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度教学是低效率的教育方法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中,许多教师本来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让学生多学知识,但是由于方法不当,反而产生了填鸭式的教学,书山题海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减负的呼声多年来不绝于耳,然而成效甚微。怎样才能遏制这种现象?勤奋与摧残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作者在本文中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减负,有效学习

   《Teaching of  Excessive Intensity Is a Low Efficiency Way 》

Abstract: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 based on good desire, many teachers tend to make students learn more knowledge. As they adopt wrong methods,  forced-feed way of teaching is widespread and Heavy workload make students exhausted. The appeal of reducing workload has been put forward for a long time. But the result is so limited. How can restrain this phenomenon? The author discusses where is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diligence and damage,and what  is  the scientific way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Keyword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 reducing workload,  effective study 

    我们的目的是以人为本,追求学生能力之内的学习量的最大化和学习的高效率,因而提倡科学而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反对摧残式的低效率学习方法。

对于学习有很多的误解。大多数的学生都不知道有效学习的原则。让我们看一看美国加州教育研究中心哈勃特教授对于中学生学习效果研究的图表,它是依据一个人经过一天学习的时数所得到的结果而制作的。如果一个学生不做任何学习,那么他什么也没有学到(点0)。如果他学习一小时,那么他学到一定数量的知识(点1)。如果他学习两小时,那么他学到的知识就大约是2倍(点2)。如果他学习的时间更多,那么他学到的知识就更多(点3)。然而,如果他试图一天23小时都在学习的话,他将会非常的疲惫,以至于很难记住任何新东西,而且还会遗忘前面他所学到的东西,因而总的学习量就会非常少(点4)。如果他少学一些时间,他反而会学得更多(点5)。

    现在我们看看用上述那些数据点位绘制的图表,无论图表曲线的准确形状是什么样,它一定有一个最高点。点X是一个人在一天的学习中能学到的知识量的最大值。它代表最适合,最好的学习量。它是在足够的学习时间与疲惫之间最好的平衡点。疲惫绝对是一种伴随学习而必然产生的现象;人们不可能回避它或是无视它。如果你试图无视它,并且强迫自己超过理想值去学习,那么在曲线图上,你将只会从最高点下行,走上下行的斜坡,学到的东西比最佳值少¬¬,然后变得非常疲惫,并且注意力不集中。你强迫自己学习的时间越长,这个斜坡的斜率越大。

 

    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是使日常的学习尽可能地接近他自己的理想值。老师不能告诉你理想值在哪里。它因学习内容不同而不同,它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个人也因所处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学生必须要找到自己的理想值,每天你学习的时候要把理想值的原则记在心里,当你渐渐感到疲惫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反复阅读同一段落而没有学进去,或者是在做题的时候,由于精神恍惚而不断出错,而这些题都是你学懂了,并且会做的题,这就是你达到了当天最高值的最明显的迹象。此时你就应该停下来。如果一段时间以来,你总感到身心疲惫,觉得上课是一种很大的压力,那么说明你已经积累了疲劳,学习量已经超过了合理限度。你就应该减少学习量,而不是强迫自己超限学习。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发现他们的理想值大约在每天5小时左右。你或许会多一点或少一点,但是如果你每天认真地学习5小时,达到了学习量最大化和学习高效率的目标,这就是有效学习。

    然而有效学习时间的持续使用和分段使用的效果是相当不同的。分段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持续学习。普通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是45分钟左右,然后需要一个放松和消化整理的短期休息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的学校一节课都在45分钟左右,然后下课休息10分钟左右的原因。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人的注意力松弛下来了,精神舒缓下来,身体的各部分都得到放松与恢复。此时我们的大脑在我们无意识中仍然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记忆。这一点非常重要,看是在休息,实质上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经过课间的休息,学生下一节课就可以精力充沛,高效率地学习。遗憾的是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课间休息也用来学习。这样做看起来是抢了时间,实际上是让精神与注意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疲劳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一定不如有节奏的间歇式学习。那种连堂式的教学是一种低效率的,而且损害身体的学习方法。做不完的作业宁愿放在课后或放学后的自习时间做,也不要放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做。 长期连堂学习是极端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现在来讨论,当你学习超量的时候,你该自己干些什么呢? 当你已经用完了学习时数的理想值时,你就必须停下来。你一定不能再坐在椅子上老想着学习的事,那样只能带来疲倦而学习效果极差。你必须要出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除了学习而外,其它任何只要是你能放松自己的事都行,比如:散步,聊天,静息,洗热水澡,养花,听音乐,欣赏美术作品等等。

    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一定要掌握好每天正确的学习量才行。就好像马拉松赛跑一样,你要有计划有节奏地分配你的体能才能跑出你自己最好的成绩。不要用一百米短跑的冲刺速度去跑马拉松赛跑,那样肯定会失败。同样的道理,也不要把短期的强化学习当成长期的日常学习来做。超体能的学习只能带来低效率和疾病。 在学习方法上,勤奋与摧残的界限就在于度的把握,在限度之内的努力叫作勤奋,在限度之外的努力叫作折腾,严重的叫作摧残;努力是获取最佳学习效果的要素,同样,舒缓、放松、适当的休息和体育锻炼也是获取最佳学习效果不可缺少的要素。

    相当比例的少年大学生得了精神疾患,有的出家做了和尚。不少大学生入学军训排队都要晕倒,身材像豆芽,眼镜片像瓶底成了许多大学生的形象写照,凡此种种都给不当教育一次又一次地敲响了警钟。据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的重症精神病人高达1600万,有心理疾患的人高达1亿,其中有多少是不当教育所引起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些可怕的数值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不当教育的危害!

