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区2003年六升七语文考试工作总结及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塘沽区教育中心 鲁士城

2003年六升七语文考试结束了,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考试的试题指导六年级的语文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2004届考生了解试题的形式,明确解题思路及答题要点,更有效地学好语文;也为了让广大学生家长对我们的复习原则、命题的指导思想、以及2003届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子女学好语文,迎接明年的升学考试,我将2003年六升七语文考试工作及试卷分析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考试前所开展的复习工作

1、为了解复习情况及对升学考试的建议,我分别召开了三次座谈会,请部分学校的教务主任,全区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和部分语文教师介绍复习的情况及对考试的建议,这样我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考试方面的一些建议。经过整理,学校及教师提的有关复习指导及考试的建议有几十条。这些建议对我更好地把握命题的思路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2、举行教学研究课搞好教学复习的指导。三月份浙江路小学陈丽梅老师上的教学研究课《大自然的语言》,我们确定的第一主题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此文,更加热爱自然、关注生活、保护环境,并培养有条理说明事物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上同学们针对环境保护,治理沙化等热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好办法,教学效果极好。这些内容在试卷的第6题上有所反映。

四月份新港一小张明忠老师上的教学研究课《安塞腰鼓》,这节课的重点放在朗读教学上,指导学生如何读好文章,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课上不但反复练习朗读,并总结出朗读的口诀教给学生。这节课对我区的语文朗读教学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这些内容在第12小题有所体现。

(因为受非典的影响西开小学杨秀芬老师的作文教学研讨课,实验学校的杜文惠老师的阅读复习课没有能上。)

3、为了帮助老师们搞好复习,我从复习时要遵循的原则、复习的方法,有关考试的内容等方面拟写了《搞好期末复习 迎接升学考试——2003年六年级升学考试语文学科复习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复习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三点:

①复习时要教给方法,培养习惯,树立教会学生学习的观念。特别强调:培养默读、读书看报、修改文章,专心听讲,有礼貌说话这五种终身受益的习惯。

②复习要扎扎实实,提出的要求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③复习时要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要营造主动、生动、活泼、和谐的复习氛围。

希望老师们和同学们要记住这三条原则贯彻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同学们的学习水平都能有较大的提高。

在复习方法上主要介绍了语文学科常用的三种复习方法。

①按文体复习法。②按知识结构复习法。③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复习。详细内容就不介绍了。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我还要求各学校不要再购买外区、县的练习卷,或者一些习题集来进行练习了。

二、命题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2003年六年级语文学科升学试卷是以教学大纲及《天津市六年级语文学科学生学习水平检测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并遵循市教委文件明确规定的:要严格控制试卷的难度,不出偏题、难题,只要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都能达到合格标准这一原则来命题的。命题工作还围绕着区教育局有关领导提出的:稳定大局,稳中求变,有所创新,这一指导思想进行的。命题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明确的导向性。这次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水平测试及选拔考试,在考查学生毕业水平的同时,还要为升学考试提供选拔的依据,所以还应考出区分度来。

三、试卷的特点

1、体现了“文以载道”这一语文特有的教育功能。第1题汉字书写所选的字“规规矩矩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就是这一思想体现。试卷内容注重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关注生活的责任感。

2、以“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单元检测卷以及总复习题为主,覆盖面大,重点突出,题型灵活,侧重了理解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检测。是一份提示教师鼓励学生多方开拓,广泛积累、积极创新体现素质教育的考卷。

3、本次考试为了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自主性,设计了几道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就可得分。这样的试题看似容易,其实对考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般的阅读技能、技巧,对语言文字具有一般的感悟能力、想象力及鉴赏力,还要有选择、判断能力,自主评价能力等,即体现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

4.、为降低学生的审题难度,所设计的试题,题干清晰明了,没有绕弯子的试题。

四、试题的几点变化与创新

1、增加了汉字书写的试题。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但在实际教学中受教和考这一对矛盾支配,无论是教和考都不看你写的字形,于是,这字之形的教学基本上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以前,字是读书人的容颜,读书人对于字,就像年轻女子对于自己的脸。用今天的标准衡量,可以说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是书法家。但是在今天,人们的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字写得“惨不忍睹”也实在是不正常的。不过,这不是写字教学的本身问题,其根子在考试。

