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诗词蕴含之美 厚积鉴赏审美之能——浅谈古诗词的学与教(网友来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文方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艺术修养。小学课本收录了不少古诗词精品,认真地发掘研读,不仅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好,教师本身也会受益匪浅。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情

古诗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宣泄内心情感成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字,是作者心血的凝炼。而我们读者,要凭借含义深远、高度浓缩的文字体会诗词蕴含的境界,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运用丰富的联想。如刘禹锡《陋室铭》之“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何陋之有?”写了作者高洁的意趣和安于乐道的心志使“陋室”不“陋”,由此告诫后者美好的德行才是志士的宝贵财富。再如孟郊《游子吟》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复吟咏之间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教师自身读懂了,读透了,给学生讲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二、入情入境,领悟意境

诗歌,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古诗文在创作过程中,不但讲究韵律美,还十分强调意境美。一定要领会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品古诗。如李白《赠汪伦》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进入该诗的意境。学生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在长江之渡口将要远行,船头的诗人却怎么也不肯进舱,一次次的抱拳施礼告别,岸边的送行人更是依依不舍,举起的手臂不知挥动了多长时间,分别保重的话语却哽咽在喉咙中……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联系旧知,展开想象。 

“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欣赏”,古诗文的欣赏同样离不开想象。在指导学生欣赏,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描绘,在脑中勾画出各种人物,情景,环境,内心活动等。在学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时,可以联系陆游的同名古诗,进行对比,展开想象,训练说话,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陆游是用比兴的手法,通过对梅花不怕风雨摧残、一任群芳嫉妒、在孤独寂寞中开放、永保磬香等一系列特质的描写,含蓄委婉地寄托了自己为抗金救国不怕打击、不怕孤立、决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崇高情操。而毛泽东在词的上片赞扬了梅花不怕白丈冰雪的坚强性格,下片则表达了梅花的志愿和宽阔的胸襟,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壮志豪情。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不同。陆游的词忧伤憔悴,音调低沉;毛泽东的这首词则充满希望、信心和乐观情绪,意境和色调,迥然不同。把这些点拨到位,比单纯讲陆游诗效果好得多。

四、悟懂情调,吟唱共鸣 

诗人依靠诗歌蕴蓄丰富的内容寄托强烈的感情。读者在学习时需展开联想,去领会言外之意,并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学古诗时要通过诗句去分析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诗人强烈的感情,并从中发掘出诗中的深刻含义。古诗最讲究押韵、平仄等。很多优秀的诗人都是精通音律的,他们在低吟浅唱中浑然无我,与天地齐在,与大地永恒,与万物同呼吸,与神灵共命运,写下了不朽之作。很多神奇的佳作当时就在艺妓的曲目里。如婉约派的领袖柳永就是一位宫廷乐师。南唐后主李昱就不仅工于词,还妙解音律,愁苦堪哀的《虞美人》、掷地有声的《满江红》、高亢深沉的《临江仙》等都被后人传唱至今。

大量诵读古诗司,不但能丰富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而且古诗词中关于理想、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等的见解,在潜移默化中必然会在我们心中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左右我们的内心世界,可以有效地启迪儿童想象,净化童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发展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养。

湖北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   文方

邮政编码:443600

联系电话:13872563619

电子信箱:wf-pfan@163.com

 作者邮箱: wf-pf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