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03 09:59:52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论文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论文15篇

数学教学论文1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恰当运用多媒体,还可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恰当运用多媒体,更能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推动其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对数学课堂而言,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学科兴趣淡薄,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久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如:在“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圆”的'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动感的“七巧板”拼凑,说明简单的图形可以构成复杂生动的图形;用一些建筑物图片和航空航天设计图等,展现简单图形应用的广泛性。又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开始上课就展示故事情境:八月十五,孙悟空,猪八戒分月饼,两种分法两个人都不干,为什么呢?学生对两个人物非常喜欢,感觉他们也在分月饼,觉得有意思,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圆锥”这一节时,老师如果能把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的过程用多媒体制作出来,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很快就建立起来了。还比如,在数学中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如能利用计算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观化,使知识简单、明了,让学生容易接受。

  在“角的认识”这一节,显示屏上先画出一个传授闪烁的亮点,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通过演示蕴含了角的定义及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再如:“圆的认识”中利用荡秋千形成的轨迹引出的“曲线、圆心、半径、直径”,再用动画展示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并理解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同学们做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红花多少朵?”这道两步应用题时,它的重难点是如何找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本领,有些老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首先在读题这环节,当读到做黄花25朵,紫花18朵,或者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时,分别在它们各自相应的部分闪动,并通过移动文字,再出现线段图,把对文字的理解转化为对线段图的理解,这样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用线段图来帮助理解,学生很快地就能找出中间问题,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教学过程。其次,为了缩小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各种变式进行教学。如:将原题的第三个已知条件改为“多3朵”或“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总数的2倍”,学生有了前面线段图分析做基础,便很快地掌握了找中间问题的方法,在思维上也有所跳跃。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良好。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更加具体的反映数学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运用多媒体,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创设如下情境: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熊妈妈带着四只小熊高高兴兴地做游戏。休息时,熊妈妈拿出几个同样大小的蛋糕对小熊们说:“孩子们,你们今天表现得都很好,所以我要奖蛋糕给你们吃。”说着,熊妈妈把其中的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奖给老大一块。老二说:“我要两块。”老三赶紧说:“我要三块。”老四急着说:“我要四块。”……熊妈妈看着孩子们高兴地拿着蛋糕跑了,笑着说:“我既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又能使每个孩子得到的蛋糕同样多。”此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熊妈妈是怎样分的吗?”课件中鲜艳的色彩、生动逼真的画面以及有趣的提问,激发了学生心理需要,形成求知意向。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有效继承现有的数学知识,更在于发展和创新,在于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直觉和灵活性,在于使学生在数学能力上树立自信心,深入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

  总之,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数学教学论文2

  摘要: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妙。因此,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决定课堂和教育中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氛围;兴趣

  1强化自身建设,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中国历来有两条人师的标准,一条是“学高”,一条是“身正”。古代人师历来讲求“学高,认为”一事不如,君子之耻“,也讲究”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皓首穷经“就是他们追求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证明。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教育者提出了要求:“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无论古代还是当代对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很多方面的,如抽象概括、思维转换、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学操作等。所以更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的的学识更加广博,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要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最重要的来讲。”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这里都透辟地说明了教师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新自己,开阔视野,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拘一家,博采众长,有所发明和创造。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教学,让全体学生都有很高的兴趣去学好数学。

  2充分了解学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辛苦苦地备了课,教案写得详,课讲的细,可学生听了感烦生怨。这是怎么回事呢?以了解,是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我从中体会到,要上好课既要研究教材,又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目中有人。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不仅要从静态上来了解学生,还要从动态上了解学生。即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和进步。例如学习情绪、学习积极性的变化,组织纪律、兴趣爱好的变化,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等还了解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表扬的变化,对这些变化,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发现,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尤其在教学中,教师特别要注意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强化引导,使之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成功的愉悦,产生巩固自己成绩的力量和继续前进的愿望。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塑造;不仅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较全面的发展,而且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于他自己而言是最好的发展。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认为:“我们过去强调共性较多,强调个性较少,对个性凸显者往往缺乏宽容。这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我们应有一颗爱心去保护孩子个性,而不能用统一模式来评价孩子个性的发展。”

  3加强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的。家庭的影响,环境的熏陶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因为“好奇心”是一种自发的求知欲,它既反映了对自己知识结构的正确估计,又包含着一种准备靠自己的努力去搞清楚所好奇的内容的动机。因此,在学生学习初中数学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并举出实例,通过纪录片向学生说明,来让学生了解数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爱学数学,从而产生了持久的学习兴趣。

  4课堂教学有新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原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因循守旧,不敢大胆地进行改革,放不开手脚,教学没有个性,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强调知识,忽视能力的的培养;学生被严密控制在教师自身掌握的智能结构之内。随着课程改革不但深入,我们数学教师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思维。我在教学中始终保持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感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题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参考文献:

  [1]彭红伟.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拉多.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谈[J].学周刊,2016,02:24.

  [3]张树正.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和手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122-123.

  [4]李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4:22.

  [5]吴虹.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165.

  [6]姜福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16:189.

