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

时间:2022-10-01 08:20:53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1

  摘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 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目前,美术教育中三种较广泛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至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以上教学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方法呢?

  一、灿烂的微笑,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http://www.省略/wenzi/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美术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美术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给学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给了他们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以至学生会相信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他们,更不会批评他们。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张扬个性的空间。何愁美术课堂没有活力与激情?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需要这样的语调!一些其他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成人都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就更不当回事了。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夸张,也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更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感人的、振奋人心的,是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小溪潺潺;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学生也会觉得这老师有新鲜感,就喜欢他上课。

  三、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进入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肚子里的故事》这一课时,我运用电教设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播放一个小朋友的梦境视频,创设一个童话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才导入新课。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运用现有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视听感官也是很敏感的,多展示新鲜的画、配合有效的音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那么美术课堂也会变得光芒四射,甚至人生也将熠熠生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2

  摘 要: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课改的重心在于美术的教学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 美术课 兴趣 创新能力 观察能力

  小学生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是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小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挖掘,笔者就此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比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6课《水墨画动物》时,我在课前用了不少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多幅动物水墨画的作品。刚上课时,我向小学生展示了那些精心准备的美术作品,他们马上被作品所吸引、感染,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当我问他们是否想学习水墨画时,个个欢呼雀跃,学习热情高涨,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因为他们想学,所以那堂课他们学得很认真、很投入;又因为他们的认真和投入,所以个个画得都很棒,虽然笔墨稚拙,但是每一幅画都表现得生动有趣,彰显着个性。这就使我感觉到学习美术,兴趣很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兴趣,我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质材料,比如旧报纸、硬纸板、废旧瓶罐、旧毛线等,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贴、折等进行手工制作,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兴趣成为他们上好美术课、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还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让他们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美术教学可启发小学生的大胆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的确,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新,都是先通过想象开始的。因此,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发散思维、产生灵感,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如教学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7课《我爱树木》时,我在课前先带学生去了公园,让他们认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还让他们去摸树皮、闻树叶、听树木发出的声音。孩子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其实,我让他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已亲身感受了树木带给他们的绿荫、清新的空气、美丽以及欢乐,同时也使他们对树木产生了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树木。等到一上课,我首先播放了一个关于树木的DVD短片,让他们领略千奇百怪的树种,为他们讲树木的知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树木给生活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魅力。紧接着,我出示了文字:森林是地球的肺,树木是空气的清新器。请同学们画一幅以《我爱树木》为题的画。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我震惊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创新的能力太奇特了,作品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的作品把自己比喻成鸟儿,把大树当成家,住进了大树里;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绿色长城;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空气清新器;还有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地球长出四肢,把树木画成肺的形状,喻意让人一目了然……我感动至极,美术课激活了学生的艺术细胞,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美术教学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这句话表明,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必要的,同时要想拥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样,在教学《我爱树木》这课中,我带学生去公园认识树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这就是对学生观察力的一种训练和培养。只有让学生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才能使他们把握树木的色彩和造型。

  小学美术教学中,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形成了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将在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懈努力!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3

  一、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美术课程仍然没有被纳入小学新课标中,从而使得我国大部分小学领导人员以及美术教师对美术不够重视。另外,由于受我国应试制度影响,许多教师仅仅将美术视为丰富小学生业余生活一门课程,他们要求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其他课程。

  二、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措施

  (一)创设一个宽松活跃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好奇心都比较强,他们渴望去探索一切新奇事物,从而来满足自己好奇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来创设一个宽松活跃学习氛围,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美术兴趣。例如,当在学习一些较为简单美术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简单将所要学习内容讲解一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来画画,然后由全班学生选出最优秀几幅画来,最后教师应该给予画画者一定鼓励,从而更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兴趣。随着经济迅猛发展,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新型媒体已经走进了人们生活和学习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讲解内容,在讲解时可以播放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音乐、视频以及小品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受应试制度影响较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小学仍然没有一个较强美术师资队伍,许多美术教师并不是美术专业毕业,这也是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一直不能提高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各个小学领导人员必须要改变自己观念,加强学校对美术教学重视程度,在美术教师聘请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不断提高学校美术教师美术素养。但是,在聘请时必须要选择专业美术教师,另外,在聘请过程中还应该对他们进行考核,最后选出考核成绩优秀教师来担任美术教师这一职责。

  (三)定期举办美术大赛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美术大赛,例如,绘画大赛。教师应该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然后在进行比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想象力去画画,最后由所有评委选出最优秀几幅画。但是,在选择评委时,我们必须要选择具有较深资历专业美术教师,并且在比赛之前首先应该制定好评选规则。选出最优秀几名学生之后,学校应该给予一定奖励,进而更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兴趣。

