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中心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请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儿童,要他们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当今的学生观念之新,信息之灵,个性之飞扬,为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身上。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精心设计,提供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的学习时空,搭建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变语文课堂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一、学生搜集成果展示的舞台

人类迈进了21世纪,计算机成了新时代的标志性工具,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平台。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具备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信息思维能力。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和掌握有限的知识,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更需要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比如课文作者的相关知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或相关的图片、与这篇文章相关联的素材等相关资料。如:苏教版十二册《大将保卫战》一课,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搜集很多信息:和抗洪有关的故事、和抗洪有关的文学作品、和抗洪有关的歌曲、以抗洪为素材的影视作品……学生一旦拥有这么多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便可有机、巧妙地处理信息,再让学生自导自演:或口述故事、或演绎歌曲、或描述、或观看剪辑的影片、或表述内心美好的愿望……这样一堂课,既反映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也成了学生展示综合素质的舞台。如果我们能给予高度地肯定,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那么,久而久之,主动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一定能成为学生的一个良好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便可引领学生步入语文的殿堂。

二、学生自主学习生成的平台

有位名校长曾经说过:“一篇课文就像一个信息库,它储备了大量的语文信息,我们要引导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去发现信息、捕捉信息、整理信息,而不是把教师的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一改以往的弊端,换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来引导我们的教学:改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说,改教师的问为学生的疑,改教师的析为学生的读,改学生的个体的学为学生小组合作的学,改学生机械地练为学生能动地练;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自主的意识让学生自己问,把握训练的兴奋点让学生自己练,拓宽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总之,教师要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挖掘潜能,活跃思维,发展能力,崭露个性,求异创新。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呢?

1、加强诵读 积累存储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多背诵积累一些典范的诗歌和文章,增加一个人的语言库藏,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自主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所以“读”的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首位活动。比如苏教版十二册《孔子游春》一文中,春景的描写,不仅洋溢着暖暖春意,而且很有诗意,这就必须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悟。读出文中展示的春景,读出文中的妙词佳句,读出文中蕴含的意境……读的多了,内心自然生成一种对春天万物的喜悦之感。确实,留在学生记忆深处的多数内容是学生自己“读”来的,而不是教师“教”给的。

2、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语文课本的大多数篇章都描写塑造了生动的形象,倾注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构成了真切的意境。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性的生成创设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着以创设学习活动情境为切入口,作以下几方面探索: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学生心理,创设游戏情境;结合学生个性差异,创设成功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情境,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小小的课堂成为锻炼学生才能,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个性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应用迁移 自主创新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生成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应用来检验,语文课堂同样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检验的主阵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新情境中去,知识才能活化,才具有强的迁移力。学生力求对所学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力争用多种实例加以证明,这样知识才能迁移。教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继续创设广泛应用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增强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用迁移活动应该是检验活动,是成果展示的活动。

三、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场所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开展合作学习,把课堂有限的时空变成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同时,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欣赏,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

如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这课时,我先让学生把这首古诗从课文中提取出来,让学生在读古诗的过程中针对这首古诗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听录音,试着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自主探求答案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究精神。等学生在课文中自由圈画好答案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找到的答案交流一下。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不仅能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还充分体现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实践证明,只要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就能在这个舞台上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由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励,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发表“一得之见”,施展“一技之长”,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心中的最爱。

( 2005年发表于《南通教育研究》)