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嫉妒心理的成因及预防(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富裕县实验小学    姜颖菊

摘 要:嫉妒心理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具有强烈利己主义的排他性消极情感。嫉妒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会经常有所表现,对其身心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应当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调控。

关键词:学生    嫉妒心理    成因    预防措施

黑格尔认为,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人相齐。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是见到别人某些方面(如才华、成就、成绩、年龄、品质乃至相貌等)优于自己所产生的一种羡慕,又不甘心自己无条件赶上而恼怒别人的情感以及导致的相应的行动”。是一种利己主义的排他性消极情感。

通常人们认为嫉妒是一个社会学、伦理学的范畴,其实它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范畴,因为只有有了嫉妒心理才能产生嫉妒行为。

一、嫉妒心理的特性和成因

1、嫉妒具有历史性  嫉妒是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复杂化而出现的。在私有制的经济中,生产者自给自足,很少交换,也无竞争,只有绝对平均,永远如此,不敢稍有变异。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们便难以忍受,于是就产生了嫉妒心理。所以,嫉妒是生产力发展相对不足的产物。当今社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青少年学生也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在学习环境中一旦某些平衡被打破,自然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嫉妒。

2、嫉妒具有继承性  嫉妒作为心理现象,属于社会意识,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必然具有继承性。青少年学生生活的环境不是与世隔绝的,社会上陈腐的思想意识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着他们,嫉妒心理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表现出来。

3、嫉妒具有层次性  嫉妒可以分为公嫉和私嫉。公嫉是大家共同对一个人的嫉妒,它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能产生危害,使嫉妒者不敢冒头,压制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公嫉的对象往往是身居要职、或在某一方面比较出众的人,这种公嫉就起到一种监督、制约的作用。而私嫉是个人之间的嫉妒,它一无是处,完全是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人际关系得腐蚀剂。在青少年学生中,公嫉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学习好、与教师关系密切或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私嫉往往产生在那些在某些方面(成绩、家庭、长相等)比较接近的学生之间,这种嫉妒对机体的危害更大。

4、嫉妒具有差异性  嫉妒的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个人而言,人们由于个性心理品质(能力、气质、性格、价值心理等)、思想觉悟、道德观念和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差异,嫉妒心里的有无、强弱上也存在着差异。另一方面,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的。青少年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嫉妒,既有个体性,也有社会性,其表现形式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5、嫉妒具有隐蔽性  由于嫉妒的名声不好,所以嫉妒者往往不仅不承认自己嫉妒,甚至在内心也不认为自己在嫉妒,往往以各种借口、理由对自己的嫉妒心理、行为予以掩饰和辩护。分明是因为害怕别人超过、取代自己而予以压制,却偏偏要说是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分明是嫉妒别人的成功,有意予以贬低、攻击,却偏偏要说是实事求是、出以公心、知无不言。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人,经验越丰富,其隐蔽性就越突出。

6、嫉妒具有自伤性  作为心理学范围的嫉妒,其毒害的对象首先是自己。其一,危害自己的健康。可使血压升高、心情郁闷、神经紊乱、睡眠不足以至烦躁不安、产生疾病。其二、毒害自己的思想。因为嫉妒是丑恶的,因而嫉妒者容易产生难以摆脱的自惭、自责、自罪和自弃等变态心理。其三,影响自己的学习。嫉妒是用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这比用别人的优点来惩罚自己更残酷,会严重地影响学习和工作。

7、嫉妒具有指向性  嫉妒具有一定的范围、内容和对象。其一、嫉妒者只嫉妒自己能够嫉妒的人,如中学生不会嫉妒小学生得了小红花,小学生不会嫉妒谁得了诺贝尔奖。其二、嫉妒者只嫉妒与自己利害相关的人,如竞争对手、可能取代自己地位的人。其三、嫉妒者只嫉妒与自己条件相同或相近的人。

8、嫉妒具有可控性  嫉妒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可以加以控制并使其弱化,甚至使之消失的。其途径主要是认清危害,强化理性思维,提高思想境界和文化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竞争、地位、成绩和人际关系等,从而不产生或少产生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

综上所述,嫉妒心理的成因可概括为:私有制和生产力发展相对不足是嫉妒心理产生的社会根源;封建社会的陈腐思想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思想根源;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失落感、不满足感,是嫉妒心理产生的心理根源;学生在德、能、绩、才等方面的差异是引发嫉妒心理的直接根源。

二、嫉妒心理的表现和发展的阶段性

1、嫉妒心理既然是自我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第三者的态度。既要通过第三者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态度,通过第三者的态度了解对方的态度。

2、地位相近、年龄相仿、程度相同、机会相等的人之间,最可能发生嫉妒。这是因为,与竞争对手之间越是接近,就越感到对自己构成威胁,嫉妒心理就越容易产生并容易表现出来。

