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脊梁 教师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一直以来,总是那么执著;一直以来,一种信念支撑着那面旗帜;一直以来,总看到阳光的灿烂和月色的朦胧。直到那一个傍晚,朋友来我家,提及他们的作为,倏然间,活跃了那些遥遥的身影——仿佛山的脊梁的身影!

——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一头担着鸡蛋一头担着牛奶,伴周末夕阳的余晖,加上一根用于防滑的拄棍,还有那年过半百的岁月沧桑……黧黑的山的背影,瑟缩踟蹰的脚步,静静行走的是两位老人,他们从各自的家出发,担起未来一周的希望——周末便开始了下一周的工作。他们太熟悉这条小路了,以至于可以默念出哪里有一棵小树、哪里有一块容易踩滑的石头;他们太默契了,以至于不用相互招呼便知道该在哪里歇歇脚、该在哪里喝口水;他们太守时了,以至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在每个星期天的傍晚都习惯了他们的呼吸、他们沉稳的脚步……或许,他们在家里没有为父母为妻儿端过一盆水、做过一餐饭;却,为这些孩子做了。或许,很熟悉的教材《挑山工》,他们已经烂熟于心;却,在即将退休的岁月为人们重塑了“挑山工”的形象。或许,他们在家里的傍晚可以品茶闲谈,与家人共叙天伦之乐;却,为了那一份信念毅然独守清苦、用脚步丈量家到学校的距离……

——依然是山路,依然和牛奶鸡蛋相关。一辆两轮摩托车,一个因特岗来到这里的帅小伙,每周总要跑上单程1个多小时山路两趟,运输孩子们一周的营养。一个只有三个教师的山区小学,只因另两位老师不会骑摩托,年轻的特岗老师便与这山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周上完自己的课,周末便“理所当然”成了运输员。当别人还为他摩托车油钱谁来买单的事纠结时,他淡淡笑答:“如果鸡蛋在运输中损失,就得自己掏钱或八角或一元一个补齐,确保每个孩子每天都有鸡蛋吃。”公园、霓虹灯、悠悠的音乐、轻歌曼舞——已然成了这个孩子(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因为他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到末或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学生时代悠远的回忆;而他,却用自己的摩托车灯点燃了一群孩子的希望、照亮了一群孩子未来的梦……

——蜿蜒盘旋的山路,孤行的摩托车,那是回老家看望父母后归校的教师。渐行渐远的家,是老人深邃的眼;愈走愈近的学校,是学生期盼的眸。冰清玉洁的心,丝丝缕缕无言的深沉;满腹诗书满腹经纶,怎解这千古结症?坦然自言,暗自苦笑,唯有幽幽苍山伴、茫茫苍穹见……茫然间,车离轨迹,幸好眼疾手快,弃车跳开;情绪稍作调整,仔细查看车况,暗自庆幸。正准备推车上路,忽听隆隆似山石滚动声,又一次弃车急逃。再度回首,摩托车早被滑坡的山体吞没……

朋友道出的见闻,对于很多人是一个个故事;于我,则是悠远的怀想——那山的轮廓,那路的崎岖,还有那教师的身影,零零总总断断续续,续写日出日落,普就春夏秋冬……日复一日中,送走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年复一年里,接力人间的文明与智慧。于是,我们看到了山的巍峨、山的伟岸,还有那凸显着与天相接的山的轮廓——你的身影。

这就是山区教师!

这就是山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