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17 08:19:28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集合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集合15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

  一、深化理论基础

  学生对生活现象中的美是充满感知力的,可以在学生对美学的认知中展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科学家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对美学的追求上,可见美学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远大的,教育者在学生的物理教育中若能加入对生活等的美学研究必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生活现象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1.生活实例在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章节激发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章节的内容精简、内涵丰富.比如,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液体压强章节,单纯地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引入生活实例可使学生很快地理解新的物理元素.例如,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见过“活”的带鱼,原因就是带鱼生活在深海中,而且深海中的压强很大,带鱼一旦“上岸”,普通的压强难以适应,所以带鱼一上岸很快就死了.

  2.生活实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深化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促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物理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加深的最有效的办法,实验可以与实际生活案例相结合深化了解教学章节的内容.例如,平面成像的物理学内容,实验室里的成像实验过程虽然简单易见,但还是过于死板.学生都见过水中倒影,去河边或者海边的时候岸边的倒影对于观察者而言都是倒立的,这就是生活中最好的平面成像.

  3.生活实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总结

  课堂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总是单调的,动手做虽然对于物理教学帮助很大,但是毕竟不能经常实施,物理学本身是多方向性的,开放式的答案只停留在课堂上是不够的,在实际生活中其实物理学解决了许多我们熟知不可能的现象.每几节课做一次关于生活实例的课堂总结,探讨关于物理现象的矛盾点,将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于深奥的物理学的想象力,为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4.利用生活实际案例创新教学新环境

  学生的物理教学相对而言是简单的,但是简单的内容也可以引发深刻思考,为学生日后高年级具备高知识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通过对生活实际案例的思考,引发对物理现象的认知,并利用自我自主学习后的物理知识,返回到实际生活中,动手实践,解决实践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三、生活实例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1.提高课堂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在注重学习成绩的同时,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激发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利用生活实践,吸引学生对解释物理现象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物理学本身严谨的思维特点,设计一些特立独行的研究话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实验场景、习题故事、漫画设置等插入进去.这样,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也将给学习效果带来大大改观.

  2.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与学习

  对于现在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最难的不是因为物理深奥难懂,而是学生很难自主学习探究物理学的内涵,这将影响到学生对生活中很多物理现象的自我发现和自主探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把生活中的许多案例、现象等引入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学习物理枯燥乏味难懂的现状造成很大改观,那么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题目要新颖,增加一些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探究题目,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激发智力.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生活实践是一个必然趋势.利用学生对实际生活中不同的物理实际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强烈追求真相的欲望.同时,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提高.学生独特的年龄特点,对他们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现象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2

  摘要:初中阶段,物理可以说是最难学习的学科之一,特别是物理力学。当前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力学时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能力较差、应用性不强、运用知识不灵活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本文主要探讨初中物理力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以供同行参考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

  一、初中物理课堂中采取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关注课堂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积极反思课堂教学,并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有效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不仅包括教师教的有效性,而且还包括学生学的积极性。有效教学要着眼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产出,教学产出主要指的就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习方法的建立。

  三、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阶段的物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来揭示物理学科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2)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旨在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基本需求。

  (3)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注重学科渗透。初中物理课程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旨在让学生学会关心新技术和新思想,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初中物理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将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相结合,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四、初中物理力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教学前期准备

  (1)对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教师的`“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初中学生的认知多以具体、直观为主,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压强、浮力、密度等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并结合物理力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

  (2)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初中物理力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密度与浮力、力和运动、简单机械、压强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各个章节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教室走向社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实践活动”“交流和讨论”等的作用,加深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2.教学过程

  (1)灵活引入教学内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往往与教学导入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灵活引入课题,轻松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第一,复习回顾法。复习回顾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内容,也为本次课堂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引入问题法。教师有目的的设疑能够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相关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运用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知行统一,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把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得出物理结论,加深学习印象。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方法轻松教学,教师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成具体、可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学习的方式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更方便地记住物理知识。总之,教师要想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就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材内容,其次教师要关注物理教学过程,从教学导入和教学的基本过程出发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这一学科。

  参考文献:

  [1]张凤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xx.

  [2]谭志云.在物理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xx.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一、以实用为本,改观物理认识

  许多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对物理的重要性进行全方面认识,只是单纯将物理作为考试的一项内容,造成物理学习效果受到制约.这种只为考试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造成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萎靡不振”.因此,教师要对物理的实用性进行强调,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将物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以生活为基础,提升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行深入了解.例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生活中常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在学生自由讨论后,由学生代表进行解答,由教师进行总结.在水沸腾前,由于对流状况,水内会产生气泡,从下向上逐渐上升发生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下压力作用下破裂,破裂声与振动声与水壶发生共鸣后形成巨大的响声.但是,当水沸腾后,水上下温度相同,气泡上下压强差异不大,直至浮到水面上才破裂,响声较小.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物理是无穷尽的,让学生了解到物理是源于生活的,赋予学生一颗善于观察的心,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趣味性.

