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问题学生的表现及对策 (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后进生,不言而喻,当老师的都知道就是叫我们头疼的差生。为何冠以此名?皆是希望其能有所转变,以后的日子有所进步,乃至大进步。同时也是对学生关爱的一种体现。我从教育教学工作中反思发现:如果用总体课程目标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来审视、大部分后进生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

        1.1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不知道为何要学习,学习热情冷热无常。

        1.2学习的能力差:记忆力、理解力差,智力偏低,无法接受老师的教学。在学习时表现为缺乏接受信息与理解信息的基本能力,甚至基本的拼读、拼写能力等。

        1.3学习方法差:不懂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普遍只会死记硬背,不懂灵活运用,生搬硬套,前学后忘。

        1.4学习表现差:上课不听讲,搞小动作,抄作业,信心不足,甚至厌学,自暴自弃。

        1.5学习习惯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些不良习惯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更不用说提高成绩了。

        1.6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在广大教师心目中没有底,不能走出对后进生的认识。造成教育教学的低效和学生的发展受阻,不认真履行自身的义务,从而使学生的发展滞后,学生厌学。

        2.造成后进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

        首先,学生学习差与教师有着直接关系。有的教师没有正确的把握教材,教学不甚得法,缺乏工作的责任心,对差生望而生厌等,造成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对教师工作来说,也许是由于一开始没有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没有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努力使孩子喜欢学校,喜欢自己的班级,喜欢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而放任他们陌生、害怕、孤独感的发展,不愿意到学校学习。也许是由于教师没有从一开始抓住学习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没有激发和培养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以至使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其次,与学生本人的内因有关。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2.1学习态度不良。有的孩子从小养成贪玩、怕动脑筋、不守纪律等不良习惯,上学后难以改掉。他们上课想着玩,老师讲课听不进,下课忙着玩,作业马马虎虎,要有盯着做,或是抄袭别人的,遇到困难不做作业,时间一长,学业就拉下来了。

        2.2心理方面的原因。如观察能力差,记忆力不佳,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缺乏良好的毅力和自制能力,把学习当成是件苦恼的事。由于学习成绩不良,他们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使他们的自尊心不仅得到不满足,而而且且产生了自卑心理,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2.3生理上的原因。有的学生因身体健康不佳,营养不良,造成长期精神萎靡,或因视力、听力不良影响听课和学习。

        再次,与家庭教育有关。学生学习差往往与家庭环境气氛,家长的教育方法、文化、品德的修养有关。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是因势利导,而是采用“牛不喝水强按头”的办法,强迫孩子学习,结果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强化了他们的恐学和厌学的心理。有的家长则认为管学习是教师的事,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有的家庭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经常打闹,有些父母离异,无暇照顾孩子学习;有的家长甚至要孩子帮着做生意,赚钱,弃学经商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同时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也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后进生有缺点,但也不乏闪光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他们也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这项长期的工作更需为师者的爱心、信心与耐心,关键当然少不了好的方法。

        3.改进转化后进生工作方案

        针对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后进生。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教师应该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切勿将他们当“包袱”。要找出后进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

        其次,热爱关心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必要前提。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心爱护学生是应尽的天职。其中,关心爱护后进生,不歧视后进生,千方百计教育转化后进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高尚之高尚。后进生往往是思想品德和学习双差。后进生往往缺乏自信心而充满自卑感,如果歧视他们,无疑只会使他们丧失信心而越来越差。反之,要教育转化他们,只有亲近他们,做到热心、关心、诚心和耐心。孙子兵法上讲:“欲取之,必先欲之。”如果把这句话用于教育管理之中,运用于转化后进生之中,不妨把它理解为要想获得后进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更好的转化他们,就必须给予他们深切的关心。只有提高认识,才会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潜心思考,踏实工作,做出成效。

        最后,了解后进生,研究后进生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必要手段。如果你对后进生没有足够的了解,你的教育手段将是苍白无力的。上帝造人,决不会造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同是后进生,有的差在智力上,有的差在体质上,有的差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不稳定,有的差在家庭环境不好,人际关系复杂。为师者要善于了解他们,只有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基础上,研究出各个后进生的不同特点,才能做“对症下药”,而只有“对症下药”,教育效果才会明显。

        4.将方案付诸实践检验

        在方案的实践过程中,我自身在开展不断研究分析和自学提高的同时,参与教师开展教育活动,不断坚持把校本培训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结合起来,目的是为自己创设有利条件,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首先,良好的教育方法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世界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同,效果当然不同。缘木求鱼,决不可能达到目的。

        4.1益友比良师更重要。作为教师,无疑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对于后进生来说,益友比良师。古人云:“知其心志,方能长善救失”。要知其心志,必须成为后进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如果后进生把你当成知友,对你无语不说,你就能走进他们的心灵,点亮他们心灵的火花。

        4.2鼓励比批评更有效。心理学的观点认为,鼓励可使人获得归宿感,有了归宿感,才会产生自信心。著名的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说过:“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挖掘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使用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们自己的黑暗是一种最节约能源的方法。”作为老师,应时时注意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对后进生的进步,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经常鼓励和表扬,会使后进生有更大的进步。鼓励一一进步一一再鼓励一一再进步。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如果经常批评,将造成恶性循环。

        4.3批评要注意说理性、客观性,要注意留有余地。批评学生,特别是批评后进生,教师要擅长讲道理。所谓讲道理,就是教师讲的话要符合党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和政策,要按《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要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并给他们指出改正的方法。只要教师坚持说理说理批评,坚持以理服人,必然会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后进生,特别是顽劣学生,往往敢与老师顶撞。一旦老师批评稍微不慎,偏离了事实一点儿,他便抓住你不放,与你来个针尖对麦芒,闹得你不可收拾。所以,大凡与后进生谈话,对他们进行批评时,务必要做到客观,公正。要“哪儿痒抓哪儿”,就事论事,不算旧帐,不抠疮疤,不打击,不挖苦,不说脏话,不牵涉后进生父母,亲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容易接受。少数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往往把话说得太绝。如“下次你再迟到就不准你进教室”,“下次你再违反纪律我就开除你”,“下次你再讲话我就撕你的嘴”,“下次再闹我就不上你们班的课”等。话说得太绝,没有余地。没给学生留余地,当然也就没给老师自己留余地。如果学生下次再违反纪律,会把老师弄得很尴尬。

        其次,批评学生要适可而止,不要婆婆妈妈没完没了。对学生的错误不要穷追猛打。不管什么,当你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无语对答之时,他对你的怨恨心理已经产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一旦对你产生怨恨,教育效果必然会抵消为零。

        最后是落实和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增强责任心,树立责任感。严格要求教师结合相关理论的学习,对自己在后进生转化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剖析,且形成书面材料。

        5.总结成果

        学习培训过程中,得到了以下几点收获。

        首先是广大教师包括我本人在内,一致认为:不去认真学习、反思、研究、实践,就不可能有提高,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很难。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反复的实践与运用,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能力提高,才能适应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要求,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后进生有缺点,但也不乏闪光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他们也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艰巨任务。这项工作更需为师者的爱心、信心与耐心,关键当然少不了好的方法。

        其次是通过不断地“自修--反思--实践--运用--总结”,教师们都要更进一步地明确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性,从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探讨、课堂教学实践、平时收集的材料中深入了解,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以帮助其他教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总之,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谁关心后进生的程度高,谁就赢得转化后进生的主动权;谁教育后进生方法得当,谁就会从束手无策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并做出新的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