少年,20xx(2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动笔写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人们对于汉字的重视程度也显得非常不足。而书法这样一门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与我们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重视书法教学。而书法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写字的一个方面,而写字教学则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要想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去充分重视书法教学这样一个部分则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培养中小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具体分析书法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书法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应用

  我国的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它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正在持续下降,在书法上的退步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改变现状,国家相继颁布了一些有关书法教育的指导性纲要,要将书法教学渗透到日常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从而促进书法教育能够从最基本的年龄段抓起,为以后培养出一些能够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人才。

  一、书法和语文之间的关系简析

  近些年来,教育部在颁行相关的书法教育的法令时,都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让书法教育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更好地完善。那么,教育部将这二者之间联系起来考察有着怎样的依据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都知道,书法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给我们提供了美的享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语文教育中,又必然会涉及到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可知二者之间是有着显然的联系的。其次,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汉字,在语文教育中,总是需要进行识字、写字的练习,而对于书法来说,同样也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书法要形成汉字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汉字进行一定的设计从而使得汉字变得更为美观,形成一种艺术,因此可以说,不管是语文还是书法,都是以汉字作为重要基础的。最后,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很强的科目,通过它往往可以表达出作者个人的一些真情实感,而书法也同样,不同的风格和笔锋往往体现着作者不同的感情,二者都是传达感情的一个重要工具。总之,语文和书法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内在联系,在日常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书法教学,既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也能够促进书法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传播。

  二、书法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国家也颁布了一些政策去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渗透,书法教学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的书法教学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依然有很多因素阻碍着书法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下面我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1。我国的应试教育政策

  我国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文化也产生了很多的破坏,从而使得今天的青少年的身上已经很少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成分,传统的书法艺术同样也不例外。而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把高分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家长也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教师为了提升教学升学率,他们往往把正确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对于书写的字迹则要求不是很高,从而使得学生的字迹越来越潦草。另外,在现在很多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虽然有专门的写字课,但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切实发挥出写字课的作用,很多时候写字课的课时也都被其他科目所占用了。因此,可以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书法的热情必然有所衰退,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这也是书法教育和语文教育所共同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

  2。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借助电脑,例如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查找、对课堂的气氛进行一定的调节、使得语文课堂上的信息容量更为丰富等等。从中可见,电脑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与此同时,很多中小学生对电脑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感,不再愿意动笔进行汉字的书写,而仅仅是通过键盘的敲打而产生千篇一律的字体。电脑打印出来的汉字往往失去了汉字本身所富有的美感,也无法通过汉字对于不同人的个性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一大批网络垃圾语言也随之产生,这些语言对于汉字是一种腐蚀和破坏。我们要始终相信,电脑虽然方便,但是书写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语文教育必须对汉字的书写予以一定的重视,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书法,从而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3。西方文化的冲击

  西方文化的冲击是我国书法教育所面临的又一大困境。随着我国走入世界市场,为了更好地与世界进行交流,对于英语的重视正在不断提升,很多人往往为了学习英语而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热的现象持续升温,从而导致很多人无暇顾及汉语的学习,中国的传统书法教育同样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会很容易导致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从而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怎样更好地促进书法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书法不仅是一门美的艺术,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将书法教学融入其中,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熏陶,从而激起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促进书法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更好的应用。

  1。针对书法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不论什么时候,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语文教育,对于其中的书法教学来说,则可以适当地营造一种有利于书法教学的环境,对中小学生进行熏陶,从而使他们对于书法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悬挂一些书法作品,使得学生在日常的休息中也能够生活在书法的环境中。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行一些书法比赛,对于参赛的书法作品予以适当的评价,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

  2。提高语文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书法教学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学生之外,最重要的主体就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对于书法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魅力修养,这是由于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会受到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影响,在书写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如果能将一手好字呈现在学生面前,会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感,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书写产生一定的兴趣。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提升自己在书法上的个人修养,对于各种字体都有一定的涉猎,从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能够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随时转换这些不同的字体,这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崇拜的情绪,从而促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去努力学习,并且在课后进行书法的练习,最终实现促进书法艺术更好发展的目的。