数学教学论文3

  摘要:电教已经普及到了教育事业当中,这使得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由于小学生们刚接触书本,很多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晦涩难懂,因此电教给小学教学带来的便利尤为显著。但是如果小学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不恰当,那么电教也只会是教学过程中的累赘。

  关键词:电教手段;小学数学教学;优化

  一、引言

  因为小学生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力很弱,而数学课又偏向于抽象化,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没有外部辅助的情况下教学十分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电教设施(多媒体等设备)和书本结合授课。而且利用电教设施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源来将数学中的概念和抽象问题具体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电教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电教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它自出现之后就被各大行业所看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当像投影仪、幻灯片、计算机等电教设施被运用到教学中,受到的反响很大,对老师而言,教学更加便利;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抽象知识也相对简单了。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字应用中的入门基础教学,而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们只能对简单直观和可触可见可听的事物进行理解记忆,并且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缓慢构建中。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电教不恰当出现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时过度依赖电教设施,将所有将要教授的内容不假思索地加入幻灯片里面,没进行过修改,这样只会显得过于冗余,而且讲授的内容会无法突出重点。或者本该用幻灯片讲解效果会更好的却没有用,而该直接手写加口述会更简单方便时却用幻灯片繁琐的演示的现象。有时幻灯片里选取的内容太过呆板不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中关于时间问题的计算。当知道现在时间是十三点四十五分,求二十五分钟后的时间。教学时幻灯片里没有用时钟图片来将问题的抽象化变为具体化,相反却在幻灯片加入大量讲解过程,即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的概念,四十五分钟还差十五分钟达到一小时的简单减法运算,然后就是将二十五分钟分为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的解法,最后就是得出的结论,十五分钟后,时间变成十四点,还剩十分钟,由此可以得出二十五分钟后时间是十四点十分。从根本来说这样和没用幻灯片是一样的效果,无法展现出电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

  四、正确运用电教手段,使电教充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好帮手”

  (一)不盲目选择材料添加到电教中,巧用电教手段

  1.使用小学数学重要概念加上图片等信息的电教手段教学小学数学的概念一般比较重要,在以后的中学或大学时,都可能会用到。但是概念都是文字描述,十分抽象,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时候就要使用合适的电教手段来教学了。例如,在三年级学习矩形面积概念时,矩形面积概念就是由长和宽围成的面,定义是长和宽相乘。这样手写或者口述都使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选取两个矩形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插入幻灯片里面,红色标记长,蓝色标记宽,面积是什么,就由灰色阴影将矩形形成的面填充,而且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选择较卡通的图片来加强小学生对概念的记忆。2.删除数学教学中的不必要的内容,只进行重点的详述这一类电教手段大都选择应用在试题讲解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将整道题的算法都一股脑插入幻灯片里面,而是将对这道题的归纳性思想用小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在幻灯片里面表达出来。例如,有10颗糖果,分给小明3颗,小东4颗,剩下的给小红,求三人所得糖果占总数的多少。这时候老师用幻灯片展示的效果作用不大,毕竟解题步骤不算这道考题的重点,所以可以删除,只要在黑板上书写加老师口述即可,但是应该在幻灯片上写出这道考题考的是分数的.概念,以及两张3个糖果一堆的图片,一张4个糖果一堆的图片,分数由分子和分母构成,并指出分子是整体的一部分,即3、3、4是分子,分母是整体的数量,即10是分母,以及整体是1,所有的分数相加就得到一个整体,和为1。这样的教学,既解了题,也突出了重点,复习了教学内容,同样可以添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使用相应电教手段助学

  1.小学数学抽象课题运用多种多样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们数学学得如何,关键是要看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大不大。只有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才能提高,但是如果单纯的口述加黑板上的手写,想要提起小孩的兴趣的可能性不大。这时候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让数学变得有趣。例如,一道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妈妈给了小明80元钱,要求小明买2本3元钱的笔记本、24元钱的拖鞋和一辆30元钱的玩具车,小明可以用剩余的钱买一样下面商品中的哪一样商品,钱刚好花完。这时候可以在一张幻灯片上加载多个卡通或实物缩小版图片(题目中已经确定的商品图片和其他商品图片隔开),图片下面标注相应的价格,然后让小学生来计算和选择。这样比简单的文字表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能够慢慢喜欢上数学。2.巧用电教手段使小学数学中的难点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多相对较难的,这时候我们需要运用幻灯片、声音、图像加文字等电教手段来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在看到和听到的前提下,把数学知识理解透,这相当于把难点简化了从而有助于教学。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用幻灯片添加其他方法解题,让学生在易理解的同时能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们思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求半圆的周长。小学生可能只理解了整个圆的周长,而半圆的周长会求错。这时候可以在幻灯片里加入卡通半圆,再讲其求解,即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上平滑线段,即围成半圆的边界长度。这时候可以联想到半矩形的周长和半三角形的周长等求解问题。

  五、结束语

  合理并正确地运用电教手段,不过度地使用电教设施,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理解能力慢慢地向抽象思维转变。另外电教手段添加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们记忆和理解数学的那些偏向抽象性的概念和知识点。

  参考文献:

  [1]范翠花,侯兆芬.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体会[J].山东教育科研,2002,(07):58-59.

  [2]冯艳军.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2):43.

数学教学论文4

  一、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更注重素质教育,他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初中数学教学能够较好地锻炼、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掌握到学习知识的方法。一个人是否进步不仅仅要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还要看他的个人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因此,我们每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大提高学生能力的研究,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既完成教学目标,又提高学生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主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我在教学前让学生收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几何图形,然后让他们拿到课堂上来展示,展示的同时描述自己拿的东西是什么形状。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且在讲解一些图形的特性时,他们也能够很快掌握和接受,既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二、设置适合学生的作业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留的作业仅仅是教材中章节后的练习题,或者学校统一的练习册、测试卷等内容。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作业的处理也应做精心的安排,而不是根据教学材料去制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来制定。我曾经按照章节后的练习题留了一次作业,在下次上课前,我收作业,有好几个同学都向我反映,课后练习题太简单了,一会儿就写完了。虽然是学生一个不经意的表露,但让我认识到这次作业的'效果并不好,练习太简单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我认为,我们应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课后练习题、练习册以及备课时预备的练习题,来制定课后作业。作业的设计应具有梯度性:有能够让学生信手拈来的题,也要有让学生通过简单思考就能完成的题。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在做完简单题后还有时间做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有一些简单的题也不会打击到学习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作业的题量。作业太多会严重打击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甚至会给他造成负担,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作业一定要适量,要考虑到学生其他学科的作业量,使我们的作业做到质量高,数量精。

