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8 09:38:5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精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8篇[精华]

语文教案 篇1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ǐrǔfányǎntuījiànzhēnzhuóshēngmìngchuíwēi

  shìnòngjùnqiàozhāngluohéxùfāngxiāngpūbí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犒赏(kàogào) 疏忽(shūsū) 过瘾(yǐnyǐng) 一模一样(mómú)

  宽恕(nùshù) 新颖(yǐnyǐng) 偶尔(ěrǒu) 顽强(wángwán)

  三、成语填空。(10分)

  声情并( ) ( )上添花 蜻( )点水 ( )俗共赏

  ( )前顾后 ( )前毖后 和( )相处 ( )乱反正

  写出三个表示高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三个表示人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看到的词语想出对应的成语。(6分)

  家人――( ) 乡戏――( )

  心情――( ) 节日――( )

  人才――( ) 老人――( )

  五、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8分)

  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端正了学习的目的。

  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3.张老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发愤学习啊。”

  4.玄武湖的春天是一年四季最美的地方。

  六、按要求填空。(12分)

  1.从终日_____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___________;从______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___________;从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___________……你还从________那里,学到了______________。

  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

  3._________,浓妆淡抹总相宜。

  4.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____。海内存知己,_____。

  七、把下列一段话连好后读一读。(12分)

  ( )顿时,锅里响个不停。

  ( )翻了两次,荷包蛋基本形成了。

  ( )早晨,我开始煎荷包蛋,先开煤气,再倒香油。

  ( )然后拿起一个鸡蛋,掰开,倒进锅里。

  ( )过了一会儿,一只金黄色的荷包蛋便煎好了。

  ( )一会儿,我放点盐,用铲子把蛋翻了个身。

  八、读一读,做一做。(10分)

  _________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大石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咱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结果怎样?”“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很可怜,肯定滴不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地一动不动……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终于把石头滴穿了。而大浪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大浪说这句的神情是( )(1分)

  ①虚心 ②藐(miǎo)视 ③高兴

  (2)小水珠说:“不信,咱俩就比比看。”表明小水珠的( )(1分)

  ①惊讶 ②自豪 ③坚定

  2.请给短文补上结尾。(2分)

  3.小水珠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用“——”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4.用一个成语给短文补上题目。(2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2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能使自己的作文插上翅膀,你按照合理想象,大胆想象的思路,以这个小故事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故事:

  今天是发成绩单的日子,小红拿着奖状高兴地跑回家,可一推门,只见爸爸、妈妈愁眉苦脸地坐在沙发上。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会本课生字;理解“伶俐、唉声叹气……”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格尔可汗那里逃走的。

  难点:从神鸟的三个故事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

  自主学习:

  1、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丢字,不读破句。

  2、画一画,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3、做一做,完成以下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líng lì wǎn zéi fēn fù zào

  ( ) ( )惜 抓( ) ( ) 干( )

  chè fu jiù bàng wǎn shé

  清( ) 包 ( ) 搭( ) ( ) 毒 ( )

  2、找近、反义词。(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

  近义词:尊贵( )忠实( )吩咐( )埋怨( )

  反义词:伶俐( )清澈( )搭救( )忠实( )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唉声叹气:

  伶 俐:

  吩 咐:

  婉 转:

  4、想一想:在课文中,聪明伶俐的神鸟给依尔特戈尔可汗讲了几个故事。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故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合作探究:

  1、认真读课文,你觉得神鸟有什么特点?

  2、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格尔可汗那里逃走的?

  (1)两人有约定:( )

  (2)( )

  (3)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3、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 )的方法三次逃了,这是课文中的大故事。在这个大故事中,还有三个小故事,他们是( )、( )、( )。

  4、再读三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1)请选择你喜欢的人物或动物,谈谈对他(它)的看法。

  (2)想一想,为什么好人也会做错事?