  二、以言语为乐,洗涤学生心灵

  语言是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基础.教师的语言,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因此,在开心学物理教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对自身的语言进行提升,将教学语言生动化、趣味化,在语言中赋予启发性强、哲理性高的内容,从语言中改观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看法,提升学生学习成效.教师要注意提升语言的趣味性,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改善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刺激学生产生想象及创造现象;教师要注意使用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层层深入、由浅到深,提升学生对教学的认识;教师要将情感注入到语言中,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物理,激起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情感及共鸣;教师要尽量将语言简化、精炼,降低学生可能出现的厌烦、听不懂现象,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效果及质量.

  三、以成果为辅,开拓学生视野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各项物理成果作为教学的辅助内容,通过向学生讲解一些物理学方面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在进行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物理学对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解一些20世纪最新的物理成果.从原子能释放到半导体通讯的崛起,从激光技术的完善到新能源的开发应用,让学生加深理解物理对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作用,改善学生对物理的认识.要让物理之花开在学生的心中,让物理之乐交响在学生的灵魂,让学生能够爱上物理,有兴趣自己置身于物理世界,体验物理的美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小制作,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劳动成果”加深对物理的了解.初中生非常好动,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能够看到自身的成果,从自身的操作成果中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感觉.这种亲手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总之,兴趣是学生突破枷锁的前提,是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通过兴趣,学生可以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学生可以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会当绝顶,一览众山”.以实验为基,打开物理学大门;以实用为本,改观物理认识;以言语为乐,洗涤学生心灵;以成果为辅,开拓学生视野.教师要不断深化上述内容,让学生爱上物理,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物理,提升物理学习效益.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4

  一、开展初中物理的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1.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开展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的个性化教学效率,初中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开展个性化教学。所以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老师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了解,然后在教学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在进行力学教学的时候,并不是全部学生都对力学感兴趣,那么,在讲述基本的教学内容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对一些对力学比较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再次的教学,讲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力学内容,从而加强对力学感兴趣的学生对力学的认识程度;而对于力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自由选择,可以选择不听,然后就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所以,要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老师在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2.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教学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突出学生的个性,所以,在开展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特性。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老师首先就要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物理成绩以及学生的性格进行分组,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应该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一组,物理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应该跟物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除了要进行科学的分组,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观察,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学。

  3.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分层教学

  要想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个性化教学的效率,初中物理老师就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的了解,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学。要想提高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的了解,老师不能仅仅根据学生的物理成绩来进行判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等来进行综合的判断,这样的判断才能更加的科学。所谓的分层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比如针对于物理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老师讲解的时间就可以比较短,但是对于物理水平比较低的学生,老师就要相对地延长讲解的时间,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4.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特点,老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出来。比如,在进行电学教学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组成串联的电路以及并联的电路,由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所组成的电路也会有所区别,比如,A学生在进行并联电路组成时使用一个开关而已,但是B学生可能就使用两个开关,而且有部分的学生可能会将进行并联的线路都接在开关,可能有部分的学生就可以并联的线路接在电灯上,总的来说,即使是同一个实验,不同的学生所做的过程以及效果也会有所区别。所以,为了更好地凸显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个性,老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二、结语

  总而言之,实现个性化教学是现代教学的趋势,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完善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手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

  一、设置问题

  问题的设计同合作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围绕着一些问题进行的,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师对合作学习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仔细。首先,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路图的设计,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了让结论更加普遍,我们需要对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怎样的改变?”通过讨论之后,学生就可以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例如:在进行电压这堂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神门相同点和不同点,虽然学生们在一起的讨论相当热闹,但是这一问题的答案都在书本上,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二、有效分组

  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时,分组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是要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在进行分组时,不是将学生进行随机的分组,而是综合考虑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别、性格和脾气。对内,老师分配的小组需要每个同学能够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而且能够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对外,小组之间能够进行公平又激烈的`竞争。然后进行适时分组。这里的分组就是要求一些同学负责收集资料,一些同学负责发言,每个同学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合理评价

  合作学习中,评价工作要将小组评价和小组中的个人评价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组的评价主要是查看小组中的成员分工是否明确,学生的个人能力同分工是否相符;而评价个人时则是查看学生参加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最后,查看探究是否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与此同时,评价需要帮助同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小结

  总而言之,育人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合作学习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老师在运用这项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分组和评价三个方面。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6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向为“自主学习式”,努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意识。当然,就物理学科而言,其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更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而在物理教学中,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

  一、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早已不是“人多力量大”了,而是有智慧的人才能抢占商机,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正是“商机”这个词引发了很多话题,到底怎样才能抢占商机呢?经过各类人士的不断总结与思考,得出了一条“创新思维决定命运”的真谛。由此可见,在现代,只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够从容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抢占商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从每个人的求学之初就注重这方面的锻炼与培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相对于初中的其他课程,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人的潜力总是会在无形的事物中被激发出来。因此,在中学时代,怎样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培养起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师应该注意的事情,更是国家和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关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几点建议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是关键,而兴趣对意识又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归根到底是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还要在课堂上注重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当然,对于课堂的实验也要进行改革,杜绝独角戏,要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就可以自行思考解决,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注重课外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事实证明,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必须充分体现出实践的魅力。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堂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安排的各种物理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且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为建立认识概念规律奠定一定的基础,为巩固、深化和灵活运用知识创设新的学习阵地,还能从各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虽然课外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但又不完全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它要求面向大多数学生,却不要求每个学生从事一样的活动,而是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产品,如科技小论文、科技作品、小发明等,使他们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创新思维也能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