  三、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

  用普通话教学是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不同学科对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数学教师要言简意赅,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就不用一个词,能用一个词表达的就不用一句话。记得我校曾给每位教师录一节课,然后要每位教师去看自己这堂课,目的是要教师自己查找自身的缺点,予以改正或改进。这其中就包括语言运用是否到位。我很喜欢这种方式,就像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洁。从说的角色到听的角色的转变,是一种异位思想,这种思想适用于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对提高业务能力,提升个人素质都是有益的。学生也喜欢语言简练、幽默的教师,在这方面,我的观点是见贤思齐,学无止境。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思考如何有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具有新特征新思维的一代,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时刻不忘多方面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做落伍的教师,争做知识广博的经验之师。

数学教学论文5

  1.缺乏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信息环境适应能力当前,许多数学课堂存在“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注重纯理论的学习”、“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等情况。一些教师仍然采用“教师讲-示范例题-学生模仿练习”的这种“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2.缺少理论指导和评价标准许多院校的教师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学实践教学现在只是部分教师自发的行为,理论指导欠缺,数学实践教学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

  3.缺乏信息技术培训和相应教学资源许多学校教师缺乏培训机会,而且许多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宁可动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购买实验仪器、设备和机床,却很少关注数学教学用品与设备,多数学校数学实践资源相对匮乏。

  4.教学课时被删减和教学内容不断压缩许多院校在不断推进的高职教学改革中,对数学课时不断地删减,数学课时越来越少,一些学校的数学课程全部为理论课,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等实践课仅是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辅导课程,学生参与率也达不到5%。

  (二)学生的看法和建议31%的学生对目前的高等数学教学感到不满意,最不满意的一项是“缺乏对数学实践的`关注,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几乎全部受调查的学生(占97.6%)希望教师在课上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37%的同学认为“信息技术能解决人工计算起来相当复杂的数学问题”,30%的同学认为信息技术“有利于数学训练和实践”。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实践的兴趣影响最大的是“来自数学老师的因素”。许多学生建议培养数学实践能力最好的方式是“在教材中增加有关数学实践新领域的知识和实例”。87%的学生愿意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84%的学生对数学实践很感兴趣,希望在数学课堂中多动手多开展数学实践。为了学好数学,79%的学生愿意在网上查阅资料,92%的同学对慕课、翻转课堂感兴趣。调查结果充分表明,多数学生非常期待信息技术能够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论文6

  摘 要:分析了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学数学教学;应用分析

  近些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得也越来越广泛,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中学数学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未来数学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传统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些缺点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比较古板,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教育的趋势;传统的数学教学缺少弹性,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大部分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很多本意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选修课,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必修课的一种延伸,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调节学习的进度,同时计算机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内容等进行恰当的调节;整体的学习环境更加开放,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邮件来更好地交流,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数学之所以难以学习,就是因为它的抽象性和严谨性,现代信息技术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进行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生动,更好地培养起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是辅助学习的一个工具,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学校首先应该提高多媒体硬件设施,端正老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态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要采用文本、动画、图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枯燥、无味的氛围,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碰到难题,老师、学生或者学生之间,可以使用各自的终端讨论问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够培养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弱点,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必然性,希望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张爱勤。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刘庭华。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数学教学论文7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初进校园的逻辑认知科目,其教学形式的制定一定要严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因此要求老师要遵循教学目标,深入了解教材,同时做好课堂的灵活授课工作,要在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上不断地进行探究和摸索。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创新教学的出现显得举足轻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当前小学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那么如何推动小学创新教学的发展,这里就要求老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将创新的教学模式带入课堂,不断地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跃。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工作。

  一、利用教学目标的制定来开展创新教学活动

  小学作为一个基础阶段,数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门课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可以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即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就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来说,老师的具体上课内容都是按照之前制定好的教学大纲来进行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影响甚大。所以老师要想将数学创新落实到位,首先要制定新的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死板拘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散,所以老师要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改革。只有先摒弃以前教学目标的制定规则,老师的思维才能够被打开,从而才能制定出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这也就要求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联系实际,与学生、同事多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要符合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实际教学任务开展,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天马行空,要为以后的实操打好基础,所以要和现实情况做好结合。老师要严格掌握目标制定的界限,只有这样,制定教学目标才是有利无害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其未来的实操效果。

  (3)制定教学目标应该注重教学需要,我们应该清楚制定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规划、设定以后的教育模式,从而满足教学需要。由此可见,教学目标是不能够脱离教学需求的,而且要将重点放在教学需求上,让教学目标对未来教学工作有着积极意义,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效果。

  二、教学创新应该更好地进入课堂

  在现如今的教育大环境下,教学目标能否真正地在课堂中实现,对将来学生的表现、课堂气氛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课堂操作做得好,课堂气氛就能够活跃起来,学生的课堂表现也会变得更好,整个趋势也会向更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如果实践操作不到位的话,就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比如,课堂气氛提不起来,学生肯定也不会专心听讲,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更好地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就要对课堂实践方面进行创新。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教学时要直指重点,因为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老师的问题做到积极地讨论和探索。从而发现,只有让教学目标真正进入课堂,才能发挥其效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课堂实操工作:

  (1)利用情景代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想要得到一个好的课堂效果,就要在自己的上课内容上多下工夫,即做到创新教学。老师应该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设想一些能够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并加入自己所想要教授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能够活跃起来,达到一种教师想教、学生想学的良好状态。

  (2)老师要亲自进行一些演示,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统一比较小,对事物的想法还不够全面,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模仿,老师们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开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演示,给学生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小学生也会根据老师的演示进行思考,从而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们的操作演示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会产生一种积极效果;第三,小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老师们在课堂中多进行提问,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让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调动课堂气氛、增进他们感情的同时,还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总之,新课改以后,创新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纳,他们也在努力通过一些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研究发现,通过制定新的导学案和将创新融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新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xx(29):126.

  [2]王升元.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xx(17):152.

  [3]熊永才.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xx(10):168.