  (四)教师应该积极组织课外活动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课外活动已经成为了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我们知道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利用课本来向他们传授知识,不仅不能帮助他们更好掌握所学知识,还会使得他们失去学习兴趣。而组织课外活动不仅仅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美术兴趣,还可以开阔他们视眼、培养他们自立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更多美术题材。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课外活动重要性,并且要定期带领学生去体验课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大自然,选择自己要绘画题材,根据自己所观察去绘画,然后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美术素养。

  三、小结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美术课程已经成为了小学生必修一门课程,并且相关教育部门在小学美术教学方面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受应试制度影响较大,我国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于小学生未来发展重要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并且尽快提高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教学理念,根据自己教学经验以及小学生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较为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增加小学生学习美术兴趣,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美术素养,达到教学最终目。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4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是科学化发展的必要课程,可以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塑造阳光、活泼的生活态度。为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学校要重视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合理安排课程,加大教学投入,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并用激励机制来督促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鼓励学生,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参考文献:小学;美术教学;个性培养

  一、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实践现状分析

  新课程虽然已实施了一段时间,但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却仍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的不足之处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1小学美术课程成为“课表上的课程”

  小学美术教学在小学教学中不受重视,表现在教师数量配备较少,往往整个小学就一个或两个专业美术教师,部分的小学甚至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常常是其他科任教师顶替教学。不受重视还表现在课程设置较少,在期末阶段还经常将课程让出给其他教师,还有部分的学校则一心抓升学率,小学美术课程成为“课表上的课程”,学生缺乏有效的美术教学时间。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不收重视,使得学生在艺术培养以及审美培养方面成为空缺,对学生成长极为不利。

  1.2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目前,大部分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模式过于陈旧,部分教师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几乎是“操控”学生,将教材上的任务生硬的布置下去,让学生对其进行“照搬照抄”。在小学美术阶段,让学生适当进行临摹、模仿式的教学是必要,但不能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今学生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枯燥和乏味,逐渐的失去对美术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所收获,致使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低下。

  二、小学美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2.1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个性

  美术是人们对世界感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既可以反映出美术作品创作时期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信息等历史价值的内容,又可以让创作人抒发心中的想法,对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将看到的、听到的或是经历后的情感综合体表现出来,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想象力,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知世界。与此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下能够让学生的创新力得到培养,对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良好的渠道作用。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实践中,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2.2帮助学生塑造阳光、活泼的生活态度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以及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课程中的一些绘画、雕塑以及拓印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接触多种类型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启蒙。即让学生在了解一些基础的美术结构和造型背景下,可以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同时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世界,进而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对生活的探究,逐渐的融入到生活中,对学生塑造阳光的生活态度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小学美术课程个性教学实践策略

  3.1改善现状,加大教学投入

  在小学美术的课程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发展,首先应重视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应按教学大纲的需求合理安排和计划课程,保证教师和学生都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为学生个性的释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为全面改善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学校应积极引进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师。而针对专业的美术生大部分的教学能力较差的情况,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并用激励机制来督促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只有这样,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科学的、专业的引导,也才能够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3.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鼓励学生

  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彻底摒弃以往的旧有教学理念和模式,积极运用新兴的焦旭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和认可创新,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开发。例如,教师在学生的绘画或是雕塑实践中,可适当的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引导学生通过将模型进行部位性的放大化或是缩小化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创新,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来进行创作。而不论学生的作品如何,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让学生说出心中想法,并支持学生,同时对一些不足进行指正。

  四、结束语

  在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通过不断的鼓励学生,更容易帮助部分学生找回自信心,让学生向一种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较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徐春治.个性评价,魅力课程——小学美术(艺术)教学评价初探[J].考试周刊.20xx(08)

  [2]姜世勇.探讨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新课程(下).20xx(06)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5

  摘要:本文以“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情感渗透的具体操作方式展开论述,希望为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情感渗透;教育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路径

  1.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鲁雅婕.人教版与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xx.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DIY教学就是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DIY教学的作用产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DIY教学;相关探讨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美的感知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DIY是自己动手做的英文缩写,它作为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含义不只是画画,它还包含手工制作、创意培养等其他方面的很多内容。因此,从小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是有必要通过对当前小学美术DIY教学的研究,来探寻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一、小美术教育中DIY教学的作用

