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的工匠精神(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宋 静思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刷子李》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篇小说,入选人教版教材。说到《刷子李》,冯骥才的作品《俗世奇人》也就不可不提了。《俗世奇人》作为冯骥才的小小说系列,并非一蹴而就之作,而是他长篇故事外的一些零星小故事的汇集。18个各自成篇,互不相关的底层人物故事讲述得精致而有趣,看似互不相关,细细品味,却能发现文字背后所潜藏的对天津的热爱和对文化遗产流失现状的隐忧。

作者自己曾讲,《俗世奇人》是写完《神鞭》《三寸金莲》等书后,肚子里一大堆无处安放的人物汇集而成的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在题材上,他”搜奇记逸”,隐去帝王将相等上层人物的身影,把触角伸向了”俗世”的市井人物和市井生活;在手法上,他又偏于”作意好奇”,一个个笔下人物都是空前绝后的”奇人”,”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1]10人物形象鲜明,尽显生活的本真状态。

《刷子李》这篇作品风格接近古典传奇,又兼采话本文学的旨趣。”三言两拍”的笔意不仅铺展了一幅幅天津卫的民俗风情画,刻画了一个形象鲜明的底层人物,而且为我们塑造了蕴含”津味”的”集体性格”,更透露出作者的文化担当和自觉。在冯骥才幽默风趣的语言背后,学生能感受到一个文化守望者的巨大身影和亮丽底色。对当下的文化重构而言,这既是一种提醒,也是一脉资源。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本精心挑选的作品,除了肩负着鲁迅所说的”立人”的长远使命,在某种程度上说,更肩负着守望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育新的、健康的文化生态的重担。

冯骥才笔下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其时其地的选择,作家的考量可能不仅在于特有的风俗民情,还在于清末民初天津卫水陆交汇人与事的”杂处”与丰富。他在《俗世奇人》的序中写道:”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

间。”[1]1天津本是北方水陆交汇的集散地,人情复杂,相声、曲艺、杂耍、故事等民间通俗文化发达,加上”清末民初”的特殊时段,更能以一隅而窥视羸弱不堪的旧中国。

作为《俗世奇人》中的一篇,《刷子李》虽篇幅短小,其意蕴和手法却颇为精巧。”刷子李”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普通手艺人,因其刷墙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1]11,而成为行内的”俗世奇人”。作者撇开惊世骇俗的”奇事”不写,单取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借助徒弟曹小三的”他者”视角来窥视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冯骥才是个故事至上者,他曾说:”古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传奇主要靠一个绝妙的故事。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2]他笔下的故事或许并非独创,很多源自小说家对民间街谈巷语的采撷,但有着清晰的层次和精彩的情节,过渡和转折处往往有奇妙在。这种”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构思恰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也是驾驭文字、讲好故事的难点所在,冯骥才的很多作品都能给学生提供资源和参照。就《刷子李》来说,故事短小,情节却错落有致。

文章紧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开篇极力突出他的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1]11特有的感受、特有的穿着和奇特的规矩,突出一个特立独行的手艺人形象,既铺设了悬念,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同时又向我们展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然后用徒弟曹小三的”他者”眼光来印证”刷子李”的真功夫。”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似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1]12”悠然”一词极是精妙传神,让人联想起《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风采和境界。悠然自得、游刃有余的娴熟技巧刻画的已不只是一位手工艺人,更是一位出神入化、具有执着工匠精神的艺术家。

作者深知,单靠白描是难以令读者完全信服的,因此便借助徒弟曹小三的半信半疑和”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的叙述来突出”刷子李”的名不虚传,也更加让读者对”刷子李”的”技艺奇”深信不疑。正当徒弟和读者对”刷子李”佩服得五体投地,故事俨然已入高潮时,作者用”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掀起波澜,此时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犹如绝壁瀑布,由敬佩不已急转直下,”刷子李”威严的形象也有大厦将倾的危险。正是曹小三的眼光和心理变化,让故事情节有惊有险,有张有弛,让读者时而由衷佩服,时而心怀质疑,具有极强的代入感。文章最后让”刷子李”自己”忽然”说话,揭开谜底,原来是虚惊一场。全篇也在此峰回路转,绝处逢生,结尾耐人寻味、不落俗套。出人意料的真相让学生不仅为”刷子李”的”奇”称赞不已,也要为作者叙述手法的”奇”拍案叫绝。

在构造精巧情节之时,作者还注重语言的运用。小说中频频出现独具天津方言特色的词汇,让作品浸染上天津所特有的生活气息,也把这方水土上的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而他惯用短句,精炼简洁的语言风格,读来便让人切身体会到天津人性格之中的质朴、豪爽和豪迈。在《刷子李》中,作者以极具韵味的”津味”语言,诙谐的文笔和毫不拖泥带水的叙述,长短句交错,让”刷子李”的神奇简洁传神,也让整个篇章情趣盎然。

冯骥才的文字里,确实掺杂了民俗的描绘和世俗的况味,但他的意图肯定不止于某个地域民风、民俗的表现。他在《俗世奇人》序中曾写道,”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1]1民俗的描绘,让整个社会生活的内涵更加地域化、民族化,其深层用意还在于”众生相”的描摹,以及对于充满民族性的生活的深刻开掘和剖析,也正因为此,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空有其表的民俗风情,还能感受到那方水土和那方人所内蕴的温度。”刷子李”表面看是河海之滨的普通艺人,其骨子深处却是内蕴着执着工匠精神的华夏人。

表面读来,《刷子李》《泥人张》等篇章着重于对民俗风情的再现和描摹,但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刷子李》抑或是《俗世奇人》的真正价值何在?我们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什么启发?拍案叫绝的故事,千回百转的叙事以及人物形象的勾勒自然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刷子李等人背后厚重的文化命题更不能被忽略。

一方面,刷子李、泥人张等普通艺人精湛的技艺,一丝不苟的精神,已经内化为个体生命形态里的”工匠精神”。这是”俗世奇人”的“奇”之所在,也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缩影,是值得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传承的血脉和资源。另一方面,在民族文化急需保护之际,冯骥才心怀文化自觉,自愿背负沉重文化负担,致力于表现民族生活文化和民族精神风貌,不仅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思索者,更是守望者。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志业,需要更多后继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