  5、从这三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它告诉我们:处理事情( ),否则会( )。

  拓展延伸

  请向文中的人物或动物说一句赞美或者批评、劝诫的的话。

  畅谈收获: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检测:

  1、我会选,本篇文章主要表达了( )(可多选)。

  A、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B、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C、对车主、农妇等人的厌恶、憎恨之情。

  D、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2、选词填空

  既……也…… 既……又……

  (1)要完成这项任务( )要有周密的计划,( )要有切实的措施。

  (2)这个机器人( )可以招待客人,( )可以和人谈话。

  3、造句

  既……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A.读通课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

  B.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人世间的亲情莫过于父爱、母爱,他们都是伟大的爱。但是,这些爱也许体现在谆谆的教导中,也许体现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然而,今天我们要来感受这样一对父女,感受父亲那无言的爱。板书:无言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相互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自愿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孩子们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在概括方法上予以指导。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文章内容。

  1.提出中心议题,学生自读自悟。

  中心话题: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父亲“无言的爱”,边读边在文中作出标注,说说自己的理由。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

  (1)引导学生从第一部分内容体会父亲“勤劳实干”的优秀品质。通过自由读课文,从作者叙述的一个个事例中了解父亲的品质,感受父亲的形象,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为有一个“勤劳实干”的'父亲感到自豪的情感。

  (2)抓住重点段落中写父亲帮“我”早玩具房子的内容,体会“无言的父爱”,引导孩子自己去读,去讨论,去领悟。通过理解父亲引导、启发“我”自己动手做木头房子的话,让学生领悟到真正的父爱就是引导“我”“创造自己的天地”。父亲用双手、用行动来表达对“我”无言的爱,要让学生通过度、议,抓住有关语句,深刻理解父亲这种最深沉的爱。

  (3)最后一自然段,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讨论、理解:“我”身上最要紧的部分是什么?父亲给“我”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一读为本,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重点语句,一定要让学生读中悟情,以读表情。

  五、课堂延伸。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爱是怎样的,从哪些事例中可以体现出来。

  六、作业:

  回家替父亲捶一捶背,沏一杯茶,与父亲交谈一次。

  板书设计

  19、无言的父爱

  小时候生活无定

  很早就养成了勤劳实干的习惯

  父亲 亲手为我制作圣诞礼物

  用双手传达给我“无言的爱”

  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18个词语

  2、知道月球的有关特点,激发学生了解月球的愿望,语文教案-18月球的自述。

  3、学会读懂说明文的方法去学习本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趣味揭题、奠定情感基础

  1、猜谜引入:师说谜语,猜猜我是谁?

  谜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挂在山头,有时挂在树梢。

  (猜出谜语后出示月球的图片,以激发情感。)

  2、那我就是--月亮姐姐,你们还管我叫什么?

  3、月亮姐姐很想跟你们交朋友,你们想想跟月亮姐姐交朋友呢?

  那就先听月亮姐姐作一个自我介绍吧!

  揭题:月球的自述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谁能听懂月亮姐姐的话,就与谁交朋友,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18月球的自述》。

  师范读(即自述)

  2、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交流课文大意

  三、进入情境,深入学习

  1、看来,大家对都很真心诚意地要与月亮姐姐交朋友,但交朋友就要对月亮姐

  姐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大家可以用哪些方法加深月亮姐姐的认识?

  (交流学习策略)

  (课后记录:通过让学生展开互相讨论,从而互相借鉴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学习时尽量使用最合理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也增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在面对什么问题时应该选择什么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

  2、再读读文,看课文写了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4、选一方面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

  (课后记录:合作学习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让学生觉得自己什么时候该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了就什么时候进行合作,让合作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符合学生的切身需要,自发形成的。这样合作时目的也明确了。)

  5、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品读重点词句,贯穿感情朗读

  (1)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名字多---人类喜欢月球(读出喜爱)

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蜘蛛这种小动物,语文教案-蜘蛛 第二课时。了解了它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作者为什么能把人们常见的蜘蛛有关的科学知识写得如此新鲜清晰,又饶有情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