3、嫉妒心理的产生,还与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水平有关。品位高尚者可以正确对待名誉、地位等,因此不容易产生对他人的嫉妒心理;或即使产生了嫉妒心理,也能通过自我意识加以调节和控制。

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不同的阶段,其表现和危害是不同的。

最初的、程度较浅的嫉妒心理,往往深藏在人的不易察觉的潜意识之中。如与某同学相处较好,对于他得到的高于自己的成绩、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不幸的是,每当想起这些,总会感到不是滋味。这时的嫉妒心理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激活作用很微弱,不会酿成有害的后果。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极大的潜在影响。

一旦当事者不能使嫉妒心理深藏在潜意识中时,它就冲破人的心理潜抑作用,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表现为对被嫉妒者作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这时的嫉妒者尚有一定的理智感,还不愿和被嫉妒者发生公开的冲突,只是通过别人在中间散布不利于被嫉妒者的言论,给其造成痛苦,以求自我心理的平衡和满足。

程度较深、表现较强烈的嫉妒心理,往往使嫉妒者丧失理智,主动与被嫉妒者发生正面的、公开的、直接的冲突,希望置其死地而后快。嫉妒者往往表现为丧心病狂,带有强烈的愤怒情绪,不能理智地考虑行为的后果,甚至即使想到了行为的后果,也在所不惜。

嫉妒心理的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虽然在情绪的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产生的基础是相同的,处于第三阶段的嫉妒者排除他人优越地位、破坏他人优越状态的需要更加迫切。加之嫉妒者明显感到周围的人对自己产生了否定的态度,使理智调节能力下降,从而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在青少年学生中,第三阶段的嫉妒心理虽然不多见,但在少数学生身上是有所表现的,应引起高度重视。

嫉妒虽然是病态,但却非常有人情味,有一定程度的嫉妒心理,才算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不产生嫉妒心理,那就不正常了。有时候嫉妒心理可以使人努力工作和学习,赶上被嫉妒者,这是它的积极作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嫉妒心理的消极作用要大于她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集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小学生正常交往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等人的研究表明,人在儿童时期即可能产生嫉妒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受的家庭、社会影响和待遇的不同,嫉妒心理会逐渐增强,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学校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同,对奖惩标准掌握得有矢公允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嫉妒心理。

三、预防和控制嫉妒心理的措施

1、认清嫉妒心理的危害  嫉妒心理一是打击别人,二是贻误自己,三是腐蚀风气。心理学的知识告诉人们,只有透彻地认识到对象的危害而产生厌恶情绪,才能产生在行动上与之决裂的自觉性。我们要教育学生认清嫉妒心理的危害性,自觉克服嫉妒心理,直至与这种不良心理彻底决裂。

2、加强自身修养,胸怀大度,宽厚待人  嫉妒心理是私有制的产物,嫉妒症的发生归根结底是个人心理结构中的“我”字的位置过于膨胀;心胸狭隘的人,最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因此,要教育学生开阔胸襟,驱除心理杂念,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荣誉和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

3、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不服输、不甘落后,固然是进步的动力;但事事在人前、样样不服输,却是不可能的。人有其所长,必有其所短。要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既要不服输,又要服输。不服输是为了使自己进步;服输是为了更好地向别人学习,目的也是为了进步。明白这一点,对于好胜心强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嫉妒心理的干扰。

4、进行“情感移入”  心理位置互换就是通常所说的“将心比心”。要教育学生学会当嫉妒心理笼罩心头时,能够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假如我处在对方的位置,心中有何感受?”当错误的念头刚刚露头时,要认识到它的危害,运用心理位移法,从情感上加以体验并抑制嫉妒心理的产生。实践证明,这样的“情感移入”可以有效地防止嫉妒心理。

5、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疏导嫉妒心理  青少年学生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预防嫉妒心理。要以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疏导嫉妒心理。当学生的既得利益和地位发生变化时,他们就会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要教育学生时时刻刻清醒地意识到:世界是很大的,能人背后有能人,要想自己在一切方面都胜过别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优势是暂时的、相对的,别人超过自己,也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努力,就有机会再超过别人。

6、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制约嫉妒心理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诽谤他人要负法律责任。在青少年学生中由嫉妒导致的过激性言行会给被嫉妒者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甚至造成人身侵害。因此必须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能够分清流言蜚语和诽谤、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嫉妒和竞争的界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环境,使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没有存在的空间,没有流行的市场。采取教育为主、惩治为辅,预防为主、矫正为辅的方式,把嫉妒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培根说,在人类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最顽强、最持久的了。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以顽强的意志与之斗争,嫉妒心理是完全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