  3.鼓励学生发散推测、大胆联想

  对于任何事物来讲,联想都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在原有事物上发散思维、大胆推测才能开阔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所有的脑力劳动则是创新思维的最好体现。所以,就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直视问题,开阔思路,广泛联想,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感知到的问题信息为依据,由研究对象的部分信息推测它所具有的全部信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探索性和发现性,还要重视直觉猜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因此,作为教师来讲,这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一点,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产生联想,使他们进入丰富的想象思维活动之中,进行大胆的联想与推测。

  综上,要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启发他们的大脑思维。此外,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外也应该培养学生自我实践、自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创新思维的好处,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各项关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来。

  三、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力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自我发现中找到各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有力发展。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有通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才能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7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的重要性

  1.1项目学习的应用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项目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材内容,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计的项目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有效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项目学习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1.2项目学习的应用是物理学科特色的内在要求

  初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包含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同时蕴含着奥妙的自然科学,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呆板无趣,导致学生好奇心和天性泯灭,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项目学习是一种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可通过物理实验、实物模型、图片展示、物理现象演示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阐释物理知识,对发生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行“回放”,是物理学科内在本质的回归,也是物理学科特色的具体体现。

  1.3项目学习可以有效促进物理教与学的和谐共进

  项目学习设计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根本要求,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同时项目学习是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物理知识的奥妙,促使学生以最大热情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促进师生双方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初中物理是一门知识丰富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项目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应用项目学习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1项目学习内容应当联系实际生活

  在设计项目学习内容时,教师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使项目内容通俗易懂,避免知识的遥远空洞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发电机》这节课时,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大型发电机,很少有机会了解到大型发电机的内部结构。在设计项目学习时,教师可以选择手动发电手电筒为实物,对其发电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进行类比,并要求学生通过拆装主要发电结构,了解手电筒内部线圈的发电原理。通过直观有趣的项目学习,学生充分理解了电磁感应发电的原理,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2项目学习应当遵循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项目学习时应当遵循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使得项目任务具有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促使学生高效地完成项目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太阳能玩具作为项目学习的载体,让学生拼装出太阳能汽车玩具、太阳能风车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能转化为玩具运动动能的过程,并引入能量守恒定律。初中生正处于童心未泯的年龄,具有很强的好奇心,通过玩具设计项目学习,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极大地促进教学的高效实施。

  2.3项目学习应当遵循学习有效性的原则

  初中项目学习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有效性,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制作一个气体温度计”的项目任务,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必须在掌握温度和温度计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标、量程、刻度的定义,才能有效完成任务学习。教师应当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空白”处填补相关知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树立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信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项目学习引入初中物理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要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设计项目学习时应当密切联系实际、遵循激发兴趣和关注有效性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素质化。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在教学上的整合进行分析,分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通过整合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中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作用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丰富、传输速度快且能及时反馈。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通过声形图文等各种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提炼和创设情境,形象生动地展现完整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和理解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应用

  (一)创设物理情境,物理知识具体化

  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而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颜色、形状、图画等各种展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并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在学习左手定则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软件模拟,可以展现通电导线受到的作用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三者之间动态情境,而不是教材上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降低了物理学习的枯燥性和抽象化的难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主动学习。

  (二)辅助物理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影响实验效果的限制性因素比较多。例如,在“摩擦起电”的实验中,空气湿度和器材的干燥度都是影响实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是在阴雨天做这个实验,结果就不会理想甚至失败。而有的实验可见度低,学生很容易观察不到,如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话,就要轮流逐个实验观察,但受器材数量和时间的限制很难实现。实验过程一闪而过,可视度低,加上实验误差性大,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往往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实验,能加强实验现象且可以重复演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实物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时间和速度很难控制成实验理想状态,而且实验过程非常快,实验效果也不好。通过多媒体利用动画形式,把小车的运动过程放慢演示,可以让学生根据直观的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定律内容,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提炼知识,提高效率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往往只是片面地表现某一个物理现象和知识点。由于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要对知识点归纳总结后进行提炼,让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理解透彻并融会贯通,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手段提炼知识,可以摆脱传统的语言描述性的归纳总结,通过更多、更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来形象地对知识进行提炼。特别是在系统复习阶段,备课时将要复习的重点主线框图集中突出,利用幻灯片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系统的认识,突出物理知识的关联性,梳理物理知识主线,加强理解和记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比如,对发电机和电动机进行对比学习的时候,通过构造、判断方法等决定因素各方面的比较,运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展现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磁场的动态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并对其物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提炼知识的学习中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三、整合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信息技术的辅助地位

  信息技术在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中主要是起辅助性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而信息技术知识作为教学工具的一种,利用多媒体功能进行师生交流和互动,对所学知识进行组织设计,进行教学策划实施教学方法。教师对其要进行合理利用和控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次,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不可完全取代物理实验。实物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的实验态度,这些都是多媒体展现的模拟实验所不能代替的。

  (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用性

  信息技术作为众多教学工具的一种,并不是适用于全部的物理教学内容。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资源,创设物理情境合理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动力,是信息技术实用性的体系。教师要对不同的教学工具进行合理运用,丰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用模拟实验来形象表现天体运动、核裂变等这些现实中不能做的实验。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有效整合推动了物理教学的进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也为扎实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明哲,张安.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理科园地,20xx.

