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广普通话 (四年级)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教师担负着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责任,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师寄托着深切的期望。作为语文教师,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构想并实施了以下几条途径: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说普通话

    98岁的语言文字学大师周有光说方言是“母亲语言”,民族共同语是“教师语言”。因为一般而言,方言是小儿哑哑学语时跟母亲学会的,民族共同语是上学以后跟老师学会的。因此方言是生活语言,民族共同语是文化语言。国家更是要求教师使用普通话的,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为使自己能说好职业语言,我平时经常听中央电台,电视台的播音,揣摩他们的发音,比较自己的发音,找出差距,反复模仿训练。同时,我也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丰富自己的词汇,注意表达的逻辑。在课堂上,笔者总是自始至终以最佳状态用普通话表述。很多学生都很佩服我的普通话水平,也就自然而然的学说起普通话了。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学说普通话

    首先,我告诉学生,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汉民族共同语。讲好普通话,不但可以与人顺利交流,使更多的人听得懂自己的意思,而且这也符合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通过教育使学生思想重视,才有可能落实到行动之中。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外,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更多说普通话的机会。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人人参与,人人有分;让学生把适合表演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自己组织分工表演;把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上台讲课;定期举行故事会、赛诗会、等等。这些做法,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说普通话的热情,很好的营造了一个“人人学说普通话”的氛围。

三、学说普通话,加强朗读指导训练

    可以这么说,语文课上的朗读是推广普通话的一种重要途径。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朗读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朗读。

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这样几个途径进行朗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教师范读,可能的话,尽量配乐范读。(二)个别学生朗读。(三)分组朗读。(四)分角色朗读。(五)集体朗读。(六)自由朗读。

当然,在朗读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指导。(一)注意朗读中的停顿。我告诉学生,除了做好不同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根据语句的内容或说话人的意图、感情做适当停顿。(二)读出文中需重读的词语。朗读时,把句子表达主要意思的词用重音读出来,会使听的人更容易明白。我教给学生先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然后用比其它词稍高稍强一点的音调将其读出。这样,就可以在朗读时做到字音有强有弱、停顿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语调有高有低,读得抑扬顿挫。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推广普通话做点实事呢?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说普通话。尽管现今已是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语言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模仿力最强的阶段,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普通话,并用普通话教学,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二、语言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推广普通话要从细处入手:

1、教师要教会学生汉语拼音。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认真完成汉语拼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说话,提前读写,这就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正音,学会查字典词典,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说话和作文。在运用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和提高汉语拼音的运用能力,防止汉语拼音的回生。这要求老师和学生把普通话真正作为教学语言,而且把会说普通话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素质来进行培养。

2、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学说练讲了普通话,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要培养学生对朗读浓厚的兴趣爱好,就应该有样榜可学、可欣赏。然后再通过朗读摹仿并进行摹仿朗读优劣的对比,帮助学生在欣赏中和自身的感受中把欣赏水平逐步提高。可以进行学生与学生对比、学生与老师对比、师生与行家对比、普通话与方言对比的朗读教学。

3、在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和语文水平。

比如,诗歌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作文交流会,以及汉语拼音知识竞赛、查字典比赛、猜字谜比赛、赛诗会、作文竞赛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机会多,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这些活动,可以把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进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三、加强课外普通话训练:

学生在课堂中做得好,但是一到课外,他们又把这一“神圣”的语言抛到九霄云外。作为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外,还可以尝试在班中设立普通话监督员,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在每期的壁报中开设推普专栏,渗透普通话知识;并可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这些做法,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了“人人学说普通话” 的良好氛围。 

四、对学生讲中犯错不要加以指责。

    万事开头难,让学生马上适应人人都讲普通话可能做不到。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孩子“呱呱”坠地时,当孩子“咿呀”学语时,他的耳边充斥的就是父辈们的方言,又因为是其“母语”,所以印象深刻。因而要想在一个大家都讲方言的环境中学讲普通话,无异于“天方夜谭”,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 应注意,在开始进行普通话训练时,很多同学会因羞怯声音还不可能洪亮、明朗,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较长的过程的。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千万不可急躁,要知道同学们由不开口到开口,再由开口小声说到大声说,最后说好普通话,没有耐心,不花心血是做不到的。在学生语音语调上出了差错时,其他同学会哄笑,此时,教师一定要沉住气,最好不要加入“哄笑”行列。至于“挖苦、奚落”之类,更是应该摒弃。须知“幼苗”是经不住风雨无 情吹打的。

总之,语文教学和推广普通话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密切相关的。只要处理好语文教学与推广普通话的关系,就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与学说普通话同时提高的目的,达到语文教学质量和普通话水平双丰收 .

其实,训练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机会还有许多,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扫除障碍,激发他们说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身先士卒,做好学生的榜样,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就让我们语文教师从自己的点滴工作入手,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