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休眠 课后反思(沪教版三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动物的休眠》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通过蝙蝠的冬眠和海参的夏眠使学生对动物的休眠有了一定的了解。文章词句比较生动,所以不显得枯燥。我将课堂教学设计成几个板块:㈠、师生交流,兴趣导入。㈡、整体感知,了解内容。㈢、圈划词句,积累语言。㈣、探究自然,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始终比较浓厚。本来学生对小动物就比较感兴趣,在导入环节中,学生纷纷将自己课外看到的知识向大家交流,我也做了充分准备,因此对学生的交流及时判断补充,激起了学生对动物休眠的兴趣。但是,语文和自然常识是不同的。在语文课上,仅仅了解动物休眠的现象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因此,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请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学,然后在小组中充分讨论,全班交流时,我适时引导,使学生对“再也”“什么也”能加强句子语气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验,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原来设问,拟人和语气词的运用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读起来饶有趣味,这也是对学生表达的指导,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在他们自己的作文中,确实有很多小朋友自觉使用了这些方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润色。这一个过程,是学生感悟和体验语言文字的过程,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过程,更是学生将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过程。    

整个课堂教学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整堂课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完整和规范,老师应开始指导学生在品词品句中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也应将这一过程视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环节,这应引起我的重视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