  [2]王冬兰,教育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J].考试周刊,20xx.

  [3]姜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xx.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理念的融入

  前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以及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物理科学,享受探究过程并了解探究方法,通过合作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合作学习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入。

  一、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合作学习理念的原则

  (一)科学的划分小组

  在引入合作学习理念的过程中,小组的划分至关重要,学生在物理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不尽相同,学生受到环境影响形成的个性也各有特点,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隐性的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之后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混合,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数量以5-6人为宜,例如可以将物理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差的分在一组,以此来带动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可以将生动活泼的学生与内敛沉稳的学生分为一组,以此调节组内学习物理的气氛[1]。

  (二)统一教学课堂

  课堂由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师应当充分的引导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当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因此应当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的统一在一起。首先,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例如在小孔成像实验教学中,可以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作为实验材料,增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其次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彰显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应当善于协调和平衡,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有兴趣、有激情的去进行合作学习。

  (三)促进教学过程的合作

  要想融入合作学习理念,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过程,使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契合物理教学。教师要认真研究物理教学内容,选择能够开展合作学习的物理课题,并通过编制合作学习任务、制定合作计划、分工合作责任等方式来开展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适合合作学习的课题,例如水资源危机、家庭用电以及物理实验等等。

  (四)合作过程开放化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不够开放,再加之物理学科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许多学生只是了解物理知识,而不懂得如何运用和拓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合作学习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开放性的合作过程和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来探究相关物理量的测量问题等。

  (五)成功机会保证公平均等

  只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价值、感受成功的体验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具体的合作学习理念融合过程中,教师应当保证每一个学生成功机会的公平和均等。例如可以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就都能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分享小组成功的成果[2],同时教师应当坚持奖优促差,对于学习效果良好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鼓励督促。

  二、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对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把握合作学习的引入实际至关重要。物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有一些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学生很难深刻的理解,这时就可以引入合作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进行探究,例如断路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生活中的断路现象,从而探究断路的产生因素和相关后果,以此来让学生了解断路知识点的具体概念和知识。

  (二)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章节

  物理学科包含的知识博大精深,既有基本的常识类知识,例如速度、路程等物理量,又有晦涩难懂、具有开放性的知识,例如电力知识、浮力知识等,一些简单的常识类知识开展合作学习并不必要,因此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晦涩难懂并且具有开放性的物理章节来融入合作学习理念,例如在《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学中就可以融入合作学习理念,通过设置不同质地、不同质量、不同面积的物体来让学生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每一个小组研究一种浮力的影响因素,在实验过后在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三)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引导者,师生间的互动是保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基础,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演示错误的操作,积极与学生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在之后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

  合作学习得出的物理成果和结论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充分肯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学习评价中教师可以将小组个人评价和组员之间互相评价结合,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性[3]。例如,在电路连接实验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虚心求教的素质,教师要对正确的实验方式积极肯定,予以表扬,对于错误的实验方式要积极鼓励,肯定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创新的思维方式。

  结论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入对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合作学习理念的原则和具体策略,旨在促进合作学习的进一步应用发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二:初中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地学校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地探索更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还要视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而定,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作用,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对其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不甚了解,需要老师当好引路人角色。为了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策略有: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虽然物理是初中生刚学习的学科,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物理现象,如,摩擦、沸腾、凝结、声音的传播等,都是物理探究的学习内容,所以,物理对学生而言既陌生又熟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现象来驱动学生去自主探究现象所蕴藏的科学理论,以有趣的物理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于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改革教学课堂开始,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物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冬天时衣服上产生的静电、彩虹的形成、近视眼镜的原理等,针对这些物理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散思维,积极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再由教师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观点,有助于学生有效加强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二、注重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物理是一门与实验密切联系的学科,很多科学理论都要通过实验得到验证。在我们新课标初中物理的教材中,更加注重对实验的探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然而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并没有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而是通过课件演示或者根据教材内容讲解一下,忽视了动手做实验的重要性,这并不利于学生学习物理。一方面实验能把学生带到一个学习的氛围里,因为进到实验室后各种实验物品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和观察实验更能牢固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测试沸水的温度时要使用温度计,由学生亲自动手测试可以有助于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与读法,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过去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效果不理想,因此,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由学生自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主要是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竞争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探究学习,主要是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这三种学习方式都建立在学生自愿学习的基础上,同时又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让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

  四、以导学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学案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教学策略,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逐步深入引导。导学案也就是要把学生导入学习过程,可作为学生预习的指导材料,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实验步骤可通过导学案的形式来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难度、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导学案,为学生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偶尔在学案中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或者寄语,让学生学起来更有动力。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物理教师应在了解初中生学习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

  【摘要】课堂的有效引入是成功教学的开始,引入过程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幸福地主动地学习,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课堂引入,学生,好奇心、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目标由一维转向三维,要求教师做到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探究知识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让出课堂,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否在这些时间中主动在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趣的课堂引入能迅速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现就新课堂引入谈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引入的原则

