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 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⑵ 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

 2、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德育渗透点:学习作者学拉小提琴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老一代音乐人对年轻一代音乐人的呵护和鼓励。

 4、美育渗透点:体味心理路程,感受人性之美。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谈话法,导读法。

  2、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

  2、难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抓住心理活动描写和神态描写,教师相机点拨,以有感情的朗读促进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小提琴曲《月光》,导入新课《唯一的听众》

二、课文朗读

三、检查预习

(1)正音组词:悠 仪 歉 溜 嘿 割

(2)读准词语

(3)读通句子

四、教授新课

1、归纳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鼓励和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熟练演奏的事。

2、通看全文,从文中找出有关“我”心理、行动描写的词语,说说我在音乐(练琴)方面发生的变化。

心理描写:

 “白痴”、沮丧

 充满了神圣感、沮丧

 羞愧、兴奋

 重拾自信、勤奋

 让人大吃一惊

 无法割舍、熟练

3、思考:是什么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和行动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1)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2)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一个关键词

(3)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在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

(4)为什么老人的眼神总是平静地望着我,而且像“深深”的潭水呢?

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拉琴,其实是对我无声的关切和鼓励。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和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4、句子理解。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也发现“我”缺乏自信。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在“我”的眼里,老人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3)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我”心情很好。

5、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6、回顾内容,思考问题

(1)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

(2)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呢?

“唯一的听众”——老妇人(老教授)

这里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这个“唯一”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表达了我对老教授无限钦佩,敬仰之情。是她的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的帮助,使我树立了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

6、归纳课文主旨

本文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四、拓展训练

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的心理活动。(任选一处)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 —————————→ 真正的小提琴手

老人 : 关怀 帮助 鼓励 信心

我 : 自信 + 勤奋 刻苦

六、布置作业

七、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结束新课。

本教案配套课件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