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咸丰县丁寨乡湾田民族小学  覃柏洲  曾庆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因而,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即把语文课上得有“情”味、“趣”味和“新”味,真正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有“情”味

  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教师语文教学缺乏“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情”味,即人情味,“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植根于教材和生活中,文中有景,景中有情,情随景出,景随情生。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气氛去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情味。

1、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来调动学生的情绪。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许多文章都包含着浓浓的情感,这是语文课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如《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楚,感染力强,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 ,情绪跌宕起伏。教学本课时,怎样让学生的情绪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进入那种沉痛悲伤的氛围当中呢?我 认为必须紧密联系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课堂上,让学生能围绕一些重点词句去理解作者的失母之“恨”,思母之情。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感情十分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学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妈妈的心情过程中,往往总倾向于小金花对敌人的恨,而忽略了她失去妈妈的悲痛。因此,朗读这段课文时,要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现小金花刚强的词语——“脚一跺”、“抽动两下”,再引导理解这些词语中流露出的情感。这样,通过分析,学生就体会到了小金花是把失去妈妈的悲痛深埋在心底,更把满腔的仇恨对准了敌人,化悲痛为力量,发誓要为妈妈报仇。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从而进一步就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

2、充分利用教师的范读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绪。

    以情动情,以情育人,这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就像是导火索,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语文教学,要激情绽放,“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铿锵悦耳、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荡起的是学生心底的涟漪,点燃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以身示范,即重视范读。记得有一次,我在上全乡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时,我通过自己的激情范读引领,充分地让学生读课文,品语句,悟情感,放手让学生真正去领悟、理解课文内涵。不仅给了学生良好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质量。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到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并能体会到课文的内容和感情,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当我抑扬顿挫地范读完课文之后,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热烈掌声。那次授课,真让我终身难忘,回味无穷。

二、有“趣”味

  如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觉得情趣盎然?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让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情趣。要达到这一境地,教师要敢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

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幸福乐趣。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就是说,练习上千只乐曲就会懂得音律,观看上千柄利剑就会识别剑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多了,意思也就明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强调的也就是读带来的效果。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语文老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达到以读激趣,以读悟情,以读启智,以读育人的目的。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文中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对土地的留恋和眷顾、对土地的热爱程度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保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无比珍惜和热爱,处处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弄明白“神圣”的意思是什么,接着通过突出“神圣”这一题眼,引导学生一读课文,定位“神圣”,二读课文,理解“神圣”,三读课文,品味“神圣”,四读课文,感悟“神圣”这样的教学思路去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带着“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这一问题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阅读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让思考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探究兴趣。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贵有疑,疑贵在思。读而能问,问而能究。这既是学生认识的飞跃,也是学生思维的碰撞,要让问题推动学生不断向纵深发展,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创设探究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思考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想问就问,要让他们明白语文到底是什么?接下来,让行走在语文大道上的我们,与学生一起,闭上眼睛,慢慢思考,轻轻回答,语文是多么的宽阔而有趣味。她是李太白《将进酒》中的万古愁,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辛酸泪,施耐庵《水浒传》里的群英会,吴承恩《西游记》上的不平路;是孔老二的列国颠沛,屈大夫的汨罗遗恨;是先秦两汉的璀璨繁星,唐宋时代的恢弘篇章,元明时期的鸿篇巨著......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柔风细雨;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无垠;是杜少陵“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满心喜悦;是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殷切希望;是岳鹏举“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满腔悲愤......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儿时充满无穷无尽稀奇事的朋友《少年闰土》;是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笔下冻死街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文坛泰斗托尔斯泰眼中富有爱心的《穷人》......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充分的探讨,让他们各抒己见,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在思考探究中就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无穷快乐。 

有“新”味

    语文教学要突出一个“新”字,即要有“新”味,也就是创新。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语文教师要大力推进学科创新,在课堂上,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1、 要培养学生敢于想象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外貌或人物活动的场景、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如《穷人》一文,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呢?课文没有交代,也无需交代。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的心,他们对此却十分关心。课文后面安排的小练笔:续写《穷人》,其目的就是作者留下空白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空白处,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续写时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学生大胆想象,继续续写故事。

2、要培养学生善于想象的能力。

  善于想象,就是创新思维,就是标新立异。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新也是创新;万绿丛中一点红是创新,万红丛中一点绿也是创新;超越别人是创新,超越自我也是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的意见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被动听讲、机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继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续写《穷人》一文,教师可以简介《穷人》一文的写作背景:在沙皇专制时期,广大的俄国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学生在续写时,这一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但其故事的发展可以是多元化的,其故事结局可以是悲惨的,也可以是美好的。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把语文课真正上得有滋有味、有情有味,并不断努力,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充满无穷的活力,就一定会成为学生爱学、乐学、善学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上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