  1.理念新。学生是学习的接受者,同时更应是知识的发现者。课堂引入时给学生创设的物理情境、现象或问题,以及引入的过程的设计,要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学生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说,用手动,用脑想。

  2.有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条件这一。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开场,容易在课堂中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转化成学习物理兴趣,有了学习物理兴趣,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则我们的物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3.具有针对性。"教学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在选择课堂引入的方法、创设的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既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背景、爱好兴趣和个体差异,又要考虑教学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引入时尽量做到出"奇"不意,满足学生好奇心,创设的物理情境要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并与教学的知识内容紧密联系,能为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作好铺垫,有助于形成与新知识相关的思维,避免由此产生一些过于复杂、有分歧、甚至是错误的思维。

  二、课堂引入方法

  1.以学生游戏引入。游戏是课堂的催化剂,让学生进行游戏,课堂将会异常活跃,由此产生的笑话或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学生亲身的经历和直接感受,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引入,准备好一支短木棒,木棒的一端削得较光滑,并涂上滑石粉,一端较为粗糙。让一大个子的学生握住木棒光滑的一端,另一小个子学生握住木棒的另一端,两人同时发力进行拔这木棒比赛。结果是力气大的学生却没能抓住木棒,输得不服气,让大家感到意外,产生疑惑,争论原因,这时我们要维护大个子学生的尊严,让学生通过观察木棒上的"玄机",去发现是"摩擦力"在搞鬼,将木棒调个方向再进行比试。由此引出摩擦力,学生兴趣倍增。这一过程中,教师已经让出了课堂的舞台,学生完全占领了课堂这个舞台了。

  又如:在"声音的传播"一节教学引入时,用一次性纸杯、细棉线和牙签制成的`"土电话",让学生用"土电话"进行直接通话,也可让他们"联网"通话,学生感受到物理的新奇、有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得以发挥。

  2.以小魔术引入。刘谦的魔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出尽了风头,老师的魔术也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习兴趣。

  如"大气压强"一节的引入,准备一个在沸水中煮过2分钟的鸡蛋,并去掉外壳,一个玻璃瓶(瓶口直径约为鸡蛋的三分之二),将6根火柴同时点燃后投入瓶中,把蛋的一端塞在瓶口,用小丝巾盖住鸡蛋和瓶口,老师在旁边"发功",见证神奇的时刻到了,"扑"的一声,鸡蛋钻进了玻璃瓶的"肚子"。问:是什么力量将一整个鸡蛋完好无损地推入瓶中?如何将鸡蛋从瓶中取出呢?再用劲往瓶中吹气,然后迅速将瓶口转向下,鸡蛋由于重力作用落到瓶口,"扑"的一声,鸡蛋就从瓶子中钻了出来。

  又如在"摩擦力"一节的引入,也可以表演个小魔术"听话的小球"。准备一个小木球,木球中间钻透一个小孔(球内的小孔道是个弯孔道),将一细绳穿过木球中间的小孔,两手分别拉住细绳的两端,将细绳竖立起来,让小木球从高处沿细绳下滑,教师一叫"停",同时用力一拉紧细绳,由于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木球就停止下落,叫声"走",将细绳放松,木球因重力作用又向下走。

  3.以惊险刺激的表演引入。为安全起见,最好是老师自己当演员,才能把握好表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保证整个过程有惊无险,学生将会全神贯注,屏住呼吸,瞪大双眼,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让老师给吸引过来了。 如在"压强"一节的教学引入,准备一个钉板,取一块木板,在长×宽=12cm×24cm的范围中,用钻子引孔(钉钉子时木板才不裂开),密密麻麻地钉上二百多根长均为1.5寸的铁钉,用铁锤将铁钉尖一侧锤齐整,并把钉尖的部分锤钝一些。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铁钉刺破东西,容易扎伤人体,问:若老师光着脚踩上这个钉板,脚会伤成什么样子?当老师站在钉板的中央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接下来就会产生疑问想究其原因。

  又如在"安全用电"一节的引入,将火线单独引出到讲台桌上,用测电笔检测一下表示确实"有电",教师坐在干的木椅子上用手去触摸电线。

  4.以故事引入。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有大量有趣的故事或传说,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之余,能很好地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如在"机械运动"一节的教学时,可以选取这两个小故事:一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身旁有个小东西在飞,便迅速地把它抓在手中一看,他抓的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

  1924年欧洲举行一次汽车赛,比赛是在公路上举行的,赛车穿过一片西瓜地,正值农民们在地里收摘西瓜。有位农民想慰劳一下赛车手,就挑了个大西瓜,扔给飞驰而来的车手。没想到这西瓜竟把车身砸坏了,把赛车手也砸伤。

  5.演示实验法。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用身边常见的东西做一些物理实验,把惊奇现象展现给学生来引入新课,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不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均得到提高,而且能使学生感到实验器材随手可得,实验随时可以进行。

  如在"摩擦起电"一节引入,取一个吹大的气球,用丝巾将气球轻轻擦过几遍,用细线把气球悬挂起来,故意让手上的丝巾靠近气球,发现气球友好地向老师的手靠过来。再取另一个吹大后的气球,同样用丝巾擦过几遍,用细线把这两个气球悬挂在一起,这时看到两个气球不友好了,两气球不会靠一起。