  (一)明确目标

  1.抓住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2.以记叙和描写为手段,进行生动的说明。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并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与人们常见的蜘蛛有关的科学知识写得如此新鲜清晰,又饶有情趣?探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抓住事物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蜘蛛会织网,能捕虫,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它是如何结网捕食的。作者正是紧紧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对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首先,观察了蜘蛛“捉飞将”的三种情景,一是克敌制胜,二是势均力敌,三是反遭暗算;其中重点观察的是它“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对“蚊、蚋等小虫”施展的是擒拿法,对“气力较大的飞虫”使用的是捆缚法,对“带枪的`飞将”则采用游击战的方法。其次,观察了蜘蛛结网的过程。最后观察了其他有丝而不结网的蜘蛛。这是一种实际的具体的观察。文章由对檐前的网的观察生发开来,既写了蜘蛛如何捕食昆虫,也写了它如何为昆虫所食,着重说明了它的各种各样捉拿昆虫的方法,这都是以细致的观察为基础的。

  另一方面,作者还更深入的观察了蛛体结构和织网技能,这是由上述对事物表象的具体观察转入对事物内在特征的科学分析。他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说明了蜘蛛“织网的技能之高妙”和“身体机构之巧妙”,以及人类对蛛丝的利用。文章把重点放在蛛丝的实用价值上,具体描述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这一切写在文章里虽然只是科学的结论,但是不容置疑,原因就在于它是以科学的观察——更精细的观察为基础的。

  2.把记叙和描写作为手段,进行生动的说明。

  本文属于科普读物,是写给缺少生物学专门知识的一般读者看的,因而除了具备科学性的特点外,还应力求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以达到引人入股和易于接受的目的。最能显示本文特色的,还是作者善于把记叙和描写的方法作为手段,进行生动说明。如文章开头,“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是记叙性的语言,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蜘蛛 第二课时》。文章的结尾,写蝇虎的活动特点,是具体的描绘。最精彩的要算对蛛网上一幕幕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的介绍了,这里作者采用的是记叙夹带描写的方法。如写蜘蛛捉蚊蚋的过程,干净利索;写蜘蛛捉蜜蜂的情形,细致、生动而富于情趣;写蜘蛛在甲虫挣脱后怅然若失的情态,极为传神。如此形象的描述,使读者对蜘蛛的生态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达到了说明的目的。这种生动的说明方法,使读者不仅有所知,而且有所感,读来更觉有趣。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的分类?

  (2)什么是科学小品?它有哪些特点?

  (3)说明中的描写有何作用?

  引导学生回答如下:

  (1)说明文按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语言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

  (2)科学小品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写给一般人看,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3)说明中的描写作用是使说明事物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2.研讨课文内容。

  讨论思考:

  (l)你读完文章内容后有何收获和体会?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了解了蜘蛛的有关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同时感到文章内容饶有情趣。

  (2)蜘蛛很常见,往往不被人注意,而本文作者却介绍的详尽细致,原因是什么?

  蜘蛛会织网,能捕虫,但很少有人注意它是如何结网捕食的。作者正是紧紧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对它进行了细致人微的观察。

  (3)课文在说明蜘蛛如何捕捉小虫方面作了生动的描写,恰当的使用动词、形容词,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句来,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为了生动的说明蜘蛛捕食小虫的情景,文章选词造句力求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富于变化。如写蚊、纳等小飞虫,用“触在网上”;写力气较大飞虫,用“投入网里”;写带枪的飞将,用“被网粘住”;写甲虫,用“被兜住了”,所用动词准确而富于变化。再如“捆缚得细密到像一个布袋”、“披甲的飞将”等比喻或拟人的手法,使读者获得形象的感受,从而对蜘蛛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的表现有了具体的了解和认识。

  (4)课文对蚕丝和园蛛的丝作比较的时候,用的是数字说明。但能否改用比喻、拟人的生动描写呢?为什么?

  说明方式要灵活运用,什么时候用生动的说明,什么时候用平实的说明,应根据说明的内容来确定,都要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课文对蚕丝和蛛丝作比较的时候。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是十分恰当的。只有摆出如此精确的数据,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做到准确说明。如果改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就不能达到用数字说明的准确性。离开了准确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结合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

  4、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5、写己想对小蝴蝶花说的话。

  6、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

  教学重点: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

  教学具准备:课件

  查阅资料:

  教学课时:2

  板书设计:

  骄傲

  21小蝴蝶花自馁

  舒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情舒畅的时候,也有伤心自卑的时候,人类是这样,其实小花小草也如此,今天我们就走进小蝴蝶花的世界中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

  3、默读课文,说说小蝴蝶花情感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三、学习生字。

  1、字音:眩馁碜

  指导字形:霞惹

  2、读准词语,理解词义。

  埋没、头昏目眩、雍容华贵、怒放、名花奇葩、自馁、寒碜

  小蝴蝶花在哪里头昏目眩了?雍容华贵的牡丹什么样?怒放什样?自馁什么意思?