怎样改变?怎么加强?如何提高?常听的一句话是:加强素质教育。但据我观察,在不少学校里,素质教育是抽象的,理论是虚的;应试教育,考试合格才是具体的、明显的、实的。只要你的分数高,即使你的字写得再差,错别字再多,那你的语文水平也是高的,语文能力也是强的。

“教是为了考”这一现象不能短期内改变。我认为,与其声讨应试观念,倒不如在“考”字上做文章,让“考”把应试态指挥到常态上来。这是此次考试增加汉字书写试题的主要原因。

汉文化的代代传承以至于中华民族能够保持大一统,即使外敌侵入,即使国家积弱积贫,我们的民族从文化到心理上始终是完整的甚至是强大的。其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汉字,对我们汉文化的以及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当今我们大众的汉字书写总体水平每况愈下,这如何对得起祖先?如何面向未来?

常言道“字如其人”,一个字写得歪七扭八、潦潦草草的人,生活上很可能是马马虎虎、做事没有条理、粗心大意的人。而练字的过程除了能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培养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更主要的是锻炼人的定力,使人静下心来,坐得住,不浮躁,这一点2003年高考天津市理科状元塘沽一中的袁长锐同学体会最深。他讲自己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小学阶段练习了五年书法。他不仅字写得漂亮,而且练就了坐得住,钻得进的好习惯,好素质,取得这样优异成绩是很自然的。

2、增加了检测朗读能力的试题。

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它能力的培养是辅助相成的。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而朗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曾说:“要亲切的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这不但说明了朗读对理解、体会文章的作用,而且强调要“花一番功夫”去朗读。

朗读对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也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生通过认真反复的朗读,就可以把文章的内容、思路、语言都化为自己的。达到这种境界,那么文章的内容,情感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起到培养思想品德,陶冶情操的作用。

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朗读教学基本上也处于放任自流地状态。课堂上很少听到朗朗读书声。下校听课时常常出现几种情况:一是同学们齐读课文,读后教师就分析课文,学生读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好,用什么方法读好,教师并不指导;二是学生个人读或者几个人轮读,读后教师常用的评价语言是:读得还可以,或者读得不够好。没有具体指导,所以学生上几年或者十几年学,不会读文章的,读不好文章的大有人在。忽视朗读教学的主要原因是考试时不考朗读。所以我想通过这次考试,设置一道所占分数不多的朗读考查题,来促进学校和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对学生加强朗读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怎样检测朗读呢?与有关的学校教务主任和各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座谈时,大家讲前些年毕业考试也要求各校单独检测学生朗读,但标准掌握得不统一、不严格,都为照顾自己的学生,所以学生基本上都得满分。此路不通。在试卷上检测朗读应该采取一种什么形式呢?不论我区、我市、以至于全国考试都没有出现过考查朗读的试题,根本无从借鉴。我经过认真的思考,反复推敲,决定采用朗读前的案头准备这一形式。就是要求学生在读懂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能够确定朗读此段文章的感情基调,朗读的层次脉络和重音等。这是朗读好文章最关键的一环。因为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在试卷上考查朗读,学生不一定适应,为降低难度,试题采用选择题的方式,所占分数为2分。

3、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家乡建设的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还设置了如何解决煤炭污染的试题。实际上关于煤炭污染的问题,区政府早在几年前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治理,塘沽区内煤炭粉尘污染已经大大的减轻了。学生若是注意了解塘沽区的建设,肯定能解答此题;若是不太了解塘沽区解决煤炭污染的一些措施,根据提供的材料,开动脑筋也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这是一道典型的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也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仅仅靠背老师教给的答案是答不出来这道题的,这对今后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都有导向性。

4、今年试题变化最大的就是作文形式的变化,即变命题作文为给材料作文。为什么今年作文考试采用这种形式呢?首先,能解决一部分学生觉得没有材料可写的难题;其次,结合材料发挥想象、添枝加叶,在写作中可以展示同学们的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能力;第三是用这种形式考试,可以有效地遏制住当前普遍存在的背范文来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这也是今年作文考试形式有所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试卷分析