数学教学论文8

  一、设疑导入,启发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大脑常会出现特有的兴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积极地思考,千方百计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个认知特点,采用疑问的方式导入,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地完成教学目标。案例2: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教学片断。师(板书三个“1”,设疑):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三个“1”相等吗?生:相等。师(在第二个1后面加个0,成为10,在第三个1后面加两个0,成为100,继续设疑):现在这三个数还是相等的吗?生:不相等了。师(设疑启发):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三个数仍然相等呢?学生疑惑着思考起来。师(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通过设疑的方式,层层启发学生的思维,轻松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有助于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生活导入,迁移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数学知识都产生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小学生对于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因此,若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课堂导入,将有助于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入手,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迁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案例3: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很多数,谁来说说,我们都学了哪些数字呢?生1:有1、2、3、4、5、6、7、8、9等等。生2:还有33、57、170、280等等很多很多。师: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了数,但是这些都是整数。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光用整数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如我们要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或者4个小朋友,则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蛋糕是多少呢?学生一脸疑惑状。师:还是整数吗?生:不是。师:没错,很显然不会是整数,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板书)。通过简短的课前谈话,以分蛋糕的事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出“分数”的学习,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迁移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课堂导入方法,才能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自由、随性的学习环境中变得乐学、愿学和善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发展他们的运用能力,收到“引人入胜,跃动思维”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论文9

  目前,中学大部分的教师都来自师范学校,他们接受了一般教学理论和技巧的培养,经历了短暂的实习,一毕业就承担起了繁重的教育任务,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教学单调而常规,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实践和理论的严重脱轨导致教师演变成了操作性的教师,依赖固有经验教学,日复一日,缺乏对教学的诊断、调整和纠错的能力,很难满足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而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接受“再教育”,形成反思的意识,提高对教学问题的敏感度,从而养成自觉反思的行为习惯,挣脱束缚,常教常新,从操作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一、对数学观的反思

  要反思数学观,首先要认识数学。数学是什么?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鲜有教师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认真的思考,也不一定能够做出明确的解答,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观作为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践和效果。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不仅直接影响他在教学中的设计思想,在讲授中叙述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而且在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小细节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数学观的形成。所以,一名数学教师,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反思并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主动地将现实教学中静态的、片面的、机械的反映论数学观转变成为动态的、全面的、辩证的模式论数学观。

  二、对教育观的反思

  不同的数学观导致不同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言堂”确立了教师权威的地位,在教学中,眼中、心中无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知识的讲解,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认知性;“满堂灌”,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略学生对数学的全方位认识以及对数学价值的体验。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懒惰和麻木,不爱问、不想问、不敢问,不知道问什么,思维被束缚,创造性被禁锢,最终造就的高分低能者。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除了有正确的数学观,还要建立现代的数学教学观:以学生为本,一方面关注学生的现在,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爱护并尊重学生,不单纯依靠分数衡量学生的好坏,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将来,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数学发展过程,发现学习数学科学的方法,体验数学精神,从而养成数学思想,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1.反思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就必须要对备课有充分的认识和反思。精彩的课堂,需要有充分的备课,就像动听的歌曲,要有唯美的词曲,就像感人的戏剧,要有动人的剧本一样。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备课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认为教材简单,没有备课的.必要。殊不知,教材虽看似简单,但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需要教师帮学生深入地探索和挖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发展方面也有质的飞跃;有的教师认为备课费时费力,不如多看写教案书,摘抄备课就行了。这样虽然也汲取了很多优秀的案例和经验,但是一味地模仿,对于课堂上活生生的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实用。所以只能是借鉴,而不能代替自己的思考、创新和实践。有的教师觉得年年教,年年写,没必要,就一直沿用旧的备课案例;有的教师只是图省事儿,就在书上圈圈点点,就算备课了等。所以,教师一定要反思自己的备课观,重新认识备课的功能和重要性,转变思想,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2.反思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是教师在研读教材、积累资料、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于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式的设计和制订。而课堂设计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思想彩排”,是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计划性和必然性的思考和衡量。它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学生特征了解的反思,对组织教学内容的反思,对师生合作互动的反思,对课堂问题和问法的反思等等,是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总之,教学反思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行动研究法,是教师增强教学动力的工具。它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统一。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中华初级中学)

数学教学论文10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之中老师只是以偏概全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形式造成了学生们整体学习效果相差较大,不能很好地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所以利用分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着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再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针对于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鉴于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很大,因而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科学地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着很明确的实施目标与实施的步骤,期间的步骤要很谨慎的进行.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就要对于班级里面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他们的整体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家庭情况、性格等等各个方面,然后依照这些得到数据再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之后在班级上按照成绩进行分组.但是这种分组要在学生不知情的前提下,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一般的情况会将学生们分为五个人的小组,其中包括极优生、优秀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的学生这几类,这种分组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共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成绩好的学生的带动下开始自主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成绩.