  3、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去,要读的正确、流利。

  四、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结合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化。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咱们就来猜一个吧。

  小花开满园,像蝶把翅展。

  紫色花瓣间,香气扑人面。

  要问她是谁,猜出并不难。

  你们猜这是什么花?(小蝴蝶花)

  对,这就是21课中所说的小蝴蝶花。(图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小蝴蝶花(读课题)这么美的小蝴蝶花其实和我们人一样也有感情,有时快乐,有时烦恼,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近可爱的小蝴蝶花,去听听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小蝴蝶花给我们讲了怎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汇报(板书:骄傲———自馁———舒畅)

  2.质疑:她的心理前后发生变化了吗?是呀!变化还不小呢,看到这些变化你想向小蝴蝶花提出什么问题呢?

  三。细读课文,体会小蝴蝶花情感变化。

  (1)(阅读提示)请大家默读故事,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蝴蝶花是骄傲、自馁、自信的,

  (2)把这些词句标画出来,简单写写批注。

  (3)想一想为什么她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画好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集体交流: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蝴蝶花是骄傲的

  骄傲

  1、从哪能看出她骄傲[Y1]?

  如果现在你们就是小蝴蝶花你会怎么说这句话?配上动作眼神读一读————指名读

  2、口语交际:小蝴蝶花,能告诉我,在草丛中

  你们为什么这么骄傲?(原因)(因为觉得自己漂亮/因为周围的小花小草太普通了,颜色不美,也没有花香/)

  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读出来。

  小蝴蝶花有着紫色的花瓣,不时飘散出淡淡的清香,而那些小草小花却很不惹人注目,与这些花草相比她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因此就很骄傲了。小蝴蝶花把你们的骄傲之情读出来吧。(展示读)

  自馁:

  导:小蝴蝶花在草丛中是如此骄傲,当她如愿以偿的来到万紫千红的花园里她却一下子变得自馁了

  1、从哪里看馁?

  汇报(出示文字:“她想: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谁也不会理睬我!”)

  “最寒碜”什么意思?可以看出她什么心情?

  体会读馁,不是滋味读出感受

  2、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刚才小蝴蝶花还喊着说(出示文字让学生读:“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了”)现在她却想(出示文字让学生读:她想,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

  这两个“百花”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体会两个百花理解感情变化

  3.小蝴蝶花为什么觉得自己在百花中最寒碜呢[Y2]?

  出示文字:“初到这里,她有些头昏目眩。她看看那白玉栏杆里的雍容华贵的牡丹,开得多么旺盛;那正在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数不尽的名花奇葩在争芳斗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雍容华贵”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看图片—读出美

  “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鲜艳”会是什么样?——怒放选词义——赏图片—读出美

  4.这个万紫千红的花园就只有牡丹和碧桃吗?从哪体会到……数不尽,说不清。

  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在花园中看到了什么花?我们随小蝴蝶花去花园看看吧!(赏花,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样的花)运用语言:那————,开得————赞美花园中的花

  这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小蝴蝶花就是看到这些名花奇葩,闻到这些数不尽的花香,一下子变得自馁了,低下了头。她想:(指名读)

  舒畅:

  这时一群孩子来到花园赏花看到了小蝴蝶花说了什么?读读———分角色表演小场景(导出原因)

  听了孩子的话,小蝴蝶花怎么了?

  (出示文字:“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

  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扬起头[Y3]?

  练习: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她想:。?

  (有小朋友来欣赏我,看来我不是很寒碜,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小朋友夸我,说明他们看得起我,我不要自馁/我和牡丹等名花相比,不如它们,但我也有自己的美,不该自卑,要有自信/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等)

  2.把小蝴蝶花平静的心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有感情读课文,感悟文章情感

  :(指板书)小蝴蝶花最初是那么骄傲,后来变得自馁,最后心情舒畅找到了自信,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和小蝴蝶花说什么呢?