  3。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写字教学

  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其他方面,对于书法教学来说,写字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写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才有可能在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对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来说,写字是其中最基本的教育,首先要识字,然后去控制不同的笔,从铅笔到钢笔再到毛笔,利用他们使得自己的字体端正、整洁、规范。在写字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去将这些端正的字体变成书法,最终达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要想进行书法教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重视的是写字教学,为了使写字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对于写字教学的时间要予以一定的保证;第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分类学习和培养,逐步提升中小学生的写字水平;第三是要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一定的规范,只有姿势正确了,才能对写好字进行一定的保证,并且良好的姿势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育是明显的。总之,只有在语文教育中重视了写字教学,才能够为以后的书法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最终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促使书法教学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4。重视对中小学生的精神气质的培养

  汉字是一种非常美的字体,汉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一幅图画,这些美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样一种美只能使得学生对其有一段时间的热度,却很难坚持下去,中小学生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上很容易出现缺乏耐心和信心的情况。这就要求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技术上的书法指导,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气质的一些培养,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分析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从而从中感悟到不同的艺术风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在以后的书法练习中,能够将自己的气质和性情融入到书法的练习中,形成一定的书写风格。总之,书法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必须加强对于书法教学的重视,提升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更好地结合,各个方面都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政府要在方针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将对书法教学的重视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切实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在日常的语文教育中更好地进行书法教学;每一个中小学生也要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把学习书法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培养自己对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雷实:《书法教育语文课程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J]。课程教材教法,20xx年第12期。

  [2]郑婉秋:《书法教育在重庆市中小学教学中的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xx年。

  [3]马艳:《论中小学语文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xx年。

  [4]杨雅琼:《书法教育在中小学写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xx年。

  [5]于继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书法教育的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20xx年第19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9

  一、赏识教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更好应用的原因

  赏识教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更好应用的原因有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文化底蕴因素的影响。

  我国历史悠久,而传统的教育观念贯穿于古今教育教学中,进而对现代教育教学有较大的影响,而以师为尊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导致教师难以突破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受社会环境的熏陶程度不同,从而导致赏识教育不是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能奏效,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第三,评价标准因素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过于狭隘,从而导致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很少。评价标准的手段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实施,过于追求教学质量的教师缺乏欣赏学生的能力,而学生对自己也不能正确赏识,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难以更广泛地应用赏识教育。

  第四,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同时也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学校开展赏识教育需要有家庭方面的密切配合,为此学校教师与学生父母都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进而对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夸奖和鼓励,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被赏识和被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

  第一,教师应该善于表达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在口语中,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教室文化,进而对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将爱更好地传递。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力,又可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未有效应用赏识教育,这不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需要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进而可以使学生感悟美、生命和生活,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胸襟,从而促进学生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

  一、精读,教学优化的基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多阅读。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每一个句子和段落,最后读整篇课文,这正是顺应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到乘客的“从容”、作者的“提心吊胆”和艄公的“智慧、勇敢、机敏”,才能理解为何艄公能够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课文,学生还能够感受到文字的优美,并能激发他们对艄公的尊敬。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习的主人”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为“黄河的主人”做出铺垫,教学结尾处又深化了艄公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艄公精神的升华。而且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利用了视频、图片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不认识的事物,改善了学习效果。

  二、精思,教学优化的核心

  文本含义来自精读,而所谓精读其核心又是指向学生思维的。让学生在精读的同时精思,往往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精思是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的核心。教学实录———《珍珠鸟》(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师:同学们,我们对珍珠鸟已经有了一定认识,请同学们带着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能不能知道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生:是一种可爱的鸟,因为它有小脑袋和“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生:是一种好看的鸟,因为它像“蓬松的.球”,还有灰蓝色的羽毛。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仔细阅读了课文。同学们能够从词语和句子中知道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那么同学们能否再体会一下,除了可爱和美丽,珍珠鸟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生:还是一种胆小的鸟。(让学生阅读课文,品读文字,知道珍珠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师:珍珠鸟是一种胆小的鸟,那么它害怕作者吗?生:先是害怕,然后不害怕。师:很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过程。请同学默读第4段,看一下珍珠鸟是如何一点点接近作者的。生:开始的时候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乱撞灯绳。师:这表现了什么呢?生:珍珠鸟害怕作者。师:那么到最后哪些地方又体现出珍珠鸟不再害怕作者了呢?生:珍珠鸟用小红嘴啄作者的笔尖,作者用手抚摸它,珍珠鸟“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师:所以,珍珠鸟经过很多次试探,才知道作者是真的爱护它,才真正地完全依赖作者,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生:我们要关心和爱护动物,动物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师:对,作者关爱珍珠鸟,珍珠鸟才会这么可爱美丽,才会和作者友好共处。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就提出了“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这一问题,由此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自主感受珍珠鸟一步步亲近作者的过程,认识到珍珠鸟对作者由害怕陌生到亲近的态度变化,并引出“完全依赖”的概念。这一过程又是一个精心思考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只有相互依赖,我们才能和动物友好相处,只有相互依赖,同学之间才能互助友爱,这正是本文作者冯骥才想要表达的人文思想。