  DIY就是自己动手做的意思,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讲,DIY主要就是指折纸、剪纸、布贴、泥塑、面具等内容。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社会经历还比较少,所以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比较爱动,而DIY教学则恰恰满足了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需求。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必然会取得显著的效果。具体如下:1.DIY教学可以使教师技法传授与启发学生想象的过程完美结合。在小学美术教育开展过程中,教会学生绘画的基本理论与技巧是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同时教师教学的任务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然而,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只侧重讲授绘画的技巧和知识,这使得课堂教学相当枯燥,导致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听讲,从而引起学习效率的下降,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而产生厌恶美术的情绪;一部分教师则一味地致力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使得学生虽然能够进行独立的想象,但是也仅局限于想象,因为他们不能将自己所想画出来,这必然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而DIY教学则可以将技法传授与启发想象完美结合,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并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2.DIY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DIY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DIY制作。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然后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进行充分想象,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这些废弃材料变废为宝。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利用废旧物制作新作品的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展,同时,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且最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在这一过程中的拼拼、摆摆、看看、想想,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3.DIY教学可以丰富绘画范围和校园文化。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美术、展示自我的`舞台,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在课堂外继续获得多方面的美术教育;另一方面,也能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学习生活。结合美术DIY教学,利用身边费旧材料进行制作、加工成艺术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另外从校园环境入手,充分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注重开发环境的教育功能,致力于美术特色环境的建设,力求给孩子们创设一种精美、浓郁的艺术氛围。同时也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的策略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其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美术知识,发展美术思维,锻炼美术能力。所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的有效策略之一。比如:教师在讲授《风筝》这一课时,可以事先寻找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各种式样的风筝及制作风筝的资料,然后在课上通过图片或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对风筝产生极大的兴趣,然后在兴趣的驱动下,教师顺势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造,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最后,教师还可以抽时间带领着学生一起去放自己制作的独一无二的风筝,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会做风筝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DIY的乐趣,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2.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学生天性爱动,对于他们来说,手工课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玩玩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从而根据学生操作时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我也能造飞机》一课时,可以先用废旧的材料示范如何做一架飞机,然后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制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启发学生想象力,给予学生充足空间。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DIY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比如:教师在讲授《会说话的手》这一课时,可以先在黑板上放置一张白纸,将颜料涂在自己的手上,然后用手在白纸上进行创作,最后,一幅作品跃然于纸上。教师演示完毕后,要积极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天马行空进行创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学生进一步的鼓励。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DIY过程中,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模仿书中或老师的范作手工,导致完成的作业大同小异,大多数孩子的作品缺少想法和个性。这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为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则是在于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少包办、少代替。所以在美术课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褒扬那些具有创造力的孩子,鼓励他们积极进行DIY。

  三、结语

  综上,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所以新时期,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学生想象力,给予学生充足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荣.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xx,(05):155+158.

  [2]谢佳耘.DIY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美与时代:中,20xx,(06):102-103.

  [3]严明.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处理教学细节的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xx,(03):107-110.

  [4]张海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xx,(02):139.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7

  摘要:新时代的小学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教学过程也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立足美术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该文提出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作为学生接触艺术美学的入门教育,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美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样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学生应该尊重与重视美术课程;教师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真正学到艺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正确理解审美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欣赏能力与挖掘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让人终生受益。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和思维品格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强,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一探究竟。日常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缤纷的世界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感,激发学生对这些五花八门事物的兴趣。当今时期,美术教育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如,美术学科的单一呈现,学生偏重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专业性较强,以及小学美术课缺少学习情景的创设等,使学生的代入感不强。在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习惯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生活、大自然等,让学生将脑海中的图画用绘画展示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艺术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思维

  在小学教育中,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纪较小,难以形成独立的审美思维,这种想法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不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大纲的教学特点,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新事物,改善旧事物,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真正喜爱美术。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的目标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规范。教师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使美术知识成为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让学生能够正确表述学习结果与过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间接、指导性、弹性的“规范”。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然中的事物或街道、楼房锻炼学生的审美思维,从外形、体态等角度赏析事物。如,在学习小学美术《皮影》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皮影的造型特点,并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教师可以从皮影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入手,带领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三、推进学生塑造高雅的审美境界

  美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够记录绘画者当时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形体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通过赏析一些名家经典,交流、欣赏、感悟作品以及分析、理解图像等,学生要能够对审美产生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并能够产生对优秀作品、优秀文化心灵层面的亲近之感。欣赏高雅艺术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学生在美术世界和情感色彩中可以提高艺术创造力。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挖掘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情感升华、情感陶冶、人格完善的内容,把学生带入适合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情境。师生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小学生容易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保持对事物的好奇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学生创造美。

  四、结语

  美术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审美能力与习惯,通过解读与赏析美术作品,体会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另一方面,美术作品所传达出的精神,可以促进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结构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与思考能力,并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构图能力、表达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进而逐步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应立足小学美术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美术思维展示具体成果。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8

  自古情由景生,境由心生,情到深处文从字顺。可在小学教育阶段,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小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解决这样的难题成为探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微型日记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良好方式。习作变身为微型日记,学生就可以每天接受习作训练,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让学生自己的点滴生活成为创作来源。[1]

  一、从“微”入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微型日记,消除畏惧心理

  在小学阶段,最令学生头疼的是作文。究其原因,一是表达能力弱,二是没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写起来就那么寥寥几句。针对这种情况,微型日记便成为一个练习写作的最佳载体。首先教师可以这样解释:何谓微型?它有三个含义:一是题材上不限制,同学们可抓住一天当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瞬间、一个闪念、一个发现、一点感悟、一点收获等来尽情书写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篇幅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二是表达上自由方便,不用过于严肃呆板,更没必要当作严肃作文来写;三是写作要求低,只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日记。经过这样的解释,很多学生表示理解,大部分学生对微型日记有所了解并且有所期待,这样的結果非常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