  二、钻研教材大纲,确定具体的目标

  分层教学要求针对于每一位学生确定出相适应的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就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就要钻研教材大纲,然后根据教材大纲进行分层,结合着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制不同的目标.这种目标可以分成几个,一种是最为基础的目标,这个是要求全班同学必须达到的,之后就可以设置一些中级目标与高级目标,这些目标就不会要求全班的同学都必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与学习的基础来进行目标的选择.比如在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分为了两个具体的层次目标,基础层次目标是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给记牢之后根据这种法则来进行计算.中层目标是在将法则记牢的基础上对于运算的技巧进行把握.从这两个层次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来目标设置的难易度,这种难易度是一层一层叠加的,基础层次的目标可以保证学习困难的学生与中等成绩的学生可以理解与掌握,之后的中层次目标就是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提升与知识面的拓展,针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层次划分,满足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结合教学目标,设计预习作业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下一堂课的内容要求学生们首先预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后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更好地进行理解与掌握,这种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分层计算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们找到一种做计算题的乐趣,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的欲望,学生们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所存在的困难的知识点之后在课堂上着重注意老师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讲解,更好地提升学习的效率.四、根据讲课的内容进行分层讲解在题目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针对于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次的讲解,其讲解主要还是针对于基础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拔高,注意掌握住一个度即可以照顾到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对于一些较为优秀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拓展.还是在学习“有理数加法”的时候,就进行了分层次的讲解方式,首先要进行运算测试,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进行题目的运算,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运算能力.之后就是小组之间对于一个题目进行探讨,主要是探讨题目的不同的运算方式,讨论出最为简便的运算方式,然后老师再进行补充与讲解.最后就是针对于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拔高,这个时候就会出现“+”、“-”、“0”这样的情况,要求成绩优秀的学生完成.这种方式就可以照顾到班级上的所有的学生,真正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就是一种面对学生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之中首先就是要对于学生们的整体情况有着一个清晰的认知,之后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学习目标,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着一个最为清晰的定位.老师自身也要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有着一个极为清晰的认知,根据内容来制定分层目标,而且要具备着很好的耐心保护好学生们的自尊心,以一种引导的态度来进行教学。

数学教学论文11

  第一篇

  一、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

  (一)联系生活,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应用到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与生活中常见的利润最大化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变成立意新颖的探索型应用题。这样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数学教师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创新品质。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其教学形式都是学生听老师讲,数学操作活动难以进行。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过程主要是:1、提出问题;2、动手做实验;3、解释讨论;4、观察记录;5得到结论,然后最后表达陈述。数学活动可以起到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个方面要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应的合作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也是数学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的已有的知识背景进行出现,向他们提供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此外,教师讲完例题的以后布置学生完成练习,是我们在学习生活经常采用的方式。这样往往使到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的显现。如果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教学就会显得索然无味。数学教师每节课周而复始地进行学习,学生就会感觉到非常疲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听得有趣,练得高兴,创新想法自然而然就涌现。同时,各小组在完成任务后,派代表把结果写到黑板上去,看哪一个组学习的速度快,这样课堂就会有趣得多,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得到提高。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这样的课堂自然有趣一些,学生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在苏版高中教学课本空间几何体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建房子的形式,讲解课本的几何的立体形状,然后结合美术的空间结构图,让学生明白几何体的形状,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

  (三)巧用数学趣题引入课堂

  当前使用的苏版高中教材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新课程,几乎每一节新的知识点都会引入新的'材料,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基本有所了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再进行引用,学生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比如老师在讲到组合的时候,课本可以引入的思考题是:“在a,b,c,d,e六个字母多中选两个字母,可以有多少种选法?”于是老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采用趣味性:“3个商人和他们的3个仆人,一起过河,如果只有一条船,而且还需要自己划,船一次只能载2个人,如果3个仆人说好了,假如他们的人数比商人多,那么就会杀商人然后劫财,那么商人需要怎么分配过河的方案才能真正安全过河?”因此,学生的兴趣会高涨起来,通过思考形成创新思维,即使短时间学生无法一下子给出正确的答案,但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问题的引出,不仅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很快提高,数学教学课堂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活跃了课堂,而且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方面的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

  二、结论

  当前,在我国数学领域上能够取得巨大成绩凤毛麟角。广大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对数学学习兴致也不如人意。高中数学教学也相对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对教育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着重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把开发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指标,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作贡献。(本文来自于《科学中国人》杂志。《科学中国人》杂志简介详见.)

  第二篇

  一、自主学习的培养

  新课改之前,老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创造,学生只是学会了知识,而不是掌握了怎样去学。通过新课改,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主动去探究学习方法,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拿三角函数为例,可以让学生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推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老师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做预习,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然后上台做小老师进行讲课,其他的学生可以对小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正确指导,这样可以烘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问的积极性。

  二、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

  由于过去的社会发展缓慢,高中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得不到提升。新课改下的课堂就不同了,黑板变成了多媒体和电脑,软件成了教学的`主要辅导工具。由于数学概念抽象的特点,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像课本上的几何图形,学生的脑海中无法想象几何是为何物,因为书上的几何都是平面的,在现实学生的思维中并不能详细理解立体这个概念,但是通过3D几何画板以及3D几何软件等科技手段,学生可以亲眼体会几何的奇妙世界,这种抽象变为具象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数学抽象的概念是学生最困惑的地方,有了这种抽象变具象的方法,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无法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是老师在讲台上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在讲台下处于被动状态,而老师也不会关注到全部的同学,也不能确保当前课全部学生都学习到老师讲授的数学知识,无法确保课堂授课的效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讲台下进行分组,以2-4人的分组形式,并设置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职务,让小组长提出小组探讨步骤和方法,并指定探讨目标,记录员将小组探讨中纠结的问题做好记录,最后由报告员做总结汇报。课前小组可以进行小组预习,课下小组进行课下复习,通过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概率这一概念,让各小组做概率实验,各小组可以做抛硬币实验,抛硬币20次,记录正反面的次数,最后计算概率,这种互动实验的方法可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能力的锻炼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每天列一道数学难题,学生在课下可以互相讨论解题,从网上以及图书馆中找寻相关资料,课上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进行答题,周而复始持续每天一题,这样一来,学生脑海中的数学题目就越积越多,产生了丰富的数学题库。学生潜意识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只要得到良好的挖掘,就可以发挥高中学生无限的精力和思维能力。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数学题型,如果不做好记录和整理,很快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淡化。所以就要求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定义、公式以及难题进行整理归纳,方便课下复习。还可以将做题中的错题进行整理,课下复习的时候再加以巩固,加深印象,防止再次做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被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也方便老师的授课,但是过多的媒体信息容易产生混乱。这就需要建设一个专题单元,把需要的信息资料放在一个单元里,清晰明了,使用方便。除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老师也要和学生多多互动,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数学辩论会,由老师做主持,让学生辩论如何展开更好的学习,探究数学的学习方法,倾听学生的内心,通过因材施教,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五、结语

  数学是高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教育中占很大的比重。因为数学抽象的概念非常多,学好数学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改形势下,只要找好学习方法,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本文来自于《高考》杂志。《高考》杂志简介详见.)