  三、精设,教学优化的保障

  这里的设是指设计,教学设计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作为一种保障,关键是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学实录———《爷爷的芦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强强被爷爷的芦笛声吸引到了海边,强强感觉很高兴,为什么呢?生:因为海边的风景很漂亮,并且爷爷的笛声很好听。师:对,这些都吸引着强强,让强强对海边的生活很向往,但是夜里爷爷把强强一个人留在家里,强强怕不怕呢?生:刚开始的时候害怕,后来不怕了。授:除了害怕,强强还有什么感受?生:很想念爷爷,孤独。师:那么请这位同学朗读课文,尽量将强强这种害怕、焦急的心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师:那么,为什么强强后来不害怕了呢?生:因为强强仿佛听见了爷爷的芦笛声。师:如果你是强强,你想对爷爷说些什么?生:爷爷,我已经变得勇敢,不再害怕大海了。师:很好,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和恐惧,才能培养自己的坚强品质,同学们说对不对?生: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将教学内容层层推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有效地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深刻内涵。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设计,学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收获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1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必要的语文素养,通过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实现听、说、读、写四大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认清语文教学的本质,明确教学的目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加强小学语文训练,我们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说:“语文就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所以,不管我们有再多的不同意见,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学习,培养他们正确的理解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正确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教材中的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发展我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特点来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深挖教材,努力寻找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强,所以他们更喜欢直观的东西。同时,小学生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强。接受知识的速度也很快,想象能力丰富。这些都是小学生年龄段的优势,他们的劣势就是对知识中抽象的部分理解力不够。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特点。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训练。

  一、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明确语文的教学任务

  叶圣陶先生说过:平常说口头语言,写到书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吕叔湘先生也对此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言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的教学本质其实就是加强学生的文字和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地进行阅读表达,准确地书写。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不仅要教会他们这些,而且要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但目前有一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以“分析课文”为语文的教学目的,省略了说和写的部分,如果长期这样做,那对小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不断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读说写能力的最终目的。

  二、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分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部分,这两部分也都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它是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帮助小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让小学生直接感悟到语言的作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各种教学教具,引导小学生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含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切不可抛开语言去分析课文和中心思想的教学。这样是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也不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三、注重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是语文老师和小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通过必要的交流,让小学生掌握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学会更多的字词句。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堂教学,给小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在有必要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再介入其中,参与他们的学习。

  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小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欲望。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或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等,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组织和提高相关的学习资料。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并且提倡学生先学习,教师随后点评的方式,这样也可以按照新课标的提倡做到教师和学生课堂角色的相互转化。

  总之,要提高和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能忽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性,要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就必须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并且要在语文课上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尽量省出时间来让他们多读、多说、多思、多写、多背、多记、多练。只要我们在扎实的训练上下功夫,就一定会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一定会有更高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2

  一、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的现实意义

  强调当前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既是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的需求,也是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在社会就业形势加大和用人单位对人才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学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对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反观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有的是教学行为上的,归结为一点,就是忽略了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塑造与提升,没有将他们内在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出于对小学负责的教育态度,笔者认为,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同时也能维护学生的自尊,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学校和家庭在孩子学习方面的交流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谐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从内在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能够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起到知识教育所不具有的作用,是单纯的知识传授的一种补充形式。