  对于已有两三年写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作为生活和学习的个体,对一些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对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总结能力;与人交往中可以感悟亲情的珍贵。这时,教师适时地搭建微型日记这一平台,让他们在这里尽情流露,尽情交流,达到有感要发,有感可发,有感必发的境界,使孩子们的日记畅游在生活世界中,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2]

  二、从“细”抓起,有目的地分解学生的习作难点,激发正向体验

  通过微型日记,从“细”抓起,教师可以将习作难点分解成不同的细小的点,针对词语、句子、标点、片断、对话、事件脉络等进行练习,查漏补缺,学生也可据此获得写作信心,激发正向体验。例如学生读到“看看周围没人,她拿起娃娃,装到书包里,跟在人群后面,来到大街上”这句话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边读边做动作,真正体会到动词的作用——使句子充满活力,让文章充满画面感。再让学生观察画面进行小练笔,接着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身边人的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既会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又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人的自我肯定,来自自我肯定的体验的积累。成功的体验最能增强人的信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教师和同学对自己日记的认可,是学生写日记的一股强劲的动力。微型日记的写作,为学生提供正向体验的机会,激发兴趣,为写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心理保障。

  三、从“看”训练,无拘无束地练就学生的观察眼睛,自然流露情思

  从广义的写作学角度来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写作的天才。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用一双什么样的眼睛来观察,角度不同,感受自然不同。学生经常忽略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写作时无话可讲,乏善可陈。此时,利用微型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小学生好奇心强,富于想象,教师可以据此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图片,引导其观察想象,通过观察,弄懂图意,抓住中心;展开想象和联想,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前后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生活中,针对某一处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画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定格画面”的练习,如:元旦联欢会上即兴模仿的镜头,同学被关心后激动的泪水,教师嗓音嘶哑时同学送含片的画面等。这些都能够带给孩子心灵的震颤,教师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3]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抓住身边随时发生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学生生病呕吐、流鼻血、突然闯入课堂的“不速之客”),科学课的小实验等。还可以用心设计一些静态的、动态的场景。静态的场景如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小工艺品、玩具等;动态的场景如运动场上打篮球、踢足球、踢毽子、播放微视频等。动态的场景与静态的场景两相比较,学生更喜欢观察动态的场景。但毫无疑问,写动态场景需要学生有更好的文字驾驭能力。

  在微型日记写作中,教师经常创设不同的观察情境,能够让学生释放童心,练就一双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有效积累写作素材,突破写作中内容单薄的问题。

  四、从“写”出发,适时引导学生以读促写,引进习作活水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写作内容的重要来源,更是活水。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阅读能力越强的学生,写作能力越好。基于此,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阅读中领悟写法。笔者让学生写阅读日记,如读了《夏洛的网》后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和想法等。再如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理解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时,笔者经常让学生进行换词语来比较与区分近义词,例如让学生对“赞不绝口、交口称赞、拍案叫绝、叹为观止”这几个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

  通过微型日记的写作,学生产生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为此笔者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阅读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自己宝贵的写作资源,激发自己写作的动力。通过阅读,学生的文字更加生动准确,语言充满情感,程度好的还学会了谋篇布局。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生将写作和阅读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记录生活的日记就应该拍下那一个个动人的镜头。微型日记的写作,为学生的心智成长搭建了平台,让学生准确抓住生活的触点并及时写好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持之以恒地记录下成长的足迹,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尽情表达出来,打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无疑,这是学生需要的通道,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笔者相信,通过文字的积累,学生写作的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了某种幸福的享受,那岂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吗!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9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促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视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进入21世纪,这种速度在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给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然而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国民素质,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手段。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学校把美术学习当作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教学侧重于绘画与制作的技能性问题,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做法,使学生缺乏主动的审美体验和探究活动过程,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目前,随着现代设计在我国蓬勃发展,过去那种轻设计、重美术的现象有所改变。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设计意识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设计意识培养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教育价值。

  2.设计的自身发展

  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难发现设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教育的研究。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早在19世纪就倡导设计事业必须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关联。设计教育是具有强大延伸性的工具,不仅仅丰富了自身人才的塑造,也大大拓宽了其他职业范围人才的培养。美国学者西蒙教授认为设计科学是一门区别于技术与艺术第三类知识体系,英国设计泰斗艾克博士也认为设计是培养人们思维模式的第三种科学,国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同样认为设计是人类的第三种智慧。我认为,理想的设计教育过程,学生的兴趣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老师应该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是否出现踊跃激烈的讨论是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准,学生的决定和自由选择也由学生自己负责,其他人,包括老师,不要过多干涉。这种自由多远式的教学,给学生带来创新理念的源泉和意象,指导其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培养出可塑性强适应性大的新生代。因此,我想从影响设计意识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阐述几点具体的要求。主观方面,我认为应该从设计意识的主体即:老师和学生两点分析;客观方面,认为是设计意识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二、设计意识的培养要求