  第三篇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1.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2.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数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探究式教学适合数学任何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教学知识,从而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除了要教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关注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包括分析问题、推理和演算题目等一系列过程。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很实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原则,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首先,开放思维原则。这是探究式教学最主要的原则,它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其次,激发学生原则。探究式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来设置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次,合作性原则。为了使学生能同时听取更多人的想法,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4.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而具有很重大的意义。首先,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学和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发挥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和谐、合作教学。其次,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可以实现优势的互补,吸取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学生在一起解决问题,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分析

  1.创设情境

  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主导性。当然,最好的情境是贴近生活和实际,所以要求老师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最直接的场景来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质量也是决定探究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这样就要求探究式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不能随便提出,一定要根据教学要求提出,老师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来探究,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兴趣等。

  3.发散探究

  探究式研究的核心载体和必要手段就是发散探究。发散探究要求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再加上老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找出解决所提出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合作和学生间的'合作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科学合理地选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科学合理显得很重要,这是保证学生专注学习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准备的探究式问题就缺乏合理性,从而出现了很多很多缺点,主要是论证不够,所提问题缺少探究性,并且所提的问题很随意,最后导致提出的问题偏离了探究式教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先提供对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内涵和原则的认识,才能设计和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问题。

  2.要重视教学目标的作用

  探究式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以分析教学目的而开始,而是从创设情境开始的,探究式教学的全过程都会围绕“提出的问题”这一中心而展开。但是我们还应该注重教学目标这个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选择目前所学的知识作为探究的主要问题,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过程等。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展开探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3.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为主体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问题加工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但是教师对于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起到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职责,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4.要重视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解决问题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问题是解决问题,前面已讨论了所提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解决问题,这是很显而易见的。我们都知道,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都是学习、研究和应用的过程。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解题和培养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这样说,解题和数学的概念和定理是同等的重要。四、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高中数学学习数学归纳法时,数学归纳法在于第一步证明初始值在表达式中是成立的,然后证明下一个值也证明第n+1个值也成立即可,或许引用多米诺效应更容易理解。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导入。教师可以播放多米诺牌的录像,并提出问题:你认为一个牌链能够被成功推倒,前提是什么?再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再将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进行逐一的导出,这时学生会对本节的知识更加期待,于是更加认真学习。

  总之,高中数学必须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达到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的目的。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对于提高我国高中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论文12

  摘要: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我国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数学思想与指导的方法,更加别具一格。若想使学生在新课标下永久的受益,就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使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符合当下的教学观。本文经过反复研究后发现,适合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思想共有四种,分别为分类讨论法、数形结合法、转化法以及待定系数法。

  关键词: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待定系数

  据调查了解显示,当下大部分的高中生都很讨厌学习数学,一听见要学数学就开始头疼,且不知道如何学习数学,导致他们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理想。因此,相关学者们提出了新课标,希望利用新的数学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学好高中数学。

  1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分类讨论法的数学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惯用的数学思想之一。其是指在面对数学问题的各种情况时,对出现的所有可能性进行分类,然后逐一去解决,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方法。分类讨论法既是一种常规的逻辑方法,又是一种特别的思想方法,还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分类讨论法的本质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分类整理时将整化为零、将零积攒为整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法的特点是使数学问题越来越清晰,具有综合性、逻辑性以及探索性,能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具有条理性与概括性[1]。之所以会出现分类讨论的原因共有三种:一是在数学定义进行分类时会涉及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难题;二是在数学公式、定理、运算性质、运算法则等条件限制下进行分类会涉及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难题;三是在解决含参数不等式或相关问题时,对其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探讨时所遇到的难题。在分类讨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分类的目标,然后确定统一的标准,最后进行科学的排列,使其不遗漏、不重复,并开始进行不越级的探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确保探讨的对象不漏不重。

  2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惯用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形结合的概念是将数和形排列成对应的关系,使二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转化,以此来达到解题的目的。数形结合的内容共有五种:一是实数和数轴中的点成对应形式;二是函数和图形成对应形式;三是曲线和方程成对应形式;四是在几何元素及其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出复数的定义、三件函数的定义等;五是在等式以及代数式中的构造具有非常醒目的几何意义,例如等式等[2]。数形结合的作用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将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使抽象思维转换成形象思维;二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后,更有利于我们提高解题速度与质量。数形结合的应用也有很多,例如在解决不等式时、解决函数值域及最值时法、解决三角函数时等均可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的优点是使数学问题更加直观,更容易找到解题捷径。

  3转化的数学思想

  转化的数学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惯用的数学思想之一。转化思想的方法是对于待解决的数学难题,将其中的未知的问题转变成已知的问题、繁琐的问题转变成简单的问题、抽象的问题转变成具体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变成数学中的'问题以及没有条理的问题转变成有条理的问题等。可见,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抓住机会训练自身的转化思想,使我们今后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有快速反应的能力,以此提升解决问题的技巧[3]。转化思想的特点是灵活性、多样性。其优点是可以使数和数之间、形和形之间、数和形之间进行无障碍式转换,也可以将宏观的问题变成微观的问题,还可以使符号在内部空间中进行转换。尽管转化的方式特别快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其中的细节,必须遵守简单化、直观化、熟悉化以及标准化的要求。

  4待定系数法的数学思想

  待定系数法的数学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惯用的数学思想之一。待定系数法是指对于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所求答案中的特定形式,可以使用某些还需要验证的系数来代替所求答案,并且依据所给出的条件构建出一个恒等式,最终得到的待定系数就是元的方程。其具体方法是指在解决函数中的变量关系时,设出未知的系数,再依据已知的要求确定未知数。其在解决问题是应注意所给出的条件,列出正确的方程式、等式等[4]。待定系数在数学问题中的使用有很多,例如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解出函数中的解析式以及解出曲线中的方程等。在分析数学问题时,必须掌握以下四点:一是所列方程可依照对应系数的相等关系;二是所列方程可依据恒等式定义中的数值进行代入;三是所列方程可依据概念自身的本质;四是所列方程可依据几何中的条件。结论:众所周知,数学的灵魂与精髓就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当下新课标形式下,教师们在传授高中数学知识时,必须及时传授学生们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正确的数学理论与数学思想成功解决数学难题,这种方法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捷径。

  作者:付泽天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高夫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05):116-117.