本届升级试卷共设计了四个大题:

⑴语言的积累和运用(30分)

⑵文言文阅读(8分)

⑶现代文阅读(22分)【课内阅读(11分)课外阅读(11分)】

⑷作文(40分)

考试成绩基本情况:今年六年级升级考试的考生共有6304人,全区语文平均分为82.57分,全区90分以上者有1393人,占考生数的22%;80~89分的有2999人,占考生数的48%;70~79分的有1314人,占考生数的21%;60~69的有407人,占考生数的6%;50~59的有126人,占考生数的2%;40~49的有46人,占考生数的0.7%;40以下19人,占考生数的0.3%;全区及格率为97%。

下面我对这次考试的情况作逐题评析。每一大题先综述主要特点;每小题重点分析测试目标,提出解题的思路与依据,考试答题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后教学及学习中要注意的事项。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共设置13道小题,所考查的语言、文学、文化知识、覆盖较全:包括写字、

拼音、成语、改错别字、同义词、语病辨识、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朗读等等。

考题灵活,以考查理解、运用为主,试题的选材有12个小题来自教材和总复习,1个小题来自生活。考题的设计合理,难易程度适中,考虑全局,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生学习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查。要答对本组题,首先基础知识要扎实,还要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难易度上看,既照顾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又兼顾尖子生。

第1题:规范抄写两句话。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平时书写能力,从卷面上看,大部分的学校平时注重学生的书写训练,60%的考生做到书写工整,但也有的考生写得不规范,不整齐,字写得有大有小,结构不匀称,把字写出格,或者涂涂改改不够整洁;还有的把字抄错了等,造成失分。

今后要加强规范书写汉字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抄写的习惯。

第2题考查汉字的注音。所选的材料是常见的又容易读错的汉字。此题得分率为90%,从得分率来看,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强化了识记和汉语拼音的训练,而取得理想的成绩,但仍然有个别学生把“犷”、“颀”字拼错。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及辨析形近字的教学。

第3题、第4题是根据注音写出汉字组成词和成语。这两道题得分率均在93%左右,可以看出学校在教学中注重了汉字与成语的识记与书写。失分的原因是书写不规范,多一笔,少一笔的情况较多,成语中“忌”字中的“己”写成了“已”,而失分。今后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改掉马虎粗心的毛病,写字要一笔一划,注意字的细微差别,一定要把字写正确。

第5题改正错别字。此题出自总复习提纲,学生都比较熟悉,虽然有个别改动,但大部分同学能写出来,此题得分率94%。失分的原因是部分学生学习过于死板,基础知识不扎实;另一原因是不懂得审题,或不会审题,造成了失分。

第6题是考查学生是否有观察生活、关注家乡建设的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题设计比较巧妙,体现了学科交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检测的创新意图。此题的得分率为72%,特别是第一、二填空,错误极多,笑话百出,由此看出学生生活范围狭小,读书不细致及审题能力差的缺点。因为根据题干的提示,第二空怎么也不能填出棉花、粮食等。由这两个填空也看出我们在教学中的不足,老师不能引导学生在“大语文”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关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有些学生思想活跃,富于想象,所提建议合理,有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令人欣喜。

今后,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到语文。

第7、8题选择正确的解释和选词填空。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和结合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学生回答得很好,原因有二:1、教师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2、此题出自总复习,学生练习过,比较熟悉此类型的试题。

第9题修辞方法的判断并指出修辞作用。学生对修辞方法的判断较准确,但对修辞的作用回答得不够完整,不全面,失分较多。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课上要让学生多讲多练,逐渐提高其表达能力。

第10题句子正误的判断。从句子前后矛盾、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对语病的辨识,从答题情况上看正确率较高大约在90%左右。