  1.主观方面:对教师的要求

  (1)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人。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以己用才可授予他人。诸葛亮从未出山,却有刘备三顾茅庐。这足以体现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重要性。梳理各个知识点使之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的能力是必备的,当然,更应该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体系,这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技巧化、人性化、智慧化的体现,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灵活的思维也需要老师紧跟时代步伐,有条不紊的做好学生的带头羊,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感受快乐。

  (2)做学生的忠实听众一位好的老师不仅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力素质,更要是一位好的倾听者。这里的“听”不单单是用耳朵来听,还需要老师们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课堂上,老师很多时候应该比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一点,面对中小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脾气习性,不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所以,这时候,老师可以主动的去询问学生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说‘你喜欢老师怎么样教你们呢?’‘你觉得老师上课的时候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呢?’等等。不单单把自己看作是老师,或许更多时候可以把自己看作是他们的朋友。当然,时不时的留心每一个同学的日常表现,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好的途径。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想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程度不同、兴趣不同、素质不同的学生时时都保持着对课程和对老师自身新鲜感和学习动力。

  (3)注重理论基础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哲学上有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对理论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美术老师需要将学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乃至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要关注于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要从自身的素养打基础。就自身而言,美术老师还应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感的人,包括其自身的品味、包容和创造力的体现。美术教育是充满灵性的、智慧的活动,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式的教育,所以美术老师也需要有智慧和灵性。美术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品质来影响学生,用爱心、同情心、宽容心来对待学生,以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开展教学。这样才可以言传身教。

  2.主观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应达如下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因此,学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主动性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互相沟通互动的过程。有好的老师是不够的,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不然,就真的演变成了对牛弹琴。主动性的体现,比如说:上课经常提问题、积极寻找新的思路、课后和老师探讨自己新想法或者是生活上的小细节。也可以是学生之间时常的交流,甚至是比较。这样的学生才会有十分强烈的求学欲望和进取心,也是老师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案例和伙伴。当然了,教学目的和成果也会事半功倍。

  (2)培养想象力由上一点我们可以得出,积极主动的学生似乎在创造力上也是有优势的。但这绝不是肯定的。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似乎比幼儿时期有些困难。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固定模式。但是作为学生,一切都有可能,因为我们还在学习,这样就有重新乃至更一步创造的可能。所以,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对生活上的美加以关注,做个有心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发觉人内心的美,从而体现在我们自身作品中。

  (3)设计工具随着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美术工具也是纷繁多样,供不应求。好的作品当然离不开基本的设计工具。常用的有:马克笔、彩笔、尺子、剪刀、彩色小贴纸等工具,这些工具应用范围很广。我们应该对它们多加爱惜保护,他们也是美的化身。设计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对主观因素方面的要求,即就其主体:老师和学生而言。更有其客观因素的需要。下面我提出两点比较关键的要素供大家参考。

  3.客观方面:设计意识培养的内容要求

  为了比较准确客观的说明这一点,我直接引用了《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生阶段的学习目标的确定。其表述如下:第一学段(1~2年级):初步认识各种工具,用身边可以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式进行简单结合和修饰,体会设计与制作的趣味。第二学段(3~4年级):学习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装饰,感悟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第四学段(7~9年级):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在第一学段(1~2年级)中,针对低年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目标的指向是“媒材”“尝试”“体验”和“乐趣”几个词。对新入学的儿童来说,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首要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应尽可能的淡化。因此,美术教学应从“看看、想想、画画、做做”开始,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质,尝试进行各种“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开始体验到设计的乐趣。到了第二学段(3~4年级),“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就递进为“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组合”可以是自由的、随意的,而“设计”则必须是有一定目的的、秩序性的。第三学段(5~6年级)再递进为“进行设计和装饰”,去掉了“简单的”一词,意味着进入高一级的层次。第四学段(7~9年级)最终递进为“进行创意和设计”,指向了思维活动和操作实践过程的要求。

  4.客观方面:设计意识培养的形式要求

  (1)课程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哲学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这里,教育课内部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设计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课程结构往往直接体现人才的培养规格,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过去,我们的课程存在一些重专业、轻人文,重技能、轻理论,分科过细、专业面过窄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根据现代学科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希望教育部门继续深化课程的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帮助学生在发挥自我能动性上更进一步,才能为设计意思的培养创造更大可能性。