  集体交流。

  老师也想和小蝴蝶花说两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有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信心。

  :今天老师真高兴和你们一起读了小蝴蝶花的故事,希望课后你们能把这个有意义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课后反思:

  [Y1](出示文字:“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跟这些小草、小花在一起,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评读(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哪读得好)———学生说哪哪变色—————比较读“才”

  [Y2]引导说馁的原因

  [Y3]自信,高兴。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大胆表达,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并能简要说明理由。

  2、认真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

  3、主动交流,有表达的自信,能积极参与辩论,充分发表意见,学习应对。

  教学重难点:

  通过“辩论赛”这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激发学生大胆表达、认真倾听、灵活应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话题

  1、乐乐和文文在说些什么?同学们仔细听听。

  2、课件插放乐乐和文文对话的情景。

  3、学生简要叙述听到的内容。

  4、板书话题,原来他们在进行一场有趣的争论:春天好,还是夏天好?

  二、阐明观点,鼓励交流

  1、同学们,你喜欢春天,还是喜欢夏天呢?和同座小伙伴说说吧!

  2、指名上台交流,学生参与评说。

  台上学生说到哪个季节,课件就相机出示那个季节的动态画面。

  如:春天(阳光明媚、冰雪融化、草儿发芽、花儿绽放、柳绿花红)夏天(骄阳似火、知了呜叫、游泳、喝冷饮)

  评议:两位同学都能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评议:两位同学表达出相同的观点,相互补充,理由更加充分。

  3、调查观点,分组合作交流。

  ①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同学们,喜欢春天的请站到一、二组,喜欢夏天的请走到三、四组。

  ②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交流,一定会有遇到“知音”的感觉。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充分交流自己喜欢春天或夏天的感受,然后小结一下,你们各有几大理由。

  三、组织辩论,充分交流

  看来,春天、夏天各自形成了两大团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如举行一场“辩论赛”一决高低,怎么样?

  1、作为辩论赛裁判的老师宣布比赛规则。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清楚。)

  2、春之队”“夏之队”各派两名同学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各队的几大理由。(一条理由加10分)

  3、自由辩论,形成对抗。

  自由辩论时,不再重复前面队友的观点,可以进行补充说明,也可以反驳对方的观点。参与者每人加10分。

  双方自由辩论时,教师相机评价引导,纠正语言,使其规范。

  四、小结辩论,抒发情感

  1、总结辩沦双方的成绩。

  2、小结:通过辩论这种形式,同学们积极交流各自的看法,让我们充分了解了春天、夏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交替,让我们的地球变得美丽而神奇。我们要感谢他们。春姑娘即将远去,夏姐蛆马上要来接替,让我们快和春姑娘道个别,热情迎接夏姐姐的到来吧1

  2、学生与“春姑娘”“夏姐姐”对话。

  《语文乐园(一)》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要体现“乐”字,让学生乐学。在教学中,我用春姑娘这个角色串起每个知识板块,营造诗情画意的情景,让学生在春姑娘的带领下走进语文乐园的学习中。第一题“对子歌”,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让学生联系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形式的'交叉朗读,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对对子的基本语言形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适当拓展,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是相对的培养学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第二题“读一读,想一想”,让孩子们合作读,每四人一小组,一人读一组里的一个词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感受词语变现的范围越来越大,体会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比较,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在“我的作品”环节,学生的想象还是很丰富的,但在表达的时候,没有把事物当做人去描述,孩子们对春天的美好缺少观察,所以表达上不够生动。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书写“以、更”。

  小组合作探究

  课文插图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 聪明 活泼 忽然 眨 眼睛 如果 总有 以后 主意]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五、指导写字“以”、“后”、“更”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习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五、写字指导“主”、“意”、“总”。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板书设计:

  松鼠和松果

  松鼠 ————吃————松果

  (种)

  长 松 树

  教后记: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识字》教案02-08

语文《丰碑》教案02-06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2-06

语文《师说》教案02-05

语文乐园教案02-05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