  二、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的实现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个目标,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的过程中,需要语文科任课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内在情感方面推动学生的学习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教育过程要求教育人性化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由教师、课本、学生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师通过课本,理性地给学生传播文化知识,讲析人生哲理,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吸收身心健康成长的必需营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学会知识又为教师的迅速成长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形成,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目的,这就要求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其中。

  (二)教育目标要求教育人性化

  陶行知说过:“‘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明白自己讲解的内容,多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考虑语文课程的讲解内容及授课方式,这直接关系着语文课程教学人性化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已经走过了十七年之久,在目前我所带的六年级班级中,有一名叫李力的学生引起了我的关注,他今年10岁,平时寡言寡语,不愿意与其他人接触,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对学习的认识不明确,行为不积极,刚开始的时候并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从其他同事那里得知他是一名孤儿,为了帮助这个孩子走出过去经历的阴影,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我决定不仅要做一位称职的语文老师,还要当好他的监护人,给他的'生活带来更好的快乐,让他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成为一位成功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后来,我不仅及时帮助这位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也会帮助他打理生活。每周末都把他带到我家里给他换洗衣服,定期带他去理发和买衣服,在我的关心和照顾下,他的情绪和态度明显好转,不仅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跟同学和其他人的相处也愈来愈融洽。他马上要小学毕业了,我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帮助他、启迪他,以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监督他、照顾他、爱护他。

  (三)学生的客观需要要求教育人性化

  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探讨还可以有很多角度,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为受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教育方法怎么改变,教育的观念要明确,小学语文教育,在人性化方面,尤其需要更多的探讨。语文知识的庞杂和小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不同需求,多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的真实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是帮助他们逐渐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了解语文知识的用处,接着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做一详细的了解,从而采取正确的、适合大多数学习接受状况的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学好语文知识是每一个人一生的功课,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毕生潜心研究的课题。在教育学生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教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并能联系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改善学习方法,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的,探索出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在教师的关爱与呵护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教师的态度和行动对小学生起着很大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性化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人性化教学手段的执行对学生的影响是重要且深远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3

  作文不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教学途径。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进行教学,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其在写作练习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作文练笔中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教学经验。

  一、读写结合,提高写作兴趣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而在拓展学生阅读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再枯燥无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为学生布置作文,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对阅读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后,我就让学生发散思维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的时候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并让学生将这些写下来。这样的课文小练笔使得学生在阅读时更加投入用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然后我再让学生想一想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并将其中的一件事或者两件事描述出来,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练笔使得学生都很顺利地就完成了,并且,在描述与回忆中,学生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的感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作文更加充满情感,更加真实动人。

  二、拓展延伸,放宽写作范围

  在传统的作文课堂中,教师往往是为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然后就让学生以此为题进行写作,如“我的爸爸”、“我的理想”、“最难忘的一件事”等,这样的命题作文学生很难有所发挥,而且学生的思维也会被局限住。因此,在新时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转变作文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充分地思考、想象,为学生放宽写作的范围,使其在写作时可以畅所欲言,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变化,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比如,我曾经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或者某件事物,有的学生就观察了自家的猫,写出了猫好吃懒动却又惹人喜爱的特点;有的学生则仔细地关注打雷下雨时的变化,并将雨前、雨中、雨后的天空、景色与人们的反应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还有的学生以童话的形式描写了柳树与苹果树的对话,并在对话中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使得作文新颖而生动。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使其在生活实际中获得知识,在写作中升华对生活的认识。

  三、真情实意,注重个性发展

  以情动人是作文的灵魂所在,在写作中融入作者真实的情感,作文才会更加充满灵性,更加能打动人。在现在的小学生作文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写作时千篇一律,只是注重了语言词句的优美,而忽视了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意,导致作文读起来索然无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还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设计符合学生生活与认知的写作主题,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了让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就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我曾经组织学生玩一个“接力画画”的游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不可以提前商量要画什么,而要凭借自己的想象与前面同学所画出来的部分进行思考。然后每个小组内的成员依次到黑板上画画,最后再经过几个小组的评选选出画画最好的。这样的游戏使得学生都充分地进行了思考,并积极地参与活动,课堂中的氛围十分热烈。在学生兴趣盎然时,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我便让学生在课下将这次活动记述下来,学生在欣喜高兴的状态下写出来的作文充满了各自的特色。总之,提高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水平是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设计多种作文形式,使其在写作中提高阅读能力,在习作中寄托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重视学生多样化地实践性学习,打破了教材、课堂、学校的局限,主张开放活动时空,密切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应致力于 “六个突出”,即内容选择突出综合性、目标设定突出开放性、活动方式突出自主性、过程设计突出实践性、能力培养突出创造性、评价方式突出多样性。