  [2]刘光辉.谈新课标下高中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03):101+66.

  [3]薛伯敬.浅析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02):278-279.

  [4]呼家太.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分析[J].学周刊,2014,33(04):139.

数学教学论文13

  一、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当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小学数学的时候,所学习的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上,有些时候还需要学生去进行相应的逻辑解题,而这一过程必然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地计算。但是,在解题的许多时候,学生并不能直接地进行解题,因为其中的计算过程会消耗很大的时候,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需要通过估算来完成这一题目的解析。而在估算的过程中,虽然与实际的计算结果必然会有一定的冲突,但是这样的冲突往往十分小,不会影响最后的题目解析过程。同时,在进行图形大小判断的时候,也会运用到一定的估算能力,但是现阶段的许多学生,并没有直观的判断能力,因而需要仔细地进行计算,而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十分容易出错。如果在其中运用估算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生活认知,一旦遇到相似的生活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数学经验,进行迅速的估算,并给予相应地解决。比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许多时候需要将两者进行对比,判断两者中的哪一个面积比较大。许多学生在传统思维的引导下,习惯性地量出两个图形的边长,然后分别进行计算。这个过程往往较为繁琐。一些学生则思维较为敏捷,他们会直接对两个图形进行观看,然后进行大小上的直观判断。如果所面对的两个图形,在观察的过程中不容易进行辨别,这些学生会分别量出它们的边长,然后进行相应的.面积估算,整个过程十分迅速,并且所得出的答案也较为准确。

  二、距离估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长度属于一项基础的数学内容,而对于这一内容的学习,许多学生并没有直观的数学认识,为了准确地判断长度,他们会选择对相应的事物进行测量。但是许多时候,如果所面临的事物不能够通过测量来完成,这些学生便会束手无策。如在一幢楼的高度判断上,没有办法进行直接地测量,这时候,教师便需要带领学生进行估算。首先,测量出最底层楼的高度,然后乘楼的层数,并添加一些不确定的内容,如楼层之间的间隔高度、楼顶凸出等,都需要计算在其中,因而需要通过估算来完成。比如,在学习校园操场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操场的一部分进行测量,然后对整体的面积进行估算。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较高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的数学实践。如果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际地计算,而不是完全不允许学生出错。估算的本质在于大概地计算,但是并不代表完全不计算,需要有一定的准确性范围,教师仅仅需要带领学生保持在这一范围以内即可。

  三、估算检验,确保学生有着较高的估算能力

  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十分局限,他们认为,数学知识仅仅在课本上有着较高的作用,但是脱离了课本,它们并没有丝毫的现实指导意义,而这样的想法明显是错误的。教师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当中,一方面要实时培育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意识实时地运用到生活当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数学素养。比如,在学习估算的过程中,可以解答以下一道题:假设某公司现有一批布,不知道它的具体数量,但是在A与B项目分别用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后,剩下了300匹,而其中有50匹是不合格的,请估算一下所有的布匹当中,大约有多少是不合格的。在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估算的结果带入其中,检验其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当前题目的所有条件。这个过程也应当交给学生来完成,通过合理的检验能够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相应的估算也会有较高的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当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础数学运算意识,还能够实质性地培育学生数学思考与计算能力,进而掌握良好的估算技巧,实时地运用到生活当中,科学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全面提高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改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玉红.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故事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2]姚建法.教学停顿:美妙的“休止符”效应———以小学数学综合性拓展练习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7(8).

数学教学论文14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可以说是理科中的代表学科,因为物理和化学都要以数学为基础,其中数学所需具备的逻辑思维也是最强的,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往往注重的是表现在表面的基础知识,而忽视了隐藏在知识后面的教学思想,那么对于一个还处于学习状态的初中生来说,更没有能力去发现数学学习中的思想方法。在学习中,老师和学生都把数学思想方法忽略掉了,那么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也不会很高。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度探究初中数学的思想方法,并且将这一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此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只有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的问题中才能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计数学方法,从课堂的讲解到作业的讲解都要贯穿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够将数学学好。

  一、何为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指的就是老师和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将掌握的数学思想具体化就会变成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不同在于它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二者合为一体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拿数学思想和数学中的数学知识相比较的话,数学思想研究得更加深入,它是依靠平时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的。

  二、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

  1.灵活转换的思想方法

  灵活转换的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数学思想之一。它的本质就是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换为另外一种更为简单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让问题得到解决。比如说:A+B=2,求A2-B2+4B的值。一看这道题就知道已知条件肯定不能代入到问题中去,那么只有用转换的思维来解决。将A2-B2+4B转换变为(A+B)(A-B)+4B=2(A-B)+4B=2A-2B+4B=2A+2B=2(A+B)=2×2=4。这样一来通过转换的思想方法看似一道困难的题目就简单的解决了。

  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够抓住数与形本质上的联系。将函数、不等式、代数式等等通过图像的方式来相结合,数学问题就显得更加准确,其形式和语文中的图文并茂差不多。3.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问题分类来讨论。这种思想方法就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对分类出来的情况分别进行求解。它的本质就是将一个问题所涉及的几种假设列举出来,然后逐个去排查,排除那些不成立的假设,留下成立的假设。

