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考试作文

时间:2023-06-30 15:53:03 考试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中期考试作文合集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期考试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期考试作文合集6篇

中期考试作文 篇1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一脸严肃地抱着一沓卷子走进了教室。

  我心里不停地念叨:阿弥陀佛,上天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看电视、再也不打游戏了。唉,都怪自己在考试的前一天还趁爸爸不在家,偷偷跑到院子里玩到天黑。老师呀!发发慈悲,手下留情,千万不要让我下90分呀!

  教室里静静的,只能听到同学们翻卷子的声音。“咚!”我的心随着教室里的一声异响猛跳了一下,原来是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文具盒碰到了地上,虚惊一场。同桌的卷子已经发下来了,“90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心里更紧张了。

  终于,我的卷子发了下来,它静静地合着躺在课桌上。我用颤抖的手轻轻地掀起一角,一个鲜红的“8”字映入我的眼帘。难道是98分?我的`手一抖,卷子又掉下来合上了。过了一会儿,我终于鼓起勇气,咬牙找末了卷子,89分。哎,可怜的“89”,我一下子瘫在了椅子上。我的脑海里仿佛已经看到了爸爸满脸的怒容,听到了妈妈失望的叹气声,还有同学们的嘲笑声……天阴沉沉的,阵阵冷风从窗户的缝隙里刮了进来,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能面对现实的我一边认真地改正错题,一边暗下决心:从今天起,一定要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下次考试一定认真准备,考出好成绩。

中期考试作文 篇2

  请以“我不能拒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点评:这道题属于“关注自我”。 什么美好的我不能拒绝呢?比如感动、坚强、自信、安静、专注、理想、梦想、追求、出发、微笑、挫折、困难、失败、尊重、善待、同情、包容、谦让、热爱、善良、爱心,比如身边某个人的秉性吸引着你,让你感动,无法拒绝;比如许多人做善事、做好人的正能量,让你深受感染,也跟着去做;比如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深深的吸引着你,让你不顾一切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它;比如某种书、某种运动、某种兴趣等等,因为各种诱惑让你不能拒绝;这都可以作为记叙文中的经历来写。

  注意,选好其中的一个点,在自己参与的过程中,或是对人、或是对物、或是对事的'秉性进行观察,进而对“不能拒绝”的东西进行感悟和思考,反思自身品质中的不足之处,提升对自身成长和人生的理解能力。文章后面的有没有感悟和思考,是文章能不能上档次的关键,且不可掉以轻心。

  从另一个方面说,我不能拒绝不好的东西,可能是出于无奈,但我可以逃避,消极应对。比如身处某种不良风气的环境中,面对某种明显不对的命令或长辈的要求。从这个角度写也并非不可以。

中期考试作文 篇3

  我相信

  雏鹰宁愿头破血流也不放弃飞翔,是因为它相信迟早有一时它会成为强者;蝴蝶宁愿精疲力尽也不愿放弃挣扎,是因为它相信迟早有一刻它会摆脱束缚;小溪宁愿历经坎坷也不愿放弃奔跑,是因为它相信迟早有一天它会流入大洋……我相信,只要拼搏,就会成功。

  儿时的我,一出生就不安分。听妈妈说:“即便是摔得鼻青脸肿,也要跌跌撞撞的走路。”左手上清晰的疤痕,正应征了当初那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拼搏历程。当时的脑海里,已形成了一种潜意识内的信念,那信念陪伴着我度过了宝贵的幼年时光,让我在信念的驱使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

  童年的我,由于我生的弱小,所以总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与嘲笑。他们总是骑着自行车将我团团围住,拍着手笑道:“小不点不会骑车,不会骑车……”我无助极了,立即嚎啕大哭的跑着回家。爸爸和我说:“想要别人不嘲笑你,你就必须得学会骑车。”由于害怕摔跤,我对自行车一直有阴影。可如今在他人的嘲笑之下,倒是激起了我的斗志。父母时常加班,也没空来教我学自行车,我便一个人骑在车子上摸索着。虽然也有磕磕碰碰,但脑海中一旦浮现出大家嘲笑我的画面时,我的信念便又坚定起来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几天,我便可以骑着自行车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刚学会的时候,心中喜悦之情久久不能散去,在梦境中都骑着一辆自行车驰骋。信念在不断成长中日渐强烈,那信念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让我在信念的驱使下学会坚强、战胜困难。

  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时常会在学海中碰到风浪,但我早已学会了掌舵,向成功的彼岸驶去。在考试失利时,我会扬长避短;再碰到难题时,我会努力思考;在感到疲乏时,我会劳逸结合……不畏惧困难,只要心中充满信念,无论前方的路途是平坦还是坎坷,是宽敞还是崎岖,我都能够坦然面对。只要心中充满信念,无论前方距离成功是近是远,是咫尺还是天涯,我都能看到在前方的灯塔。信念在学习生活中给予了我莫大的力量,那信念陪伴我度过了寒冬盛夏,让我在信念的驱使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贝多芬谱写了音乐史上完美乐章,是因为他相信命运无法使他低头;张海迪创造了残疾人的伟大奇迹,是因为她相信残疾不会蔓延到心灵;邓亚萍成就了球坛上的惊人成绩,是因为她相信矮小无法妨碍对成功的追逐……我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充满信念不断拼搏,一切皆有可能。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受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中期考试作文 篇4

  这次初一期末考试,我考砸了。妈妈接到信息的时候,脸忽的一下,妈妈叫到了我,问我为什么考的那么低,我一时找不出原因,因为我认为我的学习一般,不应该那么差,而且期末的题我也会,妈妈告诉我她当时对我十分失望,我也蒙了。

