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文本解读(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吴福雷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对时间的流逝作了细致入微的描摹,娓娓道来,不徐不疾。在他饱含深情的诉说中,文字像是一泓清泉,不着痕迹地浸入读者的心扉,或滋润疲惫的情绪,或激发生命的思考。从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感叹,到八千多个日子的稍纵即逝,最后发出源自心底的追问,读者在作者的牵引下,同喜同忧,共感共念,融为一体。读好这样的话题和这样的文字切不可匆匆,而要沉静下来,走进文本,并在几个来回中品出味来。

数出来的感悟

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于过往时光的惋惜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第二小节,尤其是那几个重要的数字:”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教师追问:为什么朱自清先生会头涔涔而泪潸潸呢?八千多个日子是多少年呢?为什么不写二十四年过去了呢?很显然,八千多是言及时间之多,之长。这样多又长的时间却只如一滴水一样,并且没有一点声音和影子,可见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可见岁月在整个人生当中,甚而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而已。怎样让学生有更深切的体会呢?我想到不妨让学生数一数。

既然是”默默里算着”,那就算一算,数一数吧。先数24,请学生朗声从1数到24;再数八千,请学生小声默数,从1开始,数个2分钟。请学生说说数了多少天,谈自己的感悟。再数1。这代表”一滴水”。此时,是不是可以给学生一点思维的挑战,问:是不是太夸张了?我们要数近两个小时才能数完的八千个日子,怎么就成了一滴水,而且无声无息了呢?此时,再联系朱自清先生取得的成就思考。朱自清1912年入高等小学,于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诗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写《匆匆》时是24岁,正是过去了八千多个日子的时候。如此青年才俊,如此成绩斐然,如此富有意义的八千多个日子为何说是如”针尖上的一滴水”呢?这是矛盾的,但正是这不合理之处却是文本理解的”缝隙”,值得我们细细玩味。这是富有提升性的文本感悟点,何不让学生就此开始对此”不合理”之处进行深入解读,从而体会到一颗年轻的,有思想和梦想的心有着多少要做的有意义的事。对他来说,时间永远是不够的,过去的时间永远都是值得惋惜的。由此更想到朱先生伟大的人格,于社会的发展,于民族的解放的一腔热忱。再展现其后来的成就,就可以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了。那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惋惜,是焦急,是渴望,是奋争。一个没有思想与梦想的灵魂永远不会为时光的流逝而伤感,而忏悔,更不会”头涔涔,而泪潸潸”,至此就可以引入一滴水滴入大海中的情境,聆听一滴水的声响,却是八千多个日子的流逝。再是一滴,又是八千多个日子。再一滴……一生不也就在转眼间就过去了吗?而我们还有多少事没有做,多少梦没有来得及去圆?能不紧

张,不叹惋,不奋进吗?像朱先生这样的大家,这样成功的人哪一个不是惜时如金呢?可以拓展如齐白石老人的名言和故事:不教一日闲过。最后,再让学生闭眼想象自己过去的每一天,心中默数:1、2、3……再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悟。

从数开始,到数结束,从对作者心灵的倾听,到对自己时光的梳理,学生将完成一次完整意义上的灵魂提升之旅,那样的收获将刻骨铭心。

善待作品的原生意义

朱自清先生写的《匆匆》之所以能成为名篇佳构,是因为内容关系到普遍意义上的生命形态。从生到死,不可挽回,无法阻挡。从早到晚,不可停留,无法贮存。对任何人都是这样,无一例外,这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大悲情,所有生命都绕不去的大命题。因此,当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摹每个时刻流逝的状态时,当生活中的场景决绝地离我们而去时,我们被触动了。虽不至于如作者一样”头涔涔而泪潸潸”,却也是”不平”了,也会感叹并思索: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呀?朱先生是散文大家,对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是敏感而多思的。行文之处,自见其情绪挥洒之自如,气韵流动之天然,率性而发,自然而然。不见斧凿之痕,更无造作之迹,真诚、纯粹、平和。这是他的散文给我的印象,也是作为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着点小文字的人渴望达到的境界。对于这样的文字,我尤其喜爱,并在听教师们上这一课时会生出莫名的担心,那就是生怕会有一些对作品”深义”的开掘破坏掉作品原本的意义,甚至会毁掉它的原生形态。常常看到有教师会将自认为的文本背后的”微言大义”提取出来示众。是作为文本解读深刻有见地的证明,还是教学创造另辟蹊径的标签,不得而知。但我真的想问,那是作者的本意吗?他有我们想象得那样”复杂”吗?

在教学即将结束时,一位教师引发学生关注文中的两个”赤裸裸”。为什么连用了两个”赤裸裸”呢?在一番引导之后,学生开展了深度探寻和个性化的揣测:就是指出生时和去世时都不带走任何的东西。第二个”赤裸裸”指的是身无分文,指的是他没有给世界做任何的贡献……。如此种种,博得教师的赞声不断。”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是此文结束时一连串的追问中的一句,联系前后的问句——”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连七个问,犹如情感的波涛一浪又一浪,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浪浪交错,波波相融,前面是”能做些什么?”“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后面是两个”为什么?”那种不能平的情愫,那些可能连作者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悱恻,就这样一股脑地倾泻而出,不可遏制!而在倾泻的过程中,那些细微的语词大概也是率性流出,而并非有着什么深远的意义。那”赤裸裸地来”不也就是来得纯粹的形象描述,那”赤裸裸地去”不也就是走得彻底的生动代言。简单地说,就是从生到死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这一句中侧重的倒不是这个”赤裸裸”,而应该是那个”转眼间”,是后一句中的”这一遭”“白白走这一遭”。”赤裸裸地来”又”赤裸裸地去”就是一遭,就是”转眼间”的事,但为何要白白走这一遭,又怎能白白走这一遭呢?如此,便会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不管思考的深度如何,收获多大,至少这样的话题已经安放在学生的心灵中,待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唤醒,这本身也便有了意义。

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解读文本,并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发现。但需要小心的是,要尽可能地尊重文本,保持作品的原生意义和状态,因为我们过度解读所赋予的作品意义有时会有偏差,甚至会走向作品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