  (2)融合借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门艺术知识不可能单独存在,总会有和其相关联的因素互相存在着。因此,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本身,而应该发散开来,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借鉴,甚至与国外美术教育相互吸取营养元素。就目前国内而言,深圳大学艺术系根据当前艺术教育的这种现状,有意尝试的一门新的教学实验课,它的实质是一门综合创作实验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多元的艺术创作形式,研究多材料多手段的创作方法,唤醒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艺术感知力,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选择性,学会探索与发现,发展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并且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这是一大突破性的创举,同时,我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能否也可以这样做呢?为什么不能从学生的这一启蒙阶段入手来开发其设计意识呢?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学,我们更应当将其在少儿乃至幼儿教育中发展开来,并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形式,来提高不同学生的设计意识。当然,这对于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重道远的,但是。这必定是可行的,并且有价值和更加深远意义的。另外,借鉴国外的设计理念来丰富我们自身的设计意识方向也是作为新时代学生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与要求。

  (3)教育环境要想培养同学们的设计创新意识,就一定要为同学们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才有可能喜欢美术,进而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缓解自己的压力。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目中都有一个想象的世界,使其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美术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整体课程的改革,在综合教育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于设计意识的培养是一门比较繁重的工作。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国家教育制度的革新也是原动力。相信在整个大环境的发展影响下,设计意思的培养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学生不仅仅学到是知识内容,更多的会带给他们美的享受。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10

  摘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各个学科的教育目标。美术学科,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学生的美术能力,直接影响着个人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想也在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方向。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意,给小学生提供完全不同的美术课堂体验,才能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活动;策略;思路

  前言

  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一直利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让小学生吸收课本上的美术知识。传统的教学,很难调动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实施美术教学,让小学美术课堂变得与众不同,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具有创意的小学美术课堂氛围

  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意,需要教师给小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无限的,要将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教师要给予小学生积极的引导,用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找到创新的勇气。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走出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教学活动中最大程度上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放下教学权威的架子,多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小学生消除上课恐惧感,积极交流,能够促进小学生思维的活跃。比如在讲《瓢虫的花衣裳》时,如果教师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让小学生画一只瓢虫,那小学生的画出的东西可能是一模一样的。积极与小学生讨论,用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小学生畅所欲言,能够促进创意课堂氛围的形成。用“如果你是一名设计时,给瓢虫设计一身美丽的花衣裳,你想要设计什么样的衣裳呢?”这样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小学生去思考,提出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成为独具特色的设计师。肯定小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引导他们落实,能够让小学生自身成为创意课堂的打造者。

  2组织具有创意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来自于美术课本。只重视课本美术内容的讲解,会让小学美术教学受限于课本内容,也会让小学生感觉美术学习太枯燥,没有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去寻找更多的课外美术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学习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开放化,并提高美术学习兴趣。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无论是美术作品的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利用视觉去完成。因此,美术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给小学生提供更为震撼的视觉体验,有利于美术教学创意化发展。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让小学生利用视觉去欣赏美术作品,找到创作的灵感,有利于传统教学问题的解决。比如在讲《太空里的植物》时,如果教师一直用语言去描述,或者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并不能让学生理解太空里植物的真正意义。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小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太空植物科学类视频,让学生理解太空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将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带到了太空,画出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在多媒体支持下,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意性大大提高,小学生也更乐于参与。

  3引入具有创意的小学美术操作活动

  多元化的美术操作活动,是促进小学生发挥个人美术学习潜力的重要方法。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每一位小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对于同一美术主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擅长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一些小学生喜欢用线条绘画,一些小学生则乐于用色彩涂鸦。根据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去开发全新的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选择材料与工具,有利于美术课堂创意性的提高。像在引导小学生画自己的家乡时,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准备粉笔、水彩笔、水粉、铅笔、黑板、宣纸、打印纸等不同的工具,让小学生自主去选择。小学生对工具的个性化选择,会催生多种绘画操作活动,直接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意化。

  4实施具有创意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否具有创意性,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创意美术学习积极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创作能力也是不同的。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完整的定义。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去肯定小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只要小学生积极去创作,积极去思考,就要鼓励他们去完成。宽容地对待小学生,才能让美术教学创意无限。像在做“巧用瓶盖”的活动时,一些小学生用瓶盖粘成了一个小帽子,一些小学生将其做成了一副眼镜,还有学生用瓶盖做了一条腰带。小学生的想法无限,创意无限,如果教师批评学生“胡来”,无意抹杀了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夸赞学生的创意,才能推动美术课堂的创意化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创意性的小学美术课堂,需要教师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个人教学行为的积极化,来推动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意发展。用轻松的学习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突破限制。让小学生成为美术课堂中天马行空的主体,才能实现创意化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53-54+69.

  [2]窦玉敏.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4,08:208.

  [3]毛籍仪.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09:126.

  [4]侯卓见.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才智,2013,17:29.

