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分析、顽强、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捐赠、诞生、里程碑、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通过重点句段的研读,联系上下文和具体事例感受课文“美丽”的真正含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居里夫人的外表美。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美”

1、根据提示猜人物。

(1)她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创造女神,曾经用五彩石补过天。

(2)她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传说她千里寻夫哭断了长城。

(3)她被评为2008年度世界最有魅力的女性,曾经是美国第一夫人,现在任美国国务卿的职务。

(4)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一生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唯一在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2、多媒体出示上面四位人物图片,提问:你发现这四个人物都有什么特点吗?你最喜欢谁?在上节课的学习中你对居里夫人有了哪些了解?

3、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居里夫人的外表非常端庄美丽,在法国科学院的讲台前的演讲,她的美丽庄重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心中。但是人们常说外表美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可是居里夫人的美为什么可以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心中跨越百年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设计意图】  从猜人物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居里夫人的伟大形象,为理解她那“跨越百年的美丽”奠定基础。

二、品词析句探究“美”

预设一:坚定执着之美

1、居里夫人除了美丽的容颜外,她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6自然段,找出一句能慨括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做上记号。

2、汇报中心句,多媒体出示句子,齐读。

她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3、围绕中心句体会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

(1)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着追求的美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从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2)同桌交流体会。

(3)抓住重点句子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句子一: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a、从“一口大锅”“一个废弃的破旧棚子”“烟熏火燎”中体会居里夫妇工作的设备简陋,条件艰苦;

b、从“点点烧痕”体会居里夫妇提炼镭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危险;

C、从“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体会提炼过程的复杂。

d 、从“一锅一锅”“终日”体会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4)感情朗读句子,指名读、评。

(5)小结过渡:恶劣的工作环境阻挡不了他们执着的追求,辛苦危险动摇不了他们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没有让他们气馁退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成功地提炼出了镭,他们用了多长时间?

句子二: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①从这句话中的三个数字你体会到什么?

②师点拨:请同学们快速算一下“三年又九个月”折合成天是多少天呢?(1350天)如果平均每天按10小时工作计算又是多少个小时呢?13500个小时啊!同学们,这是怎样的13500个小时呢?用一个词形容一下。是的,多么艰辛多么漫长的13500个小时!他们终日工作在烟熏火燎中,工作在危险重重中,工作在失望和期盼中,这是一般人无法坚持的,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持下来的?0.1克镭是多少呢?猜猜看。请观察你的笔尖,0.1克镭比你的笔尖还要小。虽然小但是他们成功的提炼出了镭,证明了镭的存在,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发现呀!他们成功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从哪儿体会到的?

③感情朗读。(请你读出他们成功的漫长艰辛—— 请你读出他们成功的喜悦——)

小结过渡: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精神是美丽的是永恒的,她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自由读4-——6自然段再找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设计意图】  明确要求,放手让学生自读,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感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是读书有自己的见解、有独特见解的基础,也是有效阅读的重要部分。

预设二:默默奉献之美

(1)生读文找句子体会。

(2)汇报交流。

出示句子: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③生说体会。(从四个“变成”体会居里夫人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④点拨:“她什么也不管”的“什么”包括哪些内容?(镭射线对身体的侵蚀。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多媒体出示“资料链接”——(介绍镭射线对人的伤害……居里夫人最后死于血癌)她只管什么呢?读到这里你想对居里夫人说点什么?

⑤感情朗读,请把你对居里夫人的敬意放到句子里读出来。师引读生接读。

(3)小结过渡:居里夫人用自己的美丽和健康换来了科学实验的巨大成功,换来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美比外表美更长久。(板书:默默奉献)在取得成功获得荣誉后居里夫人又是怎样做的呢?

预设三:淡薄名利之美

出示句子: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①生说体会。

②师点拨:居里夫人的每一项研究发明只要申请一个专利,她都能成为世界亿万富婆,但是她没有享受,她把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把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这在名利面前的淡泊心态是多么高尚的呀!(板书:淡泊名利)

③让我们把对居里夫人的崇高敬意读出来吧!(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  课堂操作流程体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题目的深刻内涵,领悟语言表达的特色,从中受到人生启迪和语感熏陶,这是本课时教学的核心环节。

三、归纳总结升华美

1、同学们,学了课文后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吗?

2、生自由说。

3、师总结。

是的,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一个人美丽的容颜只是暂时的,只有内在美才是永恒的。居里夫人对科学那坚定执着的信念、默默奉献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一定会在人们心中跨越百年、千年、万年成为永恒!让我们一齐深情的读——(课题),让我们一齐赞美的读——

【设计意图】   精细的预设,是为了让课堂可以操纵自如,做到粗放而不粗糙,简约而不肤浅。通览全文,对题目进行再理解,既是回归整体,与开头呼应,又能凸显居里夫人的崇高人格,起到加深理解、概括归纳、渲染情感、定格形象的作用。

板书设计:

                   18  跨 越 百 年 的 美 丽

                                     

                外 在 美               内 在 美

                                               

             

                美丽端庄       坚定执着  默默奉献 淡泊名利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美丽”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通过3、4、5、6四个自然段的研读感受她的人格精神。研读的重点是“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在小组合作学习,然后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深入感受她的内在美,她的人格精神。在对话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她的科学精神,除了从文字中感悟以外,老师还补充了一些关于资料,进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华情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是联系全篇探讨课题的内涵,懂得这种美丽不仅跨越百年,而是一种永恒的美丽。

但整个教学过程,也有许多地方让我感到很遗憾。

1、内容容量过大,仍然有想求完整的心态。所以没有给学生留更多时间阅读、思考、表达。所以上面的设计中我再原来的基础上有进行了删减。

2、这节课虽说在自主学习时,学生有在书上写批注的,但那批注还不够深入,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走进文本。

3、我想阅读教学无痕地做好“读”与“写”的链接,第一次设计时我设计了为居里夫人写颁奖词由于时间关系和学生的表达水平问题不成功,所以上面的设计我把这一环节删除了。   

4、由于总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对课堂还不敢大胆的放开,整个课堂,教师还是引的太多。

5、面向全体,做得不够。这节课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发言了,但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关注的还不够。

一节课总是有很多的遗憾,尽力而为,往理想里走,望美好里去。和孩子们共同享受课堂生活的乐趣是我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