  又如在"流体压强"一节引入,取一根长吸管,用小刀在管子中间切上一刀(不把管子切断),将吸管做成"7"字形,将下垂的一段的管口浸入红色的水中,通过水平管口对管子吹气,管子前面挡一大张白纸,这时白纸上出现一大朵"红玫瑰"。

  课堂教学的引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引入的有效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能为新课的展开服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幸福地学习。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问题刘炳昇

  解读国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何润伟

  初中物理实验的"原型"和设计原理母小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1

  一、当前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探究性实验教学已经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学生探究能力明显提高等等.但是,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制约和影响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具体而言,第一,学校忽视探究性实验教学,基本设备和环境不完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第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师的自身科学素养参差不齐,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大多数人无法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和分析,过分注重实验的结论;第三,学生基础物理知识薄弱,物理学习难度较大,实验方法和过程难以掌握等等.

  二、实现初中物理高效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措施和对策

  1.创设实验教学情境,提高教师的实验探究素养

  实现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专业的实验探究素养,并在实验教学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扩充物理知识背景与实际运用、当前物理研究前沿性问题、自然灾害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相关物理现象,培养物理思维.以单摆运动为例,教师要准备相关的实验器具,如绳子、剪刀、胶带、各种垫片等等,分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进而引出各组摆动数量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次制定相关的物理实验并多次研究和观察,进而得出相关的物理结论.长此以往,初中物理开展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物理思维和探究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也有明显的进步.

  2.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注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初中物理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在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因此,教师不仅要创设相关的实验教学情境,还要把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精神渗透到实验教学中.如讲述机械守恒定量实验时,教师可以播放过山车视频,使学生感受到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的物理应用,如骑自行车上下坡的物理变化等等,加强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在实验教学要求下有效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如讲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记录下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和掌握相关基本物理原理,在动手实验中进一步升华和巩固.

  3.多方面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

  教师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还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大胆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动手实验分析和得出结论;按照实验需求收集相关的实验器材,甚至自制实验器材;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过程,并对得出的实验结论进行讨论和探究等等.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坚持安全性原则,对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变化和现象进行研究,并对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的行为予以肯定和支持,如自制温度计等等.初中物理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措施,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整体发展,强化初中生的探究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2

  一、运用观察纲要,收集课堂教学现象与有关信息

  课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景,在课堂研究过程中应该对课堂进行观察,而课堂观察可以为课堂教学诊断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对此,旁听人员一定要了解观察的目的,熟练掌握观察技巧,科学配合应用选取或是设计观察工具与观察量表,并且依据实践状况,充分应用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等方法,合理解决本身和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排除偏见,通过客观公正的态度实现课堂教学现象与有关信息的全方面收集。通常情况下,观察人员一定要客观全方面地收集课堂教学现象与有关信息,不可孤立地应用某一项观察手段,应该充分应用各种观察方法,实时反映教育真实现象,充分揭示教育本质。另外,在课堂教学诊断过程中,课堂观察的问题并非单一的,因此在课堂观察之前需要旁听人员事前制定观察纲要,这时旁听人员就能够依据具备提示性与指导性的纲要,深入观察课堂教学基本现象与有关信息,并且完成有效记录。若是观察人员需要进一步了解课堂综合性,具备综合性与指导性的纲要能够帮助观察人员在课堂观察前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在课堂观察过程中能够提示观察人员应该观察的内容,从而帮助观察人员全方面地收集教学现象与有关信息。

  二、与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对照

  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良好的教学过程设计作为授课教师对于课堂的预设,同时还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可以帮助教师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难以完全依据预设状况完成教学,教学状况并非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应用本身教学智慧,实现预设和教学过程的相辅相成,从而使物理教学更加精彩。在课堂教学诊断前,旁听人员应该事先了解与熟悉授课教师相关教学设计思路和设计的教学流程,然后依据教学流程,充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状况等完成对比,并且合理、科学地分析物理教学现象,然后查找原因。

  例如,在演示“惯性”实验时,教师把薄模板覆盖于装在有水的烧杯中,把生鸡蛋置于薄模板上,这时让学生进行猜想,如果利用木棒敲击薄模板会出现什么状况,而学生比较容易猜想到鸡蛋会和模板一起被打飞,从而鸡蛋打破,但是实验结果却是薄木板飞出,生鸡蛋落入烧杯中。又如,在演示“惯性”的实验时,教师叠加起5个相对较为干燥的棋子,利用一把直尺进行快速敲击最下面那个棋子,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比较容易想象的就是全部的棋子都会倒。可是实验结果是最下面的那个棋子飞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依然稳稳地落于原处。诊断:从物理“惯性”教学方面而言,授课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理念与形式,设置了惯性实验,但是这些教学案例存在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此教学流程的设计虽然看起来很顺利,学生可以在授课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理解惯性概念,同时懂得分析惯性现象的手段,可是在做惯性习题的过程中,结果并不是授课教师所期望的那样,预设和实践状况并不相符。学生在理解所有物体都具备惯性时,对于气体和液体是否存在惯性,留有一定的疑问。对此,学生回答错误的状况常常发生,造成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不好。依据学生存在的错误回答问题状况,旁听人员要想到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到的案例,教师为了能够引导惯性概念,采用了两个小实验,但是由于案例不具备综合性,导致初中生对于气体与液体是否存在惯性提出了疑问。