  三、初中数学加强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

  1.老师备课要充分

  一节数学课堂中,围绕的主要部分还是老师的备课内容,所以说要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一个数学题目、知识点,要进行全面的分析题目的所有解题思想方法,不能仅仅举出一个解题方法。以数学题目为中心,扩展与数学题目有关系的所有概念、公式。数学老师在自己做题的时候先运用所有的'思想方式做一个解题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深度的探究,最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讲述各种思想方法对题目解题所产生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的教学。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数学老师在对数学题目进行讲解的时候,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所有的解题思路,这样学生会不动脑思考,而是要适当的引导加以提点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根据数学思想方法自己去琢磨探索,能够培养学生对思想方法应用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对于一些可以用多种思想方法解答的题目,要第一时间交给学生去解题,要求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培养学生思想方法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接受上表现的是会学而不是学会。

  3.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材的学习中就会隐藏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努力深挖教材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在课堂的教学中相互讨论研究教材内容,在数学老师的带领下掌握数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在数学教材中掌握难点,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简单化,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4.善于总结和归纳

  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并不代表他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只有灵活的运用,并且清楚的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应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点,学会了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听课中、做题中,总结出解决方法,分类整理,这样学生才能够高效的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数学的思想方法不单单说对老师的教学很重要,对学生的学习同样也很重要。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思想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也突显出老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够对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快速的理解,并且在做习题中也能够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常玉芝.论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B版,2014(6).

  [2]何长翠.浅析如何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1).

  [3]焦京晶.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人间,2016(5).

数学教学论文15

  摘要:文章从数学探究的基本含义出发,分析了高中数学“探究性内容”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探究式数学教学的原则,提出了开展高中探究式教学的建议:了解探究式数学思维,掌握探究式方法;充分创造探究教学的现实情境,挖掘探究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材;数学思维;探究性内容

  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我国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教科书中虽设有探究学习的内容,但常常不被学校及任课教师所重视,在日常的学习中把高考考试大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认识,探寻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方法,为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数学探究的基本含义

  数学探究到目前为止没有统一的概念,但由数千年来人们对于数学的探究过程,可以将数学探究的本质进行概括,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让数学更富有现实意义。教育部在高中课程中,设置数学探究这一内容,有其深刻的含义和影响,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贴近生活的思考能力,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去记忆数学的概念和结论公式,能够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培养其严谨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中“探究性内容”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何使它更好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和学习中去,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但在我国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探究内容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一)“探究性内容”教学的现状。首先,有一部分初中数学基础就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每天的日常作业都难以应付,更何况生活中的探究内容。再加上探究内容属于非考试范围内,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了也没有用,只有极少的学生对探究部分很感兴趣,但苦于学习的时间紧、任务重,一般都等待教师讲解。其次,一些高中教师在苦苦找寻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对于考试不考的内容,只能忍痛舍弃。常规的教学课时都不够用,还要常常占用体育、美术等课时,更何况“探究性内容”的扩展讲解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无法在原有课程上完成,所以常常被一带而过。(二)“探究性内容”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很多教师认为探究课是在浪费高中生的课业时间,对它在创新力和思考力上能给予学生的深度影响完全没有意识到。其次,在数学公开课上,选择的都是常规性教学内容,对于数学探究内容的交流少之又少。最后,“探究性内容”需要学生主动地开展,但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缺乏对数学探究性内容的思考,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真空地带。

  三、探究式数学教学的原则

  数学教学是由数学概念、命题、方法组成的知识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就要形成关于数学的认知结构系统,要明白数学的定理是采用逻辑推理,从基本概念和前提出发而完成的总结。(一)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主导原则我国的教育界主导思想在逐渐改变,从前在课堂上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1]。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参与,甚至是主动研究数学探究的内容,而教师只是探究课程上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并对学生的探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二)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对象性原则学生作为探究内容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索、发掘他们的思想所在,用高中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讲解探究内容,通过各种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完成从原来的“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内容的学习。探究式教学比其他教学方式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适度性原则学生要在短时间里学完高中时期的全部数学知识,光有探究方式是不够的。在探究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和探究的.内容进行分析,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四、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利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在常规开展探究课程的时候,教师发现在课堂的秩序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探究课程需要学生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真正地理解问题,需要耗费更多更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处理时间与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合理的安排。

  (一)了解探究式数学思维,掌握探究式方法探究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上具有很大的作用,对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发展探究式教学,教师需要有探究式数学思维,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推动学生思维发展[2]。同时,教师还要掌握探究式教学方法,即教学过程中,先进行情境导入,再引导学生归纳猜想,最后指导学生推理论证。例如,自然界中有很多螺线,二十世纪它也是艺术家们作品创作的主要元素,请说明为什么螺线不是一种函数图像?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函数角度去观察、猜测其中没有给出的具体数学信息或条件,通过思考使自己对知识进行补充。

  (二)充分创造探究教学的现实情境,挖掘探究的兴趣数学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最终也会作用于生活,因此,创造探究教学的现实情境非常重要[3]。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探究过程非常重视,教师只有将探究式教学的内容真正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后,才会更大地激发学生对探究式内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比如,我们邮寄货物,当货物不超过10斤付40元,如果超过10斤而不超过20斤则付邮费80元,依次进行推算,我们去画一下货物重量与邮费的函数关系图像。邮寄东西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日常生活行为,我们可以用此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模拟情形,去构思一个函数关系式(数学模型):当邮寄15斤的货物时,我们通过所画的函数表知道,需要交付邮局80元(完全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形)。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学作用于生活的过程:从问题情境到解释与应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数学的创设探究式情境会使应用更现实化。当学生看到数学可以真正作用于生活[4],并被生活所利用,才会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奋力去摸索数学探究的真实含义。总而言之,随着教育部教学创新理念的提出,高中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对“探究性内容”的教学。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布置探究任务,为学生提供探究知识的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5]。为教学成果的取得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论文11-03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7-28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1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小学数学核心教学论文08-03

数学教学论文(15篇)11-0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5篇02-24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2-08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3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