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悲剧的思考 教师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早晨起床之前,有翻看手机新闻的习惯,今日一则新闻,看过触目惊心耳:南京两名中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自杀!说的是南京一名13岁男生因未完成作业于凌晨四点上吊自杀,而当日中午11点多,一名初三男生也因作业未完成跳楼身亡。

此新闻一出,跟帖之猛烈与迅速,直教人不得不感叹网络时代的言论畅通。当我看过几十条跟帖之后,得出结论,评论无外乎两点:对教育制度的抨击,对教师行为的讥讽。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到这样的新闻,心情却是沉重,当所有的谩骂都对准了教育体制与教育职工之时,我在想,这难道只是教育体制与教师的责任吗?我们的社会与父母就没有责任吗?从何时起,孩子们的心灵为何变得如此脆弱?

诚然,我并不是在为教育工作者开脱,死者长已矣,生者尤可思。我们的学校确实应该检讨一下,日常教育中,是不是过于关注学生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过于关心学生学业而忽视心理发展,过于满足学生物质需要而忽视心理健康需要,从而导致原本可以被消灭于萌芽状态的青少年心理异常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反常迹象没能被及时发现而最终酿成悲剧。

可是,当公众在把批评之声都付诸教师与教育的同时,有没有想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我们的家庭是不是也应该检讨一下,我们的父母在给孩子提供最优越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有没有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呢?有没有试着让他们多经历些挫折与委屈呢?从孩子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是否认真与孩子交流、探讨生命的意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不仅是为自己一个人而活着,还要为了亲人和朋友、为了探索未知世界和奉献社会而活着。当他们觉得自己“委屈”时,就真的那么“委屈”吗? 

不禁想起来小时候曾看的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上海一家人》,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上海解放前夕,讲述了上海滩棚户区里“一家人”的故事。女主角若男的母亲因忍受不了家庭的贫困而与人私奔,父亲靠拉车维持生计,可是几经起落后还是含冤死去,好在好心的邻居养母将她收养,可是养母家也并不富裕,幼小的若男拼命的干活依然得到的是养母家奶奶的歧视。她沿街乞讨过、给大人们擦过皮鞋,去菜市场捡过烂菜叶,被人羞辱恶打过……委屈、泪水、讽刺、挖苦、不公充斥了她的整个童年。可是,师母的谩骂、车行老板娘的算计并没有磨灭她感恩、阳光的心态;不公正的社会、贫困的现状并没有压垮她顽强的意志。坚强的若男,几经起落,终于创建了自己的事业,并组成了自己的家庭,艰难地向成功迈进……和若男比,我们所谓的那些委屈,又算到了什么?

很多年过去了,每当自己面对挫折的时候,若男饱受委屈与排挤的画面总会在眼前浮现,也许,若男这个形象深刻的影响了我,她是我的精神偶像。若男阳光的心态,感恩的情怀与宽广的心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也多次在心中哼唱。做了老师后,每接一批新生,总会把若男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把主题曲的歌词写在黑板上并唱给他们听:“满目繁华何所依,绮罗散尽人独立。 泪中有欢笑,笑中有委屈,别旧梦,向着光明,我往矣。 暖我是爱,还我勇气,走出逆境靠自己。人生苦短要努力,不怕那几次三番从头做起。 暖我是爱,还我勇气,走出逆境靠自己。 人生苦短要努力,不怕那几次三番从头做起。”从孩子们认真的眼神中我能看得出,他们也受到了感染!当然,这种感染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不是说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学生就会从本质上提升多少心理承受能力。所谓润物细无声,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感染与感化,把责任全推到学校与教师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人说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做父母的,在“为孩子打拼”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多拿出一些时间与孩子沟通,让他们的心胸变得开阔些呢?

笔者认为,真正的生命教育,应当触及孩子的心灵,更多地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手帮助孩子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让孩子懂得,生命诚可贵,人生有如一次旅程,途中有精彩,也有凶险,有时会风平浪静阳光明媚,有时会荆棘满地乌云满天。跋涉人生旅途,选择陶醉或清醒,萎缩或奋进,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生于世界,皆为唯一,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拿生命去验证、去交换。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高贵的苇草。”面对脆弱的生命,让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共同陶冶孩子的健康人格,在生命的航程里,轻松应对那些不快和挫折,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生活。

少年强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还要靠这些孩子们实践。愿我们的孩子能够多怀感恩之心,增强抗压受挫能力,愿全社会都能为孩子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愿祖国的幼苗能终当大任,能成为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