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教材与母语文化——小荷作文·石头 教师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小荷进驻福建三年有余,一路走来,小荷团队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坚持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荷作文深受家长认可,小荷老师也备受学生欢迎。这是多人令人愉悦的事情呀!随着小荷作文不断地向全国推广,小荷品牌已被广泛关注,之前有看过一篇解读小荷现象的文章,写得不错。就教育品牌而言,教材是核心,因为它将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统一体。本文就从母语视角下对小荷教材进行简单的解读。

1、小荷教材的文化特质

    母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提升母语教育和民族文化的认知,加强母语教育及传统文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有些东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至今仍在世界文明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母语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些东西的价值和优势,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术的传承。小荷作文教材除了有写作技法类的指导外,更多的是传递出一种文化的气息。比如,《文变诗》这堂课,除了掌握文如何变诗的技法之外,更有古诗体裁的讲解、古代诗人的介绍。古诗的高峰在唐朝,又可以涉及到朝代的更迭。小荷的教材虽是死死的文字印在纸张上,但是它具有开放的品格,就是那母语的源头活水。另外,教材“引一引”的标题很多是用对偶或者反义句式。这就是一种母语文化的熏陶。“河马微词典”栏目既能拓展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写作技法,文字背后也深深流淌着母语文化的涌泉。

2、小荷教材的文字魅力

    母语教育要充分体现汉母语的特点和魅力。汉母语的特点一是表现在其文字和语言词汇上,词语运用灵活,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含义,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味。仔细品味,意味很深,值得推敲。母语教学要充分体现母语这个特点,让学生体会母语的美。小荷教材文章节选不仅语言美而且形式新。无论是小荷教本中的“赏一赏”,还是荷练本中的“随你看不看”栏目,无一不展示着母语的美。小荷教材的文字魅力的另一个表现是其语言的诙谐幽默。在荷教本的“测一测”、荷练本中的“傻大哥趣味自测题”两个环节,通过谐音双关或者夸张等手法达到喜剧的效果,让学生明白文字也是可以玩味的,且那般有趣!以一种自嘲式的娱乐精神将母语与学生紧密的联系起来。母语不再是被束之高阁,板着面孔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老先生”。

3、小荷教材突出个性及自我创造力的发挥

    近年来,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下,母语中的作文教育亦越来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写作的模式化倾向。老师布置作文,班级大部分写的内容差不多,千篇一律。这是灌输式教育的产物。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会越来越懒得去思考,导致“文心”陨落。其次是作文内容虚假现象普遍。为了让故事更感人,写妈妈生病、爷爷去世的事情层出不穷。亦或者为了用一个所谓的好词,宁可把阴天写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最后导致的一个现象是很多学生对写作冷漠。母语是丰富多彩的,写作是个有意义的精神劳动。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自主、自由的实践运用与反思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小荷作文追求自由、娱乐、创想、审美。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让学生勇敢的表达自我。实践证明,一个相同的好答案,远远不如一个不一样的坏答案有价值。小荷教材是开放性的教材,相比问题的答案本身,学生自己的感受和创造力更值得肯定。

4、小荷教材与生活密切相关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的经历是写作的素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母语教材还应该具备实践的品格。小荷的教材是富有实践性的。其中,《国民研究报告》这一课最富代表性。在现实生活里去观察、采访、搜集信息资料等。经历丰富了,所思所感也就多起来,写文章也就断然不会出现无本之末的情况。还有荷教本中“小荷小先生,作文最最最”栏目,让小作者采访自己的父母等家庭成员,这也是一种实践。写文章就是写心情,就是写生活。

    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母语教学的回归也被推上了议事日程。小荷教材无不彰显着母语的美。聚一批好人,干一件好事,“荷”人为何人?,“荷”人者,做有责任的儿童教育,做先锋的写作教学,做最美的母语推广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