  这说明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同时,在举例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区分静止物体与动态物体。对此,依据学生实践反应状况,或是学习行为有效联系课堂教学授课教师的行为,从而和教学流程设计完成对照,查找出发生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关注日常生活实例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日常生活案例比较普遍,教师可以巧妙联系日常生活案例完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初中物理教学要和日常生活与生产实际以及科技领域进行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与思考事物现象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主动把学到的物理基础知识应用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旁听人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诊断时,应该关注有关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和日常生活的联系状况,选择的联系内容是否合理,联系的时机是否恰当等,从而查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不足,改善与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

  总之,要想提升从旁听人员角度作为出发点的初中物理教学诊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是提出指导性诊断对策是不充足的。在初中物理教学诊断过程中,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的对策比较多,在未来还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3

  摘 要 初中物理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它属于启蒙阶段的基础教育,在往后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化、拓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的成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过程,它要教给学生的是一些最基本、最初步的物理知识。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问题 思考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重在理解,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初中物理教学产生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在初中物理启蒙教育学习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

  一、应建立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求知的动力,也是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从事一件感兴趣的活动时,身心都需要得到不断的满足和发展,同时就会产生愉快、满意,富有生机的情绪,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核心因素。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时去检验所学的知识和探索发现的规律。只有建立起浓厚的兴趣才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前提。

  (一)加强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手段。

  当前,有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物理实验课的发展,其实初中学生普遍对实验课都很感兴趣。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课也是学好物理课的必备条件之一,它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感知、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对学习物理知识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在实验教学课上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满想像,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观察、来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归纳和总结。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有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操作过程、实验结果等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向往。在实践中,兴趣对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兴趣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要优化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给学生广阔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的发挥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通过演示“冷水使热水沸腾”、“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一些小实验,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从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利用这些有趣的事例和有趣的实验来为学生设计问题,促使学生产生一个认知的驱动力,从而活跃思维,增加积极性。同时,这种发散思维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所以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乐趣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也是有效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新内容。同时,学习物理知识也不能脱离事物而随意的推理,要从具体事物所体现出的现象中去探寻其背后的规律,只有弄清了现象与规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正确理解所学的物理规律。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知识点,还可以对开拓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物理学科中的启蒙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观察得出的结论,在进行物理学习中要从实验出发,在第一个实验开始就要把学生的观察引向正确的联想当中,在提高观察的正确性,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步骤怎样进行等,最后得出什幺样结论,这样会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一)要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习惯。

  学习物理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前做好预习,它对学习物理非常重要。学生在阅读能力较弱的一项中,教师就要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有步骤的在阅读和思考这两方面加以提高,阅读时要熟悉教材,了解内容,对内容产生疑问,边读边思考,思考不懂的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问。

  (二)加强有效的练习。

  学生在思考时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归纳所学的知识可以养成动脑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师加强学生练习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练习题时,还要做好科学思维方法的示范教程,体现出导向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练习,是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方法之一。

  (三)提高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

  初中学生对于课后总结归纳的能力较单薄,主要还是依靠教师来帮助学生揭示知识的有效规律,总结各章结的知识要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必须提高总结课堂知识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认识。

  三、结合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

  学好物理是对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发展和从事工业化生产,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和影响,所以物理教材就是学生手中最有效的武器。

  (一)现代物理教材安排得科学严谨,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内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编排形式及内容的安排很贴切于学生实际的要求,课题的引入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也较容易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现代教材中还包含了一些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定律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与方法,只要教师可以充分的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课本,学生就会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刻,从而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同时,物理学是从实践和实验中发展起来的,教材中用实验得出结论正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一般都是很简单便于操作的也是便于观察的。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教材中每讲到一个概念和规律都会注重把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起来,这个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教师易传授,学生也易懂。

  (三)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教材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并应用于物理知识。

  四、物理思想教学的方法

  物理思想教学是物理学的灵魂所在。

  能把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解决好,仅靠扎实的物理知识,过硬的分析综合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丰富的物理思想,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理想化的科学假想推理思想的理论等,都是有利于对今后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

  结论:总之,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跨进物理大门的第一步,教师也应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便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厚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教育20xx(9)[2]杨仲红。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xx(12)[3]刘普新。初中物理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考试教研版20xx(1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4

  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学主体定位不当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进行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定位,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探究精神尤为重要,它将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自觉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反观,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定位。此类教育方式并不是你想要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就可以得到什么效果。反倒是出现教师一味的津津有味的照本宣科,而学生却表现出无精打采、索然无味的状态,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全无,如此一来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物理教学包含两大板块:实验与理论,实验教学在物理授课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作为物理学科入门阶段的初中学生,此时更应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多数学校及教师并未将实验教学放到核心位置,忽视了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的根本。绝大部分的物理教学活动只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对于物理实验过程仅是草草了事,流于形式。这样的物理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单一性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往往采用“你听我讲”的填鸭式教学,主要以大量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此种单一性的教育模式,只会泯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严重影响教育质量。作为物理教学初级阶段的初中物理,应当结合探究性与情境设置相结合。就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看,明显缺乏将探究性及情境设置融入课堂。落后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加快推动多样化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

