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记

时间:2023-06-11 10:57:27 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的生活日记锦集七篇

  一天又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活日记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生活日记锦集七篇

生活日记 篇1

  我来到越南岘港市开始我的留学生活有4个多月了,逐渐了解了越南的一些特色文化。话说越南咖啡,人们想到的都是岘港市的咖啡。越南其他地方的咖啡与这里的咖啡相比,它的味道立刻显得单薄,像是一幅没有立体感的画。岘港的咖啡不仅美味独特,而且在泡咖啡的过程中折射出岘港人的生活规律和节奏。

  说起咖啡就少不了咖啡屋了。现在,人类文明一直在不断发展,而岘港的咖啡屋却是怀旧,给人古老的感觉,它没有高楼大厦的雄伟壮观,也没有古代建筑的恢弘气势,只是在宁静的海边或偏僻的角落,建起几间大小不一、斗笠式的茅草屋。屋子四周都围上稀疏的篱笆墙,让人感受到的是田园风光特有的那份恬静,屋顶上挂满一串串闪烁的小彩灯。而咖啡屋这种复古的主题并不失浪漫的情调,反而增添了优雅的氛围:屋里灯光柔弱,音乐轻拍,四周围有流水环绕,还有假山装饰,小鱼儿在微弱的灯光照射下若隐若现。

  屋只是遮风避雨,隔阻人们的视线罢了。泡咖啡才是人们的乐趣和目的所在。在咖啡漏中放着少许的咖啡粒,加上开水,盖上盖子,让它们慢慢渗透、慢慢融合,然后放在已加好奶或其他原料的小杯子上,让融有咖啡的水滴随着旋律缓慢地滴入杯中。在渗透、融合、过滤的过程中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驱逐心中的烦躁。泡咖啡要用上半个甚至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才使得咖啡充分融尽、滴尽,要不然泡出来的咖啡就没有那么纯正的香味了。这个时候,咖啡在杯子中是分层的,用小匙子轻轻地搅拌,让它们完全融合,接着在热腾腾的咖啡里加上几块小冰块,边搅拌边融合,这样就泡出了一杯美味可口的咖啡了。玻璃杯中一边冒着热气,一边又融着冰块。品尝着这么一杯精心泡制的咖啡,咖啡的口感绵长细腻浑厚,像是最上乘的.丝绸或是巧克力的质感,闻着咖啡的香味,舒服极了。我之前很少喝咖啡,没想到却爱上的这里的冰咖啡,有空的时候,和两三个好友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到咖啡屋,一边慢慢地泡着咖啡一边聊天,胸有成竹地期待着咖啡这一盛宴,然后品尝美味丝滑的咖啡,也排遣了紧张留学生活中的苦闷。在泡咖啡的过程中,人们轻松地坐着,细细地聊天,慢慢地交流感情,或者静静地看电视,一起耐心等待着品尝香味浓厚的咖啡。在周末的晚上,咖啡屋的人气非常旺,每个角落都坐满了人,去得晚了就没有桌子了。人们去咖啡屋都是怀着享受生活、放松身心的心情,在泡咖啡的过程中享受这种悠然自得的乐趣,等待着这种最终的成功——品尝可口的咖啡。咖啡屋还是情侣们享受浪漫的好去处。

  泡咖啡和喝咖啡是岘港人的一种休闲和享受生活的方式。白天,他们忙碌工作;当夜幕降临的时侯,他们就到咖啡屋去享受泡咖啡的那种惬意,忘却和消除白天工作的疲劳。从杯子里溢出的香味中闻出他们的休闲,在他们的咖啡中品出人生的感悟。在这简单而复杂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人的耐性,净化人的心灵。这也泡出了他们的生活节奏,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急于求成,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正如先人所言:欲速则不达。

生活日记 篇2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盼望着,放暑假了。我的初一生活,就要结束了。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也是很高兴的。

  初一让我学了很多东西,让我交到了我的朋友,我也非常的喜欢我的一些朋友,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在初一的时候,本来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到了初一我成为了一个即活泼但也有些地方让我觉得有些不满让家长和老师有些不理解的事情。

  一点来说,尤其是学习啊!来家长和老师很苦恼,我也不想这样,可是偏偏是这样,我分析了一下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在我不认真,在初一上学期我就不那回事,到了下半学期我就彻底不行了,我非常的伤心,但我又能怨谁呢。作文

  期考快要来临,作业;试卷逐渐增多,光是作业就压得我咽不过气来一张张白白的试卷又来了, 在学校写、在家里写;课上写、课下写;白天写、晚上写……一整天都没有闲的时候,这是我感到我的初一生活是”苦’’的。

  我的初一生活真有趣,参杂着“酸。 甜 苦 辣”,这些只是我的初一生活的一些插曲,这个集体给我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使我的生活更充实 动人 愉快……。。作文

  在考场我很想考个好成绩,还是那句话:付出一定有收获,不付出得来的是别人的.