  [5]吕银萍.直面现实,着眼发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组织有效性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126-127.—183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11

  1多媒体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概念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构建立体化、层次化教学内容,将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不同的课堂享受。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特点对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编制,依托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结构进行改善,依托多媒体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与教师积极交流,与教师共同进行课堂内容的教与学,完成教学结构的全面调整,达到教学体系的优化,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生动、形象的知识体系,将小学美术学习变成简单、有趣的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改善和学习热情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教学画面转变为动态的教学体系,通过动态图画、视频等直观、清晰地为学生展现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与美术能够近距离接触,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美术欣赏水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资料对小学美术内容进行展现,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充分了解美术,对美术的奥秘进行挖掘,从而全面改善自身的审美水平,提升审美观念培养效果。尤其是在不同流派画作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然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在不同流派的对比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美术流派知识,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知,改善学生审美水平。

  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美术认识。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学,只是单纯进行课本知识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影响了小学美术的发展。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从多媒体资源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体系进行丰富,信息量非常庞大,可以让学生在美术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扩大学生知识容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知识认知,这对小学美术教学效益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体系的构建

  定位教学地位,优化多媒体教学关系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核心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各项知识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期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体系,在学生需求上合理设置多媒体教学内容,确保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把握,通过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现多媒体内容,对多媒体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形成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小学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环境。该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依照学生学习状况对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合理筛选材料,改善多媒体教学氛围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材料进行合理筛选,依照小学美术教学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将网络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全面拓展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笔者在“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就在课本图片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网络上搜集多样图片资源,通过多媒体对上述图片进行展现,让学生对上述建筑内容进行分析。这种课堂资源的拓展让学生加深了对建筑艺术的印象,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知,对学生小学美术学习效益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多媒体对小学美术资料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该对比过程中了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对小学美术的认知。

  丰富教学设备,提升多媒体教学效益在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完善,要适当拓展投影仪和摄影器材,对多媒体教学体系进行丰富,从而全面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改善多媒体教学效益。教师要善于利用投影仪进行示范,通过投影仪对小学美术中的剪切画、图片等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快速、清晰地看到示例样本,大大降低课堂中因为示例样本观赏导致的时间浪费。教师要善于利用摄影设备,通过摄影设备对学生课堂学习及美术教学中的画面进行展现,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能够在立体的空间中感受小学美术教学的美妙,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益,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对基础色彩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通过投影仪对“红、黄、蓝”色光三元素进行展现,让学生通过投影仪观察上述三原色组合后的色彩效果,通过观察效果直接进行记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组合后各种色彩的认知,提升了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的学习效益。

  完善教学设计,改善多媒体教学质量在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设计结构进行合理把握,要依照教学要求对教学层次进行完善,为小学美术教学创建良好基础。教师要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融入其他教学方法,在多媒体中设置探究式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情境进行小学美术探究,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让学生对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把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改善小学美术学习效益。教师要设置实时交互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让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进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设置小学美术评价内容,让学生指出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就上述问题实施交流,及时修改和调整,从本质上提升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质量,达到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的全面优化和提升。

  3总结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全面把握,对多媒体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在该基础上构建系统化、层次化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益的全面改善。教师要对多媒体教学关系进行调整,在教学需求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备,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保证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能够全面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从根本上加速小学美术发展进程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12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老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老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老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老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老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13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干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索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策略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审美知识的传授,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手段,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潜移默丨匕地引导学生形成审美意识,浞进学生产生美的理念和思想,使学生对美形成一定的判断标准。美术教学不同干其他课程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小学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学的萌芽阶段.教师注重审美知识的传授.就是要在曰常教学中通过线条、画面、色彩、明暗、大小、长短等元素帮助小学生理解美术,理解美的概念,为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善干引导,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大有裨益。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教师要重视从视觉形象原理入手,用生活化的小学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用直观的教具、模型、范画、多媒体技术等途径把美术作品置于一定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观察美、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此外,在面具教学中,教师可模丨方学生平时较为经典的表情,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是谁的表情,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三、开展评价,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

  开展评价,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多组织一些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美和丑。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交流对美术作品的观点和意见,通过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师生互教、生生互教,使学生发现美和惑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比较、讨论、领悟,进而深刻理解美的内涵。

  四、鉴赏名作,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鉴赏名作,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对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至关重要。由于美术作品是由点、线、面、色彩等形式组成,不同组成因素构成的画面感不尽相同,学生的审美经验又因个体差异而各有不同,审美能力的建立对于不同的小学生其难度也是不同的'。名家作品是杰出的艺术品,不仅是传播美术知识的典范,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教村.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思想美、表现美,感知和理解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情趣的流露与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而鉴赏是学生获得审美经验的首要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鉴赏名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使小学生从名作欣赏中汲取审美经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能够浞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进一步增强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五、组织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实践是指导、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组织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小学美术教育应该以审美教育为主线。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这个多彩的世界,让学生尽情地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赞颂美,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自然景观和社会活动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使其心灵受到震撼,萌生审美情愫.产生审美情惑。