  (四)唯一化的教学目标

  初级中学作为接触物理知识的首个阶段,除了让学生掌握物理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然而,就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作为授课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这一个目标,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其他能力,如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唯一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只是被动性的学习。

  二、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研究

  (一)转变教学角色定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改变过去本位教育的方式,转而将学生放到物理教学的主体位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把握课题进度安排,摒弃过去教师的教学进度完全根据自身计划进行安排。实现学生感兴趣什么、想学什么就按学生的意愿开展教学工作的转变。强迫性的、机械式的将课本知识硬塞给学生,这种教学形态已跟不上教育新形势的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定位,不仅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推动创新型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有机结合情境教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习的环境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如何活跃课题学习氛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情境教学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有效方法。情境教学采用一种愉快教学方式。它改变以往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因而,在进行物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注意,调动起积极性,使学生完全沉溺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当中。比如,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将学习中较难理解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易懂。

  (三)多样性教学模式,创新物理教学

  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以结合知识结构特点为根基,注重开展探究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章节重点,以及难点,由此创设出合理的课堂情境,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确保教学质量,训练学生独立思维、创新能力。由于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因此,教师除了开展探究性学习,还必须适时进行实践性学习锻炼;实践教学就是将课堂转移到实验与生活实践,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四)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教育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时刻注意对学生开展物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多元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避免将教学目标仅仅放在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忘却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是转变思想利用多方式及手段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

  摘要:创设课堂情境是教师的精心的安排和巧妙的设计,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自主的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课堂效率

  创设课堂情境,就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与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自主的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我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的经验:

  一、情境创设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和数学都是自然规律的人为总结,其学科知识的本质都来自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也就是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课堂如果能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放大,就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就有了探索新知识的浓厚欲望和兴趣。例如:在讲解“汽化和液化”一节时,我拿出准备好的纸筒,在里面注入一些水,我问同学们用这个纸筒能在酒精灯上烧开里面的水吗?这一问一下子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新问题的探索兴趣。通过创设的情景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易理解,记得牢,并会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问心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也是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一些符合物理规律的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设疑是点燃学生心灵火花的重要手段。如在讲“力的效果跟作用点”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让两个学生表演推门,一个大高个,一个比较瘦小,很明显大高个力气大,先让他们的手放到与门轴距离同样的位置,当然大个推过了小个。大家确信他们的力量悬殊后,再让大个手放到离门轴较近的位置,而小个的手放到门边的位置,结果小个将大个推出去,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笑过之后,提出一个问题,难道小个突然力气变大了不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作用效果跟什么有关系?引起学生的思考,最后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情境创设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通俗易懂物理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概念和规律,而物理概念又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感觉物理比较难学,就是有这个拦路虎。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和记忆概念,真正弄清楚物理概念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初中物理关于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很容易混淆,如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很多同学就据此得出“压力=重力”或“压力就是重力”的错误结论,对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二、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一)图画情境图片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生活,生活又能够折射出一定的物理规律,物理规律的应用就能够很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图片的展现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在学习浮力时,在同学们的思维中总觉得木头能够浮在水面上,而像铁块是不能浮在水面上的。我们可以拿几张我国的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上航行的图片,辽宁舰可是六七万吨的大家伙,它仍然能够自由的在大海上航行,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像航母这样大的家伙为什么能在大海上自由的航行而不沉没于海底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故事情境学生学习物理时,是很讨厌学习枯燥的知识的,如果老师可以给学生以代入感,就会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具体地来说,就是老师可以在讲述物理知识的时候,可以讲述一个和课堂内容相关的物理历史故事,故事的走向会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经历严肃的课堂内容后,是对这类比较放松的内容抱有很大的期待的。故事引人入胜,学生便会对故事中的信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饥饿式的引导会促进学生主动探寻故事里包含的物理内容,进而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一种应用。在学习浮力时可以给学生讲阿基米德的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请来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得不到要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身体被轻轻的托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的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的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跑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希腊语,意思是我知道了)。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在利用这个原理计算物体比重和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三)生活情境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司空见惯,而又似懂非懂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原动力。但学生往往忽视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原因,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可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摩擦力时,我问同学们下一周学校举行拔河比赛,你们想不想得第一名,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想。我说学好这节课我保证咱们班得第一名。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这节课同学们带着疑惑,带着怀疑听得非常认真,当我分析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我回过头来问学生,拔河比赛就是比摩擦力的大小,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我们班得第一名呢?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最后统一的答案是,我们班选身体最强壮的,并都穿上钉子靴,其中一个学生说我们每个人腿上绑上十斤的沙袋,十五个人的话就相当于多出一个一百五十斤的人,第一名我们稳操胜券。我赞扬他学以致用。这堂课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视频情境视频可以为学生设置比较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物理知识,还能为情感目标的达成发挥很大的作用。如在学习力的相互作用时,搜集有关神舟十一号发射的视频,学习浮力时播放我国辽宁舰在大海上自由航行的视频,还有我国蛟龙号深海下潜的视频资料,这些视频能使学生在心里产生强烈震撼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些视频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总之,情境创设优化了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弱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11-16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11-16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合集15篇11-17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07-28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09-15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9-11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9-28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