  我想了想确实啊!我没努力怎能有收获?我会努力的。

  其实我也有好的地方,我也是很爱集体的,我所有些不好,但我也不会一错再错,我会努力的。我想我会赶上去的,因为我觉得智商,说赶很快。

  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我爱我的初一生活!

生活日记 篇3

  没来博兴上学之前,我在农村生活了六年多。农村的生活丰富多彩,最让我难忘的是夏天的晚上和妈妈一起捉知了猴的`事。

  天刚刚黑,我和妈妈就到门前的小树林里捉知了猴。我拿着手电筒,一会儿照照树下,一会儿照照树上,仔细地“排查”。突然,我发现地上有一只知了猴正想爬出洞,我心里一阵狂喜。小心翼翼地伸过手去,想把它从洞口拽出来,谁知,知了猴机灵得很,它用钳子夹了我一下,趁我放手的工夫,很快又缩回去了。我在洞口扒拉了好大一会儿,可手指头就是不能把它从洞里拽出来,怎么办?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妈妈不慌不忙地对我说“子涵,你去拿根树枝,我有办法了”。我琢磨着:妈妈在搞什么名堂?

  树枝拿来了,妈妈把树枝插进小洞里,然后静静的等着知了猴上钩,直到小树枝不停晃动的时候,就一个猛劲把树枝提上来,抱着树枝的知了猴也就被带出来了。

  当然,有时候碰上更鬼的知了猴,这一招也是不灵的。它缩下去之后,很长时间都不再上来,插树枝也就没用了。不过不要紧,对付它们,我和妈妈还有高招——水攻。往知了猴的洞里灌一点水,不一会儿,它就会慌慌张张的爬出来,我就轻轻松松把它“生擒”了。

  嘿嘿,没想到吧?抓知了猴还有这么多学问!

  知了猴很难找,但我和妈妈每晚都能捉五、六只,每天早上我都能吃上又香又脆的油炸知了猴。

  我喜欢吃知了猴,但更爱捉知了猴,我爱这多彩的乡村生活。

生活日记 篇4

  小学生活的第三个暑假即将结束啦,我觉得这个暑假过得特别有意义。

  暑假一开始,我家就搬到啦五里店边一个小区。小区里的环境真优美,大片的草坪绿油油的,一棵棵的小树长得生机勃勃,草坪中间还有一条条水泥小道,更让我高兴的是还有游泳池和羽毛球场、篮球场等锻炼身体的地方。

  刚放啦几天假,天气就热啦起来,小区的.游泳池已开放啦。我早早吃完晚饭,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游泳池边。我迫不及待地跳入

  游泳池中,感觉真爽。但由于很久没游泳啦,心里还是有点害怕。我鼓起勇气,仔细想啦想老师讲过的动作要领,举起浮板,游向对岸。只一会儿,我就可以在池中来去自如啦。我在池中游啦一个多小时,天黑啦,都还不想离开。

  这天吃过晚饭,妈妈又带我来到篮球场。正好碰到一个同学,我们就一起练习投篮。篮圈比我们平时投的要高许多,但我第一个球就投进啦,心里真高兴,一下就有啦干劲。我又瞄准篮圈,投出一个球,可是,篮球只碰啦篮圈一下,就弹啦出来。我想:再投一个,一定能中。可是第三个球仍然没有进。我仍不气馁,又投啦许多次,正当我快要绝望时,投进啦第二个球。接着连续又投进啦六个球,妈妈见啦也很高兴,接连夸奖我,还给爸爸发啦一条短信息报喜。

  假期快结束啦,我不仅按时完成啦老师布置的作业,身体也比以前棒多啦,不信,我们开学比一比?

生活日记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他的朋友们一起去泡温泉。

  我们从家出发到汤池温泉花了连个小时。还没下车我已经好累了,可是等我换上游泳衣,哪里还觉得累啊!我飞快地冲进温泉,舒服地躺在里面,真像在做梦啊!身边的水温暖着我,我在里面像一条小鱼一样快活的游来游去。

  爸爸提议我们再去其它池子泡泡,我这才发现旁边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池子“等着我”呢!粉色的是玫瑰池,红色的是咖啡池,白色的`是牛奶池,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池子是鱼池,只要你坐在里面,没过多久小鱼就会来“咬”你,它“咬”你时,你的脚会痒痒的,真有趣啊!