  一、内容选择突出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活动领域,内容丰富多彩。而学生个性发展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因此在选择活动主题内容时,必须首先考虑综合性。

  如我们根据家乡特产,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为桔子做广告”的综合实践活动:(1)写桔。组织学生到定塘镇桔子种植地区观察,描述家乡桔(写短文)。(2)画桔。为家乡桔子写广告词,作广告画(广告策划,上街展示)。(3)访桔。采访种植户,了解家乡桔子的生长周期及经济效益(口语交际,写采访稿)。(4)看桔。实地察看种植家乡桔子的环境及土壤,访问定塘镇农办,提出改良家乡桔子的建议(调查访问,小组汇报)。(5)致信。为了家乡桔子更香甜──致桔种植户的公开信(应用文)。这样的选题具有综合性,同时所选主题内容也具有综合性,又如学习了《赵州桥》一课后,可联系美术教材中《家乡的桥》《我为祖国造大桥》和科学教材中的《桥》,设计题为“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拟定以下活动程序:①“知桥”。让学生观察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竹桥、石板桥、木桥、拱形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有关“桥”的资料,了解古今中外著名的桥梁和相关的力学知识。②“画桥”。画一幅自己设计的桥的图纸。③“造桥”。按照设计图纸,用胶泥或其他材料造一座自己喜欢的桥模型,通过学生介绍所搭桥的优点,培养自我推销的能力。④“颂桥”。写一篇关于赞美桥的文章。这样内容的活动课,把学与用、动脑与动手、设计与制作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二、目标设定突出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在于“活动”。它是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学生将是漫无目的地在动中玩,在玩中动,达不到活动课的要求。活动课目标的预设,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既能亲自实践,又能通过实践活动有所感悟、有所创新。活动目标不要定得太低,以免造成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达到的情况,也不能定得太高,否则让学生望而生畏,觉得高不可攀,失去信心,更不能定得太死,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活动课的目标设计需要教师精心考虑,突出放开性。如在《妇女节,我让妈妈露笑脸》的活动课中,我们确定了如下目标:

  1、通过搜集展示不同的贺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让学生自行设计贺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想像能力;

  3、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造能力;

  4、通过赠送表白心愿,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情感。

  这样设计,目标具有开放性,不会给学生太大的压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均能不同程度地达到目标。

  三、活动方式突出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靠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学生参与的活动,只有符合他本人的意愿和要求,才能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如在探究“ 北京奥运——2008”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让学生:

  1、自己利用图书、网络等方法查阅资源,了解奥运会的起源、中国百年奥运历史;

  2、自己了解申奥时的组织、代表人物、申奥会歌、申奥过程、庆祝盛况等;

  3、自己设计绘制“展望2008幻想画、我是小小设计师”;

  4、学生对各自的作品作自我评价。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学生是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根据奥运活动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过程设计突出实践性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旋律。所以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用心体验,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的、自由而负责任的、智慧而有创意的生活。例如:我们根据农村玩麻将打牌成风这一社会现象,设计出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赌博危害有哪些》。

  课前准备:1、学生利用休息日,调查统计出你家所在村有多少家玩麻将打牌地点,参与打麻打牌将有多少人,他们用什么赌。2、学生实地考察,仔细观察这些打牌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3、走访周边打牌和不打牌的人对赌博的看法和评价。4、将以上三条印制成表格形式发给每位学生,让他们将调查情况记入对应的表格内。

  课内活动:1、分小组将各人收集到的.信息归类综合整理。2、每小组选出两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3、全班展开讨论:① 搞赌博会给个人带来哪些危害② 会给家庭造成哪些危害③ 会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④ 谈谈你对禁赌的想法?