  六、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小学美术教师要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开展评价,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鉴赏名作,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组织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惑五f方面,积极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浞进小学美术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14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依据人性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富有个性,并真正掌握美术学习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一个主导者,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沟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打破宁静的课堂,让学生走向讲台,并进行课堂延伸,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素材,和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在课堂上实现多向交流方式,建立融洽、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2、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在新课改下,教育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全面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在新课改大环境下,我们应培养热爱生活、乐于进取、善于创造、为全面推进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新时期综合人才。要想落实这一目标,首先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令孩子深入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写生,通过大胆想象把对大自然的情感通过绘画展现出来。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能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自然中去创造,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眉开眼笑,对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好奇,因而会主动用笔描绘,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描绘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接轨,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是实用的。比如,教师在教给学生剪雪花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剪好的雪花制作成自己喜欢的贺卡,然后送给同学、老师、父母;还可以让学生把五颜六色的雪花装扮教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报头设计课程中,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并从中选择具有创意的板报作品进行展览,这样学生制作认真、主动,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新颖,极富创造性。不但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把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锻炼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营造宽松的'氛围,开展合作性学习,提升教学效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想象画“遨游太空”时,老师让学生伸出双手,模仿驾驶飞船。在音乐声中,同学们慢慢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描述升入太空中。在这其中,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时候老师让学生想象眼前浮现什么情景,有的学生看到了外星人,有的学生和外星人对话,还有的学生已经到外星人家里做客等等。学生自由想象,大胆描绘着自己的神奇世界,尽情地体验这太空奇遇。在美术课堂上,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轻松的氛围,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破固定的座位,把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给他们创设分工合作的机会。让两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作品,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带动不喜欢画画的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让他们自主分工。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可以看出,学生在讨论分工合作的时候非常有激情,无形中提高了不喜欢画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得到普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能向小学生展示丰富的视频资料,大大满足新课改下教学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独特的画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节省了很多工具和材料。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五、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学

  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节枯燥单调的美术课,很难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远远不如让他们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更加有效和牢固。因此,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只有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愉快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他们保持其新颖性,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讲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营造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提起他们的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绘画的时候,老师还可以放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完成作业。兴趣的激发能成为学生绘画的动力,同时也是他们自信的源泉,成为作品创造力的阶梯。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这需要广大美术教师用心去感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新经验,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自主学习,乐于学习。只要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美术人才。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15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多媒体设备广泛应用于教育事业中,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为跟随新课标的脚步,小学美术教学在教材方面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改革,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其次提出几项多媒体设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以期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究

  多媒体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加直观的引导学生进行艺术的创造,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动的创新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多媒体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从多层次、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感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表现力等,既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到美术艺术熏陶,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1多媒体设施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积极踊跃的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还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多媒体的引入,将美术课程中具有强烈画面感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美术艺术的理解,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1.1提高学生兴趣:美术是一门形象学科,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使美术中静态的形象动态化,通过演示更直观、形象的将美术作品表达出来,使学生可以打破课堂的界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空时间的美术艺术作品有着更为直观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美术艺术的精华所在,增强了学生的视听享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1.2开拓学生美术视野:小学美术课程中,艺术欣赏课程涉及的内容相对广泛,可以说跨越了古今中外。多媒体可以容纳的信息量较大,采用多媒体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网络资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的空缺,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多媒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内接受到到无限的.美术知识,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增强教学效果。

  1.3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有很大帮助,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出很多适合学生学习的信息,使学生欣赏到更多的美术图片,还可以将这些图片按不同流派、不同绘画手法、不同时期进行分类,让学生学会美术欣赏的具体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拓宽学生的美术思路。

  2多媒体设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2.1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正确使用:多媒体先进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由于其具备特殊的教学功能和艺术魅力,因此在极大的程度上提高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多媒体现代技术进行更多的运用,并且由此将美术课本中抽象概念逐渐的向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向进行转变,进而完善教学方法,最终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扩充,以此完成对课堂结构的优化。另外,需要对形式化教学进行杜绝,对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体现多媒体教学真正的效果和作用,并且通过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能够更为形象生动且易于理解,对以往教学方式中存在的情境缺乏问题进行解决。

  2.2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日常交流: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师生关系的融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往教学形式,同时缺乏实物展示,而仅仅依靠教师口头表达来进行建筑、雕塑等作品内容相关知识的讲授无疑是片面,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后果即为教师费时费力,但是学生对于所讲授的内容却一知半解。多媒体现代教学具有动态化、连续化等鲜明的特点,因此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决。另外,增加教师空余时间,为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提供了时间基础,而且为学生同样提供了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从以往纯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的促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其朝着和谐友好方向不断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为,多媒体只是进行日常教学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其不能直接代替教师进行教学,教师自身职业存在的性质是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授及沟通是无法替代的,因为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师生情感交流及日常学习互动仍然被需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设备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小学美术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的效率。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正因如此,需要规范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在美术课堂上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齐艳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建设镇学校

  参考文献:

  [1]杜华刚.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2):1-1.

  [2]许梦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84-84,81.

  [3]乔阔.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过程[J].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4(1):145.

【小学美术教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论文11-11

小学教学论文11-1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1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8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8-17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1-24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1-08

小学美术教学总结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