  不知不觉天黑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我正在看的《窗边的小豆豆》里面也有一个温泉旅行的故事,不同的是他们的温泉在海边。下次我也想起泡海边温泉!

生活日记 篇6

  1979年暮春,我带着弟弟在刚分到的责任田里劳作,起早贪黑。十几岁就挑起家庭的大梁,责任就是掌心的风景。没有号令,没有规定,也没有约束,可村民们暗地里憋着一股劲,犁田、灌溉、拔秧、插秧,哪样农活的进度和质量都超出人们的想象。毕竟,压抑多少年的激情得到释放了啊,就是一片普通的犁铧,也能点燃春醒。可我家的进度有点慢,我在自学高中课程,我得拿出一些像样的时间。暮春对我来说,来得有点迟,我在等初中一个老师的信,他已经从我所在的公社调到了县中学任教,他将给我带来高考的信息和吉祥的福音。

  辗转了5人,终于等来了他的口信,他叫我到公社中学去报名。至于怎么报名,需要准备哪些东西不得而知。我站在碧绿的秧田里发呆,秧苗挺举的只是一些气息。只有温暖的阳光从高处倾泄而下,抚慰着我的身心和遐思。我第一次幻想:村里、大队抑或小镇邮局,有一部电话该多好啊。可那时的电话,对我来说,只在书本中,在上层社会中,在国外……

  后来,我上了南京航校,电话虽于我来说不再是梦想,但离我还是遥远。我曾随要好的同学到邮局,看他们打电话回家的样子。陈旧的问候趣事,越嚼越有涩味。记得,邮局先将电话接通至对方中心局,再转接到支局,而后转到对方电话,或者去喊人来接,期间,要等待很长时间。我在旁边想象:假设直接拨通对方电话或者直接能够喊到人来接该多好啊。尽管有一个“慢”字在做主,可我毕竟看到了电话机,看到了两人隔着千山万水在通话啊!

  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一家大型企业的船舶上工作。这虽是一片漂浮的土地,但可以通过其高频无线电话和单位联系。如果有要事,通过中转,我还可以直接通过无线电话和家人联系。有线电话对我来说虽然陌生,但无线电话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压缩在一条直线上。

  几年后,我被直接调到这家大型企业的办公室工作,终于零距离接近电话了。面对两部内外线电话,细腻的手势,让我滋生报效工作的力量。那时的电话机是旋转式拨号的,虽然一个一个旋转拨号,但由于号码只有5位数,电话数量有限,占线情况较少,拨起来还算方便、迅捷。越过电话,我得到了很多新鲜的气息。5位数时代,普通家庭能够装电话的,在一个城市寥寥无几。装住宅电话,平民百姓只是奢望,但电话毕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过了两年,号码升至6位数,工薪阶层都渴望装住宅电话。尽管初装费用很高,但装机潮势不可挡。与此同时,砖头式的.手机“大哥大”风靡一时。拥有一部“大哥大”,成了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我家虽然装了住宅电话,但对“大哥大”却是奢望。羡慕,那是免不了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电话号码升至7位、8位数的时候,便携式手机已经平民化。资料表明,近年来,无论是固定电话、手机产量、国内销量、还是手机用户,中国在世界上都排名第一位。现在,电话、手机和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手机的迅捷,把千山万水的距离压缩为零,有时,当我拿起电话或接听、拨打手机的时候,总能浮现20多年前的幻想,感慨最深的就是:变化怎么如此之快?梦想为什么这么快变成了现实!

  20年来,我一直在办公室工作,并且后期一直主持办公室工作,亲历了电话的稀贵、零落和繁荣、繁忙。这不,我又拿起了电话,我又接听着手机。是啊,在电话和手机的背后,是一个叫做发展的速度;在速度的背后,是一个叫做国力的强大;在强大的背后,是一个叫做民族的希望;在希望的背后,是一个叫做改革开放的繁荣和富强!

生活日记 篇7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来到云溪生态公园游玩。

  云溪生态公园位于白云山西侧,是广州“三年一中变”中,白云山由南至北全长8.5公里的西侧绿化休闲带的首期工程。公园面积30公顷,规模接近3个云台花园。

  云溪生态公园依白云山而建,走进云溪,树木葱郁、雀唱蝉鸣、潺潺溪流。园内沿山起伏开辟了一条通往白云山摩星岭的摩云路,把观荷园、叠水园和果香园三个园区串连起来,风格各异的亭、廊、池、台如珍珠般镶嵌在山间路边。

  我喜欢云溪生态公园的`荷花。在荷花园,有许许多多的荷花绽放于此,池里的小鱼游来游去的,就好像一幅画。

  云溪生态公园的空气十分清新,大家也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