  忽然,我想起来,那天,我没带答题尺,就直接用2B铅笔了,可是我有好多地方没涂,还有的地方没图清楚,妈妈让我给数学老师打电话,问问是不是问题出在答题卡上,经过一系列的打听,老师说,你的那个成绩就在答题尺上。看来我的马虎又犯了。

  我等待着妈妈训我,我也想到了痛,我妈妈这回肯定轻饶不了我,唉.....可是妈妈说:“这次就算了,这就当做你初一的一个教训,但是你必须向我承诺,下半学期必须好好学,要不然,我就真饶不了你。”我的`心里顿时放松了,但是我要更加的好好的努力的学习,争取下半学期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中期考试作文 篇5

  在中期考试的时候四川省达州市 通川区第七小学 五年级一班 唐岑雨星期四的早晨,我来到教室,还是跟往常一样,教室里闹哄哄的,在中期考试的时候。一道钟声响过后,方才还闹哄哄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紧张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教室。老师把中期考试的卷子发给我们,然后一声令下。教室里就只能听见“刷刷”的.写字声了。我的心里好像放了一只小兔子似的,“卟嗵,卟嗵”的跳个不停。由于紧张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我偷偷地看了看周围的同学。面对相同的考试题,大家的表情可就迥然不同了。有的人不停地写着,好像下笔如有神似的;有的人把脖子伸得老高,眼睛直盯着别人的卷纸不放;有的人眉头紧皱,豆大的汗珠都冒出来了……由于时间不等人,我立马答起题来。做着做着手写累了,我便想看看旁边的李洛鑫做到了第几题。

  谁知我刚把头扭过去,他就用手把卷子拼命地捂住,好像我要抄他的答案似的。我暗暗地想:你以为你成绩有多了不起呀!我要抄你的。哼!我又扭过头来,做自己的卷子。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轻声的问我:“喂,唐岑雨,第三大题的第5小题该怎么做呀!”我看了看他问的那道题,然后又当作没有听到一样,继续答卷纸。过了10分钟后,那人又来问我刚才那道题怎么做,我直接把话挑明对他说:“不知道!”不一会儿,监考老师说:“离收卷只剩15分钟,下课铃一打就收卷。”同学们听了这话,就像惊弓之鸟一样,我也赶紧写还未写完的作文。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刚把作文写完,下课的铃声便响了,老师大声说:“收卷!”这时,教室里便又热闹了起来。哎!我轻叹一声。紧张的中期考试终于结束了!

中期考试作文 篇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前,不少年轻人都喜欢“独处”。 一个人呆在家里,一个人逛街看电影,一个人旅行 ……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两千多名青年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 :有65.7%的受访者喜欢独处,不喜欢独处的受访者仅占18.1%,62.6%的受访者表示能在独处中受益,独处有利于自身成长;但也有54%的受访者认为过度的独处会使自己与外界脱节,不利于人格的完善。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或体会?请写一篇文章。要求 :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点评:这道题既是“关注社会”,也是“关注自我”,通过对“独处”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分析,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事例和自己“独处”的感受,对“独处”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从给的作文材料看, “独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来的,你可以辩证地从两个方面分析,也可以抓住一点论证,言之有理即可。

  “独处”其实就是和孤独、寂寞为伴。但我们往往总是喜欢瞧别人怎么活,怎么穷折腾,自己也跟着瞎折腾,不是怎么活好自己,而是怎么活过别人,活给别人看。所以,我们的哲学基本上是“他人哲学”。活在这样一个瞎热闹、穷折腾的.社会,“独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喜欢热闹和喜欢独处,隔开了人世的肤浅和深刻,低俗和高贵,迷茫与自由,必然呈现两种人生。下面的一些角度就由你任意选了。

  独处的时候,你的身心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枷锁,独处,能减轻压力,给身心更加畅快愉悦地休息,看看书,打打球,听音乐,散散步。

  独处的时候,你可以与自我对话,获得一种顿悟。可以回忆过去、品味现在、遐想将来。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秀;可以对自己的环境和位置作更透彻的认真地检讨,可以更为理智和客观地判断自己人生道路和生活中的是与非;可以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从而调整自己,走向未来。

  独处的时候,你可以对生活独立的思考,成功更远大的目标。独处是成功伟大目标的必要条件。在独处中,寂寞地思考,寂寞地工作,忘我地劳动。你看人家梭罗,孤身只影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的山林中,独处两年有余,写下名著《瓦尔登湖》,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独处?

  面对热烈、纷乱、躁动、疯狂的生活,独处是最好的调味品。当你真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生命便辉煌如泰戈尔的一首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自由在不远处,宁静不在远处,成功在不远处,它们都在你的独处中。

  对材料中提出的“有54%的受访者认为过度的独处会使自己与外界脱节,不利于人格的完善。”我认为应紧紧的抓住“过度的独处”这个词语,说明这54%的受访者也并不反对独处。那么怎么样的人独处多了才算“过度”?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以及致力于某种兴趣爱好研究的人,他们的独处肯定不算“过度”;压力、焦虑下的或者某种原因需要独处一段时间的人,即使独处时间长一点也不能算过度,只要他们能够自我调节;我想只能是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沉湎于某种电脑游戏,呆在家里的啃老族,因某种打击萎靡不振的,他们的独处才是过度的。才会使他们与外界脱节,不利于人格的完善。

【中期考试作文】相关文章:

中期考试之后作文03-29

中期考试作文3篇05-23

中期考试作文九篇05-20

中期考试作文8篇05-27

【精选】中期考试作文4篇05-07

中期考试作文5篇05-15

中期考试作文4篇04-25

中期考试作文五篇05-01

中期考试作文四篇05-18

【精选】中期考试作文三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