今后在训练中要注意的是,务必注意语病的修改练习,不能因为考辨识而忽略了修改,考辨识只是因为修改病句不易评分,但学生能力最终应落实在修改上。

第11题属于以填空形式出现的背诵默写题。6道小题,直接默写4小题。理解性默写2小题。从卷面上看,教师们注意了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的练习,此题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失分率仍在10%左右。这些分实在不应该丢,学生不是不会写,而是因为写了错别字失了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疑”写成“凝”;“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字写成了“岸”;“落”是上下结构,写成了左右结构;“悬”中的“县”是两横,许多同学写成三横;“罔”错的最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求同学们“规规矩矩写好中国字”。

第12题朗读训练检测题。设计此题的意义前面说过了,不再多讲。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降低了难度,备选答案区分明显,学生们答题正确率接近98%。今后在教学中应重视朗读教学,要求学生能根据材料,独立设计出朗读的方案来。

第13题,文学常识的考查。这组题虽出自提纲,但有小的改动,目的是避免学生平时不加理解,不加分析的死记硬背。从卷面上看不少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为都是提纲上的内容,都记得很熟了,轻率地答题造成失误。“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没有看出“近”已经改为“进”了。

今后要加强细心审题的训练,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

(二)文言文阅读

此题考查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涉及常见的实词的读音、常见虚词的意义

和一般用法、关键语句的翻译理解以及与另一篇相关文章的横向阅读的理解。

第14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读音。此题虽然容易,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审题不仔细,要求注音写成解释了;二是书写不规范,如“蕃(fán)”拼音中“f”写得不规范,因此失分,实在可惜。

第15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此题时要注意两点:读懂原文是解词的关键;再结合语境来解释,万不可以就词解词。此题正确率为88%左右,失分的原因是没有读懂原文,没有真正理解实词虚词的含义。在今后教学中,对个别学习较差的学生,还应加大辅导的力度或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把知识掌握扎实。

第16题翻译关键语句。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一环,翻译时,译文要通畅,既贴近原文,又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这次考试中,学生的译文出现最多的问题是译文不完整,或者不够确切。

第17题此题是难度较大的拔高题,考查学生对两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及横向比较阅读的能力。从答题情况上看,不够理想,正确率60%左右。究其原因从教与学两方面都有责任。教学上教师可能忽视了比较阅读,没有培养学生这方面的阅读能力;另外也暴露出学生在学习上过于死板,不会灵活变通,感悟能力较差,审题能力较差的缺点,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就不知道如何答题了。这两点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下些功夫解决的大问题。

(三)现代文阅读

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考查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文学常识、重点字的注音

和理解、修改错别字、描写方法、中心的概括等。

课内阅读(18~23题)

第18、19、20是考查语文基础的试题,三题的正确率均在94%左右。存在问题主要是答题马虎粗心,知识掌握不扎实,如“鲁迅”的“迅”写成“讯”;拼音字母书写不规范,标调不准确,文中的错别字换成别的字了就找不出来,或者改得不对。今后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第21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判断能力。这题本无难度,但由于部分学生分不清描写的方法与修辞方法,再加上审题不细,而填上“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了,这一错误出现,可能在于老师教学中包办太多,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描写方法”。今后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抓反复,反复抓,使学生扎实掌握。

第22题考查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此题正确率为90%左右,失分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知道意思,但概括能力差,表述不清楚而失分。今后在课堂上还是把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多练、多讲、多讨论、多表达,使能力扎实提高。

第23题此题为拔高题,要求学生找到描写对象并指出描写的作用。描写对象较容易找出,但要说明其作用就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整段选文的基础上把握其中心,由此引出“小伙伴们急于看到社戏的欢快心情和农家少年划船的技术的高超。”这一中心内容。但25%的学生忘记阅读分析必须做到通观全局,做到句不离段这一解答阅读题的要素,答题时只注意了局部,答题不完整,表述不清楚,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今后教学除讲清楚解答阅读题的方法外,主要还是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去练,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反复练习中提高能力。

课外阅读(24~30题)

第24、25、26题考查的汉字、词语解释、关联词语几项内容。失分较多的是24题,四个字都有错的,“凋”写成“雕”;“沐”写成“目”、“木”;“端”写成“瑞”。今后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养成不论读课内还是课外的文章,都动手划下生字、难字、易错字的习惯,改正会读不会写,或者一写就错提笔忘字的毛病。