  课后活动:围绕赌博的危害,查阅有关法律知识,要求分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篇生动的调查报告,校内进行一次主题展览,并给当地人民政府或执法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这样的活动过程,每一步均要学生亲自经历,尤其是调查、访问、撰文等,每一步都要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解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在活动中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赌博打牌等不良行为的愤慨。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得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启蒙教育,培养了综合素质。

  五、评价方式突出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因而要十分重视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活动经历作出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使评价过程本身也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评价一般是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认为以“成长记录评价”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以“成长记录评价”为例,它主要用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的评价材料,如学生的作品、反思以及其它相关的材料等,反映的是学生在某一时期的成长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学生有权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自己判断提交作品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如何判断自己的进步并反思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 只有设计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富有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之中,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

  国家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崔峦一再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他认为“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很清楚,其意是要求我们把握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把好年段关。在小学,年段的读写基本功重点呈阶梯式分布,由低段的词句训练为重点过渡到中段的自然段、结构段,再到高段的篇章训练。自然,我们高段五六年级读写训练无可置疑要侧重篇章。如何落实高段训练重点呢?我以为,首先应该明确高段的读写训练重点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接着要研究怎样落实高段读写训练重点的策略。

  一、篇章训练的内容

  有关篇章读写基本功训练的内容比较多。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考虑侧重选择小学生必须懂的基本篇章知识作为重点训练内容,为初中学习奠定基础。具体侧重教学以下方面的篇章内容:

  1。四大文体的基本构篇知识

  小学语文的课文,多为写人、记事(含叙事性散文)、写景、状物四大类型的写实文章,诗歌比例也不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并懂得构成四种文体的基本要素,以增强学生的篇章意识,为写好四种文章奠定基础。

  2。文章的结构方式及其特点

  万事万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写文章也不例外。无论什么文章,都会由开头、中间、结尾组成。就一般课文而言,有“总分总”构篇方式,如《藏北草原》《伟大的出征》和《养花》;有“分总”方式,如《话说长江》;也有“总分”方式,如《被袋里装着什么》;还有并列结构方式,如《松坊溪的冬天》。

  3。文章的表达顺序

  一般而言,文章的表达顺序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写人记事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者时间顺序行文,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按照移步换位的空间顺序行文。

  4。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

  一般来说有五种基本的表情达意的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5。文章开头、过渡和结尾的方法

  文坛上积累了写好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不少经验,传统上把它们比喻为“凤头、驼峰、豹尾”。就我看来,写开头、结尾的方法很多,也没有一定的规定,只要认识各种各样的开头结尾方法,懂得其好处就够了。

  6。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遣词造句,写好人物、景物、事物的细节,并且,学习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言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二、篇章训练的策略

  高段的语文实践主要是读写,篇章训练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凭借课文(或作文)固有的表达特点,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某些表达规律的教学。具体方法是:

  (一)阅读教学中,完成好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方法的双重任务

  1。在阅读目标里明确体现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方法的双重要求,克服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

  阅读教学有理解内容和领悟形式双重教学任务。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表达方法的领悟,真正认识到它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其次,在教案设计中,除了把理解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外,还要把表达方法的学习作为学习目标列入教学要求之中。例如鄂教版五上的第3课《我的房间》就要把学习文章开头结尾首尾呼应的写法列入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行文中,作者又采用了果因式的组织语言的方法,也可以纳入教学目标之中。

  2。在阅读过程中采取灵活方法,落实好理解内容和领悟形式的双重任务。

  怎样在课堂上落实阅读教学的双重任务呢?我认为,高年段应该采用两种方法来对待两种情况:

  (1)在段的教学中,领悟表达规律与理解内容同步进行。这部分的关键首先取决于设计问题时,要同步设计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法的领悟两个方面的问题。例如,解读《索溪峪的“野”》的第二自然段时,就可以设计这样三个问题:索溪峪的山是真的“野”吗?它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在构段方式和语言表述上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属于内容理解方面的,后一个问题是写作方法方面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始终把内容和形式的解读联系在一起,就能有效克服解读的片面性。其次,在段落解读后要注意既归纳段落内容,又小结写法,甚至可以仿照写法说一段话,强化写法教学。