    由此而知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急功近利、书山题海和疲劳学习和都是违背科学的学习规律的。笔者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既是教师也是家长,对不当教育的危害深恶痛绝,经过长期的教学观察与跟踪调查,发现长时期的超限度学习的危害惊人,其过程请见下图: 

 

    并非是每天教得越多越好,也并非是每天练习越多越好,过多、过滥、过频的教学和练习会导致学生过度疲劳,给记忆和身体都带来负面效果; 它导致学生每天是在“赶工”,应付交差,而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仔细地思考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它还会产生浇灭学生求知欲与积极性的副作用,甚至引发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等身心方面的严重疾病。超限学习这种似是而非的教学方法不可取,它是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的低效率学习方法,与达到学习量最大化和学习的高效率的目标背道而驰,舒缓、放松、适当的休息与体育锻炼是获取最佳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要素。

    学校想要争当名校,教师想要排名靠前,动机都没有错,但是请注意方法,千万不要用苦学苦读苦练的超饱和教学方法,这种超限度的教学会给学生带来身心健康的伤害,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如按照教育生理学来进行的有效学习。科学的教学是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发挥最大的潜力,取得自己最佳的成绩。评判一个学生是否学习好的标准不是是否考上名校,是否考上大学,而是是否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进行了有效学习,获得了自己的最好学习效果。评判教学好的标准应该是看教师是否在学生的能力之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有效的学习,学业和身心健康都都获得长足的进步;而不是多补了多少课,多做了多少题,超常教了多少知识,延长了多少学习时间。一个班的学生厌学的多了,得神经衰弱的多了,体质普遍下降了,那么这个老师就是一个不懂科学教学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好老师,如果是一个学校如此,这个学校就不是一个好学校。靠牺牲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健康来培养少数尖子生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是在做误民误国的蠢事!我们应当从上到下地大力倡导研究教育生理学,在生理学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追求最佳的学习效果。

    要达到学习量最大化和学习高效率的目标,那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不是根据老师的主观意愿进行教学是前提条件。不能按照考上一本大学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人的学习能力是不相同的,天赋超常和低下的学生都是少数,老师应该以人为本,抓中间带两头,实行因材施教,摈弃疲劳超限的教学方法,而采用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生具体情况的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为此,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状况与针对其情况的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与身体状况,决定讲课的形式、内容和练习的多少,运用生动丰富的各种教学手段,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之内,精讲精练来达成教学目标。

    建议那些把书山题海奉若神明,并且乐此不疲,动辄占用课间、午间休息时间让学生连堂上课和做作业,每日布置海量作业和课外资料的老师扪心自问,如果有人也给你提出超出能力的要求:要你必须毕业于清华或北大,必须是博士后才能教学生,你能行吗?请您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您把视野放宽一点,不要只知道不断加码的超限度学习,还有比它更好的教学方法,“有效学习的方法”您不妨试试!

樱桃没有枇杷长得大,枇杷没有苹果长得大,但是不论哪个长得更大,只要长出健康的果实就是成功。想要樱桃长得比枇杷大,枇杷长得比苹果大而过量地施肥、浇水会适得其反,会把果树折腾病,甚至折腾死,连正常的果实也得不到。教学也是这样,学生有不同的天赋与能力,将来有的人可能成为学者、科学家,有的人可能成为企业家、政治家,有的人可能成为普通劳动者,只要是他们受到科学合理的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尽力了,在学习生活中快乐地成长了就是成功。

    因此对学生应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而不是超限度地摧残教育。也请这些老师做一个对比实验,看看究竟是遵循教育生理学,追求能力之内的学习量最大化和学习的高效率所进行的教学效果好,还是超时超限的摧残教学的效果好。如果我们把视野开阔一点,在世界范围来审视这种比较,孰优孰劣早就泾渭分明,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不能胡服骑射呢?

    老师的职责是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创新精神,指点学习路经与方法,科学地安排学习进程,学习份量和答疑解惑。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兴趣与必要性,指导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达到每日学习量的最大化与高效率,使其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要达成这些目标,以人为本就是最高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陆士桢《不快乐是一种普遍现象》 [N] 人民日报 2011,11,14日

2、蒋云龙《教育观察:小学生的书包为什么这样沉?》[N] 人民网 2011,11,16日 

3、邱德乐《“超强教学化”:表现、危害与对策》[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46----49

4、王建恩《“有效教学”的行动理念及实施策略》[J] 教育科研论坛 2009年07期 35--38

5、越冠英《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减负”的根本所在》[J]教育导刊 1996年12 期 32--34

6、占盛丽《“学生作业设计改进”的培训与实施——上海市静安区中小学减负增效教改实践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 2011年01期 41--42

7、姚庆霞《对中小学“减负”的辩证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 08期 29---31

8、熊和平《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新思维》[J] 教育科学研究 2009年08期31-33

9、辜伟节《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及其建构》[J] 上海教育科研 2010年10期 35-38

10、Herbert W Marsh《Distinguishing Between Good (Useful) and Bad Workloads on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March 20,2001;vol.38.1:pp.183-2126、

11、Phillip L. Ackerman《Multivariate Evaluation of Workload, Resources, and Performance in Dual Task Data》  [C]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 Annual Meeting, October 1984; vol. 28, 3: pp. 210-214.

     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