第27、28题考查过渡句子的作用及概括段意。完成这两题必须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后面三个填空和概括出段意,此二题得分率在87%左右。

第29题是一道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试题。要求学生不迷信文章,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时代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此道题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不少的考生想象力相当丰富,表现力极强,写出来文意俱佳的答案,真令人欣喜,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要相信同学们的能力,要在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要提倡多角度的联想,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30题为成语的积累考查题,各校都认识到了积累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扎实地落实,所以此题的正确率达到了96%,希望这种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坚持下去。

(四)作文

作文是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因此作文在考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非凡的重要性,各学校都十分重视作文的训练。今年的作文变动最大,由命题作文改为给材料扩写的形式,之所以改,前面说过了。考试前,老师、学生和家长很担心,怕写不好影响成绩,但考试的结果与我们预料的一样,十分理想:好作文很多,不及格的作文很少。可以说既给尖子生展示才华的空间,又给学习较差的同学提供写作素材。今年的考场作文有以下优点:

1、考生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选准扩写点。扩写必须紧紧围绕原文中心和基本内容,对原文的主次、轻重、详略作按比例的均衡扩充,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体裁、情节、人称和主题。比如说,原文是一棵树的树干,那么扩充就是在这树干上添枝加叶,使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所以,不管如何添枝加叶,都必须在原树干上进行。扩写时也如此,不管从那些方面进行扩展,都要围绕原文的体裁、情节、人称和主题进行。本次作文题目是《书迷田晓菲》,根据材料来分析就应把扩写内容选在认真读书,寻找钥匙找出妈妈藏的书这些情节上,这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这一点大部分考生把握得较为准确。

2、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巧妙的构思设置情节,表现小主人公热爱读书的精神。如一个考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开头:

“晓菲,吃饭了。”

怎么又没有动静,莫非……妈妈疑惑地走到晓菲卧室前,轻轻推开房门,果然,床前的凳子上,四岁的田晓菲正抱着本厚厚的大书,有滋有味地读着呢!

“哎!”妈妈轻叹了一声,一脸的慈祥与无奈。

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了倒叙的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设置了妈妈叫晓菲吃饭的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小主人公刻苦读书的精神。

还有同学设计了晓菲千方百计找钥匙或读书到深夜的一些情节,都显示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

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人行道上的晓菲像一只欢快的小燕子,小辫子在她的脑后一跃一跃的,大大的眼镜架在小小的鼻梁上,因为走得太急总要不时地一扶一扶,为什么走得如此急呢?那就是要赶在爸爸妈妈下班之前赶回家去‘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读书’”。

这段文字通过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突出表现了小主人公是个真正的“书迷”。

4、语言精彩,能大量引用警句来升华主题,表现出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好习惯。

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道酬勤”、“一分辛苦一分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书籍是火,点亮熄灭的灯;书籍是灯,照亮前进的路,带领读者走向光明,也带领田晓菲走进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确实令人满意,但还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存在着这方面和那方面的缺憾。为了使老师们在今后的作文训练中目的性更强,将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概括如下:

1、没有审明题意或审题不细。部分学生没有弄清要扩写材料的中心内容,没有围绕“书迷”来扩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而是详细写了给冯骥才讲故事的内容,这样就有些偏离题意不能得高分。

2、语言不生动、不形象,描写不细腻,是这次考试中的一个突出的弱点,许多作文只是简单的把材料抄了一遍,没有丝毫的文采,读起来索然无味。

3、想象力不丰富。不能够设置合理的情节,通过讲生动的故事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4、字迹潦草也是部分学生一大通病。在判阅作文时,有不少的作文字迹很难辨认,甚至有的作文使阅卷老师都猜测不出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似这等情况,其作文分数又如何会高呢?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要有一个严谨而艰难的训练过程,来不得半点含糊和投机,也没有一条捷径可走,希望每位老师制订出学期作文训练计划,有目的地循序提高本届学生作文水平。

200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