  (2)在篇的内容理解后,立足全篇,引导学生领悟全文的表达方法。我们高段语文老师,要根据“形式内容形式”的阅读教学规律,带领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文字走进课文,理解内容,还要带领学生走回来,立足全篇,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但是,篇章的表达方法很多,我们不可面面俱到。因此,一要根据单元训练的重点确定领悟什么表达方法,把单元表达规律教学要求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之中;二要根据课文固有的特点和课后要求来确定表达方法的教学重点。有的课文既没有在单元导读里提出表达方法教学要求,课后也没有布置表达的训练要求,那我们就要根据课文固有的篇章特点或者文体特点,自己确定表达方法的教学要求。

  (二)作文教学中,完成把表达规律转变成作文能力的任务

  1。把习作教学的基本目的定位在掌握运用语文的表达规律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文教学的根本性目的是通过小学作文长期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写实作文的方法和基本的行文规律。所以,我们高段确定每篇作文教学的目的,要立足篇章,不仅要明确写什么作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某种作文的表达规律,某类文体的表达方法。例如,五上的第7次作文是写人物或事物的变化,我们就应该把作文教学的目的,定位在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着重写后来变化的写法上。

  2。在习作教学的全过程中,环环渗透表达规律和方法的指导

  (1)导语中渗透指导。通过导语激发写作兴趣是大家的基本做法。其实,我们还可以把作文的目的,巧妙地渗透在导语之中,以强化表达规律和方法。例如,五上第6次作文是写一个故事,我们可以在开课的导语中这样渗透表达规律和方法的教学:今天的作文课,就让我们先仔细地观察四幅图,看看图上画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按照图画写清楚这个故事。写故事,要按照图画的意思,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事情写完整。

  (2)写作前重点指导。作文指导课应该根据作文教学的规律,先指导写什么,即选材立意,再指导怎么写,即怎样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对于小学生而言,指导写法应该采取读中学写方式,拿出一篇例文作为学生模仿的样板,读一读,想一想应该学习例文的什么写法。值得一提的是,读中学写是一个渐进过程,欲速不达,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只能一次一法,一练一得,学有重点。

  (3)写作中渗透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需不需要渗透指导,有一定的争议。有的说,不要打断学生习作的思路,不要指导;有的说习作前已经作过指导,更不需要指导。而我认为,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没有运用表达规律的自觉性,正处于运用写法的尝试阶段,需要不时地提醒和帮助。以引导他们的尝试,所以,我们还是要在学生课堂作文打腹稿、拟稿时,继续作必要的指导。但是,这种指导,话语不是批评性的,而是引导式的;不是滔滔不绝的,而是言简意赅的偶尔提醒;也不是漫无目标的,而是根据巡视发现学生作文的偏差或不足,作针对性的提醒式的指导。

  (4)作文批改时延续指导。作文批改是指导的继续。批改指导只能借助批语表达,或肯定,把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批上:“这个地方详写得当!”“如果在某某处再对人物的行动作更详细生动的描写就更好了!”既通过眉批指导,又通过总评语指导,双管齐下。但是,无论是批语或评语,都要着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基于一练一得的理念,评语切不可面面俱到,只能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着重评价本次学写的方法运用得怎样,可以提醒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写法作文。

  (5)评讲课继续指导。评讲课既是作文教学师生反思得失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次继续指导学生作文的大好机会。怎样反思呢?一是根据作文批改记载,归纳出单元表达形式迁移训练重点的成功之处,整体概评,列举学生的具体习作来引导学生发现成功之处,并且与自己的作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还可以鼓励学生毛遂自荐,自我评价成功之处,剖析成功在哪里,怎样

  成功的。二是集体会诊突出的毛病。让大家根据训练要求会诊,重点引导学生评价表达方法的运用情况,并开出治疗处方,提出修改建议。之后,继续让大家读自己的文章,根据写法迁移要求,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迁移运用写法,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提高表达质量。

  我以为,在明确训练哪些篇章表达规律的前提下,只要循序渐进,学以致用,坚持落实每一次训练要求,小学生完全能够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读写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